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

以上所述的僧伽一切部派都是由四部和十八部分出来的,因此,若是略引其端述说他们的安立,那末,解释十八部各自的见行虽然没有什么不一致,但对分裂的情况,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意见。

上座部诸师的意见: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大众部又分裂为根本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部、东山部、西山部等八部。上座部也分裂成根本上座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道部(贤胄部)、一切所贵部、化多部(化地部)、法藏部、降善雨部、善岁部、郁多罗部等十部。

又,大众部诸师的意见: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都、说分别部三部。上座部又分裂为说一切有和犊子两部;说一切有部又分裂为根本说一切有部和说经部(经量部):犊子部又分裂为一切所资部、法上部。贤道部、六城部(密林部)。大众部分为基本大众部、东山部、西山部、王山部、雪山部、制多部、义成部、牛住部等八部。说分别部分为化地部、饮光部、法藏部、红衣部等四部。

一切所贵部诸师的意见:大众部有六:基本大众部、一说部、牛住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部;说一切有部有七:根本进一切有部、说分别部、化多部、法藏部、红衣部、饮光部、说转部;犊子部有四:根本犊子部、法上部、贤道部、一切所贵部,雪山部没有分部。这样最初分裂的根本就是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雪山部。

说一切有部诸师的意见:如同调伏天阿阇梨在《异部说集》中所说:

“东山西山雪山住      以及说出世间部

与说假部共五部      如是皆为大众部。

根本一切有饮光      化地部及法护部

多闻红衣之弟子      以及讲说分别部

是为说一切有部      祇多林住无畏山

大伽兰住上座部      鸡胤不可弃犊子

三者一切所贵部      由境义及师差异

乃成十八种差别。”

这是从根本四部分裂为十八部的说法.好多续部中说根本是四部,而计算四部的方式,所说也不同于犊子部诸师的意见,而与此说一致,所以只应采取这个说法。因为是从世亲阿阇梨的话里采集来的,所以根源也是好的。

在《比丘初夏问》中,根本四部与此相同,而大众部作为六部,一切所贵部作为五部等,所说略有不同。但我仍应持以前的说法。除以上的计算法不同而外,它们的名称也多所不同,大部分是义同而名称或有多种,有些甚至计算法也不相同。

饮光部是后迦叶(意译为饮光)阿罗汉的学统中的几个人另外分出来的,这一部也叫作降喜雨部。象这样,化地部、法护部、红衣部等乃是具有这些名字的上座们的追随者。说转部、郁多罗部、红衣都是一部,制多部和东山部也是一部,是遍行者大天的弟子。从此分出的是义成邻和王山部,因此依后说这两部不计入十八部之内。出世部和鸡胤部是一部,一说部也有人说是大众部的总名。拘鲁拘梨部译为鸡胤部。犊子部、法上部、贤道部、六城部等大体上是一回事。

这样在圣地和诸岛的所有僧众各各随顺四部而不混淆。十八部各部的宗义和经卷到现在还有,而奉持他们的宗义各不相混的。

则不大有。七代婆罗王之间显然只有七部的传统,现在仙陀婆声闻显然大致也有此数。总之,四部既不相混,则一切所贵部的犊子和拘鲁拘黎二部、大众部的说假和说出世二部、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和红衣二部决定存在。过去所称的化喻部是从红衣部分出的经部众,不另计入十八部中。

复次,过去只弘扬声闻教法时,他们肯定有不同的宗义。大乘流行以后,大乘的一切僧众虽然也摄属于这些部派之中,然而由于奉持大乘宗义,所以不为过去各各的宗见所感染。诸声闻此后也长期护持宗义不见混淆,然而后来却把宗义混淆起来。无论奉持大乘或小乘的宗义,律行与实践都不混淆,所以应当懂得四部的区分也是由律行而来的区别。

复次:“正具三法印,力教示三学,初中与后善,正解佛陀语。”应当依照所说对于一切生起更崇高的信心。

猜你喜欢
  卷第九·本谧
  卷五·野竹福慧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佚名
  卷第一·永觉元贤
  卷第九十三·佚名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卷第二·佚名
  万善先资集序·周梦颜
  解脱道论 第十一卷·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慧沼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灌顶
  卷之三十六·别庵性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己丑十一首·许南英

    己丑(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被放出都扪心自觉此心平,自古文章有定评。不信再来犹有望,依然两度未成名!计偕远道悲翁子,对策伤时笑贾生。甚欲邯郸寻梦去,人间无枕可通灵!己丑在都,读吕汝修孝廉诗草,作此以当题词,并呈邱仙根诗伯奚

  • 第五折·纪君祥

    (外扮魏绛,领张千上,云)小官乃晋国上卿魏绛是也。方今悼公在位,有屠岸贾专权,将赵盾满门良贱尽皆杀绝。谁想赵朔门下有个程婴,掩茂了赵氏孤儿,今经二十年光景。改名程勃。今早奏知主公,要擒拿屠岸贾,雪父之仇。奉主公的命,道屠

  • 萧德润·隋树森

    萧德润,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双调】夜行船 秋怀 一夜秋声入井梧,碧纱幮枕剩珊瑚。秦凤东归,楚云西去,旧欢娱等闲辜负。 【风入松】翠屏灯影照人孤,花外响啼蛄。丁宁似把闲愁诉,凄凉待怎支吾。泪

  • 卷七十七·志第四十四·柯劭忞

      ○食货十   △赐赉上   赐赉之类,有三:   一日五户丝。太宗八年,以真定路民户奉太后汤沫,中原诸路民户分础诸王、外戚、功臣。耶律楚材言其非便,乃命本位止设达鲁花赤,其赋则五户出丝一斤,并随路丝线颜色皆输于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七·焦竑

      寺人   ◆寺人   贈司禮監太監雲公奇墓碑銘(何孟春)   沐敬傳   阮安傳   御用監左少監贈御用監太監阮公浪墓表(李賢)   內官監太監成公敬傳(喬世寧)   栢玉傳   金英傳   興安傳   陳準傳   阿

  • 卷之六十三·佚名

    洪武四年闰三月甲寅朔诏诸郡县军以田三顷为率税粮之外悉免襍役若有余田计其余役与民同○置延平卫指挥使司○乙卯广东南海县西林寨巡检蹇思明等送官牛至京多道死工部奏令转送临濠死者责偿 上曰彼自岭海至此亦不易矣又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百二十三 江宁织造曹寅奏病已渐愈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家奴回南,伏蒙御批摺子。知道了。病比先何似?钦此。臣跪读之下,不胜感激涕零,谨望北叩头谢恩讫。臣今岁偶感风寒,因误服人参,得解后,旋复患疥,卧病两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纪昀

    列传宋 【四十一】○宋四十一晏殊庞籍【恭孙】王随章得象 吕夷简【公绰 公弼公孺】张士逊 曾公亮【孝宽 孝广 孝蕴】陈升之 吴充王珪【罕琪】晏殊庞籍王随章得象吕夷简张士逊曾公亮陈升之吴充王珪△晏殊晏殊字同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一)·王彦威

    直督李鸿章奏日据台湾请筹办海军船械并遣使驻日及泰西各国以资联络而察敌情片闽督李鹤年奏福州厦门电线买回自办折闽督文煜等咨呈军机处闽省电线买归自办文闽督文煜等奏审明谋毙英人各犯分别定拟折闽抚丁日昌奏西班牙

  • 二八 云南巡抚李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二八 云南巡抚李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初八日云南巡抚臣李湖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向来未登大

  • 卷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七明 俞汝楫 编拟典备考建文陵庙及景泰庙号疏万历二十年礼科都给事中万象春题为修举陵庙旷仪以光先德以垂典制事切惟国家之事莫大於祀典祀典之起实繇於人心故质之人心而有不容已皆祀之不

  • 卷十五 十五之二·孔颖达

    《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服谓冠弁衣常也。古者,明王时也。长民,谓凡在民上倡率者也。变易无常谓之罚从容,谓休燕也。休燕犹有常,则朝夕明矣。壹者,专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窥基

        大乘窥基撰  知所学法如是修已。何相名成能修学者。种行具修成十二住。总摄一切菩萨皆尽。此后方得无上菩提第十三住成圆满果。颂曰。  种姓胜解行  极喜增上戒  增上心三慧  无相有功用  无相无

  •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九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九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答王教授(大受)不识。左右别后。日用如何做工夫。若是曾于理性上得滋味。经教中得滋味。祖师言句上得滋味。眼见耳闻处得滋味。举足动步

  • 冷斋夜话·惠洪

    宋代诗论著作。10卷。惠洪著。惠洪字觉范,是北宋时著名的诗僧。本书杂记各种传闻琐事,因此各家著录多入小说家类或杂家类;然而所记之事,大半与诗人、诗作相关。书中每则均有标题,《四库全书总目》以“或冗沓过甚,或拙鄙不

  • 隋唐演义·褚人获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二十卷一百回。清褚人获撰,系据罗贯中《隋唐志传》、袁于令《隋史遗文》、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及正史野乘、唐宋传奇故事改编而成, “叙述多有来历”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最早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