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
以上所述的僧伽一切部派都是由四部和十八部分出来的,因此,若是略引其端述说他们的安立,那末,解释十八部各自的见行虽然没有什么不一致,但对分裂的情况,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意见。
上座部诸师的意见: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大众部又分裂为根本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部、东山部、西山部等八部。上座部也分裂成根本上座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道部(贤胄部)、一切所贵部、化多部(化地部)、法藏部、降善雨部、善岁部、郁多罗部等十部。
又,大众部诸师的意见: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都、说分别部三部。上座部又分裂为说一切有和犊子两部;说一切有部又分裂为根本说一切有部和说经部(经量部):犊子部又分裂为一切所资部、法上部。贤道部、六城部(密林部)。大众部分为基本大众部、东山部、西山部、王山部、雪山部、制多部、义成部、牛住部等八部。说分别部分为化地部、饮光部、法藏部、红衣部等四部。
一切所贵部诸师的意见:大众部有六:基本大众部、一说部、牛住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部;说一切有部有七:根本进一切有部、说分别部、化多部、法藏部、红衣部、饮光部、说转部;犊子部有四:根本犊子部、法上部、贤道部、一切所贵部,雪山部没有分部。这样最初分裂的根本就是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雪山部。
说一切有部诸师的意见:如同调伏天阿阇梨在《异部说集》中所说:
“东山西山雪山住 以及说出世间部
与说假部共五部 如是皆为大众部。
根本一切有饮光 化地部及法护部
多闻红衣之弟子 以及讲说分别部
是为说一切有部 祇多林住无畏山
大伽兰住上座部 鸡胤不可弃犊子
三者一切所贵部 由境义及师差异
乃成十八种差别。”
这是从根本四部分裂为十八部的说法.好多续部中说根本是四部,而计算四部的方式,所说也不同于犊子部诸师的意见,而与此说一致,所以只应采取这个说法。因为是从世亲阿阇梨的话里采集来的,所以根源也是好的。
在《比丘初夏问》中,根本四部与此相同,而大众部作为六部,一切所贵部作为五部等,所说略有不同。但我仍应持以前的说法。除以上的计算法不同而外,它们的名称也多所不同,大部分是义同而名称或有多种,有些甚至计算法也不相同。
饮光部是后迦叶(意译为饮光)阿罗汉的学统中的几个人另外分出来的,这一部也叫作降喜雨部。象这样,化地部、法护部、红衣部等乃是具有这些名字的上座们的追随者。说转部、郁多罗部、红衣都是一部,制多部和东山部也是一部,是遍行者大天的弟子。从此分出的是义成邻和王山部,因此依后说这两部不计入十八部之内。出世部和鸡胤部是一部,一说部也有人说是大众部的总名。拘鲁拘梨部译为鸡胤部。犊子部、法上部、贤道部、六城部等大体上是一回事。
这样在圣地和诸岛的所有僧众各各随顺四部而不混淆。十八部各部的宗义和经卷到现在还有,而奉持他们的宗义各不相混的。
则不大有。七代婆罗王之间显然只有七部的传统,现在仙陀婆声闻显然大致也有此数。总之,四部既不相混,则一切所贵部的犊子和拘鲁拘黎二部、大众部的说假和说出世二部、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和红衣二部决定存在。过去所称的化喻部是从红衣部分出的经部众,不另计入十八部中。
复次,过去只弘扬声闻教法时,他们肯定有不同的宗义。大乘流行以后,大乘的一切僧众虽然也摄属于这些部派之中,然而由于奉持大乘宗义,所以不为过去各各的宗见所感染。诸声闻此后也长期护持宗义不见混淆,然而后来却把宗义混淆起来。无论奉持大乘或小乘的宗义,律行与实践都不混淆,所以应当懂得四部的区分也是由律行而来的区别。
复次:“正具三法印,力教示三学,初中与后善,正解佛陀语。”应当依照所说对于一切生起更崇高的信心。
猜你喜欢 卷第九·本谧 卷五·野竹福慧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佚名 卷第一·永觉元贤 卷第九十三·佚名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卷第二·佚名 万善先资集序·周梦颜 解脱道论 第十一卷·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慧沼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灌顶 卷之三十六·别庵性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