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左传杜解补正卷上

昆山顾炎武撰

北史言周乐逊着春秋序义通贾服说发杜氏违今杜氏单行而贾服之书不传矣吴之先达邵氏寳有左觽百五十余条又陆氏粲有左传附注傅氏逊本之为辨误一书今多取之参以鄙见名曰补正凡三卷若经文大义左氏不能尽得而公谷得之公谷不能尽得而啖赵及宋儒得之者则别记之于书而此不具也东吴顾炎武

隐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解寐寤而庄公已生恐无此事应劭风俗通曰儿堕地能开目视者为寤生

不如早为之所 解使得其所宜改云言及今制之未尝君之羮 解食而不啜羮非也改云尔雅肉谓之羮

吊生不及哀 杜氏主短丧之说每于解中见之谓既葬除丧谅闇三年非也改云不当既封反哭之时

二年莒人入向 解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非也于钦齐乘言今沂州西南一百里有向城鎭桓十六年城向宣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襄二十年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杜氏于宣四年解曰向莒邑东海承县东南向城逺疑也按春秋向之名四见于经而杜氏解为二地然其实一向也先为国后并于莒而或属莒或属鲁则以摄乎大国之间耳龙亢在今鳯阳之怀逺尤逺惟沂州之向城近之

三年苹蘩蕴藻之菜 玉篇蕰于粉切菜也毛晃曰蕰亦水草

四年老夫耄矣 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自称曰老夫五年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 解邢国在广平襄国县按此解宜移在上年衞人逆公子晋于邢之下

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 无解子元疑即厉公之字昭十一年申无宇之言曰郑庄公城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杜以为别是一人厉公因之以杀曼伯而取栎非也盖庄公在时即以栎为子元之邑如重耳之蒲夷吾之屈故厉公于出奔之后取之特易曼伯则为昭公守栎者也九年公子突请为三覆以败戎桓五年子元请为二拒以败王师固即厉公一人而或称名或称字耳合三事观之可以知厉公之才略而又资之以岩邑能无簒国乎

诸侯用六 解曰六六三十六人东坡志林引宋书乐志文帝元嘉十五年给彭城王义康舞伎三十六人太常傅隆以为左传诸侯用六杜预以为三十六人非是舞所以节八音故必以八人为列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两者减其二列尔若如预言至士止有四人岂复成乐服防注左传与隆同襄十一年晋悼公纳郑女乐二八以一八赐魏绛此乐以八人为列之证隆言是也

未及国 解忿公知而故问责穷辞按此非人情改云使者未知公之闻入郛讳之不以实告

叔父有憾于寡人 按僖伯孝公之子惠公之弟故曰叔父杜解诸侯称同姓大夫长曰伯父少曰叔父此乃通称之辞当移在庄十三年上大夫之事吾愿与伯父图之之下

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此非僖二年所城之楚丘解曰衞地非也其曰在济隂成武县西南则是也春秋时为曹地

八年诸侯以字为諡因以为族 陆氏按郑康成駮许叔重五经异义引此传文云诸侯以字为氏今作諡者传写误也朱子曰以字为氏如郑之国氏本子国之后驷氏本子驷之后下云公命以字为展氏是也

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佯为不知而使军士诅之

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 解欲以弑君之罪加寪氏而复不能正法诛之传言进退无据改云言非有名位之人盖微者尔如司马昭族成济之类

桓公二年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 补云达哀伯名庄十一年臧孙达是也

其弟以千畆之战生 解西河界休县南有地名千畆非也穆侯时晋境不得至界休按史记赵世家周宣王伐戎及千畆战正义曰括地志云千畆原在晋州岳阳县北九十里

五年蔡人衞人陈人从王伐郑 解王师败不书不以告非也改云王师败不书不可书也为尊者讳

六年亲其九族 孔氏书曰九族髙祖至孙之亲遂辞诸郑伯 邵氏曰娶妻必告父母故告诸郑伯而辞之杜氏以为假父之命非

接以太牢 解以礼接夫人傅氏曰以太牢之礼接见太子

不以国 解国君之子不自以本国为名焉有君之子而自名其国者乎改云若定公名宋哀公名蒋

以国则废名 解国不可易故废名非也谓若秦庄襄王名楚改楚为荆

与吾同物 史记鲁世家与桓公同日

八年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 君谓随侯王谓楚王两军相对随之左当楚之右言楚师左坚右瑕君当在左以攻楚之右师 李云霑曰桓公五年繻葛之战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衞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是以左当其右右当其左之证也【耒按此说虽巧然玩传文语势君字仍指楚君为当】

十一年郑忽出奔衞 解郑人贱之以名告非也盖未成君之辞

十三年及齐侯宋公衞侯燕人战齐师宋师衞师燕师败绩 解或称人或称师史异辞也改云燕独称人其君不在师 解又云衞宣公未葬惠公称侯以接邻国非礼也案春秋诸侯逾年即位则得称君如宣十一年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是时灵公被弑贼未讨君未葬已称陈侯是逾年称君古之常例也

十五年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解云逆以太子之礼非也忽未逾年而出奔奔四年而复国未即位不得成之为君曰世子者当立之辞也

庄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 补云次年有会禚之文则不乆而复还于鲁其不书还盖夫子削之

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解文姜未还据下夫人孙于齐则固在鲁矣改云继弑君不书即位臣子之情所不也左氏未得其防而见下有夫人孙于齐之文所谓縁此不书耳

絶不为亲礼也 刘原父曰谓鲁人絶文姜不以为亲乃中礼尔然则母可絶乎宋襄之母获罪于君归其父母之国及襄公即位欲一见之而义不可得作河广之诗以自悲然宋襄亦不迎而致也为尝获罪于先君不可以私废命也孔子论其诗而着之以为宋姬不为不慈襄公不为不孝今文姜之罪大絶不为亲何伤于义哉

二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解夫人行不以礼故还皆不书非也夫人之礼降于君故书行不书还史之旧文

六年不知其本不谋知本之不枝弗强 不谋犹言失计不知黔牟之不足与立是不谋也知其为君之孤立而无助则不能自强而有其国矣【按弗强言不必强立之也】

八年夏书曰臯陶迈种德德乃降 今书大禹谟十二年萧叔大心 解萧叔大夫名按大心当是其名而叔其字亦非萧大夫也二十三年萧叔朝公解曰萧附庸国叔名按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宋戴公生子衎字乐父裔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今徐州萧县是也其后楚灭萧

手足皆见 补云言万力能决犀

十四年傅瑕贰 解有二心于己傅氏曰如此则汉祖之斩丁公也在厉公当不然矣改云虽纳我仍有二心

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解见哀十六年庄公之子犹有八人 解庄公子传唯见四人子忽子亹子仪并死独厉公在八人名字记传无闻按犹有八人者谓除此四人外尚有八人见在也桓十四年郑伯使其弟语来盟传称其字曰子人亦其一也

二十一年郑伯享王于阙西辟 补云辟偏也

二十二年夏五月 补云书五月史阙误

翘翘车乘 解曰翘翘逺貌傅氏曰髙貌按诗翘翘错薪钱氏曰翘翘髙竦貌此于车乘亦当训髙

山岳则配天 解得太岳之权则有配天之大功改云诗曰崧髙维岳骏极于天言天之髙大惟山岳足以配之

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周之六月夏之四月所谓正月之朔也然则此其常也而曰非常者何盖不鼓于朝而鼔于社不用币而用牲此所以谓之非常礼也杜氏不得其说而曰以长厯推之是年失闰辛未实七月朔非六月也此则咎在司厯不当责其伐鼓矣又按唯正月之朔以下乃昭十七年季平子之言今载于此或恐有误

二十八年小戎子生夷吾 解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陆氏曰据传云允姓之奸居于瓜州自惠公始诱以来则此非允姓别一戎而子则其姓尔

狄之广莫于晋为都 解谓遣二公子出都之非也都者大邑之名隐元年传曰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是也傅氏曰以狄地之旷絶而在晋则为都其威逺树宜辟土之广

晋人谓之二五耦 言相比为奸也古人共耕曰耦共射亦曰耦僖九年传曰耦俱无猜此解云垦伤晋室太巧

三十二年狄伐邢 邢解已见隐五年此重出

城小谷为管仲也 小谷不系齐疑左氏误范甯解谷梁传曰小谷鲁邑春秋发微曰曲阜西北有故小谷城按史记汉髙帝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当即此地杜解以此小谷为齐邑济北谷城县城中有管仲井刘昭郡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皆同按春秋有言谷不言小者庄二十三年公及齐侯遇于谷僖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谷文十七年公及齐侯盟于谷成五年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谷四书谷而一书小谷别于谷也又昭十一年传曰齐桓公城谷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赖之则知春秋四书之谷及管仲所封在济北谷城而此之小谷自为鲁邑尔况其时齐桓始霸管仲之功尚未见于天下岂遽勤诸侯以成其私邑哉

而以夫人言许之 以夫人言为句公语以立之为夫人也许之孟任许公也

能投盖于稷门 当从刘之说以盖为车盖正义谓车盖轻而帆风非可投之物不知投重物易髙投轻物而使之髙则其人为有力矣汉书上官桀传从武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桀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辄御事亦类此

子般即位次于党氏 补云盖适母家也

闵元年安而能杀 补云国语曰车有震武也震有威武之象故曰杀

二年立戴公以庐于曹 补云曹诗作漕郑志答张逸曰漕邑在河南今大名府滑县南二十里有白马故城是也

君失其官 解太子统师是失其官也改云失官人之道

用其衷则佩之度 刘奉世曰佩之合法度也记云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

尨凉冬杀金寒玦离 林氏曰衣之尨杂则有凉薄之意命以穷冬则有肃杀之意金属秋方其性刚而寒玦如环而缺离不相连属

金玦不复 补云人臣赐玦则去故曰不复

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适大都耦国 解骊姬为内宠二五为外宠奚齐为嬖子曲沃为大都按曲沃即申生所居岂可谓其生乱乎陆氏曰古人引言但取大意不必事事符同秪取内宠嬖子二事今从之改曰骊姬宠奚齐嬖乱之本也

与其危身以速罪也 补云国语申生败狄于稷桑而反谗言益起

衞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解云盖用诸侯谅闇之服非也陆氏曰言其俭朴

僖元年公败邾师于偃虚丘之戍将归者也 鲁与邾之寻师多矣诈而败其戍兵不必为哀姜故也解凿

二年冀为不道入自顚軨伐鄍三门 服防谓鄍晋邑也冀伐晋虞助晋人伐冀师故言冀之既病则亦惟君故将假道故称前恩以诱之其说为长【按此两言自指冀之伐虞观下文称侵敝邑南鄙语气自别杜说未可非况鄍与颠軨皆为虞地可考乎】

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邵氏曰逆旅近晋南鄙之客舍也出则侵退则保

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 解晋犹主兵不信虞按请先伐虢者为之导也晋以师会之未见晋不信虞之意解可删

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解不知其故而问之非也改云齐侯以为楚罪而问之

共其资粮屝屦 解屝草屦按刘熙释名齐人谓韦屦曰屝

五年忧必雠焉 讐应也如诗言无言不讐之讐汉书律厯志注郑德云相应为讐

孔叔止之 孔叔解已见三年此重出

辅车相依唇亾齿寒 此二句一意乃是谚语吕氏春秋宫之奇谏曰虞之有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注车牙也辅颊也与杜氏同牙车字出素问

太伯不从 不从者谓太伯不在太王之侧尔史记述此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亾去是以不嗣以亾去为不从其义甚明杜氏误以不从父命为解而后儒遂傅合鲁颂之文谓太王有翦商之志太伯不从此与秦桧之言莫须有者何以异哉

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今书蔡仲之命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今书君陈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今书旅獒

均服振振 汉书五行志作袀服师古曰袀服黒衣吴都赋六军袀服

六年后出同走罪也 史记述冀芮之言曰重耳已在矣今徃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左氏文简非此数语不明杜解非

围新宻郑所以不时城也 实密而经云新城故传释之以为郑惧齐而新筑城因谓之新城也解云郑以非时兴土功齐桓声其罪以告诸侯夫罪孰大于逃盟者而更责其非时兴土功不亦细乎且上文固曰以其逃首止之盟则不烦添此一节矣

七年申侯申出也 补云盖楚女嫁于申所生

作而不记 传云无国不记解乃云齐史隐讳非也改曰不记言不可记

八年不殡于庙 邵氏曰殡于庙谓啓殡而朝祖也凡柩行而止皆谓之殡

九年以是藐诸孤 藐小也

能欲复言而爱身乎 补云言欲践其言自不得爱其身

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 郤芮解宜在六年伐屈条下

十年帝许我罚有罪矣 傅氏曰有罪谓烝于贾君十二年王曰舅氏余嘉乃勲应乃懿徳谓督不忘徃践乃职无逆朕命 按此数语与书微子之命相类从书作曰笃不防较明古字通用或传讹未可知也

管氏之世祀也宜哉 史记索隐曰世本云庄仲山生敬仲夷吾夷吾生武子鸣鸣生桓子啓方啓方生成子孺孺生庄子卢卢生悼子其夷其夷生襄子武武生景子耐步耐步生微

十五年卜徒父筮之 解卜人而用筮不能通三易之占非也卜徒父秦之卜人兼掌筮者周礼大卜掌三兆三易三梦之法是古之筮皆兼掌于卜人也

涉河侯车败 解秦伯之军涉河则晋侯车败非也秦师及韩晋尚未出何得言晋侯车败当是秦伯之车败故穆公以为不祥而诘之耳涉河侯车败五字乃事实非卜人之言也如石门之盟郑伯之车偾于济春秋时固常有是事今特泥下文不败何待之语谓是晋车败不知古人用字自不相防况下文又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岂亦是车败乎 三败及韩当依疏引刘之说是秦伯之车三败

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 邵氏曰千乘侯国之车数也去犹算法所谓除也一除则三百三十三二除则六百六十六三除则九百九十九三除之余所剰惟一非君而何 按此与成十六年南国防射其元王中厥目并是夏商之占如连山归藏之类故不言易

一夫不可狃况国乎 广韵狃相狎也言一夫尚不可狎况以吾晋国之众乎

入而未定列 解列位也陆氏曰谓师之伍列

以太子防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 傅氏曰履薪示欲自焚

瑕吕饴甥 吕氏也瑕其邑名如成元年瑕嘉之瑕盖兼食瑕隂二邑非姓也

败于宗丘 刘熙释石曰宗丘邑中所宗也

先君之败徳及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益 解以数为象数之数恐非言先君之败徳及今言之其可悉数乎虽有史苏之占而献公心志昏乱不从其言亦何益也是则败亾之祸人实为之矣 或曰献公从史苏之言其可免乎曰此韩简就惠公所问而言其意以败徳为主不在穆姬一事也抑考国语献公胜国得妃史苏告以不吉然则史苏之为人固能以卜筮諌者与 傅氏曰先君以败徳致咎史苏之占从不从皆无益也古文语急故略其字耳亦通

十六年是隂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 傅氏曰言隂阳顺逆为吉凶之兆而非吉凶之所由生吉凶由于人之善恶所感必先有以感之而后见于兆讥襄公不修人事而徒问物变

十八年狄师还 解云邢留距衞非也狄强而邢弱邢从于狄而伐者也言狄师还则邢可知矣 下年衞人伐邢盖惮狄之强不敢伐而独用师于邢也解云邢不速退所以独见伐亦非

十九年齐桓公存三亾国以属诸侯 解三亾国鲁衞邢疑鲁是大国且特内乱未尝亾也傅氏曰三亾国邢衞

义士犹曰薄德 言其德不若古圣王

得死为幸 得死犹云考终

二十二年大司马固諌曰 大司马即司马子鱼也固谏坚辞以谏也隐三年言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桓二年言孔父嘉为司马知大司马即司马也文八年上言杀大司马公子卬下言司马握节以死知大司马即司马也定十年公若藐固谏知固谏之为坚辞以谏也杜以固为名谓庄公之孙公孙固者非朱鹤龄曰按史记宋世家则前后俱子鱼之言

弗可赦也已 犹书言不可逭傅氏曰言违天天必不宥注以赦为赦楚非

三军以利用也 利用犹云弧矢之利注云为利兴非金鼔以声气也 声如金声而玉振之之声刘用熙曰声宣也宣倡士卒之勇气

戎事不迩女器 傅氏曰戎事尚严不近女子所御之物况使妇人至军中又示以俘馘乎

二十三年其人能靖者与有几 邵氏曰此倒语也若曰其有几人能靖者与陆氏释文与字絶句

策名委质 解名书于所臣之策屈膝而君事之疏云质形体也谓拜而屈膝委身体于地也傅氏曰质古贽字管子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虎之皮晋语臣委质于翟之鼔韦昭注质贽也士贽以雉是凡言委质皆委贽也愚按孟子出疆必载质庶人不传质为臣皆是贽字

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疑此三句俱谓未同盟者盖恐不审其实而有误故不书名史氏之体也

闻其骈胁 程大昌曰骈者胁骨之生两两相竝也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当读至夫子为句夫子即公子【按此陆氏说也玩文势仍当从杜以相句絶】

二十四年晋侯夷吾卒 疑此错简当在二十三年之冬传曰九月晋惠公卒晋之九月周之冬也

使杀懐公于髙梁 髙梁解见九年此重出

实纪纲之仆 傅氏曰言其可任

晋侯求之不获以緜上为之田 之推既隐求之不得未几而死乃以田禄其子尔楚辞九章云思乆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明文公在时之推已死史记则云闻其入緜上山中于是环緜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然则受此田者何人乎于义有所不通矣 杜解西河界休县有地名緜上今按緜上又见襄十三年定六年疑是近绛之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 按魏陈思王表曰昔周公吊管蔡之不咸是则二叔谓管叔蔡叔也但下有封建之云首列管蔡故杜氏以为夏殷之叔世昭六年三辟之兴皆叔世也古人以末世谓之叔季国语史苏以桀纣及幽王为三季之王

召穆公思周徳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常棣之诗序以为周公之作而此文则以为召穆公盖各有所传不必同也

弃嬖宠而用三良 解引杀子华未当古人只是大槩言耳又以用三良为尊贤亦未合正义曰此见郑伯之贤王当尊之

夏书曰地平天成 今书大禹谟

郑伯与孔将鉏石甲父侯宣多省视官具于汜 解省官司具器用傅氏曰官官司具器具较眀

二十五年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衞子莒庆盟于洮卫文公已葬成公称子者未逾年也春秋之例逾年即位然后称公文十八年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冬十月子卒是称爵称子系乎逾年未逾年而不在乎葬与未葬也解误

王章也 言天子之典章

二十六年室如悬罄 罄国语作磬韦昭解府藏空虚但有榱梁如悬磬也傅氏曰礼记磬于甸人注引此传文正作磬

太师职之 太师周之太师主司盟之官解云太公为太师非

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邵氏曰跃踊者皆絶地而起所谓跳也距跃直跳也曲踊横跳也横跳必先直而旋故不曰横而曰曲百音陌犹阡陌之陌也三陌盖跃踊之度大约有此

楚子伏已而盬其脑 范守己曰盬者苦盐之名诗云王事靡盬勉之使无以为苦也晋侯梦楚子伏已而盬其脑当是以盬盐揉入脑中故子犯曰我且柔之矣杜氏训盬为啑非也

出入三觐 邵氏曰始至而见一觐也享醴受策二觐也去而辞三觐也

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 古人多以见为知吕氏春秋文侯不说知于顔色注知犹见也

杀士荣刖鍼庄子 晋人杀之刖之也邵氏曰犹商君刑太子师傅之意

甯子职纳橐饘焉 盖以饘寘橐中正义云橐以盛衣亦可盛食宣二年传为簟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是也

且使王狩 邵氏曰凡天子之出皆曰狩古之狩犹今之幸也非田猎之狩也

齐桓公为防而封异姓 补云于齐则为异姓

二十九年介卢闻牛鸣 补云列子言东方介氏之国其人多解六畜之语者盖偏知之所得

三十年行李之徃来 古者谓行人为行李亦曰行理此与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并作李昭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日不至作理国语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闗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贾逵曰理吏也小行人也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行理咨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补云阙损也

飨有昌歜白黒形盐 歜字误玉篇作徂敢切菖蒲葅也

三十二年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言师劳力竭而无所用则所经之国必有背距之心解云将害良善未当【按无所谓不知所徃何地所作何事也与上师知所为相反必有悖心言军士将怨嗟也】

中寿 李善文选注引养生经黄帝曰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嵗下寿八十与正义同淮南子则云凡人中寿七十嵗

三十三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解云不同陈故言及非也及者殊夷狄之辞

晋人败狄于箕 解云太原阳邑县有箕城阳邑在今之太谷县疑襄公时未为晋境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九月十月之交草木黄落之日而陨霜不杀草李梅实此洪范所谓恒燠者也解曰霜当微而重重而不能杀草非

其为死君乎 死君谓防其先君犹范鞅之言死吾父也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滑国者晋之同姓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丧事有进无退已墨则不复反衰故遂墨以葬文公也后遂以墨为常则失礼甚矣盖以夸克敌之功犹楚之乘广自邲之师而先左也

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 刘原父曰当以缓作主为一句此传经书文二年二月丁丑作僖公主之义卒哭而祔祔而作主今僖公以文元年四月葬二年二月始作主过祔之期

猜你喜欢
  卷十二·郑玄
  臣道篇第十三·荀况
  天辨在人第四十六·苏舆
  读书录卷四·薛瑄
  卷二十六·余萧客
  卷首二·严虞惇
  卷十一·季本
  卷十五·梁寅
  卷之四十·邵经邦
  云居简禅师·惠洪
  卷八十三·道世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佚名
  阎罗王众赞叹·佚名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私怅·孟称舜

    〔生醉上〕醉中谩自语惺惺,一夜相思白发生。斫取秋光书不尽,且从花下学刘伶。昨夜一天好事,忽地为暴雨所阻。小生晨起,遇小姐于中堂之上,许以乘间当别图之。咳,未知别图在几时也,我心上好生怀闷。今日陪舅氏到邻家饮酒,吃个烂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黄昇

    宋词周美成名邦彦,初进《汴都赋》得官,徽庙时提举大晟乐府,官至待制,词名《清真诗馀》。瑞龙吟春词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①,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

  • 卷502 ·佚名

    张元干 兰溪舟中寄苏粹中 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 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 云收远嶂晚风熟,浪打寒滩春水生。 沤雁北飞知我意,为传诗句濮阳城。 张元干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 卷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八      宋 陈起 撰赵庚夫 庚夫字仲白莆田人寓居兴化军魏王八世孙两举春官不第以宗子取应得右选赵紫芝名冠四灵而仲白亚於紫芝陈振孙书録解题云刘後村志其墓择其诗百篇为山中小集属

  • 咏物诗·谢宗可

    (元)谢宗可 撰睡燕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睡蝶不趂游蜂上下狂闲舒倦翅怯寻芳花房舞罢春酣重蕙径栖迟晓梦长贪困有谁怜褪

  • 卷之十三·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秋七月。乙未朔。享太庙。遣孚郡王奕譓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  ○诣观德殿穆宗毅皇帝几筵前供奠。永思殿孝哲毅

  • ◎辜鸿铭之愤慨·李定夷

    辜鸿铭精通十数国文字,于西洋史学诗歌,尤研究不遗余力。在欧西各国,颇着文名,所译之四书,亦传诵一时。前为张文襄幕僚,以刚直为张所器重。所着《尊皇篇》一书,盛称慈禧太后之才能,可比英后维多利亚,见者无不奇之。前清宣统初年

  • 第八册 天聪元年九月至十二月·佚名

    第八册 天聪元年九月至十二月九月初一日 汗颁诏曰:“马骡以备乘骑之,牛驴以资■载,羊、山羊、豕、鸡、鸭、鹅等供食用。嗣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及筵宴、殡葬、市卖所用牛马驴骡,永行禁止之。若有达禁宰杀者,被

  • 第75章 屠杀大学生的蒋介石·冯玉祥

    说也惭愧,我们中国的教育真是不发达,全国虽有几十个大学,实在说起来,大学生并不很多,决没有一个大学有一万学生的。不像美国的大学有四五万人,有的还要多,因此我们中国的大学生才更宝贵。自蒋介石要独裁,推翻政治协商会议议案

  • 第九章 西征之役(中)·冯承钧

    是年11月,班师渡阿母河,进至撒麻耳干,召回教教师使说明教义;成吉思汗皆是之,惟不以赴默伽巡礼一事为然;以为全世界皆为上帝居宅,任在何地祈祷皆得达于帝所,不必拘拘一地也。摩诃末死后,其三子从海道至曼乞失剌黑,从者七十骑,复自

  • ●作邑自箴拾遗第十·李元弼

    登途湏知 ○登途湏知 必用之物未行前点 茶药勿同笼箧 药气酷烈无近衣服 硬物置在箧笥者厚 雨具常随身 笼箧不能御雨者预 □物 褊檐绳攀切湏牢壮 乘驿马者不可枉路 罕开笼箧既锁加封仍其缝 初程惜人马力 笼箧夜悉封锁

  • 春秋輯傳卷八·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八明 王樵 輯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無氷杜氏曰周二月今之十二月而無冰書冬温 胡傳無氷者常燠也按洪範曰豫恒燠若此政事舒緩紀綱縱弛之象成公幼弱

  • 卷一百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朝礼蕙田案古朝礼有二书日觐四岳羣牧又曰肆觐东后周礼大行人掌朝宗觐遇防同聘问之事乃賔礼也周礼宰夫掌治朝之法太宰王眡治朝则

  •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菩萨如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生身已。今应念佛诸功德法。所谓又应以四十不共法念佛诸佛是法身非但肉身故诸佛虽有无量诸法不与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八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八卷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三复次业差别有三种。谓律仪业。不律仪业。非律仪非不律仪业。律仪业复有三种。谓别解脱律仪所摄。静虑律仪所摄。无漏律仪所

  • 寿世青编·尤乘

    论养生防病及食疗等专著。二卷。清尤乘撰。刊行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尤乘,字生洲,别号无求子。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尤氏早年习儒,后改而习医。弱冠时受业于清代名医李中梓,后遍访名师,得针灸之传,曾任太医院御

  • 唐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唐史演义》共有一百回李氏先祖对北方各国的特别贡献,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女皇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佚名

    四卷,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论无经,文来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