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千嵓长禅师示众

参禅为第一持戒为第二作福为第三礼诵为第四既作出家儿须行四种事不可纵汝心不可恣汝意不可懒汝身不可昏汝智谛观苦与乐痛念生与死莫忧衣与食莫贪名与利时中惺惺着胸中荡荡地行坐合清规动静依先制常近善知识常远恶明辈若能信我言成佛极容易若不信我言出家徒劳耳是百姓光头是修罗聚会是地狱抽芽是畜生群队快脱袈裟来快出山门去且自做俗人莫与我同住。

结制小参

佛祖门风将委地说着令人心胆碎扶持全在我儿孙不料儿孙先作弊纷纷走北向奔南昧却正因营杂事满目风埃满面尘业识茫茫无本据纵饶挂搭在僧堂直待板鸣归被位聚头寮舍鼓是非收足蒲团便瞌睡痴云叆叇性天昏石火交煎心鼎沸暂时寂寂滞轻安一向冥冥堕无记百丈清规不肯行外道经书勤讲议因果分明当等闲罪福昭然浑不惧或迁一榻一间房放逸总由身口意头上瓦脚下砖身上衣口中味一一皆出信心檀越人家施未成道业若为消扪心几个知惭愧今日三明日四闲处光阴尽虚弃一朝老病来相寻阎翁催请死符至从前所作业不忘三涂七趣从兹坠袈裟失却复再难鳞甲羽毛披则易看它古之学道流直忘人世轻名利煮黄精煨紫芋饭一搏水一器为疗形枯聊接气石烂松枯竟不知洗心便作累生计物外清闲一味高世上黄金何足贵劫空田地佛花开香风触破娘生鼻选佛场中及第归圆觉伽蓝恣游戏兹因结制夜小参不觉所言成此偈。

上堂

六月七月天不雨农家晓夜忙车水背皮焦烈脚底疼眼花无力欲闷死公人又来逼夏税税丝纳了要盘费大麦小麦尽量还一日三餐不周备思量我辈出家儿现成受用都不知进道身心无一点东边浪宕西边嬉三个五个聚头坐开口便说它人过及乎归到暗室中背理亏心无不做莫言堕在异类中来生定作栽田翁前来所说苦如此那时难与今时同古德训徒有一语对人天众拈来举缁田无一篑之功铁围陷百刑之苦。

诫间

世人未有不以间散为乐而共趣之逆问其故乃曰昔尝以荣辱是非累日与事物相交驰心志劳而形体惫以至结於情想接於梦寐静而思之人生几何不得一日之安虽富贵奚益也由是一切弃之思欲行歌坐忘观青天白云而自放浪於事物之表或有避父师之训厌身世之劳望治生如避水火必欲拔尘远俗以遂其间余曰忙固劳形役虑也闲则坐消白日又何益於理哉二者皆欣厌之情妄耳故圣人有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之旨正不必厌此忙而欣彼之闲也余将直言之夫人欲学入世间之道苟不服勤劳役则事无贵贱皆无由成然悟世间虚妄欲究圣贤出世之道傥不忘餐废寝则根无利钝又何从而得之故雪山大士舍身命如微尘数事知识如恒河沙积劫迨今历试诸难盖欲示后学者知道之不易闻也故入世间则忠於君孝於亲悉尽其义不可不忙出世间则亲师择友朝参暮扣以尽其道又不可不忙既尽其义又尽其道将见体如泰山之不动心等太虚之无为岂一间字可与同日语哉或入世不能尽其义出世不能尽其道惟孜孜以安间不扰为务而不冒斯须就劳者故圣人斥之为无惭人凡有识者安肯负此无惭而复嗜闲於疎散之域也余故书此以为投间者之诫。

桐江瑛法师观心铭

心焉心焉本自天然卓尔独立湛寂孤坚妙中至妙玄中又玄无来无去不变不迁非迷非悟绝圣绝贤思不可及强以言诠由体明觉遂生诸缘镜含万象海纳百川收之兮神潜方寸舒之兮光充大千变化自在作用无边乃生乃佛为实为权迷之则浩浩不返悟之则了了相传心焉汝灵心焉汝灵语汝莫忘诲汝须听汝具万法兮本自圆成万法是汝兮其体空平境非实境名是假名汝昔不悟兮枉受伶俜汝今自觉兮可保坚贞触途莫滞念起即惺六尘不染三毒乃清休更鼓之令浊兮失本明宜自澄之令净兮归元精。

清凉澄观大师十事自励

体不捐沙门之表心不违如来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碍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尘胁不触居士之榻目不视非仪之彩舌不昧过午之肴手不释圆明之珠宿不离衣钵之恻。

崇祯癸酉年孟夏黄檗山比丘隆瑞纂集

猜你喜欢
  第四品 王品·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六·圆照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卷上·祩宏
  卷四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海内留心佛教文化者鉴之·太虚
  卷二·佚名
  卷三十九·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续灯正统目录·别庵性统
  卷十二·赞宁
  禅观林大纲·太虚
  第二十八章 得大塔建造之资材·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佚名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一·函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395_1 【冰柱】刘叉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   鬓发蓬舥。雀惊鼠伏,

  • 吴季子·唐圭璋

      季子字节卿,号裕轩,邵武人。登宝祐四年(1256)进士。历沿江制置使干官,国子监丞。   醉蓬莱   寿友人母   正淡烟疏雨,梅子黄时,清和天气。阿母当年,暂辍瑶池会。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际。恰与瞿昙,同时共日,降人

  • 第二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又过了些日子,水落下去,王家回到故乡。夏日午后。地点 王家。人物张不三大白猫仙 鹤蜂 王大蚂蚁王小二王妈妈〔幕启:大水已落。王家的磨盘并没被冲走。大柳树也没倒,蝉又回来歌唱。冲坏了的房子已修好多半

  • 卷二·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二吏部侍郎汤右曾撰题新城王清远园居十三首石帆亭渺渺云中帆茫茫烟际水何年一片影吹入户庭里静听波涛喧卧看岚翠起樵唱轩石脉转岭背樵歌出林隂讵有旷士怀自然太古音赏心与之遇杳杳不可寻半偈阁

  • 卷九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九张循之张循之洛阳人与弟仲之并以学业着名则天时上书忤旨被诛诗六首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隂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晓【一作曙】潮

  • 卷一百三十八 志一百十三·赵尔巽

      ◎兵九   △海防   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益重。海防向分南北洋。山东烟台归北洋兼辖。闽、浙、粤三口,归南洋兼辖。兹取沿海各省有海防者分述之:曰东三省,曰直隶,曰山东,曰江南,附江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五·张岱

    卢象昇列传卢象昇,南直宜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司饷临清,有黄衫庞眉趋马前曰:『公有剑骨,出三十当奇贵。然剑室露铓,其能从吾养骨乎』!象昇谢遣之。履道上雪,绝迹;再召之,已去。迁大名守。开、滑壤接晋、豫,盗窟匿影,分

  • 卷之三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通志卷一百四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三梁沈约【子旋】范云【孙伯翳 云从父兄缜】韦叡【叡兄纂 叡子放正 棱 黯】裴邃【子之礼 兄子之髙 之髙弟之悌 之悌弟之横】江淹 任昉 栁惔【惔弟恽 恽子

  • 锦里耆旧传卷四·句延庆

    【起伪广政二十八年冬至干徳四年春】(宋)勾延庆 撰国朝收蜀十二月癸亥伪蜀太子秦王玄哲统领兵士至剑门时招武诸路兵马并已奔退遂回入城正月癸酉前军都陪署王太傅全斌统领大军至汉州界蜀主差伪通奏使伊审征走马送降欵 

  • 王中正传·脱脱

    王中正,字希烈,开封人。因父亲的恩荫补为入内黄门,转到延福宫学习诗书、历算。仁宗赏识他的才华,下令安排在身边。庆历时卫士反叛,王中正拿着弓箭在宫殿西边督促捕射反叛者,反叛者都被抓住,当时他刚十八岁,人们十分敬重他。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朔,上观汉武帝纪,顾谓翰林待制吴沈曰:“人君理财之道视国如家可也,一家之内父子不异赀,其父经营储积,未有不为子计者,父子而异赀,家必隳矣,君民犹父子也,若惟损民以益君,

  • 卷一百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四宋 陣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

  • 第十八章 保全用人名节·佚名

    人生贵贱虽有别,名节却一样。小丫环出入内室,听令奔走,最是接近亲昵,往往一时兴起就轻薄她。这只是看她无知,欺她不敢抗拒罢了。倘若主妇凶悍嫉妒,就会乱加鞭打,摧残毙命。或是转卖出门,随波逐流,弱质难保。这真是投诉无门

  • (十六)朱子论敬·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心性,论心之仁与诚,论天理与人欲,人心与道心,凡此诸章,皆是指陈心体。人因赋有此心体,故能到达心与理合人与天合之境界。在各章中,已屡次涉及工夫即修养方法之一面。工夫必与本体相关。有此本体,始得有此工夫。

  • 述千品第十六·佚名

    昔佛在舍卫国。有一长老比丘字般特。新作比丘禀性闇塞。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国中四辈皆知其愚冥。佛愍伤之即呼著前授与一偈。守口摄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时般特感佛慈恩。欢欣心开诵偈

  • 医医小草·宝辉

    医论。清宝辉编。一卷,附一卷。辉字玉珊,自号西湖钓叟,荆州(今湖北江陵)人。为扬州名医叶子雨门生。曾游历川、广、闽、浙等地,博览古籍。撰有《易知录》、《医籍选》等。认为金元诸家对寒、温、疫三证的治法各有所偏,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