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一百八

宋 裴骃 撰

史记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城安人也【徐广曰在汝颍之间也】后徙雒阳尝受韩子杂家説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呉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呉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呉不能过梁呉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徐广曰景帝姑】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呉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系却呉楚呉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丑亚反夸也】鄙县【徐广曰侘一作绗也】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驩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名由此显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防【防县名】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梁内史之缺也孝王新得齐人公孙诡説之欲请以为内史窦太后闻乃诏王以安国为内史公孙诡羊胜説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聴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及杀故呉相袁盎景帝遂闻诡胜等计画乃遣使捕诡胜必得汉使十辈至梁相以下举国大索月余不得内史安国闻诡胜匿孝王所安国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大王自度于皇帝孰与太上皇之与髙皇帝及皇帝之与临江王亲孝王曰弗如也安国曰夫太上临江亲父子之间然而高帝曰提三尺劎取天下者朕也故太上皇终不得制事居于栎阳临江王适长太子也以一言过废王临江【如淳曰景帝常属诸姬太子母栗姬言不逊由是废太子栗姬忧死】用宫垣事卒自杀中尉府何者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语曰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説犯上禁挠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孝王泣数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诡胜诡胜自杀汉使还报梁事皆得释安国之力也于是景帝太后益重安国孝王卒共王即位安国坐法失官居家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兵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彼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许慎曰鲁之缟尤薄】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羣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其明年则元光元年鴈门马邑豪聂翁壹【张晏曰豪犹帅也】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徐广曰在鴈门】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汉书曰北貉燕人来致骁骑应劭曰骁健也张晏曰晓勇也若六之枭也】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防军将军诸将皆属防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李息李广别从代主撃其辎重于是时单于入汉长城武州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问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出塞曰吾得尉史乃天也命尉史为天王塞下传言单于己引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罢王恢等兵三万闻单于不与汉合度徃击辎重必与单于精兵战汉兵势必败则以便宜罢兵皆无功天子怒王恢不出击单于辎重擅引兵罢也恢曰始约敌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闻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禔取辱耳【徐广曰禔一作祗也】臣固知还而斩然得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汉书音义曰逗曲行避敌也桡顾望军法语也】恢私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造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丞相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也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之乃自杀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然所推举皆亷士贤于已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郢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为御史大夫四岁余丞相田蚡死安国行丞相事奉引堕车蹇【如淳曰为天子导引而堕车跛足】天子议置相欲用安国使使视之蹇甚乃更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安国病免数月蹇愈上复以安国为中尉岁余徙为卫尉车骑将军卫青击匈奴【徐广曰元光六年也】出上谷破胡茏【音龙】城将军李广为匈奴所得复失之公孙敖大亡卒皆当斩赎为庶人明年匈奴大入边杀辽西太守及入鴈门所杀畧数千人车骑将军卫青撃之出鴈门衞尉安国材官将军屯于渔阳安国捕生虏言匈奴逺去即上书言方田作时请且罢军屯罢军屯月余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余人出与战不胜复入壁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天子闻之怒使使责让安国徙安国益东屯右北平是时匈奴虏言当入东方安国始为御史大夫及防军后稍斥防下迁而新幸壮将军卫青等有功益贵安国既疏逺黙黙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太史公曰余与壶遂定律厯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隠厚【徐广曰一云亷正忠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壶遂官至詹事天子方倚以为汉相防遂卒不然壶遂之内亷行修斯鞠躬君子也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班固
  卷二百二十三·表第十四·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八·杨仲良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第一七三告示光绪二十年四月九日一一三二六—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纪昀
  儒林宗派卷九·万斯同
  卷一·傅恒
  王祥传·房玄龄
  周朗传·李延寿
  迦鲁纳答思传·宋濂
  礼四六·徐松
  第三节 人 口·吕思勉
  169.刘禹锡游玄都观·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五陆防防字鲁望苏州人博学工歌诗及赋与颜荛皮日休罗隠吴融为友举进士不第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歴湖苏二州辟以自佐甞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蔡京率官属就见之防不乐拂衣去居松江甫

  •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班固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青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

  • 第四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蔡东藩

      却说明宗即位后,饬造乘舆服御,及近侍诸服用,准备启行。且命中书左丞跃里帖木儿,筹办沿途供张事宜。行在人员,俱忙个不了。未曾讲求初政,但从外观上着想,即令为君得久,亦未必德孚民望。适燕帖木儿奉宝来辕,率随员进谒明宗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张岱

    毛文龙列传毛文龙,浙之钱唐人。少无赖,有口才,习为姑布术;立庄岳相人,取其直:杭人呼之曰「呆」。自杭至京,鹿鹿无所遇;走边塞,潦倒行伍者二十余年。天启改元,与丹阳诸葛云程遇,畅谈边事,遂知其能;剡荐于辽东巡抚王化贞,委任称使,授标

  • 卷三十一·佚名

    八月十五日(庚戌),李侍尧奏言:所募新兵,入伍未及一月,虽上紧操演,而技艺尚未娴习;所制枪械亦未齐全,现挑各营旧枪使之演放,必须一、两月后,方可调用。是以,臣飞檄督抚两标及水师一营、城守一营现存额兵内,挑凑一千,派将备管带,即由五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天启五年三月己酉朔清明节遣侯陈良弼徐锡胤李承祚陈光裕顾迹伯施壮猷卫时春孙廷勋吴遵周李守锜陈世恩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 康陵 永陵 昭陵 定陵 庆陵遣侯薛濂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遣都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师古曰六国时魏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甯陵君秦灭魏【文颖曰

  • 卷二十一 越语下·左丘明

    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原文〕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①:“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

  • 言苑第五十四·佚名

    忠孝者,百行之宝欤。忠孝不修,虽有他善,则犹玉屑盈匣,不可琢为珪璋;剉丝满箧,不可织为绮绶,虽多亦奚以为也。信让者,百行之顺也;诞伐者,百行之悖也。信让乖礼,回而成悖;诞伐合义,翻而成顺。直躬证父,苍梧让兄,信让悖也;弦高矫命,大禹昌

  • 礼记集説卷十·陈澔

    元 陈澔 撰问丧第三十五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曰不甘味身不安美也【鸡斯读为筓纚筓骨筓也纚韬发之

  • 卷六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五天子之孝论官材举逸附易履【卦名】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朱熹本义曰刚中在下无应于上故为履道平坦幽独守贞之象【臣】按履以行为义幽人以处为义人之所履未

  • 李石岑的未来哲学·太虚

    ──二十二年春作──去年来读到东方杂志,觉到与前年已大不相同;一到今年,觉得完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了。无论政治、经济、学术和文艺等各方面,其叙述和批判的思想,皆充分表示著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东方杂志

  • 大乘之革命·太虚

    佛法之于众生,有因循者,人天乘是;有半因循半革命者,声闻、缘觉之二乘是;而大乘则唯是革命而非因循。故大乘法,粗观之,似与世间政教学术诸善法相同;细按之,则大乘法乃经过重重革命,达于革命澈底之后──谓大涅槃,乃建立为法界缘起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七·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九十事第二十此是不共戒。尼突吉罗。三众突吉罗。阐那作房。即日成即崩倒。作此大房。用三十万钱。功用甚大。诸比丘为檀越说法。房虽崩倒功德成就。房未坏时。佛已到此房中。即是受用。佛是无上福田

  • 凰求凤·李渔

    一名《鸳鸯赚》。传奇。 清李渔撰。二卷。三十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剧乃十种曲之一。 约清初成书。据作者所著小说《连城璧》中《寡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改编。写金陵书生吕曜才貌双全,妓女许

  • 丛林两序须知·费隐通容

    全一卷。明代僧费隐通容(1593~1661)撰,法嗣百痴行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本书内容包括总引、西序、东序。西序又分:(一)首庭须知(西堂通用),(二)书记须知,(三)藏主须知,(四)知客须知,(五)浴主须知,(六)方丈侍者须知。东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