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謹案論語全解十卷宋陳祥道撰祥道字用之福州人元祐中為太常博士秘書省正字李廌師友談記載其本末甚詳晁公武讀書志云王介甫論語注子雱口義其徒陳用之解紹聖後皆行於場屋為當時所重又引或人言謂用之書乃鄒浩所著托之用之攷宋史藝文志别有鄒浩論語解義十卷則浩所著原自為一書並未托之祥道疑或人所言為誤舊本祥道自序之首題門人章粹校勘而每卷皆標曰重廣陳用之真本入經論語全解未詳其義豈爾時嘗以是本為經義通用之書故云然耶祥道長於三禮之學所作禮書世多稱其精博故詮釋論語亦於臣禮制最為明晰如解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章則引鄉飲酒之義以明之解師冕見章則引禮待瞽者如老者之義以明之雖未必盡合經意而旁引曲證頗為有見又如臧文仲居蔡章則云冀多良馬稱驥瀘水之黑稱盧蔡出寳龜稱蔡於闗雎之亂章則云治汙謂之汙治獘謂之獘治荒謂之荒治亂謂之亂此類或不免創立别解而連類引伸亦多有禆於義訓惟其學術本宗信王氏故往往雜據莊子之説以作証佐殊非解經之體然其間徴引詳核可取者多固不容以一眚掩也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恭校上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總校官陸費墀

猜你喜欢
  卷二 曲礼上第一·郑玄
  法言義疏二十·汪荣宝
  虚道第四·徐干
  卷第二·黄绾
  势胜学原文·薛居正
  经济文衡续集卷八·佚名
  卷二十一·顾栋高
  卷首第二·秦蕙田
  原序·高闶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卷十·佚名
  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佚名
  第三十卷·佚名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耆寿·唐圭璋

      耆寿字国箕,闽人。约生政和初,乾道八年(1172)特奏名,监临安赤山酒。年八十馀而终。   瑞鹤仙   寿秦伯和侍郎   樱桃抄乳酪。正雨厌肥梅,风忺吹箨。咸瞻格天阁,见十眉环侍,争鸣弦索。茶瓯试瀹。更良夜、沉沉细酌。

  • 天国的消息·徐志摩

    可爱的秋景!无声的落叶,轻盈的,轻盈的,掉落在这小径,竹篱内,隐约的,有小儿女的笑声;呖呖的清音,缭绕着村舍的静谧,仿佛是幽谷里的小鸟,欢噪着清晨,吹散了昏夜的暗塞,开始无限光明。霎那的欢迎,昙花似的涌现,开豁了我的情绪,忘却了春恋

  • 卷二十四·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四明 李攀龙 编明七言古诗为祝彦中题山水图【刘基】高轩玲珑不受暑半幅轻绡宿烟雨白昼素壁生空明似闻水声绕庭宇松髯拂天藤蔓垂枯根瘦石相因依寒涛不惊虎兕卧岚翠欲与蛟虬飞空江悠悠一渔

  • 一三四 军机大臣奏戎英在四库全书处具呈献书请严查其家片·佚名

    一三四 军机大臣奏戎英在四库全书处具呈献书请严查其家片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查有山西人戎英,在四库全书处具呈献书,称:于河图洛书中,衍出《万年配天策》一本,又见欲扫平金川,别作《天人平西策》一本。并称:其中兵法未

  • 钦定元史语解卷三·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三【按无少蒙古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蒙古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蒙古原流考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之】部

  • 唐纪二十六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710)·司马光

    唐纪二十六唐睿宗景云元年(庚戌,公元710年) [1]八月,庚寅,往巽第按问。重福奄至,县官驰出,白留守;群官皆逃匿,洛州长史崔日知独帅众讨之。 [1]八月庚寅(十二月),洛阳县吏前往裴巽家中检查讯问,李重福等人突然来到。县吏急忙跑出裴

  • 卷三上 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孙奭

    (公孙丑者,公孙,姓;丑,名。孟子弟子也。丑有政事之才,问管晏之功,犹《论语》子路问政,故以题篇。)[疏]正义曰:前篇章首论梁惠王问以利国,孟子答以仁义之事,故目梁惠王为篇题,盖谓君国当以仁义为首也。既以仁义为首,然后其政可得行之

  • 审名第十六·佚名

    言以绎理,理为言本,名以订实,实为名源。有理无言,则理不可明;有实无名,则实不可辨。理由言明,而言非理也;实由名辨,而名非实也。今信言以弃理,实非得理者也;信名而略实,非得实者也。故明者,课言以寻理,不遣理而著言;执名以责实,不弃实

  • 卷十二(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八难。何等为十。一者离不善业。二者如来所立禁戒而不违越。三者远离慳吝。四者於先佛所植众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胜愿具足。九者多起厌患。十者发勤

  • 宗镜录卷第二十七·延寿

    夫身受心法。俱无自性。了不可得。即四念处。观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即四正勤。心性灵通。隐显自在。即四神足。信心坚固。湛若虚空。即五根五力。觉心不起。即七觉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眼如乃至意如。心

  • 卷第三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九之二如是别释。静虑事已。诸等至得云何。颂曰。全不成而得  净由离染生无漏由离染  染由生及退论曰。八本等至随其所应。若全不成而获得者。

  • 观心论疏卷第五·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第三明中道观破法遍者。亦明五意。何者一为学无缘慈。前从假入空破众生缘慈。次从空出假破法缘慈。今修中道离二边慈故。名无缘慈也。经云。缘如来者。名曰无缘。与实相同体无缘普覆法界。拔苦与乐故

  • 卷第十四(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四(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之四尔时诸比丘尼。著革屣持盖诣诸白衣。诸白衣讥呵言。此诸比丘尼如淫女行来。诸长老比丘尼闻种种呵责。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亦如上说。从今是戒应如是

  • 卷第五·佚名

    姚启昌校正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卷第五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四善恶门之余姚昌远校忏悔品所犯贪瞋痴业障  惟凭佛法僧忏摩宝积经云。佛告舍利弗。因贪犯者。为过微细。难可舍离。因瞋犯

  • 第十一 云相应·佚名

    [一]第一 说示一~二[尔时,世尊]舍卫城&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三&ldquo;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云天,谛听。四诸比丘!如何为云天耶?诸比丘!有寒云天、热云天、闇云天、风云天、雨云天。五诸比丘!此名为云天。&rdquo;[二]第

  • 双雄记·大仲马

    《双雄记》是大仲马1857年发表的一部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法文版名字叫《耶户一帮子》。作者以“耶户一帮子”来比喻在路易十八支持下以卡杜达尔为首的那批在叛乱中打家劫舍、对抗革命的保王党人。大仲马在这部小说里以

  • 孔易阐真·刘一明

    二卷,清刘一明撰。此书即门氏《易理阐真》末二卷之单行本

  •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佚名

    道教经典。分三卷,凡二十四章。该书主旨在结合儒道,调和三教,以宣扬宋儒倡导的纲常名教,而终归于道教之修真炼性。盖出宋元间道流所为。其体裁仿《论语》。卷上八章论君明、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女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