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内储说下第三十一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讬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其说在老聃之言失鱼也。是以人主久语,而左右鬻怀刷。其患在胥僮之谏厉公,与州侯之一言,而燕人浴矢也。

权借一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其说在卫人之夫妻祷祝也。故戴歇议子弟,而三桓攻昭公;公叔内齐军,而翟黄召韩兵;太宰嚭说大夫种,大成牛教申不害;司马喜告赵王,吕仓规秦、楚;宋石遗卫君书,白圭教暴谴。

利异二

似类之事,人主之所以失诛,而大臣之所以成私也。是以门人捐水而夷射诛,济阳自矫而二人罪,司马喜杀爰骞而季辛诛,郑袖言恶臭而新人劓,费无忌教郤宛而令尹诛,陈需杀张寿而犀首走。故烧刍廥而中山罪,杀老儒而济阳赏也。

似类三

事起而有所利,其尸主之;有所害,必反察之。是以明主之论,国害则省其利者,臣害则察其反者。其说在楚兵至而陈需相,黍种贵而廪吏覆。是以昭奚恤执贩茅,而不僖侯谯其次;文公发绕炙,而穣侯请立帝。

有反四

参疑之势,乱之所由生也,故明主慎之。是以晋骊姬杀太子申生,而郑夫人用毒药,郤州吁杀其君完,公子根取东周,王子职甚有宠,而商臣果作乱,严遂、韩廆争而哀侯果遇贼,田常、阚止、戴欢、皇喜敌而宋君、简公杀。其说在狐突之称二好,与郑昭之对未生也。

参疑五

敌之所务在淫察而就靡,人主不察则敌废置矣。故文王资费仲,而秦王患楚使,黎且去仲尼,而干象沮甘茂。是以子胥宣言而子常用,内美人而虞、虢亡,佯遗书而苌宏死,用鸡猳而郐桀尽。

废置六

参疑废置之事,明主绝之于内而施之于外。资其轻者,辅其弱者,此谓庙攻。参伍既用于内,观听又行于外,则敌伪得。其说在秦侏儒之告惠文君也。故襄疵言袭邺,而嗣公赐令席。

庙攻

右经

说一

势重者,人主之渊也;臣者,势重之鱼也。鱼失于渊而不可复得也,人主失其势重于臣而不可复收也。古之人难正言,故讬之于鱼。

赏罚者,利器也。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故君先见所赏则臣鬻之以为德,君先见所罚则臣鬻之以为威。故曰:‘国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

靖郭君相齐,与故人久语则故人富,怀左右刷则左右重。久语怀刷,小资也,犹以成富,况于吏势乎?

晋厉公之时,六卿贵。胥僮长鱼矫谏曰:‘大臣贵重,敌主争事,外市树党,下乱国法,上以劫主,而国不危者,未尝有也。’公曰:‘善。’乃诛三卿。胥僮长鱼矫又谏曰:‘夫同罪之人偏诛而不尽,是怀怨而借之闲也。’公曰:‘吾一朝而夷三卿,予不忍尽也。’长鱼矫对曰:‘公不忍之,彼将忍公。’公不听,居三月,诸卿作难,遂杀厉公而分其地。

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

燕人无惑,故浴狗矢。燕人、其妻有私通于士,其夫早自外而来,士适出,夫曰:‘何客也?’其妻曰:‘无客。’ 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其妻曰:‘公惑易也。’因浴之以狗矢。

一曰。燕人李季好远出,其妻私有通于士,季突至,士在内中,妻患之,其室妇曰:‘令公子裸而解发直出门,吾属佯不见也。’于是公子从其计,疾走出门,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无有。’季曰:‘吾见鬼乎?’妇人曰:‘然。’‘为之奈何?’曰:‘取五姓之矢浴之。’季曰:‘诺。’乃浴以矢。一曰浴以兰汤。

说二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 ‘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荆王欲宦诸公子于四邻,戴歇曰:‘不可。’‘ 宦公子于四邻,四邻必重之’。曰:‘子出者重,重则必为所重之国党,则是教子于外市也,不便。’

鲁孟孙、叔孙、季孙相戮力劫昭公,遂夺其国而擅其制。鲁三桓公逼,昭公攻季孙氏,而孟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 ‘救之乎?’叔孙氏之御者曰:‘我,家臣也,安知公家?凡有季孙与无季孙于我孰利?’皆曰:‘无季孙必无叔孙。’‘然则救之。’ 于是撞西北隅而入,孟孙见叔孙之旗入,亦救之,三桓为一,昭公不胜,逐之死于干

侯。

公叔相韩而有攻齐,公仲甚重于王,公叔恐王之相公仲也,使齐、韩约而攻魏,公叔因内齐军于郑,以劫其君,以固其位,而信两国之约。

翟璜,魏王之臣也,而善于韩,乃召韩兵令之攻魏,因请为魏王构之以自重也。

越王攻吴,王吴王谢而告服,越王欲许之,范蠡、大夫种曰:‘不可。昔天以越与吴,吴不受,今天反夫差,亦天祸也。以吴予越,再拜受之,不可许也。’太宰嚭遗大夫种书曰:‘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大夫何不释吴而患越乎?’大夫种受书读之,太息而叹曰:‘杀之,越与吴同命。’

大成牛从赵谓申不害于韩曰:‘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我有两赵。’

司马喜,中山君之臣也,而善于赵,尝以中山之谋微告赵王。

吕仓,魏王之臣也,而善于秦、荆,微讽秦、荆令之攻魏,因请行和以自重也。

宋石,魏将也。卫君,荆将也。两国构难,二子皆将,宋石遗卫君书曰:‘二军相当,两旗相望,唯毋一战,战必不两存,此乃两主之事也,与子无有私怨,善者相避也。’

白圭相魏,暴谴相韩。白圭谓暴谴曰:‘子以韩辅我于魏,我请以魏待子于韩,臣长用魏,子长用韩。’

说三

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倚于郎门,门者刖跪请曰:‘足下无意赐之余沥乎?’夷射曰:‘叱去!刑余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刖跪走退,及夷射去,刖跪因捐水郎门霤下,类溺者之状。明日,王出而诃之曰:‘谁溺于是?’刖跪对曰:‘臣不见也。虽然,昨日中大夫夷射立于此。’王因诛夷射而杀之。

魏王臣二人不善济阳君,济阳君因伪令人矫王命而谋攻己,王使人问济阳君曰:‘谁与恨?’对曰:‘无敢与恨,虽然,尝与二人不善,不足以至于此。’王问左右,左右曰:‘固然。 ’王因诛二人者。

季辛与爰骞相怨。司马喜新与季辛恶,因微令人杀爰骞,中山之君以为季辛也,因诛之。

荆王所爱妾有郑袖者。荆王新得美女,郑袖因教之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美女入见,近王,因掩口,王问其故,郑袖曰:‘此固言恶王之臭。’及王与郑袖、美女三人坐,袖因先诫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听从。’王言美女前,近王,甚数掩口,王悖然怒曰:‘劓之。’御因揄刀而劓美人。

一曰。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为之,王曰: ‘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养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为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己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 ‘劓之。’夫人先诫御者曰:‘王适有言,必可从命。’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

费无极,荆令尹之近者也。郤宛新事令尹,令尹甚爱之,无极因谓令尹曰:‘君爱宛甚,何不一为酒其家?’令尹曰:‘善。’因令之为具于郤宛之家。无极教宛曰:‘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先亟陈兵堂下及门庭。’宛因为之。令尹往而大惊曰: ‘此何也?’无极曰:‘君殆去之,事未可知也。’令尹大怒,举兵而诛郤宛,遂杀之。

犀首与张寿为怨,陈需新入,不善犀首,因使人微杀张寿,魏王以为犀首也,乃诛之。

中山有贱公子,马甚瘦,车甚弊,左右有私不善者,乃为之请王曰:‘公子甚贫,马甚瘦,王何不益之马食?’王不许,左右因微令夜烧刍厩,王以为贱公子也,乃诛之。

魏有老儒而不善济阳君,客有与老儒私怨者,因攻老儒杀之以德于济阳君曰:‘臣为其不善君也,故为君杀之。’济阳君因不察而赏之。

一曰。济阳君有少庶子,有不见知,欲入爱于君者,齐使老儒掘药于马梨之山,济阳少庶子欲以为功,入见于君曰: ‘齐使老儒掘药于马梨之山,名掘药也,实闲君之国,君杀之,是将以济阳君抵罪于齐矣。臣请刺之。’君曰:‘可。’于是明日得之城阴而刺之,济阳君还益亲之。

说四

陈需,魏王之臣也,善于荆王,而令荆攻魏,荆攻魏,陈需因请为魏王行解之,因以荆势相魏。

韩昭侯之时,黍种尝贵甚,昭侯令人覆廪,吏果窃黍种而粜之甚多。

昭奚恤之用荆也,有烧仓廥窌者,而不知其人,昭奚恤令吏执贩茅者而问之,果烧也。

昭僖侯之时,宰人上食而羹中有生肝焉。昭侯召宰人之次而诮之曰:‘若何为置生肝寡人羹中?’宰人顿首服死罪曰:‘窃欲去尚宰人也。’

一曰。僖侯浴,汤中有砾,僖侯曰:‘尚浴免则有当代者乎?’左右对曰:‘有。’僖侯曰:‘召而来。’谯之曰: ‘何为置砾汤中?’对曰:‘尚浴免,则臣得代之,是以置砾汤中。 ’

文公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之曰:‘女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炙。’宰人顿首再拜请曰:‘ 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利犹干将也,切肉,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贯脔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火尽赤红,而炙熟而发不烧,臣之罪三也。堂下得无微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

一曰。晋平公觞客,少庶子进炙而发绕之,平公趣杀炮人,毋有反令,炮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平公曰: ‘何谓也?’对曰:‘臣刀之利,风靡骨断而发不断,是臣之一死也;桑炭炙之,肉红白而发不焦,是臣之二死也;炙熟又重睫而视之,发绕炙而目不见,是臣之三死也。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杀臣不亦蚤乎!’

穣侯相秦而齐强,穣侯欲立秦为帝而齐不听,因请立齐为东帝而不能成也。

说五

晋献公之时,骊姬贵,拟于后妻,而欲以其子奚齐代太子申生,因患申生于君而杀之,遂立奚齐为太子。

郑君已立太子矣,而有所爱美女欲以其子为后,夫人恐,因用毒药贼君杀之。

卫州吁重于卫,拟于君,群臣百姓尽畏其势重,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

公子朝,周太子也,弟公子根甚有宠于君,君死,遂以东周叛,分为两国。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而又欲置公子职。商臣作乱,遂攻杀成王。

一曰。楚成王商臣为太子,既欲置公子职。商臣闻之,未察也,乃为其傅潘崇曰:‘奈何察之也?’潘崇曰:‘飨江芊而勿敬也。’太子听之。江芊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废女而立职也。’商臣曰:‘信矣。’潘崇曰:‘能事之乎?’曰:‘不能。 ’‘能为之诸侯乎?’曰:‘不能。’‘能举大事乎?’曰:‘能。 ’于是乃起宿营之甲而攻成王,成王请食能膰而死,不许,遂自杀。

韩廆相韩哀侯,严遂重于君,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乃令人刺韩廆于朝,韩廆走君而抱之,遂刺韩廆而兼哀侯。

田恒相齐,阚止重于简公,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田恒因行私惠以取其国,遂杀简公而夺之政。

戴欢为宋太宰,皇喜重于君,二人争事而相害也,皇喜遂杀宋君而夺其政。

狐突曰:‘国君好内则太子危,好外则相室危。 ’

郑君问郑昭曰:‘太子亦何如?’对曰:‘太子未生也。’君曰:‘太子已置而曰未生何也?’对曰:‘太子虽置,然而君之好色不已,所爱有子,君必爱之,爱之则必欲以为后,臣故曰太子未生也。’

说六

文王资费仲而游于纣之旁,令之谏纣而乱其心。

荆王使人之秦,秦王甚礼之。王曰:‘敌国有贤者,国之忧也。今荆王之使者甚贤,寡人患之。’群臣谏曰:‘以王之贤圣与国之资厚,愿荆王之贤人。王何不深知之而阴有之,荆以为外用也,则必诛之。’

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梨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以重禄高位,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哀公新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必轻绝于鲁。’景公曰:‘善。’乃令梨且以女乐二八遗哀公,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去而之楚。

楚王谓干象曰:‘吾欲以楚扶甘茂而相之秦可乎?’干象对曰: ‘不可也。’王曰:‘何也?’曰:‘甘茂少而事史举先生,史举,上蔡之监门也,大不事君,小不事家,以苛刻闻天下,茂事之顺焉。惠王之明,张仪之辨也,茂事之,取十官而免于罪,是茂贤也。’王曰:‘相人敌国而相贤,其不可何也?’干象曰:‘ 前时王使邵滑之越,五年而能亡越,所以然者,越乱而楚治也。日者知用之越,今亡之秦,不亦太亟忘乎!’王曰:‘然则为之奈何?’ 干象对曰:‘不如相共立。’王曰:‘共立可相何也?’对曰:‘共立少见爱幸,长为贵卿,被王衣,含杜若,握玉环,以听于朝。且利以乱秦矣。’

吴政荆,子胥使人宣言于荆曰:‘子期用,将击之。子常用,将去之。’荆人闻之,因用子常而退子期也。吴人击之,遂胜之。

晋献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女乐二八,以荣其意而乱其政。

叔向之谗苌弘也,为书曰:‘苌弘谓叔向曰:子为我谓晋君,所与君期者时可矣,何不亟以兵来?’因佯遗其书周君之庭而急去行,周以苌弘为卖周也,乃诛苌弘而杀之。

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与其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外而埋之,衅之以鸡豭,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

说七

七秦侏儒善于荆王,而阴有善荆王左右而内重于惠文君,荆适有谋,侏儒常先闻之以告惠文君。

邺令襄疵,阴善赵王左右,赵王谋袭邺,襄疵常辄闻而先言之魏王,魏王备之,赵乃辄还。

卫嗣君之时,有人于令之左右,县令有发蓐而席弊甚,嗣公还令人遗之席曰:‘吾闻汝今者发蓐而席弊甚,赐汝席。 ’县令大惊,以君为神也。

猜你喜欢
  修身第六十一(缺)·管仲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孔子
  提要·江永
  卷十·库勒纳
  外篇·骈拇第八·庄子
  卷五·朱熹
  卷九·王昭禹
  难三·韩非
  (十三)·钱穆
  妙慧超王佛品第二·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劳工之道德·太虚
  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太虚
  议佛教办学法·太虚
  不可著悲魔及欢喜魔·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敬斋·唐圭璋

      宋徐光溥自号录云:张延祚,自号敬斋。至元嘉禾志卷三十二又载有张掞敬斋诗,不知此张敬斋为何人。   贺新郎   寿欧阳新卿   卓茕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钟灵,异才间世。怜则韶光三月暮,蓂叶尧阶有四。正天启、悬弧盛

  • 卷九·董康

      ○絡冰絲·雜劇   明季杭州人徐翽撰。事出嫏嬛記。   記曰。梁沈休文雨夜齋中獨坐。風開竹扉。有一女子攜絡絲具。入門便坐。風飄細雨如絲。女隨風引絡。絡繹不斷。斷時亦隨口續之。若眞絲焉。燭未及跋。得

  •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臧懋循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杂剧(元)无名氏撰●朱砂担滴水浮沤记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铁旛竿图财致命贼 正名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楔子〔冲末扮孛老同正末王文用旦

  • 第四十场·田汉

    [金兵甲乙同上。金兵甲 (说湖北话)我又算回老家了。金兵乙 怎么你是本地人?金兵甲 可不是,当年跟李成将军去投四太子,打了好几年仗。金兵乙 现在算衣锦还乡了。金兵甲 得了吧!不要说不一定打胜仗,打了胜仗我们也没有出

  • ●卷一。训谕·梁章钜

    乾隆十一年四月十二日谕:军机处系机要重地,凡事俱应慎密,不容宣泄。今乃有在京、直隶、江南、浙江等处提塘,串通军机处写字之人,将不发抄之事件抄寄该省督抚者。朕看此情节,在提塘等微末之人,不过以此博督抚之欢心;在督抚亦乐

  • 史记集解卷七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説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

  • 周太祖文帝纪·李延寿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名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他的远祖出自炎帝。炎帝被黄帝所灭之后,子孙们远逃到北方的荒野之地。后来有一位名叫葛乌兔的人,勇猛而又多智谋,鲜卑人便奉他作为部族首领,总管十二个部落,世代相传作为大人。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十六·王顼龄

    无逸集传逸者人君之太戒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以勤而兴以逸而废也益戒舜曰罔游于逸防淫于乐舜大圣也益犹以是戒之则时君世主其可忽哉成王初政周公惧其知逸而不知无逸也故作是书以训之言则古昔必称商王者时之近也必称先王

  • 卷二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八     婺源江永撰卒哭祔練祥禫記【吉祭忌日附】補死三日而殯三月而葬遂卒哭【謂士也雜記曰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此記更從死起異人之間其義或殊 士虞記】 

  • 效力篇第三七·王充

    【题解】本篇是论述如何考察和发挥人的能力,故篇名称为“效力”。王充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不是能说一经的儒生,也不是会处理公文的文吏,而是胸怀先王之道,懂得各家学说,博览古今,下笔万言的文儒。文儒的能力胜

  • 卷十八·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十八宋 杨复 撰少牢馈食礼 祭礼二【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于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録第十六 疏曰郑知诸

  • 卷三十一·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三十一宋 王昭禹 撰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听其狱讼察其辞辩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朝司冦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八如是已说功德品决择。问如说五种无量。谓有情界无量等。彼一切世界当言平等平等。为有差别。答当言有差别。彼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于清净世界

  •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上·佚名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一比丘。名曰甚深勇猛。美妙音声。善问法要。初中后善。利益自他。能修梵行。清净圆满。敬礼合掌

  • 海录碎事·叶廷珪

    宋代类书。22卷、叶庭珪撰。叶庭珪字嗣宗,崇安(今属福建)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此书为其晚年编撰。卷首有作者绍兴十九年(1149)自序,云:“余入仕四十余年,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常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

  • 铁庵集·方大琮

    诗文别集。宋方大琮著。三十五卷。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一《铁庵方阁学墓志铭》云:“遗文皆精妙可传,有奏议、外制、杂著若干卷。”盖其时集尚未编定。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有方大琮《铁庵集》四十五卷

  • 元阳子金液集·元阳子

    元阳子金液集,原题元阳子撰。元阳子疑即唐末道士羊参微。南宋《秘目》着录作「元阳子金液歌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方法类。书中集录金液还丹诗三十一首,咏颂外丹,诗皆有注。其说以《道德经》、《参同契》为

  •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佚名

    全一卷。唐代澄照赞。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五册。本经记述授三归依、五戒、八斋戒及菩萨戒之行仪。五戒、八戒各设八门,八戒之戒相系依据长爪梵志经;菩萨戒不设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