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致范古农李经纬居士书

两居士均鉴:佛学书局得二公主持,前途当可有美满之成绩!然鄙意若循旧式,必难将佛学打入思想界之中心,引起人普遍的研究,故今拟为各科目及方法,并拟担任之人,冀分别函请,而佛教法要一书,尤为需要(代禅门日诵),拟由古农居士编纂,然亦非博涉大藏不能也。专此,即讯近安!太虚启。

附华文佛学之分科研究(略)(见居士林林刊第二十五期)


猜你喜欢
  法华经传记卷第十·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六卷·湛然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一·佚名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十二品生死经·佚名
  法海观澜卷第一·智旭
  卷第二十四·李通玄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佚名
  卷五百八十七·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三种人·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六(第四分之七)·佚名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杂宝藏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回 菜里藏金传书送饭·佚名

    诗曰:父子本系骨肉亲不道贤奸莫比伦女贤葬婆流芳远父奸害壻遗恨深闲言敍过,书归前回:却说众人将棺材送至草堂,才代要走。爱姐说:“拜佛只拜一尊,众人请且慢走,俺家中无人,就烦你给俺入入殓罢!”众人闻听,将老夫人尸首抬入棺材以

  • 第一折·张国宾

    (净扮高丽王领卒子上,诗云)独据辽东一小邦,大唐休怪不归降。随他百万英雄将,谁敢偷窥鸭绿江?自家高丽国王是也。俺国自箕子受封以来,传至孤家,世守高丽,雄称辽左。自俺高丽以东,还有一十六国,都与大唐年年进贡,惟有俺这一国,不

  • 卷第二十八·陈与义

    ○甘棠驿怀李德升席大光破驿难并休,差池更薪水。山川会心地,还思对君子。道边千尺榕,午荫清且美。极知非世用,我爱不能已。东风吹南服,莽莽绿万里,此地亦可耕,胡为茧予趾。○赠漳州守綦叔厚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十

  • 目录·佚名

    全唐诗补编 目录  外编第一编 补全唐诗 唐明皇  题梵书  唵字赞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 宋之问  度大臾岭 崔湜  责躬诗  暮秋书怀  杂诗  九龙潭作 王勃  幽居  寺中观卧像 王无竞 

  • 谦让第十九·吴兢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九·乾隆

      周  威烈王【纲目于王年下分注七国纪年今惟建国初立则附注其有名可考者书某君某元年其史本无名者书某君元年】  【戊寅】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是为文侯】赵籍【献子浣之子是为烈侯】韩防【武子启章之子是

  • 稽古录卷二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庆历元【正月壬戌遣使十五路安抚 范仲淹言乞留鄜延一路毋出兵以招元昊夏竦言如此则泾原兵难以独出议未决二月元昊冦渭州任福大败于好水川福及将佐死者甚众 己亥豫王昕薨 初令诸州募置宣毅军合十余万

  • 耶律那也传·脱脱

    耶律那也,字移斯辇,夷离堇蒲古只之后。父亲耶律斡,曾任北克,随从讨伐夏国时战死。季父赵三,初时任宿直官,累迁至北面林牙。咸雍四年(1068),拜为北院大王,改任西南面招讨使。大康年间,西北诸部骚扰边境,朝议想要前往讨伐,皇上认为

  • 周祯传·张廷玉

    周祯,字文典,江宁人。元朝末年流亡到湖南。太祖平定武昌,任用他为江西行省佥事,历任大理卿等职。太祖认为唐、宋都有成律断狱,唯独元朝以一时行事为条格,官吏容易违法。诏令周祯与李善长、刘基、陶安、滕毅等人制定律令,少卿

  • 公冶长篇·孔子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

  • 卷十四 酒诰第十二·孔颖达

    酒诰康叔监殷民。殷民化纣嗜酒,故以戒酒诰。○嗜,巿志反。[疏]传“康叔”至“酒诰”○正义曰:以《梓材》云“若兹监”,故云“康叔监殷民”也。郑以为“连属之监,则为牧而言”,然康叔时实为牧,而所戒为居殷墟,化纣馀民,不主于牧

  • 卷一○一·邱濬

    ▲总论制刑之义(下) 《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蔡沈曰:“典,礼也。伯夷降天地人之三礼以折民之邪妄。”苏轼曰:“失礼则入刑,礼、刑一物也。” 吴澂曰:“自上教下曰降。伯夷教民以礼,民入于礼而不入于刑

  • 第五章 23·辜鸿铭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辜讲孔子评论当时的一个人(微生高,即尾声高,以守信正直著称。现流传下来的成语有“尾生抱柱”)说:“谁说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呢?当有人求他要一些必要的日用品(醋)时,他却出去找邻

  • 卷三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六    宋 卫湜 撰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郑氏曰饩廪也孔氏曰此一

  • 三家诗源流·范家相

    三家诗源流三家总记汉书曰汉兴鲁申公爲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爲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説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爲近之应劭曰申公作鲁诗后苍作齐诗韩婴作韩诗隋经籍志曰汉初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训诂是爲鲁诗辕固生亦

  •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观自在菩萨授记品  尔时世尊。复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愍念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三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三结等性熟  断见有根系是在具成缘  此章愿具说有三结。谓有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

  • 性善堂稿·度正

    诗文别集。南宋度正撰。十五卷。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国子监丞,累迁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致仕卒。著有《周子年谱》、《夷白斋诗话》等。原有集十五卷,曹彦约为之序,自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