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
--雄纠纠的英雄气概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1),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2)。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3)。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①王。指国家。于。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泽:内衣。③偕作:一起行动。
【译文】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穿战袍。
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戈矛,与你共同去杀敌。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穿内衣。
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矛戟,与你共同去作战。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守下裳。
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铠甲和刀枪,与你共同奔战场。
【读解】
好男儿赴疆场,理当雄纠纠气昂昂,披上战袍拿起枪,生死决战样一场。这个时刻,最能见出男子汉大丈夫的英勇气概。流血牺牲算什么,兵戎相见,勇者胜。
当兵的打仗,骑马打枪,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注定只能由男子汉来担当,正如织布绣花,注定只能由女子来进行一样。
这一角色是由天性的决定的,无可争议的属于男子汉。英雄气概的丧失,英雄主义的失落,也就是男子汉的失落;失落了男子汉的社会,必定是个畸形的、变态的社会;没有英雄的时代,肯定也是个诛儒充斥的时代。
常言说,时势造英雄。这不完全对。在很多时候,是英雄造时势。勇武的气概,一往无前的精神,可以成为一个时代在精神上的支柱。英雄主义在本质上是浪漫的。它在理想的召唤和指引之下,敢于去抗争,进取,拼搏,并且敢于献身,由此造成一种时代精神。
可惜的是,英雄主义,英雄的时代已失落得太久了。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 论语十一·黎靖德 卷九十五·湛若水 大学衍义卷三十三·真德秀 卷二十三·胡广 第十三章 24·辜鸿铭 卷十五·史浩 四十六 迎敌祠·墨子 《藏要》第一輯敘·欧阳竟无 仲子書卷四·冯云鹓 卷二百六十·佚名 卷三·佚名 致苏慧纯居士书·太虚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太虚 曹溪禅之新击节·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