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建 设
──二十年十一月在西安建设厅养成所讲──
贵所是研究建设的,将来的新国家,新社会,新世界,都要从建设产生出来。因为、宇宙万有是时时刻刻在新生的,我们所希望的光明之路,都是要我们自己创造,非是有现成的在那处摆著。所以、对于过去的一切,一方面应当吸取他的精华,一方面因为过去的已经要灭了,所以应当向前求新的进步,在创造的进程中,才有大同之世界与光明之人生。换句话说,若唯事事享受现成,就失去人生之价值了。这实在是宇宙进化之原理和人生之意义的所在,不但是老大的中国应当如此,即是西洋新进的各国,也无时不是在建设之中的。各位都是在建设上用修养考察工夫的,将所得的知识技能和种种经验,用到实际的建设上去,也可以说这就是总括物质、精神二者的社会建设了。诸位既然对于实事的建设有极专门精细的修养,所以我但从心理方面说明怎样的建设。记得孙中山先生曾办有“建设杂志”。曾谈到心理建设,在革命进行的过程上,使大家能够服从他的领导,就是他所讲的‘知难行易之学说’。不但说知者可以实行,即是不知的人也可以跟著先觉者实行的。因为有了这种心理建设,所以才有近数年来革命的成功。但现在要从训政时期进到宪政时期,非建设新中国、新社会以至大同世界不为功。所以诸位内心中,应有更进一步之建设。
一、自信力 怎么叫做自信力?就是要个个人相信自己即是能建设的人,凡新的社会、新的国家、新的世界、新的道德,我都能建设。能够这样的自信,那末、都是真能建设的人了。反之、若无此自信力,只能随环境迁移,随人事浮沉,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排除万难的力量,对于不良的社会不能改造,使自己所学的无处可用,那就使建设的根本破坏了。若从心理建设上大家皆有自信力,那末,新长安、新陕西、新中国以至新的世界,或是简单的建设,或是复杂的建设,一心一意誓要建设,毫不畏困难,不失志愿;能够如此的人,即是真建设的人,也就有能建设的种子了。这种自信力,正如植物的种子一样,有此种子就能够吸收空气、养料,生机就可以发生。若没有自信力,即无建设的生命,那就如同死物了!
二、向上心 建设的动机,即是对于现在的自然界与社会、国家、世界不满足,努力改造,想明日比今日好。能够这样不满意现实之世界,方是生于忧患的生长力了。否则、若生满足心,就不能澈底建设,也就是死于安乐了。所以;应有向上的心,须将此心去冲决一切!仰观天界,俯观地域,远观万物,近观人事,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如此时时求其向上,务使达到顶点才歇足。平常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佛法是消极的,绝欲的;实在、佛陀即是向上的菩提心之发展,因为不满意现实恶浊的世界,努力改造,誓达到高上之目的的。譬如中国的禅宗、就是专提向上,使人人振作自己精神,澈底改革,创造新生命的。能有自信力就是种子,有了这种向上心,就是生机的勃发了。
三、大同爱 我记得庄子曾有这两句话:“自其异者而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而视之,万物皆一也”。即是略其小异,取其大同,就可以成为同气、同貌、同情的大同爱了。人类本来以为有我、你、他,若从其大同言之,即可视同一体而相爱了。譬如人的一身,头若有了痛痒,手即会抚摩他;一处有了苦乐,全身都觉得苦乐。根据这样道理推开去,在家族有同宗爱,在地方就是同乡爱,在职业就是同业爱,进之有同社会的相爱,同国家的相爱,同人类的相爱,乃至对于动物界有同血气心知的相爱,以及自然界和全宇宙的大爱了。且如人的一吸一呼,与空气、阳光息息相通,本来都是宇宙大爱的表现。能够这样略其小异而取其大同,成了全宇宙的大爱,即是佛法的大悲心。能够有了自信力、向上心,即应当有此大同爱,纵不能推广到自然界与全宇宙去,最低限度也要有全国民、全人类的爱。若见全人类有害,即同自身有害,国家有难,自然也能够共同起来救济,有了外患,也能共同起来御敌了。须知道:一个国家决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应有全人类的大爱以联合世界,自己的国力乃可以发展。全国民能够内外上下相通,自能生长无碍。正如生物有水、土、日光一样,有了周围之资料相滋相养,自然能够蒸蒸日上了。反之、若无大同的爱,则处处皆要成为棘林,虽有种子、生机,无日光、土、水滋养,且有牛羊损害,其不能生存,可想而知了。
四、如实智 要达到建设目的,更须以正确的知识、认明一切的实事真理,否则、纵有向上的心,大同的爱,也成为盲目的意志和感情了。想改造一切,若于各种事理不能明白,如人无目,就不免堕坎落坑,不能完成自愿了。所谓如实智,即是于事理作如实的观察,成系统的知识,对于事理真得明白了,就有了充实的把握,才可以平安的进行,作一切的建设。所以平常的人求各种学问,都要有如理如量的选抉,成为确实应行的知识。
五、精进行 有了此上所说的四种为建设的基本,仍要有精进的实行才可以。换句话说,若唯有空言,于事实有何补益?所以、诸位应当有此精进的行,在工作上才有充实的进展,决不能畏苦偷安敷衍卸责。精进的意思,就是对于不应行的、不须作的,都把他弃置不顾。反之、若是应行的、必须的,则不论何年何月何日,必要时时求其进步,有进无退。能这样精进去行,纵有了磨难,也不会退。所以、第五应有这精进行,随时随地都要使应行应作之事,尽心竭力做去。
六、归至善 有了前五层自然要发生功效了,但不要于所生的功效上就生欢喜满足心,应观于所欲成的大果,不过是“千里之行,发于初步”罢了。时时要提醒,不至于至善而不止,故不应自生骄傲心,知道自己的前途无量。能够有此种精神,明白现在仍要不息的努力创造,进之于全宇宙。知道现在不过是一分之贡献,须时时创造不息,以求达到至高无上真美善之境界。
七、完美 若能有了如上的心理建设,那末、建设成了永远、无穷、光明之全景亦终皆显现。这是宇宙真相的披露,也就是人生意义的所在。不用求之其后,更不须求之其外,即在于创造建设过程上,实现了完美无缺的宇宙和人生。
诸位应知道建设是很困难的,所以非有这样的心理建设,是不能有究竟成功的建设啊!(化城记)(见海刊十三卷五期)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四分律卷第三十九(三分之三)·佚名 卷六十·佚名 为追荐罗斯福总统告全国佛教徒电·太虚 卷第十七(声闻无学第五僧部第六)·宝唱 卷第十二·道宣 夹注辅教编序·朱时恩 目次·济悟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全文·佚名 佛鉴禅师语录目次·无准师范 卷第二十·李通玄 第四 弥多求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卷第三十九·佚名 杂譬喻经(支娄迦谶译)·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