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鹿鸣

——宴饮是一种仪式

【原文】

呦呦鹿鸣①,食野之苹②。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③,承筐是将④。

人之好我⑤,示我周行(6)。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7)。

视民不恌(8)。君子是则是效(9)。

我有旨酒(10),嘉宾式燕以敖(11)。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12)。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3)。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①呦呦you):鹿的叫声。②苹:草名,即皤蒿。③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这里指乐器。④承:捧着。将:献上。⑤好:关爱。(6)周行:大路。(7)德音:美德。孔:很,十分。昭:鲜明。(8)视:示,昭示。恌(tiao):轻怫。(9)则:榜样。效:模仿。(10)旨酒:美酒。(11)式;语气助词,无实义。燕:同“宴”。敖:同“遨”,意思是游玩。(12)芩(qin):草名,属蒿类植物。(13)湛(dan):快活得长久。

【译文】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

我有高贵的宾客,相邀弹瑟又吹笙。

吹笙鼓簧悦宾客,礼品成筐送上来。

众位宾客关爱我,为我指路多广阔。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蒿。

我有高贵的宾客,品德高尚声名好。

教人忠厚不轻伙,君子循规要仿效。

我备美酒和佳肴,宾客宴饮乐陶陶。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芩草。

我有高贵的宾客,弹瑟奏琴勤相邀。

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

我备美酒和佳肴,宴乐宾客心愉悦。

【读解】

宴饮是一种仪式。无论是交往、酬谢、庆贺,还是狂欢、丧事,纯粹满足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十分突出的是吃喝这种特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换句话说,在宴饮之中,精神性的内客压倒了生理性的内容。

也许,宴欢这种仪式最能典型地说明我们生存中两种生存层面的结合:生物性层面和精神性层面的结合。

饥饿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和欲求。饥肠镇键的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饱餐一顿,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人同饮食对象之间是一种实际的功利关系,没有多少精神性的内容可以言说。当一个人不是为了单纯满足生理欲求而宴饮时,他同饮食对象之间便主要是一种非功利的关系,这时,精神性的内容乃至审美因素(比如饮食样式、色泽、香味等)便突现了出来。在杯跳交错、大快朵颐、笠歌乐舞之中,人们制造出为了某一目的的特殊气氛,以满足特殊的精神上的需求。

在咱们中国,宴饮从来都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人们赋予它特定的内涵,用它表达某种意义。尽管宴饮作为一种仪式,其地位似乎不如祭把那么正式和庄重,却是祭礼无法替代的。如果说祭托是以庄重方式进行的仪式,那么宴饮则是以轻松方式进行的仪式。

宴饮的最高形式是狂欢。人们借了饮酒吃肉这一机会,突破平时的社会规范的约束,暂时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放松平日里紧张的情绪,让受到压抑的精神和肉体得到解放。

人的饮食与动物的饮食之所以有不同,就在于它已不单是为了延续肉体生命的必需。

猜你喜欢
  御制读淮南子·高诱
  三传辨疑卷十七·程端学
  卷第十四·朱熹
  太学衍义卷二十·真德秀
  卷五·杨简
  经济文衡后集卷九·佚名
  提要·刘荀
  卷三十五·吴澄
  卷十七·刘瑾
  特牲馈食礼·佚名
  地狱名号品第五·佚名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一·虚舟普度
  在仰光与阿兰陀那长老谈话·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二·佚名
  思惟略要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存·唐圭璋

      存字公泽,婺源(今江西省)人。元丰七年(1084),领乡荐。元祐中,授西京文学。上封事,有报,弃官归养。政和间,复故官,力辞乞归。学者称四友先生。   步蟾宫   玉京此去春犹浅。正雪絮、马头零乱。姮娥剪就绿云裳,待来步蟾宫与

  • ●乙丑(同治四年)·林占梅

    往观音山祭扫,小憩佃人家篮舆随径曲,四顾爱晴妍;吠犬喧村舍,飞禽集墓田。岩阿穿汲井,竹杪散炊烟。偃蹇茅堂下,清哦意洒然。二月二十四日游登栖云岩、观音山诸胜依旧閒情物外心,除将静养辄登临;石羁涧水潺湲下,径入岩松婉转深。

  • 欺负着了·闻一多

    你怕我哭?我才不难受了;这一辈子我真哭得够了!那儿有的事?——三年哭两个,谁家的眼泪有这么样多?我一个寡妇,又穷又老了,今日可给你们欺负着了!你,你为什么又往家里跑?再去,去送给他们杀一刀!看他们的威风有多么大……算我白养了你

  • 樵云独唱巻四·叶颙

    (元)叶颙 撰○絶句题时苗留犊圗二首秩满言归父老忧临岐分犊较蝇头男儿利物忘天下未必区区在一牛留犊归牛骇见闻古今唯数一时君设令买宠生贤嗣未必邦人敢见分示小儿阿真牡丹二首荼■〈艹縻〉春暮各一首绛色罗裳緑色襦沈

  • 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脱脱

        徒单镒 贾铉 孙铎 孙即康 李革   徒单镒本名按出,上京路速速保子猛安人。父乌辇,北京副留守。镒颖悟绝伦,甫七岁,习女直字。大定四年,诏以女直字译书籍。五年,翰林侍讲学士徒单子温进所译《贞观政要》、《

  • 通用諡法释义·鲍应鳌

    文经纬天地 修德来逺 勤学好问 道德博闻慈惠爱民 敏而好学 愍民惠礼 刚柔相济忠信接礼 修治班制 施而中理武克定祸乱 保大定功 威强敌德 刚强直理刚强以顺 辟土斥境 折冲御侮 刑民克服成礼乐明具 持盈

  • 第三章 衰微时代·佚名

    ○第五十二节 旻宁得袭帝位之原因嘉庆二十五年,颙琰殂,第三子旻宁立,年号道光。推旻宁之所以得袭帝位,有二原因:一、乾隆五十四年,弘历秋犭尔木兰,令诸孙随行,旻宁时方八岁,亦与焉。行至张家湾,弘历亲率诸王校射,旻宁侍侧。俟诸

  • 卷三·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三      宋 王当 撰庄公 齐鲍叔牙 鲍叔牙齐公子小白之傅也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邱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乱作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管夷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纪昀

    元纪 【三】世祖 【二】○世祖二至元八年春正月己卯以同签河南等路行中书省事阿尔哈雅参知尚书省事壬辰敕诸路鳏寡孤独疾病不能自存者官给庐舍薪米 高丽国王王禃遣使奉表为世子愖请昏诏禁边将受赂放军及科敛赈北京益

  • 别集下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十 宋 李幼武 纂集 刘錡 武穆公 字信叔秦州成纪人大观间以父仲武功补三班借职政和六年差充秦凤经司机宜宣和二年改熙河徽宗即位授合门只候寻差潼川廉访使者靖康初授合舍九月知

  • 列传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一百二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良吏。○高丽太祖初定三韩事尙草创未遑置州县官。 成宗始分十道定郡县置守令。 自是厥后遣廉问黜陟之使屡下劝农 租之诏宜若良吏辈出而今见

  • 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吕思勉

    第一节 农业农业之进步,在于耕作之日精。此在汉世,见称者无过代田。汉书·食货志》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代田之法,汉人托诸神农,已见《先秦史》第十二章第一节。其耕耘、

  • 十年·佚名

    (甲子)十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二月2月2日○戊戌,同副承旨宋光淵應旨上疏,略曰:私之一字,實今日之痼弊。前後諸臣奏御之說,未嘗不眷眷於此,而退而省其行處,則終不能有所擺脫,抑其故何哉?君者,臣之表也。無乃殿下導率之方,或有所未盡而

  • 第八章 医疾院·梁启超

      一、凡人有疾者入此院,医者视其疾之轻重而善待之。  一、每月医生到各人家诊视人一次,治之于未病之先,全地皆然。是时人体强壮,则疾病亦甚少,然不能无。有疾者,许其停工入院居住医治,所有药费医费皆公家所出。  一

  • 礼与法·钱穆

    礼治和法治,见称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两大潮流。依照中国国情而论,中国是一大农国,以一个中央政府统治若大一个国家,应该有一种普遍而公平的法律,才能将全国各地摄合在一起。而且农业社会比较稳定,不多变动,那一种法律,因而也

  •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十一篇)·太虚

    一西方近代学说思想,并国势以勃兴。科学、哲学,风起云涌,气盖全球,可谓盛矣!而哲学穷究宇宙之本体,示导人生之归趣,尤异于科学之但究枝叶,仅求实用。是故博大精深,特在哲学。哲学之派别繁多,而旗鼓对立,厥为唯心、唯物之两系。主

  • 全梁文·严可均

    《全梁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74卷,是一部全梁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全梁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 经学通论·皮锡瑞

    即《五经通论》。清皮锡瑞撰。五卷。包括《易经通论》、《书经通论》、《诗经通论》、《三礼通论》、 《春秋通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南思贤书局刊行。是作者晚年在湖南讲授经学的课本。认为“经为孔 子所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