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九十三    宋 陈起 编武衍藏拙余藳

平生最爱读洪文敏所编唐絶句手之辄不忍置今阅此卷何翅千里对似人也龙泉张实甫充圣东坡见齐安朱广文小诗云官闲厅事冷蝴蝶上阶飞谓其可入图画适安此卷絶句模写景物吟咏情致多有可笔於丹青者惜不遇坡之品题端平丙申夏五蕙岩方万里

昔徐孝穆以魏收之文沈於江曰吾与魏公藏拙衍学诗三十年投质於宗工名胜者甚多藏拙之余仅存此稿故云淳佑改元立冬日衍书

秋夕过松陵

月冷江空夜气浓桂香飞下广庭风不知何处神仙过鹤唳数声烟霭中

柳外飞来恰弄声瞥然流去一梭轻分明嗁断春愁处风不惊花午院晴

宫词补遗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鎻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官墙

牡丹春籞正穠华有旨今年不赏花翦落金盘三百朶内批分赐近臣家

采桑曲

粉光薄薄髻云埀叶满湘笼独步时女伴未来归未得水边闲照挿花枝

道是蚕忙未是忙日长犹得事梳粧罗敷有语何曾解倚树偷窥马上郎

虚星坛月下闻笙

何人吹动玉笙攅天濶风高桂殿寒声轧五云飞不去夜深和鹤落瑶台

宫思

当时十五正娇妍选入宫中二十年谁料祗今三十五舞鞾未踏玉阶前

书画扇

双成午夜约飞琼齐驾红鸾看月明缥缈碧云归去晓洞天霜冷玉箫清

赠苕上隐者

夹谿槐柳緑云堆辙蹟何尝到碧苔不种桃花缘底事恐因流水悞人来

开元广寒词

桂花珠殿水精楼柘袖笼香乙夜游飞下银桥人不觉月明三十六宫秋

客去

晋人冠子羽人衣客去移牀傍小池扇影不摇蕲竹净藕花风里看唐诗

游吴门同乐园疥池光亭壁呈使君张都承

一城和气万花春金碧楼台处处新太守不孤同乐意木兰堂上看游人

春日舟中书所见

翠峰斜倚侧金翘罗带萦红罥碧桃应是春愁禁不得东风深院粉墙高

花外风来夹腻香片云谁遣下巫阳不须回首频相顾彼美伤春易断肠

明妃曲

一霎春风出塞行六宫挥涙别倾城当时谁议诛延寿益重君王好色名

马上风沙乱鬓蝉氊乡同地不同天琵琶何用弹深怨出降乌孙更可怜

闻角呈宗谕方蕙岩

晓角吹愁客梦寒一声声落曲屏间吴儿可杀无风味老却梅花只当闲

韩干照夜白

八尺龙雪到蹄阿瞒骑罢阿环骑絶怜千古房星魄不见明时见乱时

振金歕玉出天闲几向骊宫骤月还脱使干生天宝後画图那得到人间

柳枝词

灵和殿里最风流三月飞花雪御楼换得玉人眉样巧一春浑不下帘鈎

秋夕清汛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贪寻旧日鸥边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老将

几回梦里到边陲马上犹能磨战旗弹涙对人偏爱说建炎随驾渡江时

春日湖上

苑外埀杨阅四朝东风依旧緑条条当年盛事人犹说二殿龙舟泊画桥

拆桐花上雨初亁寒食游人尽出关一片湖边春富贵断桥船簇夕阳间

飞鷁鸣镳鼓吹喧繁华应胜渡江前吟梅处士今还在肯住孤山尔许年

船里歌声去复还游人乐在酒杯间争如策蹇长堤上细看南山与北山

宜永观雨

池上泠泠过雨声緑荷风走万珠明天公未欲从羣望作【佐】了晚凉俄便晴

长桥月夕

卷来沧海黄银浪飞出层云白玉团千古埀虹奇絶处独凭三百赤阑干

双鹭

谁惊双鹭起苹汀蹵裂玻瓈细有声飞入白云浑不辨碧山横处忽分明

重访西湖旧游

西风吹晓凤城开桂子香中信马来十载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几楼台

榴花

蹙蹙生红露滴珠薰风凉幌晓粧初折来戴朶频拈看应讶罗裙色不如

燕子

燕子搀风入画楹不知人傍绿牕行香泥惊落忽飞去却向桐华顶上鸣

老宫人

宝髻无光玉貌昏悲歌空感旧承恩君王喜问先朝事时许车儿到殿门

侍辇观花上苑春太皇宣索凤笙频如今犹记当时曲对谱闲教小内人

湖亭席上赠商素

一曲春风已擅场浅颦低啭更传觞令人忆杀香山老旧日玲珑也姓商

贵游

钿车辘辘辗芳尘步障香移一片春花下玉盘行禁脔御前宣劝到湖滨

次平小景

一拂残烟暝不收作【佐】成谿上十分秋空林落日西风急红叶无诗水自流

寻昔游

碧水青山旧路迷刘郎怊怅阮郎悲仙桃一别人间去洞里春风自四时

七夕

金鍼挿并玉搔头月落河倾尚倚楼细认双星还自感别离同是一般愁

雁奴

断沙残汐葑田枯寂历寒烟卧雁奴飞起不知何处落数声蓦忽隔黄芦

阮客

粉靥娇春掌上轻玉琴声里见深情花边临别重回首犹恐丝弦说未明

书吴江塔院水月

叠叠沧波隔乱山白鸥飞去复飞还吟边好思无多子只在孤舟落照间

九日

倒尽?夷酒更沽西风吹兴满江湖客中賸喜身强健岁岁秋香看紫萸

寄社友

秉烛西园事已非更堪中酒落花时隔帘燕子偏饶舌不管春愁倦作诗

立春

蓼滴辛盘色鬬鲜已将春到酒尊前金幡不用吴娃祝自唱新词挿鬓边

孤山访梅不遇简知己

结客寻春过旧堤雪香云冷鎻双扉隔墙应是梅花笑弊却貂裘尚未归

雪中登埀虹亭

投箠江边雪满头玉虹千尺要诗酬诗成马上谁同说说似亭前两白鸥

江湖小集卷九十三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一出 缮备·汤显祖
  第二十五出 忆女·汤显祖
  词上·吴昌绶
  昨夜入梦 四·胡也频
  豹隐纪谈·周遵道
  卷二十七·徐世昌
  初集目录四·乾隆
  △第一出·吴伟业
  卷二百二十·陈廷敬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总目十一·佚名
  卷五·沈季友
  补诗品·顾翰
  双溪集巻四·杭淮
  雍熈乐府卷十六·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492_1 【吴宫】殷尧藩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   徒令勾践霸,不信子胥贤。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卷492_2 【久雨】殷尧藩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

  • 卷五十一·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五十一明 梅鼎祚 编僊歌曲辞【謡谚附】【霞唱云謡丹图绿字列仙真诰具有其文即不无後世依托而其指缘秘检语率玄超亦被筦弦是名天乐今?其为歌吟者附录于斯若彼神仙步虚凤箫龙笛之属代多作者前已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雍正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天位的强盗呢,还是驱逐流寇的主人呢?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盗窃天位,染污华夏,如强盗劫去家财,复将我主人赶出在外,占踞我家。今家人在外者,探得消息,可以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五·徐乾学

    违礼二居丧释服曲礼席盖重素不入公门苞屦极衽厌冠不入公门【防席盖者丧车盖也重素衣裳皆素遭丧之服也苞屦藨蒯之草所为齐衰屦也扱衽者亲始死则扱上衽也厌伏也丧冠厌帖无梁五服丧所着也熊氏云父之丧唯扱上衽不入公门冠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弘治十八年二月丁巳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谢迁行礼○戊午祭 太社 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修南京吏部○己未山东布政司左布政使郝志义丁忧服阕复除四川布政司○午刻狭西朝邑县地震有声

  • 清波杂志题识·周煇

    煇早侍先生长者与聆前言往行有可传者嵗晩遗忘十不二三暇日因笔之非曰著述长夏无所用心贤于博奕云尔时居都下清波门目为清波杂志绍熙壬子六月淮海周煇识

  • 第五卷 图说三·缪荃孙

    常州府图说常州府在江苏省治西北二百三十里,江宁府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五里。东至苏州府常熟县界一百四十里,西至镇江府丹阳县界五十里,南至浙江湖州府嘉兴县界二百里,北至大江北岸通州泰兴县

  • 卷三·佚名

    安童谏尽杀阿里不哥叛党【[中统]】 四年,反者平,执叛党千余人,论之如法。上问曰:「朕欲悉死此党, 【[何如]】 ? 【此处应有发问语辞,兹据《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安童传》补。】 【[王]】 时年十六,对曰

  • 卷第五十八·佚名

    宰相八进拜八范纯仁拜右丞相制元祐八年七月丙子朕嗣宅丕后。若昔大猷。劳于求贤。职在论相。眷言旧德。还位宰司。乃颁命书。播告在位。观文殿大学士、太中大夫、上柱国、高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一百户

  • 卷二十·曾巩

    耶律隆绪,年十二,嗣其父明记位,明记伪号景宗,初名述律,德光之子也。唐初,契丹八十馀年未常寇边。通天时,李尽忠始陷营州,明年,总管杨元基以奚军攻溃其众,至开元十一年,可突奉尽忠之弟邵固统众,诏许袭王,方是之时,犹禀命中国如此。梁

  • 说日篇第三二·王充

    【题解】本篇名“说日”,实际上是谈天体运行问题,涉及到对天地星月云雨的看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王充的宇宙观。两汉时期,有三种天体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王充对这三种天体说都进行了责难。他认为,天

  • 二十五、三座说法·慧开

      仰山和尚,梦见往弥勒所,安第三座。有一尊者,白槌云:“今日当第三座说法。”   山乃起白槌云:“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谛听谛听。”   无门曰:且道,是说法不说法?开口即失,闭口又丧。不开不闭,十万八千。   颂曰:白日青

  • 卷四·佚名

    △宝塔功德品第三之三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而不称赞宣说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如是名字。何故唯说般若波罗蜜多称赞功德佛告阿难言:如是如是,我於诸波罗蜜多中。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上二近利益者。起于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即转法轮。击于毒鼓天鼓。利益众生。齐至法华已前。益亦浅深死亦奢促。何者。教本逗缘。缘略为四。教亦有四。教主亦四。皆称法王具王三昧。自破二十五有。

  • 叙弘释录·永觉元贤

    叙弘释录告假南旋道经潭阳。闻邑有觉公者。幼补诸生。即断绝一切声色游娱。并心白业。嗣剃发寿昌无明为之师。无异为之友。日以向上一道相鼓唱。迩乃建大法幢於荷山。谓建州古称法窟。而纪载多所缺略。爰考群籍成一种

  • 寄园寄所寄·赵吉士

    清代笔记。赵吉士撰。赵吉士(1628—1706),字恒夫,号寄园、渐岸,休宁(今属安徽)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时历官山西交城知县、户部给事中、国子监学正。在京城时侨居宣武门外,将其园题名为寄园,并以为号。此书编辑于寄园

  • 孟子外书·孟子

    相传今本《孟子》七篇之外尚有四篇,称为《外书》。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汉代流传

  • 持人菩萨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加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不可计。一切大圣神通以达。辩才无碍慧不可量。诸根寂定见一切本。应病与药靡蒙济。为法桥梁度脱三界也。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