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讥传

张讥字直言,清河武城人。祖父张僧宝,为梁朝散骑侍郎、太子洗马。父亲张仲悦,梁朝庐陵王府录事参军、尚书祠部郎中。

张讥年幼时聪明俊美,思辩能力强,十四岁时,通晓《孝经》、《论语》。笃好玄言,师从汝南周弘正,常有新见解,被同辈们推崇佩服。梁朝大同年间,征补为国子《正言》生。梁武帝曾到文德殿释解《乾文言》、《坤文言》,张讥和陈郡袁宪等人在场,梁武帝诏令大家议论,诸儒都不敢先发言,只有张讥整整衣冠便讲,他论证严密,左右逢源,辞令温婉典雅。梁武帝觉得他不同寻常,便赐给他裙襦绢等物,又说:“这是表彰你研习古经的功劳。”

张讥年幼时丧母,他母亲留下一件镶嵌彩色纵线的丝织手帕,张讥懂事后,家里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每到一年的祭日他就对着手帕泣哭,不能自已。张讥父亲去世,他在服丧期间过于毁顿。服丧期满后,征补为湘东王国左常侍,不久迁任田曹参军,后又调任士林馆学士。

简文帝在东宫时,到士林馆以《孝经》出题目。张讥论议滔滔不绝,很受赞赏。从此每有授讲诗文集子,定要派遣使者召请张讥。侯景叛乱时,宫城被围,张讥还在武德后殿跟哀太子讲授《老子》、《庄子》。梁朝台城陷落后,张讥在千辛万苦中逃难,始终没有效力于侯景。侯景之乱平定后,张讥任临安县令。

高祖接受禅让,张讥任太常丞,不久迁任始兴王府刑狱参军。天嘉年间,调任国子助教。当时周弘正在国学,以《周易》出题目,周弘正的四弟周弘直也在讲坛。张讥和周弘正议论,周弘正竟然辞屈,但其弟弘直正襟危坐措词严厉,帮助他哥哥讲述道理。张讥于是严肃地对弘直说:“今日议论诗文集子,辩名事理,即使知道你哥哥有困难,四公你也不能帮助。”弘直则说:“我帮助你的老师,有什么不行呢?”在座的人都笑了。周弘正常对人说:“我每次登台讲授,只要看见张讥在场,我就害怕。”高宗在位时,张讥任建安王府记室参军,兼东宫学士,不久调任武陵王限内记室,东宫学士职务不变。

后主在东宫,召集宫内官员设宴,当时玉柄拂尘刚做成,后主亲手拿着它,说:“当今学士如林,但能拿此玉柄拂尘者,只有张讥一人。”便亲手给他。张讥又在温文殿讲授《庄子》、《老子》,高宗到温文殿聆听,赐给张讥一袭自己穿的衣服。后主继位后,张讥担任南平王府谘议参军、东宫学士。后又调任国子博士,学士职务不变。后主曾驾临钟山开善寺召集侍臣坐在寺西南松树林下,诏命张讥阐明义理。那时去拿拂尘的人尚未赶到,后主诏令拿来松枝,亲手给张讥,并说:“可以代替拂尘。”后主又回过头对群臣说:“这就是张讥未来之事。”张讥在祯明三年(589)入隋朝,死于长安,时年七十六岁。

张讥性情恬静,不求名利,常常羡慕清闲安逸的生活,他的住所建在山水池边,种植花果,讲解《周易》、《老子》、《庄子》,并在这里传授其业。吴郡陆元朗、朱孟博、一乘寺沙门法才、法云寺沙门慧休、至真观道士姚绥,都转授其业。张讥所撰写的著作有《周易义》三十卷,《尚书义》十五卷,《毛诗义》二十卷,《孝经义》八卷,《论语义》二十卷,《老子义》十一卷,《庄子内篇义》十二卷,《庄子外篇义》二十卷,《庄子杂篇义》十卷,《玄部通义》十二卷,还撰有《游玄桂林》二十四卷,后主曾诏令去他家里把它们抄写后送进秘阁。

其子张孝则,官至始安王记室参军。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李延寿
  自序·蔡东藩
  ●卷十五。题名一·梁章钜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二·王明清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纪昀
  卷十五·佚名
  御制题宋版前汉书·班固
  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 第七·班固
  陈师道传·脱脱
  卷三十九·黄训
  同治九年五月初四日·曾国藩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魏野

    【臣】等谨案东观集十卷宋魏野撰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人徙于陜州真宗闻其名召之不出天禧三年卒赠秘书省著作郎野与林逋同时身后之名不及逋装防湖山供后人题咏而当时则声价出逋上渑水燕谈载真宗西祀汾阴至遣人图画

  • 卷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广平别集宋白字太素一字素臣大名人建隆二年进士甲科为翰林学士歴刑部尚书集贤学士判院事以兵部尚书致仕卒赠左仆射諡文安有广平集一百卷宫词一百首【并序 

  • 卷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卷五预宴八十七人诗九十四首【巡捕中营副将】陈 杰【年六十三】弧南星彩烛三辰黄髪差肩衎燕申元防引年逢有庆圣皇锡福被无垠翘闗自与材官选击兼充汛扫人【臣初由武进士补巡捕营守备】歴奉

  • 志第二十七 经籍一(经)·魏徵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 ,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

  • 卷一 烈祖本纪第一·陆游

      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名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姓李氏。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恪生超,早卒。超生志。仕为徐州判司。卒官。因家焉。志生荣。荣性谨厚。喜从浮屠游。多晦迹精舍。时号李道者。帝以光启四

  • 第二十一章荆公之文学(上)·梁启超

    文后世于荆公之政术学术,纷纷集矢,独于其文学,犹知尊之。固由文学之为物,与人无争,抑亦道难知而艺易见也。顾即以文学论,则荆公于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中,固已占最高之位置矣。吴草庐(澄)临川王文公集序云:“唐之文能变八代之

  • 武宗外纪译文·毛奇龄

    武宗,孝宗的正妻所生,母亲是张皇后,因为她在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梦见白龙盘伏在他的腹上而生出武宗,白色是西方色,是战争的象征,所以生下来就好武。在此前三朝,所立的太子都不是皇后亲生,而惟独武宗是皇后所生。而且他生长的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卷三·章冲

    宋 章冲 撰襄公十七年宋子罕止筑台者之讴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去】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

  • 通鉴答问卷一·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防为诸侯或问初命晋三大夫为诸侯通鉴何以托始于此曰春秋书王曰天王言王之所为天之所为也书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又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

  • 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范晔

    (杨震)◆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陰人。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父亲杨宝,学《欧陽尚书》,哀帝、平帝时,不问世事,隐居教学。居摄二年(7),同龚胜、龚舍、蒋诩一道被征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赞赏他的气节。

  •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范晔

    (隗嚣 公孙述)◆隗嚣传隗嚣字季孟,天水郡成纪县人。年少时做过州郡的官。王莽国师刘歆引隗嚣为士。刘歆死,隗嚣回到乡下。小叔隗崔,素来豪爽侠义,得众人拥护。听到更始立而王莽兵连败,于是就与兄隗义及上圭阝人杨广、冀人周

  • 序·傅斯年

    这一篇文是我在“九一八”以前所作《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的第三章。这一书已成之稿,大致写在“九一八”前两年至半年间。这三章是二十年春天写的,因时局的影响,研究所迁徙两次,我的工作全不能照预

  • 卷八十八(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佚名

    △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五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德藏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 (别录之四)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有译有本录中声闻三藏录第四声闻藏者小乘所诠之教也。能说教主则示生灭应物随缘。所诠之教则九部四含毗昙戒律。善男善女禀之而脱屣尘劳。缘觉声闻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第三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四善恶门之余姚中启校持戒品菩萨大乘三聚品  梵网十重四八轻受菩萨三聚威仪第一开导原夫戒者。梵语波罗提木叉。为一切之师。过去诸佛

  • 象言破疑·刘一明

    二卷。清刘一明撰。刘一明自号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史传不载栖云山座落何省,亦不记刘一明及其号,故不详其爵里平生。《丹经》万卷,堪称巨帙,然皆象言。象言者,以图象示人,不明言、不直言,取象演示。其图象或伤于特简、或虽

  • 洛神传·佚名

    大和中处士萧旷自洛东游至孝义馆夜憩于双美亭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夜半调甚苦俄闻洛水之上有长叹者渐相逼乃一美人旷因舍琴而揖之曰彼何人斯女曰洛浦神女也昔陈思王有赋子不忆也邪旷曰然旷又问曰或闻洛神即甄皇

  • 白石道人诗集·姜夔

    诗别集。宋姜夔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载“《白石道人集》三卷”。《宋史·艺文志》载《姜白石丛稿》十卷。《四库全书总目》云:“今止一卷,殆非完本。考《武林旧事》载夔诗四首,《咸淳临安志》载夔诗三首,《研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