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集传序
庆元【宋宁宗年号】己未冬先生文公令【平声】沈作书集传【去声】明年先生殁又十年始克成编总若干万言呜呼书岂易【音异】言哉二帝【尧舜】三王【禹汤文武】治【平声澄之反邹氏季友曰治字本平声借用乃为去声故陆氏于诸经中平声者并无音去声者乃音直吏反而读者不察乃或皆作去声读之今二声并音以矫其弊平声者修理其事方用其力也去声者事有条理已见其效也诸篇中有不及尽音者以此推之皆可见矣】天下之大经大法皆载此书而浅见薄识岂足以尽发蕴奥且生于数千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千载之前亦已难矣然二帝三王之治【去声下同】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何者精一执中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曰德曰仁曰敬曰诚言虽殊而理则一无非所以明此心之妙也至于言天则严其心之所自出言民则谨其心之所由施礼乐敎化心之发也典章文物心之着也家齐国治而天下平心之推也心之德其盛矣乎二帝三王存此心者也夏桀商受亡此心者也太甲成王困而存此心者也存则治亡则乱治乱之分顾其心之存不存如何耳后世人主有志于二帝三王之治不可不求其道有志于二帝三王之道不可不求其心求心之要舍【音舍】是书何以哉沈自受读以来沈潜其义参考众説融会贯通廼敢折衷【音中】微辞奥旨多述旧闻二典三谟先生盖尝是正手泽尚新呜呼惜哉【先生改本已附文集中其闲亦有经承先生口授指画而未及尽改者今悉更定见本篇】集传【去声】本先生所命故凡引用师説不复【扶又反】识【音志】别【彼列反】四代【虞夏商周】之书分为六卷【虞一卷夏一卷商一卷周三卷 书凡百篇遭秦火后今所存者仅五十八篇】文以时异治以道同圣人之心见【音现】于书犹化工之妙着于物非精深不能识也是传【去声】也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心虽未必能造【七到反】其微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书因是训诂【果五古纂二切通古今之言也】亦可得其指意之大略矣嘉定【亦宁宗年号】己巳三月既望武夷蔡沈序【沈俗作沉非沈音澄洗字仲黙建宁府建阳县人西山先生之仲子从学 朱文公隐居不仕自号九峰先生】
猜你喜欢 十一、释山·佚名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第十七·晏婴 卷二十·高诱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林语堂 卷七·吕祖谦 卷十八·王天与 卷十三·敖继公 第7章 曾子问·戴圣 與陶 士書(四則)·欧阳竟无 桓公·桓公六年·左丘明 卷下·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二·唐慧琳 碧岩录卷第六·圆悟克勤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下·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九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