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章 公工

 

  大同世之工业,使天下之工必尽归于公,凡百工大小之制造厂、铁道、轮船皆归焉,不许有独人之私业矣。公政府立工部,各部小政府立工曹,察其地形之宜而立工厂,或近水而易转运,或近市而易制作,皆酌其工之宜而行之。商部核全地人民所需之什器若干,凡精者、楛者、日用者、游乐赏玩者、新异者、寻常者,察各物多寡之差,以累年之报告比较而定其额。乃察各度界之工,其精擅专门风俗尤长者,譬若江西景德镇之瓷,苏、杭之丝织,广州之螺钿刻牙,博山之炉,成都之锦;其在欧洲,则意人尤长于工,佛罗练士之画与雕刻,威尼士之玻璃雕刻,罗马兼之;法巴黎之于衣冠、杖履、首饰,理华之瓷,里昂之丝,(宜引万国土宜之工业加入)英人则羊毛织品,德人则萨逊埋佞之瓷,克鲁伯之制铁,荷兰之织呢、制瓷,那威之制舶,比人之制铁及织纱,皆统于工部者也。商部乃以举国所需之物品、什器之大数分之于各度精工擅长之地,而定各地各品物、什器制造之额,移之工部。工部核定,下之各度界工曹,工曹督各工厂场如额而制之。各工曹工厂皆有主、伯、亚、旅、府、史、胥、徒,皆以学校之及年者为之。其有成业证书者,授为学士、工师、技师、匠师、工长、技长、匠长之号,得为主、伯、府、史,累迁可至公政府、分政府之工部长,皆专门为之,终身不移官,不贰事。其工价因其工之美恶勤惰为数十级而与之;其有精能而干才者,则工人可迁工长,以累迁本曹之主、伯、府、史焉。其工曹有各工讲习会,各工学士、技师入而讲习;其有所发明,皆于报布告之。其各厂亦然。当大同之时,工厂既尽归公,则一厂之巨大为今世所难思议,用人可至千百万,亘地可至千百里,厂内俨如古国土,厂主俨如古邦君。其分管各职之伯,其补助之亚、管数之府、记事之史如大夫,其群管工之旅如士,其巡察之胥如下士,作役之徒如民,其议工之院如朝廷,其蓄图书器物之府,皆有学士、技师百数以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如天禄、石渠,其公园花木、水石如上林,皆有音乐院、戏园,听工人自为之。工人皆有公室,人二室:一卧室,一客室;更有浴溷小室,十余人则有公厅,作工者不论男女皆许同居,其别寓旅舍者亦听。有公饭厅,食听人所好,而扣其工费;有讲道院,日日有学士讲道德之名理,古今之故事及工业之良术以教诲之。其工费皆先于安息日支给,衣食玩好自费焉,听其挥霍,而留其十分之一作储金,以备其将来远游辞工之用。其至下之工,必足给其衣食之需,以时议之。其公室楼阁宏丽,花木幽靓,过于今之大富室矣。

  夫野蛮之世尚质,太平之世尚文。尚质故重农,足食斯已矣;尚文故重工,精奇瑰丽,惊犹鬼神,日新不穷,则人情所好也。故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高,所尊高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太平之世无所苦,所为工者乐而已矣。故为乐之工,以美术、画图、雕刻、音乐为本,而缩地飞天、便人益体、灵飞捷巧之异器乃日新,政府之所奖励,人民之所趋向,皆在于新器矣。凡能创新器者,给以宝星之荣名,如今之科第焉;赏以千万之重金,如今之商利焉。当是时,举全地人民之所以求高名、至大富者,舍新器莫致焉。其创有新器者,如今之登高第,中富签;其创新器而不成者,如士之落第,商之倒肆焉。故野蛮之世,工最贱,最少,待工亦薄;太平之世,工最贵,人之为工者亦最多,待工亦最厚。自出学校后,举国凡士、农、商、邮政、电线、铁路,无非工而已,惟医可与工对待耳。至于是时,劳动苦役,假之机器,用及驯兽,而人惟司其机关焉,故一人之用可代古昔百人之劳,其工皆学人,有文学知识者也。太平之世,人既日多,机器日新,足以代人之劳、并人之日力者日进而愈上。以今机器萌芽,而一器之代手足者以万千倍计,过千数百年后,人既安,学既足,思想日进,其倍过于今者不可以亿兆思议。故今之作工者,中国每日十二时或十六时,欧、美半之,为六时或八时,太平之世,一人作工之日力,仅三四时或一二时而已足,自此外皆游乐读书之时矣。其作工时限亦随时议定,勤者奖之,精者赏之,加其工价;其惰不作工者逐之,经三逐则削其名誉,不得升迁,不得列于上流焉。然当是时,为工之时甚少,亦无有不作工而惰游者矣。

  夫为工人之独身计之,既无内顾、仰事、俯畜之忧,又无婚姻、祭祀、庐墓之计,人皆出自学校,不患无生计之才能。少时之工,不待惰逐而不忧无工之苦。为工又皆掌执机器而不待沾手涂足,少时工讫,即皆为游乐读书之日。工厂既可男女同居,又有园林书器足资游乐以养魄,读书以养魂。故太平世之工人,皆极乐天中之仙人也。

  为全地公计之,工人之作器适与生人之用器相等,无重复之余货,无腐败之殄天物,其畴昔作重复余剩之器,徒耗有用之光阴,今则聪勤者易其时日以好学深思,愚下者易其时日以乐游健身。好学深思,则新器日出以裨公众,乐游健身,则传种日壮而人类进益。人无忧苦,则魂魄交养,德性和乐,其于人道之美,岂不羡哉!其与私产之工窳人苦,波害大众,较其损益,巧历不能计也。 

猜你喜欢
  无厚篇·邓析
  皇言定声录卷五·毛奇龄
  春秋大全卷七·胡广
  卷四十七·卫湜
  土敝则草木不长(1)·戴圣
  卷九·盛世佐
  周书·费誓·佚名
  卷十二·佚名
  卷五百五十九·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五·欧阳竟无
  華嚴經十地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高僧傳卷第十(神異下)·慧皎
  覆英国三真社书·太虚
  卷六十六·佚名
  佛说慧印三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沣·龙榆生

    陈沣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原籍上元。道光壬辰(一八三二)举人,六应会试,不售,官河源县学训导。泛览群籍,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体文、填词、篆、籀、真、行书,无不精究。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

  • 卷六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一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六正宗【下】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侍从有邹枚琼筵向水开言陪栢梁宴新下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廻天文同丽日驻景借行杯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杨子谈经处

  • 卷六十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六十三遗献二人元好问一【共诗一千三百五十六首以下已借刻顾嗣立元百家诗初选中】补元郝经元遗山先生墓铭岁丁已秋九月四日遗山先生卒于获鹿寓舍经走常山三百里爇文酹酒哭于画像之

  • 卷八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四贯休夀春进祝圣七首千载降祥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彚须亭毓羣仙送下来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余不可陪文有武备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旰食炉烟细宵

  • 卷六百六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三罗隐送顾云下第行行杯酒莫辞频怨叹劳歌两未伸汉帝後宫犹识字楚王前殿更无人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村桥村桥酒斾月明

  • 卷七十一·志第二十四·律历四·脱脱

        ◎律历四   道体为一,天地之元,万物之祖也。散而为气,则有阴有阳;动而为数,则有奇有偶;凝而为形,则有刚有柔;发而为声,则有清有浊,其着见而为器,则有律、有吕。凡礼乐、刑法、权衡、度量皆出于是。自周衰乐坏,而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八·苏天爵

    内翰窦文正公(默) 左丞姚文献公(枢) 左丞许文正公(衡) ○内翰窦文正公(默) 内翰窦文正公 卷八之一 公名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岁己酉,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太子太傅,辞不受,改翰林侍讲学士,未几以疾辞归。三年,复召入朝

  •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佚名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八日臣伊龄阿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奉上谕: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等因。钦此。跪读之下,仰见皇

  • 一五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拟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折·佚名

    一五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拟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折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四日臣于敏中谨奏:蒙发下《古今图书集成》十一部,交臣拟备各省行宫陈设外,其余拟赏各省交送遗书最多之家。臣恭拟各省行宫

  • 卷五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史记卷五十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

  • 陈杞世家第六·司马迁

    赵季译注【说明】本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陈国历史发展的兴亡过程,同时简要记载了杞国的世系源流,篇末兼及概括简介了十一位尧舜之际著名历史人物后裔的下落。在本篇中,太史公首先充分表现了中国史家强调对历史进行道德评价

  • 周弘正传·姚思廉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周岂页的九世孙。祖父周..,齐朝中书侍郎,领著作。父亲周宝始,梁朝司徒祭酒。周弘正幼年丧父,和弟弟周弘让、周弘直都由伯父护军周扌舍收养。十岁时,通晓《老子》、《周易》,周扌舍每每与他

  • 卷三·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三      宋 沈棐 撰鲁隐公摄位非正三传皆称公逊桓之志今考之经人君继立当书即位以正其始而公之元年不书即位入国必告庙行饮至之礼而入不书至凡国之大夫鲜有不称族者说者谓隐不爵命大夫

  • 卷五·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五     宋 张大亨 撰文公及晋处父盟【二】鲁大夫与外盟会体敌则没其主名【及荀庚及孙良夫及郤犨盟是】有罪则去其氏族【遂侨如豹是】此春秋之常也晋卑鲁侯使大夫与之盟乱君臣之分春秋恶

  • 日知荟说卷三·乾隆

    卷阿之卒章曰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其意以为是足以待天下之吉人矣夫燕逰之地志易荒而情易荡于此焉劝之以求贤且其车闲马驰不用之于驰骋虞猎之地而即用之为招徕英哲之举随事进防因时纳谏非老成忠厚之臣心乎

  • 第六章&nbsp;道家第一阶段:杨朱·冯友兰

    《论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一些他称为"隐者"(《微子》)的"避世"(《宪问》)的人。这些隐者嘲笑孔子,认为孔子救世的努力都是徒劳。有一位隐者把孔子说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同上)。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回答了这

  • 指月录卷之二十九·瞿汝稷

    六祖下第十五世▲吉州禾山超宗慧方禅师上堂。举拂子曰。看看。祗这个在临济则照用齐行。在云门则理事俱备。在曹洞则偏正叶通。在沩山则暗机圆合。在法眼则何止惟心。然五家宗派。门庭施设则不无。直饶辨得倜傥分明去

  • 宝贤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使贫苦之众生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