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華嚴經十地品校勘說明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六本。(一)梵文本十地經. 〈缺各地文末重頌〉 校註略稱梵本。(二)西晉竺

  法護譯漸備一切智德經.略稱法護本。(三)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經.略稱秦本。

  (四)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略稱晉本。(五)唐尸羅達摩

  譯佛說十地經.略稱尸羅本。(六)元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牒文.略稱魏本。

  論文.略稱爲釋。

  三.譯校凡有四例。(一)各本品目文句歧異者.譯要註出曰.某本云云。(二)各本文

  義較暢者.擇要註出曰.勘某本意云云。(三)因對勘各本而見今譯文義未愜者.

  則並註按語曰.今譯云云。(四)又今譯名語應行訂正者.亦爲註出曰.勘某本此

  語應譯云云。

  四.刻校用南宋刻爲底本.對勘麗刻訂正文字.附註曰.原刻云云.依麗刻云云。

  ********************

  五.今刊頌文悉依尸羅本釐正.註出序數.分頌排列。

  六.校勘資料出處如次。

  (一)梵本十地經.Das/abhu^mika-su^tra. 蘭都氏J.Rahder.校刊本.一九二

  六年.巴黎版。

  (二)法護本漸備一切智德經. 日本弘教書院縮刷正藏本。

  (三)秦本十住經.同上。

  (四)晉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同上。

  (五)尸羅本佛說十地經.同上。

  (六)魏本十地經論. 金陵刻經處刊本。

  (七)本書南宋刻麗刻. 悉依日本弘教書院縮刷正藏本及大正大藏經本之

  校註。

  第0758页图像  ********************

猜你喜欢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唐慧琳
  俱舍论记 第十七卷·普光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二·通奇
  卷第十二·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第九年海潮音继续出版之希望·太虚
  佛心会宣言书·太虚
  第八年海潮音之新希望·太虚
  第九卷·僧祐
  卷十·晁迥
  慈悲水忏法卷中·知玄
  卷下·佚名
  卷第九·佚名
  征集大林寺四十八愿文启·太虚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五·介庵悟进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九古今体一百二十八首【甲午三】细雨【二月朔日】迩日军书特缱念醒眠问遍五更钟晩阴惟望雪其落中夜何期雨乃逢所惜甘膏力徐淡遂号噫气势方浓虽然未至兴农预为

  • 卷十七·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七      宋 韩淲 撰七言絶句 慈福太后生辰圣驾同中宫过北内上寿至晚銮仗方囘观者无不仰赞庆礼四朝之尊也【按此诗二首其一见五律】 南渡衣冠近百年四朝安稳在吴天斯民何幸归仁寿咸戴

  •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一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牀觉罢揽明镜鬓毛飒巳霜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

  •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一作欹】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飇吹【一本无此二句却添南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鞠台集秀録》·张次溪

    (清)佚名 撰●目录鞠台集秀録光绪十二年作 绮春主人时小福少主人德保 春馥主人郑秀兰少主人丫头三儿禄儿喜儿金寳□□ 丽华主人沈芷秋 颕川主人陈石头 芝秀主人陈根棣 瑞香主人张天元 嘉颕主人李艳侬少主人官保

  • ●靖康稗史之四·确庵耐庵

      南征录汇笺证   ▲天会四年 【 宋靖康元年】 十一月二十五日 【 宋闰十一月】 ,固伦尼伊勒齐孛堇左副元帅宗翰、二皇子右副元帅宗望克宋大兵,自南壁登城,禁军士下城纵掠。夜,宋遣景王杞、谢克家至刘家寺皇子寨求和,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五月壬寅朔诏孟飨景灵宫令平江府温州守臣分诣其后福州潮州准此 朝奉郎刘蒙为浙西江东制置司随军转运使蒙建议于浙西民间预借秋料苖米许之此据今年五月壬子沈与求奏状修入与求乞寝此令其从违当考

  • 卷二十八·连横

    虞衡志连横曰:天下之富,在于土著;生殖之源,出于庶物。是故天不爱其时、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力,则国可以强,而家可以给。昔者太公治齐,官山府海,管仲因之,齐以称霸。台湾为南海之国,天时温煦,地味膏腴,兼之以山林之饶、薮泽之富、

  • 后汉书补逸卷十·姚之骃

    谢承后汉书第二陈宠陈宠曾祖咸字子成为廷尉监议人常从轻比论报多所全活皆称恩也【案宠见东观记咸系前汉哀平间人谢书序宠先世独详范亦畧同但咸以律令为尚书未为廷尉监也案咸生钦钦生躬躬乃宠父曽为廷尉左监此其躬事耶

  • 卷五十九·杨士奇

    永乐四年九月丁巳朔○封周王橚第六女为荣阳郡主 命张义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主配之义锦衣卫百户福之子也○礼部言开封府钧州民袁节丧母昼夜号哭不食酒肉盐酱庐墓三年 命旌表其孝行○复以庶人榑所为谤毁咒诅阴结勇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八经籍考史【故事】【臣】等谨案故事之属有通制有典礼有邦计有军政有法令有营建凡以国政朝章六官所职者并入斯类今续通考故事一门条目虽多部卷甚少是以不复分列至职官刑法旧本别

  • 卷三·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御制【臣】等谨案诗书所载典学之丈如虞廷教胄周雅辟雍虽足昭示来兹然类由史官铺叙臣下揄非有制出宸章体隆圣作者也洪惟我朝列圣相承作君作师文章性道合为一原谟训所垂规天矩地于铄哉真

  • 五德志 第三十四·王符

    自古在昔〔二〕,天地开辟〔三〕。三皇迭制,各树号谥,以纪其世。天命五代,正朔三复〔四〕。神明感生〔五〕,爰〔六〕兴有国。亡于嫚以〔七〕,灭于积恶。神微精以〔八〕,天命罔极〔九〕。或皇冯依〔一0〕,或继体育〔一一〕。太■

  • 卷一百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五官之长曰伯【曲礼下】考异古本注为三公者下九命作伯下主东西者下是或为氏下共有也字 召公主之召作邵补遗释文陜式冉反依字当作陜【一叶】下

  • 襄公·襄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九月辛酉,天王崩。邾子来朝。

  •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下·佚名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 诏译  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不空罥索神咒坛法。此坛是大乘法。为诸菩萨之所摄受。其应入坛若王若臣若诸凡夫。想持愿者与佛平等。以持咒故能益自他。不生恶趣常生善道。

  • 第一 大分别·佚名

    一[四波罗夷]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之世尊,于何处制立第一波罗夷耶?因何人耶?为何事耶?其处有制、随制、不随犯制耶?[于一切处]遍通制耶?[一处]限定制耶?[比丘、比丘尼]共通制耶?不共通制耶?[比丘、比丘尼中]一部众制耶?两部众

  • 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

    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是继《集外集》(杨霏云编)、《集外集拾遗》(许广平编)以后,比较齐全地选编了自一九三八年五月以来新发现的鲁迅佚文。此编选材精当,体例严谨,它承继了过去编集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