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臣伊龄阿跪奏,为钦奉上谕事。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奉上谕: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等因。钦此。

跪读之下,仰见皇上圣治光昭、乐育人文之至意。随卽亲诣大观堂之文汇阁检查书格,现在藏贮《图书集成》外,所余空格尽多,查金山文宗阁书格一律相同,将来收贮四库全书卽有不敷,所添书格无几,一面转饬商人遵办去后。

旋据总商江广达等呈称,商人适逢圣世,荷蒙皇上敎养生成,无微不至。兹以江浙为人文渊薮,特发内帑,雇觅书手,缮写四库全书,分贮文汇阁等处,广布流传,洵为千古未有之盛典,商等闻命之下,欢忭无地。窃思文汇、文宗两阁并建在淮南地方,今方贮全书,系商等分应承办之事,何敢动费帑金。况查两处书格俱全,卽有添补,工费有限,所有雇觅书手银两,商等理宜照数按年呈□□□□□□□□□等情。臣伏查四库全书珍藏中秘,今蒙嘉□□□,江浙两省均得分贮,诚为荣遇,千载难逢,该商等桑梓情切,踊跃欢欣,自以分应承办之事,不敢上费圣心,实出至诚。合无仰恳天恩,允准敕交总办四库全书大臣,酌定雇觅书手银数章程,或于年终汇解,或分春秋二季解交之处,一并饬知臣以便解交。

所有遵奉谕旨及商众下情,理合恭折陈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七日奉朱批:不必,仍当用官项。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魏徵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五·宋濂
  ●卷第二十二·胡三省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九十七·乾隆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二·张居正
  ●江阴城守纪序·韩菼
  第十四回 拒楚兵章邯胜敌 略赵地武臣称王·黄士衡
  第十二回 九州岛中诸列国并入强秦·黄士衡
  ●明□宗□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四六四 云贵总督李侍尧奏遵旨查缴《字贯》一书情形折·佚名
  李叔同年谱(7)·李叔同
  王峻传·李百药
  张辅传·张廷玉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三 宋 陆游 撰 宿黄僊观兵火焚荡之余惟一殿突兀犹在黄僊盖与许旌阳同时飞昇者 拔宅翛然上碧虚神僊岂亦爱吾庐重门不改云山色古殿犹存劫火余翠木萧森高蔽日黄冠贫窭自畦蔬残年安得长来此

  • 03、迁居·蒲松龄

    樊公上云虚度人间五十秋,短袍破烂又流丢;街头个个称师傅,实与人家去放牛。 咱家姓樊名才,字子正,每年以教书为业。赁了高仲鸿家一口屋,不觉住了四年。主人到极盛德。明年的馆在北门里头,隔着这里太远,不免携家搬去。 [耍孩儿]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佚名

    弘治八年十月庚戌朔孟冬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遣驸马都尉黄镛崔元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辽东广宁地震有声如雷○壬子大同镇巡等官奉旨修理边墙东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六·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吕恵穆公公弼神道碑范镇熙寜六年三月辛亥东平吕公薨于管城之第讣闻天子震悼辍视朝二日赠太尉录其子孙有差太常考行遗爱在民曰恵恭明其徳曰穆易其名曰惠穆曽祖殿中丞讳龟祥追封鲁国公祖大理寺丞讳蒙亨追封

  • 卷七·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七圣治三雍正七年己酉正月癸酉上谕工部平治道路王政所先是以周礼有野庐合方之职自四畿逹之天下掌其修治俾车马所至咸荡平坦易行李辐辏津梁通逹无雨水阻

  • 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物异考恒雨宋理宗宝庆二年三月久雨 三年七月久雨 绍定五年五月积隂霖霪历夏徂秋 瑞平三年七月霖雨害稼 嘉熙二年七月霖雨不止烈风大

  • 柴春霖·周诒春

    柴春霖 年三十岁。生于甘肃兰州。兄畅霖。业商。未婚。初学于天津北洋客籍学堂。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政治学。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任九江南浔铁路文案。又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

  • 卷三十一·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一宋 李明復 撰宣公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猶三望謝湜曰牛在滌曰牲傷則復謂之牛以其不可供牲也聖人事天其敬至矣郊牛口傷牛為鼷鼠食皆即以為牛而不以為牲也聖人於郊一物

  • 卷一·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一宋 李明復 撰隐公程頤曰隐公名息姑惠公子惠公元妃孟子其弟聲子生隐公隐謚也隐拂不成曰隐元年春王正月程頤曰周正月非春也假天時以立義爾平王之時王道絶矣春秋假周以正王法隐不書即位明

  • 卷十四·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四    明 湛若水 撰僖公【襄王八年】十有六年【齊桓四十二年晉惠七年衛文十六年蔡莊二年鄭文二十九年曹共九年陳穆四年杞成十一年宋襄七年秦穆十六年楚成二十八

  • 商书·说命中·佚名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

  • 卷二十一·道世

    △福田灾第十(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自大觉泥洹,福归众圣。开士应真,弘扬末教。并飞化众刹,随缘摄诱。感殊则同室天隔,应合则异境对颜。是以随敬一僧,则五眼开净;随施一毫,则六度无尽也。▲优劣部第二如《优婆塞戒经》云:“佛言

  • 十二門論·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觀因緣門第一   說曰.今當略解摩訶衍義。問曰.解摩訶衍有何義利。答曰.摩訶衍者是十方三世諸佛   甚深法藏爲大功德利根者說.末世衆生薄福鈍根雖尋經文不能通了.我

  •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二]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生 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 苦聚集。如人種樹初小[三]

  • 月江和尚语录序·月江正印

    前鸡足山师弟比丘 正澄 述原夫。真理无当。至音绝常。然理无不周。音无不备。扩而充之。必待旷世开士出焉。师之语要。真理至音之谓乎。廓洪机之自在也。若海潮之洒雪。迅玄辩之自然也。类天鼓之訇霆。乾乾纲宗。罔

  • 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佚名

    经名: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日月星宿之精化身降世济人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中列诸识星精之大家,最迟者为唐李靖、李淳风。本经不早于唐。本经述日、月、五

  • 眉庵集·杨基

    诗别集。十二卷,补遗一卷。明杨基撰。杨集最初为明初郑钢编辑刊行,此本已不可见。明宪宗成化(1465—1487)间,吴人张习重刻,前有嘉州江朝宗写于成化二十年(1484)之序。明神宗万历(1573—1620)间,陈邦瞻、汪汝淳加以校

  • 庚子国变记·李希圣

    李希圣撰。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刻本,1982年上海书店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作者李希圣,字亦元,湖南湘乡人。光绪朝进士,后任刑部主事。义和团运动崛起之时,李氏在围城中所作日记详细记载北京城中发生的诸多情况。全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