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公农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举天下之田地皆为公有,人无得私有而私买卖之。政府立农部而总天下之农田,各度界小政府皆立农曹而分掌之。数十里皆立农局,数里立农分局,皆置吏以司之。其学校之学农学者,皆学于农局之中;学之考验有成,则农局吏授之田而与之耕,其耕田之多寡,与时新之机器相推迁。其百谷、草木、牧畜、渔鱼皆然,其职业与学堂之堂生相等,不足则兼职,取之兼业之人,其有余则酌职业而增之以求致精。人愈多则农业愈增,辟地愈多,讲求愈精。各小政府以时聚农官议而损益之,岁时以其度界内所出之材产告之公政府之农部,移告之工商部。商部以全国人民所需之食品用品统计若干,与其意外水旱天灾弥补若干,凡百谷、果木、牧畜、渔产之用物,何地宜于何品,何地不宜于何品,若山陵、原隰、川海、沙漠,腴瘠、燥湿出产几何,皆据各分政府之农曹所报之地质出产,以累年之比较而定其农额,统计而预算之,定应用若干;因各度界之地宜应种植、牧畜、渔产若干,令各度界如其定额而行之,移之农部。农部核定,下之各度界小政府之农曹,令各小度界如额种植、牧畜、渔产,如中国江南之宜稻,河北之宜麦,江、浙之宜桑,四川之宜药,广东之宜花果,北口外之宜牧畜,沿海之宜渔盐,山西之宜盐煤,暹罗、安南、缅甸之宜米,印度之宜五谷,南洋各岛之宜蔗、加非、胡椒是也。大凡热带,雨水最多,草木最繁盛,则生棉花、蓝靛、糖、苏木、棕榈、椰、蕉、黑白檀及诸香料。温带繁植稍次之,而食物、用物乃最多,若枫、榆、榉、柳、松、柏、桂、樟、杉、桦、桑、麻、藷、蔗、榛、桃、米、麦之类是也。寒带植物少,西伯利亚宜松及麦,长白、高丽宜参。若波斯气候温湿,产米、蔗、烟、罂粟、桃、李、梨、杏、梅、枣。阿富汗、爱乌罕暖地产棉、米,冷地产麦、蔗、瓜、葡萄。阿拉伯产枣及加非,土耳其产小麦、葡萄、橙、榄、松、柏。盖花卉香料,亚洲为盛矣。法国地宜农,产麦、玉蜀黍、桑、烟、葡萄、榄、林檎;英以棉、麦甲各国;西班牙产蔗、栗、榄、橙、桑、蓝、葡萄、棉、米;葡萄牙之葡萄酒,为绝美之专产。若橙、柠檬、小麦、玉蜀黍、马铃薯,意大利略同,而棉、茶、桑为大。希腊产米、棉、烟,瑞士产裸麦、洋薯,而又富于坚材。日耳曼多种葡萄,又与澳大利、匈牙利产小麦、裸麦、谷、麻、烟;瑞典萝卜最美。俄罗斯、荷兰、丹麦多产各种麦,而荷有烟、麻,俄富于材木焉。比利时产忽布。大率欧洲北部有松、柏、榛、榆及矮小之杨柳也。非洲热带,有数十年之木棉、大椰树、枣树,内地则加非、胡桃,北岸则榄、桃。埃及产五谷、蓝、棉、蔗。美洲产玉蜀黍、小麦、棉、蔗、米、烟、马铃薯及诸果,秘鲁同之,而鸡那最多。墨西哥产苏木、玉蜀黍、烟、麻、加非,而米尤盛。西印度诸岛尤饶兼热带诸产物,扣勃岛产糖冠天下,墨西哥加非尤盛,而烟、橙、凤梨有名矣。科仑比亚以椰为著,可制帽;其蓝、棉、加非、烟、蔗,又若树胶、苏术、则南美洲所独矣。智利、阿根廷产大小麦、葡萄、蔗;夏哇尼岛产面包;澳大利亚洲产竹椽、葡萄、小麦、玉蜀黍、棉、蔗、烟、米及诸果;此其大略也。凡五洲土产,各有所宜,分其地质之宜而种植、牧畜、渔取之。各小政府农曹及各农局公商界内种植、牧畜、渔取、称额之法,统计而决算之,分之各地农场。应用农人若干,应备化料若干,应备农具机器若干,应开垦若干,应分别种百谷、果、菜、树木,畜鸡、鸭、鹅与鱼、牛、马、羊、豕若干,厂场若干,各分其职而专为之极其琐细。分业愈多,则愈专而愈精,地无遗利,人无重业。及其种植、牧畜、渔产之收成,小政府商曹统计其度界内应留用之物品若干,预告之商部,而截留其若干。其余种植、牧畜、渔产各品,为亿为兆,归之公政府商部;商部乃合收全球之农产而均输于各地,以所有易所无,以有余补不足。其预备水旱、虫蝗、天灾、地变之不时者,曰预备额,略留多数以弥补各度界之凶荒灾患不时者。若无灾而有余,则留以待下年之用;而下年之统计预算,即扣留之以宽地力。其农具、机器、化料皆购之于各地商店,其农人应给工价,随时议之。

  每度界为一自治政府,立一农曹,其下数十里为一农局,其下数里为农场。其为稻、麦、黍、百谷、花果、草木、渔产、牧畜、各置分司,皆有主、伯、亚、旅、府、史、胥、徒以司之。主者总办也,伯者分司之提调也,亚者副之助之者也,旅者群执事也,府者收藏者也,史者统计及记事者也。其农场者,农田种植之所也;里数不定者,机器愈精,道路愈辟,人之智力愈强,则农场愈广也。每度农曹皆有地质调查局,将其本度内之山陵、原隰、坟衍、川海、人居为小模形,别其肥瘠及泥沙、水石之差,风雨、霜露之度,以色别而详识之。其地产之所宜及化料之所合,皆记而备之累年之报告调查,存考而求其进化。及其变更,皆有农学士多人岁时专考,而以报发明布告之,又皆有农学会以讲求之。其农学校有考验所,水产、牧畜、矿产皆然,择其最良之种而支配之,其恶种去之。凡农夫,皆得有农学考验证书而后用之;其未得证书而年逾二十者,亦得用为农夫,但不得为长及农学士矣;但其后有阅历日深,得有新义,亦许给证明书而迁为长伯、学士焉。其农曹立长,其下有副长,有参赞,有学士佐之,其下有史、府二官,胥、徒分任之,府、史皆有长、贰、掾属、胥、徒焉,其官数各视其地。其分曹之属,若百谷、花果、牧畜、渔产、矿产,各视其地之有无多寡以设司,无则缺之;全度界皆一物也,则农曹长自领之而不设司。每一物品皆有调查讲习所,有学士多人聚而讲之,以报岁时发明布告之。其矿产、水产、山林,则有工师、技师司之,即学士也。凡分曹,其长、贰、参、佐,必由学士、工、技师出身,乃许任职,亦有府、史二官及胥、徒焉。其各农局,则分监督各农场者也,设于各农场适中之地,有长、副长、参赞以领之。其属有府、史二官以分领收藏、记事二职,有胥、徒焉以奔走其事。其百谷、花果、草木、渔产、牧畜、矿山皆有分曹,有主、伯、亚、旅以任之,并有学士、工师,设地质调查讲习所考求之,有报,以岁时发明布告之,与各度农曹同。其农场,若百谷、花果、树木、牧畜、渔产、矿产,划其地宜,数里以为之区。其各度人口之多寡,即以农场配分之,各有主、伯、亚、旅、府、史、胥、徒、学士、工、技师以任其事。主者总管全场之事;伯者分任农具、机器、用料、养料、化料、用人之事及各小区之监工也,并有亚以助之;旅者奔走管工者也;府则凡百谷、花果、树木、畜牧、水产、矿产之所入,司其收纳及支出以待农曹长之命,或截留之所耕之地,或交之近耕地之商店,或纳之农局、农曹之仓,皆听农曹府、史之统计而指拨之;史则凡本场种植、牧畜、渔、矿之事,日记而月省、岁计之,而上之于农局,以听指拨之命令;胥则奔走之人;徒则耕作渔牧之人也。其耕耘、收获、牧养、渔取,皆有部勒程度,其每日作工皆有时限。世愈平乐,机器愈精,则作工之时刻愈少,然作工之时,坐作进退,几如军令矣。自农夫、渔、牧、矿工,各视其材之高下,阅历之浅深,以为工价之厚薄,略分十级。其尤者则拔迁农曹各司,但其长、贰,则必以学士、工师出身为之,可递迁为公政府各洲分政府农部官。其农夫、渔人、牧夫、矿工、林工至下级者,其俸令足为其衣食之资,自此等而上之可也。其支俸以先安息日给之,俾其游乐。其农场皆有室居,不住而别住客舍者听之;其场所皆有公园囿、公图书馆、戏院、音乐院以备游息,有公饭厅、公商店以备食宿,但规模稍粗而小耳。其演戏鼓乐,则诸农自为之。凡能任农事者,学校卒业之后,不论男女,皆许为农;其男女有交好者,许在公室同居焉。其公室,人占二室,一为卧室,一为客室,并有浴房;十人则为大公厅,皆高广疏达,花草楚楚,楼阁绵丽,过于今富室矣。其食,听人之所好而扣其费。又有公共讲堂,有讲师,每安息日,则讲古今道德品行贤豪之事及农业之事,以养其德性学识。其公室则公置之,不取值。其衣食之事,则由工金支之,出自费焉,听其自由,而工钱常留十分之一存于公中,为储金焉,以备其不愿作工而欲结友远游、购书之需。其稍远,则有公旅舍以备游行食宿,则收费矣;其去市近者,皆听其游。其告假不作工者听之,按日扣其工价;其太惰不作工及告假太多者逐之;凡累经逐者,削其名誉焉。其主、伯、府、史,职业虽优,而居室仍同,以示平等,但工金不同耳。其府司仓库者,不必纳押金,以是时人心无盗诈而商卖皆出于公也,但选阅历深、老成谨重者任之。

  夫如是,农人、牧夫、渔人、矿工,中古至贱者也,然其出身既人人由学校而来,卒业学校又寄之农局之中,则知识明而身体强,谙练熟而习惯安。其农局之长,与诸生有父兄师弟之亲,即有安置提携之爱,苟其不惰,未有不见用焉。若其才明智巧者,则耕、农、牧、渔之徒役即可迁拔农官,若曾由学士、工、技师出者,则可进为公政府分政府之农部长及各议员,其荣至矣。人无私家,昔有仰事俯畜之累,而今无之;民无私产,天有水旱螟虫之患,而今不患之。坐得工金,听其挥霍,居得公室,逑匹同居,好学者有图书之益,中才者有听讲之教,食有公厨,游有公囿,除每日作工数时外,悉皆自由。近市府之场所游乐无方,即稍远者,铁轨屋车之密有如蛛网,轮舟汽球之行有若抛梭,自行电车于时尤盛,工事余晷皆可畅游,凡市府声色之繁华,山水登眺之清娱,礼乐书画之文明,皆可挹而受之,此中古帝王士大夫之所不得者。其作工之数时,不过等于逸士之灌花,英雄之种菜,隐者之渔钓,豪杰之弋猎而已。又凡百举动皆有机器,无沾手涂足之勤,袯襫耰耡之状,不惟无苦而反得至乐,非大同何以得之!

  若天下农田之收入,则各度农曹截留其本度应用之物品而告之农部,农部移之公政府之商部与各州分政府之商部,统计全地各度物品之消息盈虚而分配之;先其近者,以省运转,近地有余,乃运配于远方。举全地所出之百谷、花果、草木、牧畜、渔产、矿产,皆适足以应全地人数之所需,少留赢余以备各地水旱、天灾、地变之虞。是以地无遗利,农无误作,物无腐败,品无重复余赢,留其无量之地力物精以待将来,留其无量之人力日力以乐其身心,增其德性,长其学识,以成他益,举全地之百产而操纵之,举全地之农、牧、渔、矿之夫而乐利之,非大同而安得此!其与私产之农,其安苦、忧乐、愚明,不有类于天人之与凡夫哉!其与私产之农物,有无量之重复、赢余、腐败,得失岂可数算哉!其移无益以为大有益,岂可并论哉! 

 

猜你喜欢
  鲁颂·駉之什·佚名
  变动篇第四十三·王充
  说林上第二十二·韩非
  卷六三·邱濬
  心晦卷七·杨慎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庄子
  春秋传卷十九·胡安国
  卷二·吕祖谦
  卷六·佚名
  卷五十七·佚名
  卷二十三·赞宁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卷四十二·赜藏主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七·佚名
  第五十八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748_1 【春闺辞二首】李中   卷帘迟日暖,睡起思沈沈。辽海音尘远,春风旅馆深。   疏篁留鸟语,曲砌转花阴。寄语长征客,流年不易禁。   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   绿鉴开还懒,红

  • ●附录。鲁监国载略·佚名

    鲁王讳以海,高皇帝十世孙也。父寿镛。崇祯十五年,清师至山东,赂兖州守将刘泽清黄金十万,泽清遂弃州不守。清师入兖,寿镛自缢,鲁王被执。时年幼,诡称鲁王牧儿。见兵人掠王邸赀,王忽流泪。兵人怪之。旁有人曰:“此鲁王八千

  • 第二九四移光绪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一一七一○--一·佚名

    管带栋字副营移请新竹县:将私出藤草人犯,差拘讯办移文 关防 管带栋字副营关防二月十八日到管带栋字副营、两江尽先即补协镇都督府、随带加二级袁〔为〕移请差拘严办事。窃本月十七日,据抚垦局丁勇刘

  • 通志卷一百四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八陈袁枢【弟宪 宪叔父敬 敬弟泌】蔡凝 沈众 萧允【弟引】韦载【弟鼎】赵知礼 蔡景歴【子防】宗元饶 刘师知 谢岐毛喜 沈君理【弟君髙君公】陆山才 沈烱 

  • ●序·刚毅

    政事之端、纠纷万绪、不离乎吏户礼兵刑工、六曹之所掌、其所以布教施、令达上行下之文、一代自有程度、垂诸令甲、颁之薄海内外较若画一、无或差忒、受其成而考核事实、定其可否者、宰相尚书之职、而考其事所由起、则

  • 孙仲谋·苏辙

    任人莫难于托国。汉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养,征伐四夷,几丧天下。逮其晚岁,托国于霍光。光知用兵之害,罢均输榷酤,与民休息,而天下复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称贤君者,惟用霍光故也。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举国而付之诸

  • 卷三十八·郑玄

    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以诏者,以礼告王。○相,息亮反,此职内经注除“相为摈”、“相朝”、“相授”、“相亲”、“相随”、“相待”、“相为国客”、“相聘”、“相

  • 卷六·班固

    ○王者不臣王者所以不臣三,何也?谓天王之后,妻之父母,夷狄也。不臣二王之后者,尊先王通天下之三统也。《诗》云:“有客有客,亦白其马。”谓微子朝周也。《尚书》曰:“虞宾在位。”不臣丹朱也。不臣妻父母何?妻者,与己一体,恭承宗

  • 序·李廉

    晋杜预左氏传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逺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

  • 卷五十·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五十  明 冯复京 撰大雅荡之什一荡篇羹尔雅云肉谓之羮○广雅云羮谓之湆○释名云羹汪也汁汪郎也○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铏羹賔客亦如之疏云大羹肉湆盛于登谓大古

  • 卷六·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     宋 王与之 撰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郑康成曰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夫食官之长也【○贾氏曰谓与下庖

  •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二复次憍尸迦。置四大洲诸有情类。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小千界诸有情类。皆令修学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

  • 阎浮提树荫品第十·马鸣

    菩萨於是时,心怀惨然还。过到游观园,德曜犹天帝。诸仙圣之王,不以女色惑。时见农田夫,兴功耕犁作。践截蠕动虫,即起悲痛心。如亲伤赤子,恺然而长叹。去其树不远,伏藏忽出现。辟方一由旬,七宝光盈满。将从喜踊跃,取金画宝器。铭

  • 卷三·佚名

    是时尊者舍利弗。白妙吉祥童子言:善男子,如此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如此三毒贪瞋痴故。舍利弗言:善男子,此贪瞋痴住当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此三毒住由如地界故。舍利弗言:善男子,此地界复住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

  • 卷二十五·赜藏主

      ○筠州大愚(守)芝和尚语录师太原王氏子。升座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一言已出驷马难追。”问:“如何是城里佛?”师云:“十字街头石幢子。”问:“如何是为人一句?”师云:“四角六张。”进云:“意旨如何?”师云:“八凹九

  • 卷第二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三无明缘行取缘有。有何差别。答无明缘行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烦恼。谓无明取缘有者。广说如前。此业缘。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佚名

    □□释迦牟尼佛因信相菩萨。为一切众生及自己身问诸佛名。佛说十方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大菩萨僧已复欲大师子吼。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说者。明知如来常住不灭。□说众生尽有佛□□魔怖畏外道归伏故□□□□□□□□

  • 大方等陀罗尼经·佚名

    凡四卷。北凉法众译。又作方等檀持陀罗尼经、檀持陀罗尼。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佛应文殊师利之请问,说诸种陀罗尼功德。分初分、授记分、梦行分、护戒分、不思议莲华分等五部分,详明修忏行道、灭罪增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