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一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一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目录

卷第一

通集叙(冯子振撰)  通集叙(普会撰)  重刻叙(净戒撰)  旧叙(张抡撰)  本叙(法应撰)  品目

卷第二

世尊机录

佛世尊(廿四则)

卷第三

菩萨机缘

文殊师利(四则)  舍利弗(二则)  宾头卢(一则)  殃崛摩罗(二则)  那咤太子(一则)  七贤圣女(一则)  城东老姥(一则)  善慧大士(七则)

卷第四

菩萨机缘之余

布袋和尚(一则)  跋陀尊者(一则)  维摩居士(一则)  善财菩萨(五则)  天台智者(一则)  志公和尚(二则)

大乘经偈

经题[米-木+八]字(一则)  首楞严经(十七则)

卷第五

大乘经偈之余

圆觉经(十则)  法华经(九则)  文殊般若经(一则)  维摩经(五则)  金刚般若经(十一则)  华严经(六则)  楞伽经(一则)  般若心经(一则)

卷第六

祖师机缘

西天诸祖

初祖迦叶尊者(二则)  九祖伏驮蜜多(一则)  十祖胁尊者(一则)  十四祖龙树大士(一则)  廿四祖师子尊者(一则)  廿七祖般若多罗(一则)

东土诸祖

初祖达磨大师(六则)

卷第七

祖师机缘

东土诸祖

二祖慧可大师(一则)  三祖僧璨大师(一则)  四祖道信大师(一则)  五祖弘忍大师(一则)  六祖慧能大师(一则)

卷第八

祖师机缘

东土旁出诸祖

(初祖旁出)

波罗提尊者(一则)

(四祖旁出)

牛头法融禅师(一则)  鹤林玄素禅师(一则)  径山国一禅师(二则)  鸟窠道林禅师(二则)

(五祖旁出)

蒙山道明禅师(一则)  破灶堕和尚(二则)

(六祖旁出)

河北智隍禅师(一则)  西京慧忠国师(十一则)  永嘉玄觉禅师(一则)

卷第九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一世

南岳怀让禅师(四则)  清源行思禅师(六则)

六祖下第二世(南岳下第一世)

马祖道一禅师(九则)

六祖下第二世(清源下第一世)

石头希迁禅师(三则)

北宗

终南惟政禅师(一则)

卷第十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一(南岳下第二世之一)

百丈怀海禅师(九则)  南泉普愿禅师(五则)

卷第十一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二(南岳下第二世之二)

南泉禅师之余(廿二则)  盐官齐安国师(三则)  归宗智常禅师(七则)  韶州乳源禅师(一则)

卷第十二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三(南岳下第二世之三)

大梅法常禅师(四则)  五泄灵默禅师(一则)  盘山宝积禅师(七则)  水潦和尚(二则)  麻谷宝彻禅师(四则)  东寺如会禅师(二则)  西堂智藏禅师(一则)  大珠慧海禅师(三则)  百丈惟政禅师(二则)  泐潭法会禅师(一则)  杉山智坚禅师(一则)  石巩慧藏禅师(一则)  朗州中邑和尚(二则)

卷第十三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四(南岳下第二世之四)

泐潭常与禅师(一则)  汾州无业国师(二则)  鹅湖大义禅师(一则)  三角总印禅师(三则)  鲁祖宝云禅师(二则)  紫玉道通禅师(二则)  五台隐峰禅师(二则)  马头神藏禅师(一则)  华林善觉禅师(一则)乌臼和尚(二则)  石臼和尚(二则)  本溪和尚(二则)  西山亮座主(一则)  金牛和尚(一则)  嵩山和尚(二则)  则川和尚(三则)  忻州打地和尚(一则)  江西椑树和尚(五则)  石林和尚(一则)  潭州秀溪和尚(一则)  浮杯和尚(一则)  潭州龙山和尚(一则)

卷第十四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五(南岳下第二世之余)

襄州庞蕴居士(十四则)

六祖下第三世之六(清源下第二世之一)

药山惟俨禅师(十四则)  丹霞天然禅师(六则)

卷第十五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余(清源下第二世之余)

大颠宝通禅师(三则)  长髭旷禅师(三则)  法门佛陀禅师(一则)  大同普济禅师(四则)

六祖下第四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三世之一)

(沩仰宗)沩山灵佑禅师(廿五则)

卷第十六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二(南岳下前第三世之二)

黄蘖希运禅师(六则)  大慈寰中禅师(二则)  平田普岸禅师(二则)  长沙景岑禅师(九则)  子湖利踪禅师(二则)  鄂州茱萸和尚(二则)  白马昙照禅师(一则)  云际师祖禅师(一则)  陆亘大夫(五则)

卷第十七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三(南岳下前第三世之余)

甘贽行者(二则)

六祖下第四世之四(清源下第三世)

龙潭崇信禅师(二则)  道吾宗智禅师(六则)  云岩昙晟禅师(七则)  百岩明哲禅师(一则)  船子德诚禅师(二则)  药山高沙弥(二则)  刺史李翱居士(一则)  翠微无学禅师(一则)  孝义性空禅师(一则)  仙天禅师(二则)  马颊本空禅师(一则)  三平义忠禅师(一则)

卷第十八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五(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一)

赵州从谂禅师(二十则)

卷第十九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六(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二)

赵州禅师之二(廿五则)

卷第二十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七(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三)

赵州禅师之余(廿四则)  芙蓉灵训禅师(二则)  五台智通禅师(一则)  镇州普化和尚(六则)

卷第二十一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余(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余)

五台秘魔和尚(一则)  湖南祗林和尚(一则)  河中公畿和尚(一则)

六祖下第五世之一(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一)

(临济宗)临济义玄禅师(十七则)

卷第二十二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二(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二)

睦州陈尊宿(十七则)  乌石灵观禅师(四则)  相国裴休居士(四则)  新兴严阳尊者(一则)  杭州多福和尚(一则)  兴化石梯禅师(一则)  大随法真禅师(六则)  灵树如敏禅师(二则)  漳州浮石禅师(一则)

卷第二十三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三(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余)

灵云志勤禅师(五则)  金华俱胝和尚(二则)  末山尼了然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五世之四(清源下第四世之一)

德山宣鉴禅师(十四则)

卷第二十四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五(清源下第四世之二)

(曹洞宗)洞山良价禅师(廿六则)  神山僧密禅师(三则)  石霜庆诸禅师(六则)  渐源仲兴禅师(一则)  夹山善会禅师(十则)

卷第二十五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六(清源下第四世之余)

清平令遵禅师(二则)  投子大同禅师(十九则)

六祖下第五世之七(南岳下后第四世之一)

(沩仰)仰山慧寂禅师(廿二则)  香严智闲禅师(五则)

卷第二十六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余(南岳下后第四世之余)

(沩仰)京兆府米和尚(二则)  王敬初常侍(三则)  三角法遇庵主(一则)

六祖下第六世之一(南岳下第五世之一)

(临济)兴化存奖禅师(八则)  宝寿沼禅师(六则)  三圣慧然禅师(三则)  魏府大觉和尚(二则)  灌溪志闲禅师(二则)  定州善崔禅师(一则)  襄州历村和尚(一则)  虎溪庵主(一则)  桐峰庵主(一则)  沧州米仓禅师(一则)  云山和尚(一则)  刺史陈操尚书(二则)

卷第二十七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二(南岳下第五世之余)

(沩仰)霍山景通禅师(二则)  南塔光涌禅师(二则)  无着文喜禅师(三则)

六祖下第六世之三(清源下第五世之一)

大光居诲禅师(一则)  九峰道虔禅师(十则)  凤翔石柱禅师(一则)  涌泉景欣禅师(二则)  云盖志元禅师(一则)  覆船洪荐禅师(一则)  张拙秀才(一则)  洛浦元安禅师(十二则)

卷第二十八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四(清源下第五世之二)

韶山寰普禅师(五则)  天盖山幽禅师(一则)  太原海湖禅师(一则)  岩头全奯禅师(十三则)  雪峰义存禅师(廿一则)

卷第二十九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五(清源下第五世之三)

雪峰禅师之余(十一则)  高亭简禅师(一则)  (曹洞)云居道膺禅师(十则)  曹山本寂禅师(廿一则)

卷第三十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余(清源下第五世之余)

(曹洞)龙牙居遁禅师(八则)  疎山匡仁禅师(十二则)  越州乾峰和尚(四则)  钦山文邃禅师(三则)  白水本仁禅师(一则)  天童咸启禅师(二则)  京兆蚬子和尚(一则)  九峰普满和尚(一则)  幽栖道幽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七世之一(南岳下第六世之一)

(临济)南院慧颙禅师(五则)

卷第三十一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二(南岳下第六世之余)

(临济)镇州宝寿禅师(二则)  西院思明禅师(一则)  鲁祖山教禅师(一则)  (沩仰)资福如宝禅师(一则)  芭蕉慧清禅师(二则)

六祖下第七世之三(清源下第六世之一)

瑞岩师彦禅师(一则)  罗山道闲禅师(五则)  玄沙师备禅师(十九则)

卷第三十二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长庆慧棱禅师(七则)  保福从展禅师(六则)  镜清道怤禅师(十则)  鼓山神晏国师(三则)  翠岩令参禅师(一则)  太原孚上座(四则)  (云门宗)门文偃禅师(七则)

卷第三十三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五(清源下第六世之三)

云门禅师之二(三十则)

卷第三十四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余(清源下第六世之余)

云门禅师之余(廿五则)  谷山有缘禅师(一则)  白云善藏禅师(一则)  禾山无殷禅师(一则)  同安常察禅师(四则)  新罗泊严和尚(一则)  新罗大岭禅师(一则)  (曹洞)杭州佛日和尚(一则)  同安丕禅师(二则)  朱溪谦禅师(二则)  云居道简禅师(三则)  归宗怀恽禅师(一则)  新罗云住和尚(一则)  荷玉光慧禅师(一则)  育王弘通禅师(一则)  金峰从志禅师(五则)  曹山慧霞禅师(二则)  黄蘖山慧禅师(一则)  护国守澄禅师(五则)  报慈藏屿禅师(一则)  广德延禅师(一则)  石门献蕴禅师(一则)  木平善道禅师(二则)

卷第三十五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七世)

(临济)风穴延沼禅师(十二则)  颖桥安禅师(二则)  (沩仰)资福贞邃禅师(一则)  芭蕉继彻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八世之二(清源下第七世)

黄龙诲机禅师(一则)  明招德谦禅师(二则)  地藏桂琛禅师(二则)  大龙智洪禅师(三则)  白马行霭禅师(一则)  (曹洞)荐福思禅师(一则)  同安志禅师(二则)  广德义禅师(二则)  广德周禅师(一则)  石门慧彻禅师(三则)  太阳慧坚禅师(一则)  (云门)德山缘密禅师(一则)  巴陵颢鉴禅师(四则)  般若启柔禅师(一则)  香林澄远禅师(六则)

卷第三十六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八世之余(南岳下后第七世)

(云门)洞山守初禅师(四则)  奉先深禅师(一则)  荐福承古禅师(一则)  双峰竟钦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九世之一(南岳下第八世)

(临济)首山省念禅师(九则)

六祖下第九世之二(清源下第八世之一)

(法眼宗)法眼文益禅师(十四则)  清溪洪进禅师(一则)  龙济绍修禅师(四则)

卷第三十七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九世之余(清源下第八世之余)

(曹洞)梁山缘观禅师(四则)  云顶德敷禅师(一则)  石门绍远禅师(一则)  (云门)文殊应真禅师(二则)  南台勤禅师(一则)  五祖师戒禅师(四则)  智门光祚禅师(四则)  莲华峰祥庵主(一则)

六祖下第十世之一(南岳下第九世)

(临济)汾阳善昭禅师(三则)  叶县归省禅师(一则)  谷隐蕴聪禅师(二则)  广慧元琏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世之余(清源下第九世)

(云门)北禅智贤禅师(二则)  洞山晓聪禅师(三则)  雪窦重显禅师(十二则)  云盖继鹏禅师(一则)  天平从漪禅师(一则)  (曹洞)太阳警玄禅师(二则)  (法眼)天台德韶国师(二则)  清凉泰钦禅师(一则)  报恩玄则禅师(一则)  永明道潜禅师(一则)

卷第三十八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十一世之一(南岳下第十世)

(临济)石霜慈明禅师(十五则)  琅琊慧觉禅师(二则)  大愚守芝禅师(二则)  法华全举禅师(三则)  大道谷泉禅师(一则)  天圣皓泰禅师(一则)  浮山法远禅师(三则)  内翰杨文公亿(三则)

六祖下第十一世之余(清源下第十世)

(云门)云居晓舜禅师(一则)  玉泉承皓禅师(一则)  天衣义怀禅师(七则)  法昌倚遇禅师(一则)  (曹洞)投子义青禅师(二则)  (法眼)永明延寿禅师(二则)  九曲庆祥禅师(一则)  上方遇安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一(南岳下第十一世之一)

(临济)黄龙慧南禅师(一则)

卷第三十九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二(南岳下第十一世之余)

(临济)黄龙禅师之余(四则)  杨岐方会禅师(十则)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余(清源下第十一世)

(曹洞)芙蓉道楷禅师(四则)

六祖下第十三世(南岳下第十二世)

(临济)黄龙祖心禅师(二则)  白云守端禅师(五则)  保宁仁勇禅师(二则)  比部孙居士(一则)

六祖下第十四世(南岳下第十三世)

(临济)五祖法演禅师(十则)  兜率从悦禅师(一则)  法云杲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五世(南岳下第十四世)

(临济)昭觉圜悟禅师(二则)  太平佛鉴禅师(一则)  龙门佛眼禅师(一则)  金陵俞道婆(一则)

卷第四十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十六世(南岳下第十五世)

(临济)虎丘绍隆禅师(一则)  径山大慧禅师(三则)  正堂明辩禅师(一则)  大沩月庵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七世(南岳下第十六世)

(临济)天童应庵禅师(二则)  育王佛照禅师(二则)  水庵师一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八世(南岳下第十七世)

(临济)彦充肯堂神师(一则)  密庵咸杰禅师(一则)  伊庵有权禅师(一则)  焦山或庵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九世(南岳下第十八世)

(临济)松源崇岳禅师(四则)

六祖下第二十世(南岳下第十九世)

(临济)天目文礼禅师(一则)  荆叟珏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二十一世(南岳下第二十世)

(临济)石溪心月禅师(一则)  虚堂智愚禅师(一世)

未详承嗣

楼子和尚(一则)  杜顺和尚(一则)  月氏国王(一则)  西天外道(一则)  老宿(一则)  茶陵郁山主(一则)  二庵主(一则)  古德(五则)  宋太宗皇帝(四则)  钱塘镇使(一则)  烧庵婆(一则)

禅宗颂古通集目录卷第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居士分灯录劝缘引·朱时恩
  大雲初分智宝藏健度第三十二·佚名
  卷第十六·呆翁行悦
  菩提资粮论卷第六·龙树
  山庵杂录卷之上·无愠
  我品第二十四·佚名
  卷七·赞宁
  佛说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第一百一十二·佚名
  卷九十四(罗什译)·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三·法藏
  请食品第六·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之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八·曾国藩

      杜工部五古下九十五首  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瞋。仍

  • 芦川词 全文·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

  • 卷下·杨亿

    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杨亿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灶味灵篇。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钱惟演方瞳玄鬓粉闱郎。绛阙斋心奉紫皇。征士高怀云在

  • 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一帝系太祖皇帝【姓赵氏讳匡??郡人受周防帝禅在位十七年諡曰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太宗皇帝【讳炅太祖之弟初封晋王开宝九年嗣位在位二十二年諡曰神功圣德文武

  • 卷三十三 淳化三年(壬辰,992)·李焘

      起太宗淳化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申朔【一】,朝元殿受朝畢,改服通天冠、絳紗袍,復升坐,受羣臣上壽,酒三行,用雅樂,宮懸、登歌。罷大明殿上壽之禮。   諸道貢舉人萬七千三百,皆集闕下。辛丑,命翰林學士承旨蘇

  • 卷七 乾德四年(丙寅,966)·李焘

      起太祖乾德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丁卯朔,御文明殿受朝。   乙亥,遣中使葬樞密直學士趙逢妻朱氏。時逢權知閬州,上聞其妻病死京師,故令官給葬事。逢性慘酷,其在閬州,會賊窎起,攻逼州城,逢捍禦有功,及事平,誅滅者

  • 第六十四回 罗先生临阵伤躯 沈夫人佐夫抗敌·蔡东藩

      却说湖北巡抚陶恩培,莅任两月,因省城初复,元气中枵,兵民寥落,守备空虚,陶抚方赶紧筹防,不料长毛大至,连破汉口、汉阳,直达武昌。小子于六十二回中,曾叙武昌克复事,由曾国藩苦心孤诣,塔齐布以下将弁,效死前驱,方得杀败长毛,夺回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八·张岱

    马士英、阮大铖列传(附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方国安·马士英,贵阳人;万曆己未进士。历官至大同巡抚、都御史,被逮论死;年友阮大铖为其夤缘,得免死谪戍,遂结为死友。崇祯壬午又以大铖力,得复原官,督师凤阳。甲申北变,福王播迁在淮,大

  • 卷之二十七·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十二月。丙子朔。翰林院侍读荣光奏、各省已修铁路。请仿照京奉铁路办法。安设巡警。京奉一路。于站路巡警之外。宜酌添护路巡警。下邮传部知之。现月  ○丁丑。监国摄政王面奉隆裕皇太后懿旨。明

  • 卷之六十九·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九 传第五十三 喀尔喀赛因诺顔部总传 赛因诺顔部称喀尔喀中路至 京师三千余里东界博罗布尔哈苏多欢西界库勒萨

  • 世家卷第二 高丽史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太祖二。○(辛卯)十四年春二月丁酉新罗王遣*大守谦用复请相见。辛亥王如新罗以五十余骑至畿内先遣将军善弼问起居罗王命百官迎于郊堂弟

  • 萧至忠传·刘昫

    萧至忠,秘书少监萧德言的曾孙。他少年时就做了京城管辖的卫尉,以清正严谨著称。他曾经与朋友相约在路边相候,正碰上风雪冻冽,很多人都到避风的屋檐下去,萧至忠却说:“哪里有与人相约为了怕风雪而失信的呢?”他一人在风雪中不

  • 语道第二凡十四章·湛若水

      或问:&ldquo;鬼神之德之盛。&rdquo;曰:&ldquo;不知也。&rdquo;又问。曰:&ldquo;诚。知体物不遗,与不见不闻之为一不可掩,然后知诚之所为。知诚之所为者,然后知鬼神之情状。知鬼神之情状,然后可与语道。&rdquo;   知及

  • 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柳田先生·胡适

      去年夏天,承先生寄赠the genealogy of the to histories【《灯史之系谱》】的mr.leon hurwity english translation【英译本】及《唐末五代之河北地方与禅宗兴起之历史的社会情形》、《存奖》、《南院慧颐》各拔刷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序时当春暮绿暗红稀黄鸟间关午梦初醒忽见西方古佛放光射我此间因叹破山老人深入天童之室故其门下宗匠最多而莲月禅师洵为得髓之子也盖今日佛道大盛知识如云说法如雨行脚者不假远

  • 命案目睹记·阿加莎·克里斯蒂

    《命案目睹记》英国侦探小说大师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出版于1957年,中文名一直没变,英文名有两个:《4.50 from Paddington》;《What Mrs. McGillicuddy Saw》。侦探由简·马普尓小姐(Jane Marple)和克瑞达克督察(Craddock)出

  • 伊达政宗·山冈庄八

    《伊达政宗》是山冈庄八大师晚期的作品,所以笔法更成熟。他以文学化的笔触再现了伊达政宗从制霸奥羽到进入中央,周旋于秀吉、家康之间,从一个勇猛的战国武者到一个文明盛世的开拓者的全过程。全书包括黎明之卷、人取之卷

  •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缪荃孙

    五十二卷,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大事志。仿于阮文达广东通志之前事略,其后江西通志等皆因之,吉林通志则更名曰大事志。实则志与史相表里,前事略等,即如一省之本纪。今拟仿吉林诸志之名,曰大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