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淮南鸿烈解叙

淮南王名安,厉王长子也。长,高皇帝之子也。其母赵氏女,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皇帝七年,讨韩信於铜鞮,信亡走匈奴。上遂北至楼烦,还过赵,不礼赵王。赵王献美女。赵氏女得幸有身,赵王不敢内之於宫,为筑舍于外。及贯高等谋反发觉,并逮治王,尽收王家及美人,赵氏女亦与焉。吏以得幸有身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也。赵美人弟兼,因辟阳侯审食其言之吕后,吕后不肯白,辟阳侯亦不强争。及赵美人生男,患而自杀。吏奉男诣上,上命吕后母之,封为淮南王。暨孝文皇帝即位,长弟上书愿相见。诏至长安,日从游宴,骄赛如家人兄弟。怨辟阳侯不争其母於吕后,因椎杀之。上非之。肉袒北阙谢罪,夺四县还。归国,为黄屋左纛,称东帝。坐徙蜀严道,死於雍。上闵之,封其四子为列侯。时民歌之,曰: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上闻之,曰:以我贪其地邪?乃召四侯而封之。其一人病薨;长子安,袭封淮南王;次为衡山王;次为庐江王。太傅贾谊谏曰:怨雠之人,不可贵也。后淮南、衡山卒反,如贾谊言。初,安为辩达,善属文,皇帝为从父,数上书,召见。孝文皇帝甚重之,语使为《离骚赋》。自旦受诏,日早食已。上爱而秘之,天下方术之士多往归焉。於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着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於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瓖奇之事。其义也着,其文也富,物事其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於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故夫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也。是以先贤通儒,述作之士,莫不援采以验经传。以父讳长,故其所着,诸长字皆曰修。光禄大夫刘向校定撰具,名之淮南。又有十九篇者,谓之淮南外篇。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诵举大义。会遭兵灾,天下棋峙,亡失书传,废不寻修二十余载。建安十年,辟司空掾,除东郡濮阳令。睹时人少为淮南者,惧遂陵迟,於是以朝餔事毕之间,乃深思先师之训,参以经传道家之言,比方其事,为之注解,悉载本文,并举音读。典农中郎将弁揖,借八卷刺之,会揖身表,遂亡不得。至十七年,迁监河东,复更补足。浅学寡见,未能备悉其所不达,注以未闻。唯博物君子,览而详之,以劝后学者云尔。

猜你喜欢
  孟子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卷九·余萧客
  卷二十五·郑玉
  第18章·老子
  后序·王与之
  论语正义卷二十四·刘宝楠
  初品第一·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卷六·佚名
  殖善根品第十一·佚名
  老 子 述 义·太虚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太虚
  卷三十九·佚名
  宗镜录卷第十五·延寿
  大方等陀罗尼经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二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丙午八】立秋【七月十四日】秋月已将半今朝方立秋灵台律有验碧宇火无留微雨间【去声】时洒闲云傍晩收农占真协吉【农谚以立秋日不雨为秋掉

  • 卷之三 己亥岁至辛亥岁(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九年)·佚名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己亥岁至辛亥岁(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九年)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觉罗勒德洪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

  • 今献备遗卷七·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解缙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也少颖悟絶人日记数千言终其身不忘年十八举江西乡试第一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廷试所对策过髙读卷者抑寘三甲时兄纶及妹婿黄金华同登第髙皇帝喜授纶祠祭主事缙与金华皆中书庶吉士日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四·佚名

    光宗实录泰昌元年 (八月)〔泰昌元年(按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八月辛亥〕,两广总督许弘纲奏:乌猪外洋有倭船四只寄泊,官兵斩获贼首五颗、生擒四十名、夺获器甲,余贼落海无数;题叙有功员役。下部。福建巡抚王士昌奏:海

  • 卷二百七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律历唐太宗贞观初李淳风上言曰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则浑天仪也周礼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见日行黄道之验也暨于周末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科试考一国家初起右武其于文事亦不数数焉大要各以其途进然庚戌诏见天子意在矣百余年来日以益重非从此出者多见摈异途不辄当要津此岂一朝一夕哉作科试考初设科举条格诏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奉天承运皇帝诏

  •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管仲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呜呼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惠王丰赏厚赐以竭藏,赦奸纵过以

  • 礼记析疑卷十七·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大传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髙祖有大事有大功勲也若无功者皆得请则为礼制之常而不当谓之干矣观下文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可见为非常功伐追王太王亶父王季歴文王昌西汉之末絶不闻有纬书自王莽假

  • 解脫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二   此明求第二禪思惟初禪過患二[一]禪功德.爾時坐禪人欲樂起第二禪已於初禪身得   自在.何以故.若於初禪未得自在雖復思惟欲除覺觀望得二禪還復退

  • 庚辰重九缙云登高集序·太虚

    庚辰重九,在渝州嘉陵江小三峡上缙云山,倡议作登高诗会。以王摩诘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分韵。由冶公、了空设蔬,集山中缁素能诗者。宴毕,同跻缙云九峰最雄杰之狮子

  • 从锡兰佛教的和合说到中国佛教会的整理·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科仑坡比丘大会欢迎会讲──今天承锡兰比丘大会、及当地信佛的市民,对本团作盛大的招待,并对我们民族的抗战建国有热烈的同情,非常愉快而感激!中国与锡兰,本来有很久的佛教友谊,现在我们不但要恢复,并且要

  • 答朱光潜问·太虚

    问:佛教虽说因缘,于宇宙最初因之问题,究无解答,与西洋哲学同!既诸法缘生,一切皆由因缘决定,人类行为亦被因缘决定,何能自由改造将来之因?答:第一问题,佛认为是聪明人不当问的,所以佛在世时,有人问到宇宙最初因,佛就是不答覆他,或者答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复次目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东南方。去是刹八万四千四天下国土。名三幔陀质(晋言遍等)。其佛名质多拘冲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晋言幻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现在说法。彼四天下世界尽甚好。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四·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上堂四住夔州府開縣大寧禪寺,入院,三門,云:「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教山僧從何處入?」以拄杖畫此㊇,云:「從者裏八字打開。」方丈,云:「即此用、離此用,主賓互換;胡來現、漢來現,妍醜自分。新長老忍俊不禁

  • 三 集·佚名

    第一 愚人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之祇陀林中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诸比丘即答称世尊曰:&ldquo;世尊!&rdquo;世尊即如是说:&ldquo;诸比丘!诸怖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又,诸灾

  • 无事生非·莎士比亚

    喜剧。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于1599年。阿拉贡亲王带青年贵族克劳狄奥和培尼狄克拜访总督梅西那。克劳狄奥倾心于总督的女儿希罗,并向她求婚。总督有一个侄女名叫贝特丽丝,她生性活泼、俏皮机敏,遇到了狂放不羁、言辞锋利

  • 明诗评·王世贞

    诗人传记与评论著作。明王世贞撰。该书四卷,前后各有自叙一篇,共收录明代诗人一百十八人,各人名下均列其小传及一段评语,亦有两人合一段评语者。卷一首列“李君梦阳”、“何君景明”、“李君攀龙”,其后自“徐博士祯

  • 陀罗尼杂集·佚名

    凡十卷。撰者不详。又称陀罗尼集、杂咒集。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集录诸经中之陀罗尼,并载其受持功德。卷一收集神咒十五首,卷二集神咒十八首,卷三集神咒十一首及诸菩萨天王龙王发愿偈,卷四集神咒二十一首,卷五集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