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呜呼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惠王丰赏厚赐以竭藏,赦奸纵过以伤法;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奸门闿。故曰泰则反败矣。侵主好恶反法以自伤,喜决难知以塞明,从狙而好小察,事无常而法令申,不●,则国失势。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声。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权大倾,不●,则所恶及身,劳主不明分职,上下相干,臣主同,则刑振以丰,丰振以刻。去之而乱,临之而殆,则后世何得?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不●,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芒主通人情以质疑,故臣下无信,尽自治其事,则事多。多则昏,昏则缓急俱植。不●,则所见不善,余力自失而罚,故主虞而安,吏肃而严,民朴而亲,官无邪吏,朝无奸臣,下无侵争,世无刑民。故一人之治乱在其心,一国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主好本,则民好垦草莱,主好货,则人贾市,主好宫室,则工匠巧,主好文采,则女工靡,夫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死与不食者,天下之所共恶也,然而为之者何也?从主之所欲也,而况愉乐音声之化乎?夫男不田,女不缁,工技力于无用,而欲土地之毛,仓库满实,不可得也。土地不毛,则人不足;人不足,则逆气生;逆气生,则令不行。然强敌发而起,虽善者不能存。何以效其然也?曰:昔者桀纣是也,诛贤忠,近谗贼之士,而贵妇人,好杀而不勇,好富而忘贫,驰猎无穷,鼓乐无厌,瑶台玉餔不足处,驰车千驷不足乘,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百姓罢乏,君子无死,卒莫有人,人有反心。遇周武王,遂为周氏之禽,此营于物而失其情者也,愉于淫乐而忘后患者也;故设用无度,国家踣,举事不时,必受其菑。夫仓库非虚空也,商宦非虚坏也,法令非虚乱也,国家非虚亡也。彼时有春秋,岁有败凶,政有急缓。政有急缓,故物有轻重,岁有败凶,故民有义不足。时有春秋,故谷有贵贱,而上不调淫,故游商得以什伯其本也。百姓之不田,贫富之不訾,皆用此作。城郭不守,兵士不用,皆道此始。夫亡国踣家者,非无壤土也,其所事者非其功也。夫凶岁雷旱,非无雨露也,其燥湿非其时也。乱世烦政,非无法令也,其所诛赏者非其人也,暴主迷君,非无心腹也,其所取舍非其术也。故明主有六务四禁,六务者何也?一曰节用。二曰贤佐。三曰法度。四曰必诛。五曰天时。六曰地宜。四禁者何也?春无杀伐,无割大陵,(人果)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夏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功,射鸟兽。秋毋赦过释罪缓刑。冬无赋爵赏禄,伤伐五谷故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秋政不禁,则奸邪不胜。冬政不禁,则地气不藏。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大水漂州流邑,大风漂屋折树,火暴焚地燋草。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蛰虫不藏。宜死者生,宜蛰者鸣,苴多螣蟆,山多虫螟。六畜不蕃,民多夭死,国贫法乱,逆气下生,故曰:“台榭相望者,亡国之庑也。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羽剑珠饰者,斩生之斧也。文采纂组者,燔功之(上穴下缶)也。”明王知其然,故远而不近也,能去此取彼,则人主道备矣。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夫矩不正,不可以求方。绳不信,不可以求直。法令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势者,人主之所独守也。故人主失守则危,臣吏失守则乱,罪决于吏则治。权断于主则威。民信其法则亲。是故明王审法慎权,上下有分。夫凡私之所起,必生于主。夫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上多喜善,赏不随其功,则士不为用。数出重法,而不克其罪,则奸不为止。明王知其然,故见必然之政,立必胜之罚。故民知所必就,而知所必去,推则往,召则来,如坠重于高,如渎水于地,故法不烦而吏不劳,民无犯禁,故百姓无怨于上,上亦法臣法,断名决,无诽誉。故君法则主位安,臣法则货赂止,而民无奸,呜呼美哉。名断言泽。饰臣克亲贵以为名,恬爵禄以为高。好名则无实,为高则不御。故记曰:无实则无势,失辔则马焉制。侵臣事小察以折法令,好佼反而行私请;故私道行则法度侵,刑法繁则奸不禁,主严诛则失民心。乱臣多造钟鼓。众饰妇女以惛上;故上惛则(阜巢)不计,而司声直禄,是以谄臣贵而法臣贱,此之谓微孤。愚臣深罪厚罚以为行,重赋敛,多兑道以为上,使身见憎而主受其谤。故记称之曰愚忠谗贼,此之谓也。奸臣痛言人情以惊主,开罪党以为雠。除雠则罪不辜。罪不辜,则与雠居,故善言可恶以自信,而主失亲。乱臣自为辞功禄,明为下请厚赏。居为非母,动为善栋。以非买名,以是伤上,而众人不知,之谓微攻。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佚名
  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佚名
  卷十六 十六之一·孔颖达
  说民第五·商鞅
  评议·洪应明
  近思録集注卷二·茅星来
  卷八十七·湛若水
  目录·德清
  孟子集注考证卷六·金履祥
  第74章·老子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抄本)著者跋记·梁漱溟
  书 赠 海 定·太虚
  大乘位与大乘各宗·太虚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佚名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回 仇牧之合家团圆 土条蛇满门诛戮·蒲松龄

    却说那仇福到了口外,仇牧之看见大喜,把缎子送给了将军,才讲赎身;讲了好几天,事体方妥。朋友们来饯行。又待了好几日,爷俩才起了身。及到至家,已是残冬将尽。到了庄外,看见红旗飘摇。仇福说:"俺兄弟中了!" [耍孩儿]指一指那旗杆

  • 野谷诗稿卷六·赵汝鐩

    宋 赵汝鐩 撰多景楼北固危登最上层身浮霄汉手扪星江连淮海东南胜山出金焦左右青天水精神清雁骨风烟图画入秋屏萧萧古意凭栏久目尽斜阳没逺汀岳阳楼洞庭雄压岳阳楼万里风烟万里秋左右江湖同浩荡东西日月逓沈浮青蛇鸣

  • 唐本纪第六·欧阳修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世本夷狄,无姓氏。父霓,为雁门部将,生子邈佶烈,以骑射事太祖,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太祖养以为子,赐名嗣源。梁攻兖、郓,硃宣、硃瑾来乞师,太祖遣李存信将兵三万救之。存信留莘县不进,使嗣源别以兵三干先击

  • 卷四十 志十五·赵尔巽

      ◎灾异一   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五行之沴,地气为之也。水不润下,火不炎上,木不曲直,金不从革,土爰稼穑,稼穑不熟,是之谓失其性。五行之性本乎地,人附于地,人之五事,又应于地之五行,其洪范最初之义乎?明史五行志着其祥异,而

  • 卷五百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丁未朔,曾布以王斿事乞罷,不許。   戊申,三省、樞密院同呈涇原奏,降羌喝強山言,西人欲以今秋併兵寇一路,仍云更不與實,袞都宗托卜德言不攻城塞也,但覓便深入,殺擄人戶。上深以為憂。

  • 后汉光武皇帝纪七卷第七·袁宏

      十三年(丁酉、三七)  春正月戊子,诏曰:“往年敕郡国,勿因计吏有所进献,今故未止,非徒劳役,道途所过未免烦费。已敕太官勿复 受。其远方食物乘舆口实可以荐宗庙者,即如旧制。”时有献善马,日行千里,宝剑直百金。

  •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蔡东藩

      却说梁冀带剑入朝,突被殿前一人,叱令退出,夺下佩剑,这人乃是尚书张陵,素有肝胆,故为是举。冀长跪谢过,陵尚不应,当即劾冀目无君上,应交廷尉论罪。桓帝未忍严谴,但令冀罚俸一年,借赎愆尤,冀不得不拜谢而退。河南尹梁不疑,尝举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六·陈厚耀

    魏杂録仲尼见梁君梁君问仲尼曰吾欲长有国吾欲列都之得吾欲使民安不惑吾欲使士竭其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为之奈何仲尼对曰千乘之君万乘之主问于丘者多矣未甞有如主君问丘之术也然而尽可得也丘闻

  •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二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二七佥禀光绪五年四月十八日一二二二○--一·佚名

    红毛港庄地甲、庄耆等,禀请新竹县正堂刘,准予清庄除盗具佥禀人地甲吴清明、庄耆吴元、许水等,为事关大患,不得不叩乞,佥请除盗清庄,以靖地方事。切我红毛港等处,自始基以来,久已俗尚淳朴,人尽敦崇,安居乐业

  • 第十四章 正月十二日·冯玉祥

    我在海阳镇被监禁到第四天的早上,执事官梁喜奎同几个弁目到我禁闭的屋里来。梁是河南舞阳人,光绪二十九年在韩家墅我们同为哨长。在这里顺便插叙一两件事,以见梁的为人,和我们的交谊。—那时梁极好读书,也希望我专心

  • 第77章 一心一意要做袁世凯的蒋介石·冯玉祥

    最近,蒋介石拉了所谓青年党、民社党加入他的伪政府,于是美国的反动派说蒋介石的政府,已经民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加入一个汉奸曾琦、一个小政客张君劢,蒋介石的政府就算民主。不论怎么说的好听,蒋介石的政府还是一个专政的

  • 二十八年·佚名

    (乙未)二十八年大明萬曆二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戌,天將遊擊陳雲鴻奉勑,宣諭倭衆。自此,軍門差官相續往來。〈諭以將降典使臣,促令撤歸也。〉時,天將帶兵丁,絡繹道路,不但館待供費,漢人侵掠一路,閭閻鷄豚牛馬殆盡。○左贊成鄭

  • 祸虚篇第二一·王充

    【题解】传书上认为,恶人有过错,一定要遭到天地鬼神降灾祸的惩罚,王充则认为它是“虚而无验”的欺人之谈,所以把篇名称为“祸虚”。子夏眼睛瞎了,传书上说是“天罚有过”之人。王充运用逻辑推理逐一加以驳

  • 唯识之净土·太虚

    ──十五年春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讲──一、一切法中之识法  将以唯识明净土,且先略说唯识义:欲知唯识义,应了一切法。一切法者,有为、无为摄尽,其义繁广,玆但简谈:有为者、有生灭作用义,无为者,无生灭作用义。有为法:一、假

  • 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静泰

    释静泰撰夫文字即解脱真场。摽不二之宗。名句称波若玄扄。开唯一之路。是以法籍驰简。诏百亿而同文。至教驱辙。环大千而共轨。玉箱花题。炳发天城。金牒宝词。昭彰龙宇。自悲云西起。慈液东飞。肇渐昭于周星。终大明

  • 鲠直张千替杀妻·佚名

    一作“刎头张千替杀妻”。简名《替杀妻》。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写屠户张千与员外结拜为兄弟。员外离家西去索钱。半年后,张千与其母、义嫂扫祭祖坟时,嫂支开张母,勾引张千。张佯许待回家。嫂归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