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朱光潜问
问:佛教虽说因缘,于宇宙最初因之问题,究无解答,与西洋哲学同!既诸法缘生,一切皆由因缘决定,人类行为亦被因缘决定,何能自由改造将来之因?答:第一问题,佛认为是聪明人不当问的,所以佛在世时,有人问到宇宙最初因,佛就是不答覆他,或者答覆他没有最初因。随拈一法,从前推就有他的因,向后推就有他的果;佛法因果,惟如此就现前事物而说。若说有最初因,宇宙就可以不要最初因。若说宇宙万物要有一个最初因,那末最初因为什么可以不要一个因?若最初因再有因,就不成最初因了。若说最初因可以不要因,则最初因就不在宇宙万物内,就是一个没有的东西了。所以佛说因果,是就现前解释。
至于因缘,佛法上所谓十因、四缘、五果,不仅有异时因果,还有同时的因果。现在所谓自然,大抵指异时因果,佛法上谓之异熟因果及等流因果,因为是先决了,好像不能以人力转移的,所以谓之自然,但是异熟、等流因果之外“还有增上因果、士用因果。增上因果与士用因果,是以当前遇到的关系而生影响;要遇到如此的关系,才可生如此的影响,不遇到就不生;所以是不决定的。因为增上因、士用因之不决定,所以可以抉择取舍,造成或善或恶的增上因。在能抉择者中,要算人是最富于活动力,于行为思想最能自己抉择。就有情的内心分析,依唯识说,八识之中,意识多分非异熟性,就是说意识最易接受现遇的影响而主动转移之。人的意识最发达,所以人最有造作力,能觉察真伪,抉择是非,自造善因。这是佛教人生观有造善恶因自由的解释。(见海刊十九卷八期)
(附注)见“中国需耶教与欧美需佛教”文后。
猜你喜欢 卷十一·赞宁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卷五百八十三·佚名 卷第四十三·志磐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三·虚舟普度 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依忉利天宫所说经译)·佚名 学佛当具择法眼·印光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法藏 称叹如来品第二·马鸣 大雲初分大众健度第一·佚名 第十四品 学处分别·佚名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法华玄论卷第四·吉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