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十一     明 湛若水 撰

儆戒三

唐太宗贞观二年二月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羣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臣若水通曰唐太宗不敢自恃其尊而畏天惮臣可谓能自儆矣然而愆度败礼乃有为庸人之所不为何也不察天理之正尔天理不察而外施仁义徒用智以服人卒成覇功尚望其上合天心下副人望邪魏征之徒初无格君之学而徒以绳愆补过为能其视商周一徳之君臣何如也

唐太宗贞观二年四月突厥颉利可汗请入朝帝谓侍臣曰向者突厥之彊控百万凭陵中夏用是骄恣以失其民今自请入朝非困穷肯如是乎朕闻之且喜且惧何则突厥衰则边境安矣故喜然朕或失道他日亦将如突厥能无惧乎卿等宜不惜苦谏以辅朕之不逮也

臣若水通曰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书曰无怠无荒四夷来王言不可不戒也人主有儆戒之心固足以进徳业而保大位矣太宗贞观之初中国人安突厥入朝乃曰朕或失道他日亦将如突厥得而不忘丧安而不忘危推是心也何所不至然贞观之美虽庶几成康而无学问扩充之道所以渐不克终也故儆戒善矣扩充要焉

唐太宗贞观五年康国求内附帝曰前代帝王好招来絶域以求服逺之名无益于用而靡弊百姓今康国内附倘有急难于义不得不救师行万里岂不疲劳百姓以取虚名朕不为也遂不受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尔

臣若水通曰古之明君治而不忘乱安而不忘危所以存儆戒也太宗因康国来附深懐劳民之虑而絶之其亦近是乎虽然他或以兵克而郡县之者岂今乃悔心之萌乎抑亦未能充其类也乎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三月庚子上宴洛阳宫西苑泛积翠池顾谓侍臣曰炀帝作此宫苑结怨于民今悉为我有正由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内为謟谀外蔽聪明故也可不戒哉

臣若水通曰鉴善不如鉴恶以其惩戒之心切也鉴恶之心不切则其为善之志不勇矣故观其宫室则思峻雕之戒观其台榭则思琼瑶之戒然而不善者未之有也诗曰殷鉴不逺在夏后之世其太宗之于炀帝之谓乎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曰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彊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昔隋之未乱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故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夫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逺佞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固无得而称焉夫取之实难守之甚易陛下能得其所难岂不能保其所易乎

臣若水通曰人之常情无所惩于前则亦无所戒于后故太宗恭俭之心以惩创于隋乱之初也渐不克终之咎以自满于贞观之后也后之人君又宜鉴戒于斯云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上问侍臣曰创业与守成孰难房龄曰草昧之初与羣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臣若水通曰创业实难守成不易二者一道也故人主常念创业之难则思守成之道矣二者并行而不悖可也书曰慎厥终惟其始愿治之君其留意焉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谓侍臣曰朕有二喜一惧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寇乆服边鄙无虞二喜也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此一惧也古人儆戒无虞正以此尔

臣若水通曰尧舜之间治化极矣而犹曰儆戒无虞推而至于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充此念尔太宗以二喜不忘一惧得非唐虞儆戒之意乎然而君臣无精一之学故徒有一念之善而不能扩而充之此所以虽一致贞观之治而渐不克终后之人君有志图治而不讲于圣学者又当儆戒于斯焉

唐髙宗永淳元年七月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谏曰陛下封泰山告太平致羣瑞与三皇五帝比隆矣数年以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嵗驾陛下宜恭黙思道以禳灾谴乃更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备国家耳目窃以此为忧也

臣若水通曰记有之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时和嵗丰民物安阜然后祥瑞可致彼髙宗宜因荒歉兵侵之灾恐惧修省可也而乃封泰山五岳劳民兴役可谓无忌惮者矣中外以言为讳者几二十年而李善感独能直谏人皆有鳯鸣朝阳之称而髙宗不知悔悟后世聼言之君尚鉴之哉

唐则天垂拱元年秋九月己巳雍州言新丰县东南有山踊出改新丰为庆山县四方毕称贺江陵人俞文俊上书言天气不和而寒暑并人气不和而疣赘生地气不和而塠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塞隔而山变为灾陛下谓之庆山臣以为非庆也臣愚以为宜侧身脩徳以答天谴不然殃祸至矣可不儆哉

臣若水通曰夫地隂道也臣道也女道也地而出山武氏以臣妾主天下隂阳反易之征也武氏不知儆所谓利其灾矣举朝四方不能言而反贺焉号为庆山所谓矫诬上帝者欤文俊布衣能言之一时之臣又宁不厚顔乎

唐宗开元二年张廷珪等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恱郑声好游猎为戒上虽不能用咸嘉赏之

臣若水通曰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经术端士朴素崇而郑声游猎之事逺矣宗即位再朞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又选乐工自教法曲于梨园又选妓女置宜春院于西内其溺意于滛声艶色甚矣张廷珪等上疏以为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其遏人欲以存天理之意亦切矣惜乎体认天理之学不讲而徒经术端士朴素之崇无克复之本至使天理不足以胜人欲如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晩年霓裳羽衣之好又益甚焉吁可鉴哉

唐肃宗至徳二载李泌曰建宁广平之事臣所以言之者非咎既往乃欲使陛下慎将来尔昔天后有四子长曰太子天后方图称制恶其聪明酖杀之立次子雍王贤贤内忧惧作黄台辞冀以感悟天后天后不聼贤卒死于黔中其辞曰种黄台下熟子离离一摘使好再摘使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今陛下已一摘矣慎勿再摘上愕然曰安有是哉卿录是辞朕当书绅对曰陛下但识诸心以自儆何必形于外也臣若水通曰诗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知所戒李泌述雍王黄台辞以告肃宗而肃宗惕然知戒矣帝欲书诸绅泌以不若识诸心将顺其美矣广平王之功不危而良姊之忌譛不行有以也夫泌厯事肃代徳三朝皆能言人所不能言皆药石也果能从其言而识之于心岂非国家之福哉

唐宪宗元和七年春三月丙戌上御延英殿李吉甫言天下已太平陛下宜为乐李綘曰汉文帝时兵不血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犬戎腥羶近接泾陇烽火屡惊加之水旱时作仓廪空虚此正陛下宵衣肝食之时岂得谓之太平遽为乐哉

臣若水通曰佞臣惟恐君不乐忠臣惟恐君不忧乐则肆肆则慢天忽民而可忧者至矣忧则敬敬则畏天防民而可乐者至矣观诸吉甫与綘之言而忠佞见矣幸宪宗之明有以别白之也呜呼后之人君于臣下之言尚毋喜其徇己而恶其逆已也哉

唐宣宗大中七年冬十二月左补阙赵璘请罢来年元防止御宣政上以问宰相对曰元防大礼不可罢况天下无事上曰近华州奏有贼光火刼下邽闗中少雪皆朕之忧何谓无事虽宣政亦不御也

臣若水通曰镇抚百姓爕理隂阳此宰相事也贼刼下邽闗中少雪而宰相以为无事可宴乐是佞臣也宜以上方劒断其头以示中外宣宗知其説之非而以为忧亦可谓知所儆戒者矣惜其不能正佞臣之罪而旌赵璘之忠与不知儆戒者同尔唐之不竞有以也夫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冬十月壬申大理少卿康澄上书曰国家有不足惧者五有深可畏者六隂阳不调不足惧三辰失行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涸不足惧蟊贼伤稼不足惧贤人藏匿深可畏四夷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亷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蔑闻深可畏不足惧者愿陛下存而勿论深可畏者愿陛下脩而靡忒优诏奬之

臣若水通曰天人一也天变之不测由人事之不顺也人君所惧者天尔诚知所以惧天变则知所以脩人事矣人事脩则天变消矣康澄直言人事之不顺为可畏而曰天变不足惧冀以劝其君脩人事之实而不知又启其君忽天变之心非所以论天人之理也

刘向説苑曰福者祸之门也是者非之尊也治者乱之先也事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闻也

臣若水通曰福者祸之伏也是者非之始也治者乱之起也是故君子福而不忘祸是而不忘非治而不忘乱忧勤惕厉之心未尝一日而少懈也然不知所谨则患不旋踵矣益曰儆戒无虞君天下者可不念欤

刘向曰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忧惧惟恐不足臣若水通曰天人有交胜之理祸福有倚伏之机何也其所由来者渐矣不知其萌而谨之则福将日替而祸将日炽矣可不畏也惟能反之于心而干干以终日则人可胜天祸可使福故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惟明主独观祸福之原而谨之于豫可也

刘向曰楚庄王曰明主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至言而恐不能行臣若水通曰益陈儆戒之道而归之无怠无荒盖处尊位未至于过也而恐过者存焉得意未至于骄也而恐骄者存焉闻至言未至于不能行也而恐不能行者存焉故或须臾儆戒之不存则是怠荒之所由起也楚庄王其知儆戒之道乎人君知此三者则必触类知儆而无怠荒焉庶乎免矣

班固白虎通曰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改过脩徳深思虑也

臣若水通曰人君之于天如子之于父母不可不识父母之心也天心仁爱人君人君贵识天心而已茍能识之灾变虽洊见而儆戒之心弥笃如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起敬起孝安有父母之心不可回者乎子不改故父之心斯不得而不逐之矣君不悔过则上天斯絶之矣有国者儆之戒之哉

韩文韩愈守戒曰诗曰大邦维翰书曰以蕃王室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今人有宅于山者知猛兽之为害则必髙其柴援而外施防穽以待之宅于都者知穿窬之为盗则必峻其垣墙而内固扃钥以防之此埜人鄙夫之所及非有过人之智而后能也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崛强之间而不知为之备噫亦惑矣野人鄙夫能之而王公大人反不能焉岂材力为有不足欤葢以谓不足为而不为尔天下之祸莫大于不足为材力不足者次之不足为者敌至而不知材力不足者先事于思则其祸也有间矣彼之崛强者带甲荷戈不知其多少其绵地则千里而与我壤地相错无有丘陵江河洞庭孟门之闗其间又自知其不得与天下齿朝夕举踵引颈冀天下之有事以乗吾之便此其暴于猛兽穿窬也甚矣呜呼胡知而不为之备乎哉贲育之不戒童子之不抗鲁鸡之不期蜀鸡之不支今夫鹿之于豹非不巍然大矣然而卒为之禽者爪牙之材不同猛怯之资殊也曰然则如之何而备之曰在得人

臣若水通曰韩愈守戒之言其知道乎原患之成而起于无畏要治之本以归于得人夫无畏则肆肆则不豫开敌之隙固其自为之尔惟畏则心存心存则虑审得人而备自有不容己焉者畏之所生也则又得人者之本也是故安危之道岂逺乎哉畏肆之间而已矣冦敌之驭崛强之防天子诸侯其道一也古之人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有备故无患也而况危乱之秋乎若愈之言可以为万世人君告也

格物通卷十一

猜你喜欢
  三传辨疑卷三·程端学
  经济文衡前集卷七·佚名
  古文尚书冤词卷二·毛奇龄
  卷二十八·沈廷芳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冯友兰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空品第十八·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道宣
  卷四十六·赜藏主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二·王亨彦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十一卷·宝亮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谓·唐圭璋

      谓字公言,初字谓之,长洲(今苏州)人。生于乾德四年(966)。淳化三年(992)进士。天禧中,拜平章事,封晋国公。后贬崖州司户,致仕,居光州。景祐四年(1037)卒,年七十二。有丁晋公集四卷,不传。   凤栖梧   十二层楼春色早。三殿笙歌

  • 楔子·罗贯中

    (石守信引王全斌、潘美及二小卒俱戎装上,诗云)亲统貔貅百万兵,兜鍪日日侍承明。朝梁暮晋何时了,定许将军见太平。下官姓石,双名守信,大梁人氏。方今周世宗登基,四方扰攘,干戈不息。为我累建大功,升授马步亲军都指挥使,统领着八十

  • 第二十四出 渝盟·周履靖

    【步蟾宫】〔外领众上〕中原豺虎纵横起。受金符统握兵机。勤王未忍尽忘私。心愧过门神禹。且喜已到家庭。军校们。外厢伺候。〔众应下〕【粉蝶儿】〔老旦上〕门巷喧腾。喜报良人返斾。〔见介老旦〕江山阻隔。梦寐怀

  • 巻九·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卷九元 郝天挺 注谭用之赠索处士不将桂子种诸天长得寻君水石边豹夜寒和雾隠【列女传陶苓子妻諌其夫曰妾闻南山有豹雾雨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衣毛而成其文章】骊龙春暖抱珠眠【搜神记河上翁

  • 致吴景超等·闻一多

    景超,毓琇,毅夫,实秋诸位新知旧好:我在这海上飘浮的六国饭店里笼着,物质的供奉奢华极了,(这个公司底船比中国南京等号底船价贵多了,因为他的设备更讲究。)但是我的精神乃在莫大的压力之下。我初以为渡海的生涯定是很沉寂,幽雅,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十月甲辰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邬景和代 颁明年大统历 上不御殿百官于大朝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乙巳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广宁伯刘允中祭 陵寝 命太子太保魏国公徐鹏举守备南京兼掌中军都督府事○丙午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佚名

    正统八年二月丁亥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行礼○敕谕随满河等十三卫指挥歹扎等塔鲁木等四十五卫指挥别里哥等曰近者辽东守将擒获贼寇至京多是女直野人与兀良哈达子已寘之法矣惟尔等往来朝贡而尔之同类又于边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乙丑朔大学士赵志皋奏谢 圣谕朕眷留元辅朝夕在心昨特传谕翼卿祗领机务烦重宜即遵承入阁办理慎无再有所陈○大学士张位奏陈谢悃并乞放还臣奉职无状近被尚书孙丕扬恣言诬蔑有玷恩私连日省愆自艾席藁

  • 范睢因王稽入秦·佚名

    【提要】 范睢是本书的又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口才与谋略在战国纵横家中属于一流。“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是最可恨最可悲的,我们看看范睢是怎样推销自己,从而受到重视,登上历史舞台的。 【原文】 范子因王稽入秦,献

  • 中庸章段·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天命之谓性  修道之谓教天有本然之理焉而其流行而赋於物则命所由名也人物得其理以有生如受天之命者是之谓性性者生理之具於心者也理具於心必发见於日用之间如循之以出者是之谓道道者人所常行之路也因

  • 進春秋集義表·李明复

    進春秋集義表臣聞聖人達而賞罰行聖人窮而褒貶作褒貶者萬世賞罰也昔孔子作春秋人見其所褒貶者既往之人也不知聖人固為來者設也論者乃謂天下有道聖人推而行之天下無道聖人述而藏之豈知春秋蓋亦推而行之乎漢董仲舒記孔子

  • 五诰解卷三·杨简

    召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胐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戍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

  • 卷第一百四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五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然此念住总说唯一。谓心所中一慧自性。根中慧根。力中慧力

  • 卷第二十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七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赞 释迦文佛像(依上人请) 三界群生迷真遂妄贪嗔愚痴历劫遮障苦海漂沉永无出望是故我佛如来以大定慧力摄伏众魔于菩提树下为人天之榜样稽首拜言非

  • 卷十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五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洪州西山亮座主(马祖一嗣) 参马祖。祖问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师曰不敢。祖曰将什么讲。师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师抗声曰。心既讲不得。虚

  • 三峰藏和尚语录后序·三峰法藏

    身中有生老病死念上有生住异灭荆山汴水野火断云何故何新何忧何虑有截断天下人舌头底手脚不能教无舌人解语入不得夹山眼况我临济门风高多少阔多少三贤十圣望影神迷诸佛祖师闻声胆碎你道甚么人才能于中自在纵横神通游戏

  • 惊险的浪漫·阿加莎·克里斯蒂

    惊险的浪漫【Parker Pyne Investigates】又译作:派恩探案,本书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另一侦探帕克·派恩的华丽探案集,关键词:神奇,浪漫。波洛日后的老搭档奥利弗夫人和秘书李蒙小姐此时都被派恩先生聘用。

  • 续日本纪·佚名

    日本纪(しょくにほんぎ)是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记载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之间的历史大事,菅野真道于延历十六年(797年)完成,总计四十卷。是奈良时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国史”中的第二册。《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