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

正统八年二月丁亥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行礼

○敕谕随满河等十三卫指挥歹扎等塔鲁木等四十五卫指挥别里哥等曰近者辽东守将擒获贼寇至京多是女直野人与兀良哈达子已寘之法矣惟尔等往来朝贡而尔之同类又于边境为贼何以取信朝廷朕推天地大恩凡尔等来朝者仍加礼侍其为贼者自取灭亡天道所必不容大军一出悔将何及尔等其深省之

○升直隶真定府武邑县典史张赟为本县知县时知县李琰九年考满属民以赟有善政奏保代之吏部言赟历任未久不当升 上重违民意故有是命

○戊子祭 大社 大稷

○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

○户部尚书王佐等奏河南山东诸卫来京操官军每月给行粮四斗近拨天寿山工作又增口粮四斗按旧例操备兼工作官军止给五斗今多三斗营军官俱宜有罪多关米宜偿官 上曰军士在山供役辛勤每月于京操行粮四斗外增口粮二斗已往多关之数俱令无偿

○命狭西凉州卫庄严寺番僧锁南巴袭妙善通慧国师赐以诰命

○云南总督军务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奏臣等原带京卫达官前来云南平除残寇蒙赐银绢等物为路费缘达官惟贪口腹不知撙节比到云南费用殆尽所得口粮不足养赡不能固穷恐生盗心臣会同镇守少监萧保总兵官都督沐昂参赞军务侍郎侯琎计议欲将诸达官在京该支本色俸米都指挥指挥每月扣除一石五斗千百户所镇抚扣除一石俱于云南有粮去处本色轻赍中半兼支每十日一次给与官为撙节庶无妄费而彼之用度亦不缺矣 上报之曰卿等所奏甚善达官合用米并轻赍卿等就彼酌量与之朝廷除暴救民岂惜小费在京该支俸粮不必扣除俟征进毕日再为区处

○己丑 皇太后圣节 上率亲王上寿免命妇朝贺赐文武百官宴

○云南缅甸宣慰司宣慰卜剌浪马哈省亦速剌遣人贡金银器皿狭西大慈恩等寺剌麻也失锁南等来朝贡佛像舍利及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裁省南京各衙门官员吏部员外郎四员司务一员户部主事九员司务一员礼部员外郎四员司务一员兵部主事四员司务一员刑部主事一员司务一员司狱二员工部司务一员都察院司务一员司狱三员大理寺左右寺副各一员左评事二员右评事五员司务一员太常寺博士一员典簿一员光禄寺典簿一员录事一员署丞十二员监事十二员鸿胪寺鸣赞二员序班三十二员先是南京户部主事苏洪奏南京事简官多乞裁省章下吏部会议量事繁简斟酌减省具数以闻 上从之故有是命

○礼部言麓川贼思机发遣弟招赛同头目来贡象马金银器皿谢罪缘思机发仍旧潜逃谋为边患难照常例给与赏赐 上命仍如例赐之

○总督永平山海等处粮储通政司右参议张隆自陈老疾吏部举监察御史姜永给事中吴昇乞升除一员代之 上不允仍令隆理事如故

○庚寅敕谕尚膳监内官等曰朝廷设尚膳监掌供养及御膳并宫中食用之物必择老成谨厚之人专任其事期于供养精洁丰俭得宜近者尔等视为泛常略不经心于供养 祖宗神明或不精洁甚至窃取私用不知撙节以至亵渎神灵费耗财物论罪非轻姑宥不问自今尔等宜奉公守法必亲必恭用心理办仍严饬下人一体遵守毋得仍蹈前非敢有犯者重罪不恕

○升监察御史张斐为江西右布政使按察副使严孟衡为四川右布政使右参议武达为广西右参政给事中赵冕为浙江右参议署员外郎张允中为山东右参议监察御史殴阳洙为四川按察副使主事况真教谕董应轸俱为福建按察司佥事主事甘霖州同知杨文奎府通判王彪为各府知府从吏部会官举之也

○裁省广东南雄肇庆二府德庆州并程乡县城南海阳县上廊韶州府曲江惠州府长乐归善县归善八递运所琼山县白沙水驿感恩县甘泉大南村二马驿从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布政按察司奏请也

○壬辰命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王英仍侍经筵讲

○四川芒部军民府女土官知府奢贵遣把事何通狭西岷州外夷窄底等十三簇番僧簇头速南落竹广东阳江县土官舍人黄茂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等物有差

○擢四川泸州知州林道节为鹤庆军民府知府鹤庆本其土人高氏世为知府至是高伦以罪诛而其族无可继者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奏别推一员以代 上曰抚绥远夷不可以常例拘其即推选老成廉斡者任之吏部以遒节闻故有是命

○命尚宝司丞夏瑄于本司视事瑄户部尚书赠太师原吉子以荫授司丞年幼食禄不视事至是长成故有是命

○免狭西贫难军民递年贷借预备仓粮从镇守都督郑铭及副都御史陈镒奏请也

○户部尚书王佐等奏比者云南用兵多费粮赐已将都布按三司官该支俸米撙节月给一石近查所属各卫所官员月支俸米指挥三石千户卫镇抚百户二石五斗所镇抚二石亦须酌量撙节三石者给一石八斗二石五斗者给一石五斗二石者给一石二斗其余每石折钞二十五贯庶军不乏从之

○升沙州卫指挥使哈剌苦出为都指挥佥事指挥同知薛令为指挥使指挥佥事乃儿不花保童昂克为指挥同知正千户抚吉司那罕只孙为指挥佥事命故都指挥佥事苦出帖木儿子瓦失加袭为指挥使指挥同知锁南子莫罗孩指挥佥事翁失台子鬼力俱袭职从本卫都督困即来奏请也

○癸巳命陕西都司都指挥佥事费铭代都指挥佥事王永管屯以永有疾也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郑观奏登州营备倭官军八百六十名俱青州等卫拨来而登州官军却拨一百余名南去即墨营备倭此盖总兵官李福贪贿作毙乞将登州卫官军存留本卫备倭将青州等卫官军退还其沿海附近卫所官军拨与文登即墨二营带领家小随住备倭不许更动以为久计事下山东布按二司会巡按御史覆实言登州文登即墨三营官军三千九百二人宜令各带家小随营住坐月粮登州营就本府仓文登即墨营就文登即墨县仓全关米一石行粮俱住支计算一年积出行粮二万八千余石不特粮储省费亦且军不被害奸弊可除李福贪取灵山卫银三十两大布一百疋已为按察副使钟禄所劾奏臣等以山东沿海地方南北二千余里总兵镇守备倭诚为重任今李福贪贿作毙隳废军政傥遇警急误事非小 上曰兑换官军兵部准行李福役占军人速令改正其受灵山卫赃物都察院究实以闻

○甲午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书复襄王瞻墡曰承喻欲于本府官军旗校之家寻寡妇十人幼女十八人用备令使及取妃妹入府奉侍其姊悉从所言然必其父母情愿量给以财不致嗟怨庶不为令德之累王又请作朝堂中路门及左右厢房 上亦允之敕湖广三司量起匠夫同王府军校协力速完毋久劳人

○书复兴平王尚火□舟曰承喻寻得伤残净身人七名入府使用今念亲亲特允所言但不知各人果出情愿否叔祖当以理自处毋损令德况切近供事之人必宜慎择以防欺诈重惟先朝明有禁令不可复违也专此以复

○除山西大同府马邑县拓城占过民地税粮二十三石有奇马草四十五束有奇

○丙申敕总督云南军务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曰得奏缅甸宣慰使卜剌浪等报称擒获贼首思任发尔等已遣人谕令角□羊京具见用心及览进到缅书彼切切以麓川地方为言盖论功行赏国家成宪如彼能擒恩任发角□羊京恩赏之施必不吝惜尔等即将附近彼处土地人民计议奏来处置如彼党蔽贼首固执不发仍与总兵官沐昂等从长计议或设法追补或量宜进取务在擒杀此贼永绝边患尤须审度事宜计虑周密以图成绩

○升福建延平府推官李秉为都察院经历

○丁酉晋府永和王济烺薨王晋恭王庶第六子母刘氏洪武二十一年生永乐元年册封至是薨年五十有五讣闻 上辍视朝一日遣官赐祭谥曰昭定命有司治丧葬

○擢进士刘益为兵科给事中贾恪监察御史孟瑛李奈吏部主事夏遂礼部主事王琛张斌户部主事沈淳刑部主事王信行人司行人

○湖广道监察御史丁俊巡按福建鞫治参政颜泽赃罪为之掩覆 上命调俊为河南府推官

○戊戌淮王瞻墺至京 上命百官明日朝王于奉天门东廊

○户部奏比因狭西灾伤镇守都督郑铭等欲将彼处军民拖欠税粮子粒每石折钞二十五贯亏官太甚乞每石折钞百贯为便从之

○礼部奏广东雷州府等衙门进 中宫正旦笺皆踰期方至当罪其不敬 上特宥之

○己亥 上谕户部臣曰朝廷所需每令有司买办不无扰民尔等即查地产所宜于岁徵存留钱粮内折收完备差人管角□羊直隶并山东府分送北京福建广东浙江湖广江西四川府分送南京该司收贮以备应用其不奉条约及夤缘作毙者罪之不宥

○瓦剌使臣卜儿罕哈密使臣满剌阿黑麻的等辞归命赍敕及彩弊赐瓦剌太师也先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等

○命在京文武衙门如南京例各置仓储官吏俸粮从总督粮储户部右侍郎李暹奏请也

○作司礼监

○平江伯陈豫奏母马氏年老在南京居住近患风疾背疽容臣暂去省视少遂乌鸟微忱即来供职从之

○设云南大理府邓川州医学置典科一员

○庚子镇守居庸关署都指挥佥事李景奏臣先因侄暠年幼借职为隆庆卫指挥同知今暠出幼乞退还其职 上曰守关急于用人其以景为隆庆卫指挥佥事仍署都指挥佥事事镇守居庸关暠令袭其父原职

○升代府审理正李滋唐府纪善张骥俱为本府左长史从代王桂唐王琼炟奏请也

○夜有星如鸡弹色赤有光出钩陈东北行至紫微东藩

○辛丑封晋府宁化王济焕第六子美<土耑>为镇国将军

○壬寅复除监察御史程宪江玉琳于浙江道俱以丁忧服阕也

○升曲先等卫都指挥佥事那那罕为都指挥同知指挥同知亦思蛮朵里只白帖木儿哈儿鲁帖木儿撒儿只伯克秃俱为指挥使指挥佥事瓦思答儿为指挥同知故阿端卫指挥同知准者罕为指挥使指挥佥事桑思答儿革里麻古亦失拜剌麻朵儿只俱为指挥同知命指挥佥事卜答古子搠因拜子剌袭职

○癸卯免直隶广平府所属旱伤田地夏税一千三百七石有奇

○先是右佥都御史程富请毁甘州旧肃王府改作钟鼓楼以壮观边境事下总兵官任礼等言王府颓圮可毁作钟鼓楼则劳费无益 上曰其皆已之至是肃王瞻焰始闻富言请勿毁以存旧 上敕所司谕王知之

○甲辰敕云南总督军务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总兵官右都督沐昂参赞军务右侍郎侯琎及云南都司布政司按察司曰比者右布政使戴新奏本处频年军饷艰难已敕四川湖广三司与户部差去郎中主事及巡按监察御史计议酌量起倩军民于附近仓关粮四万石量加折耗不作正数运赴曲靖仓听尔等量宜备用然彼两处去云南颇远湖广尤甚转运实难尔等严饬曲靖收粮官员不许生事刁蹬其军饷果有不敷尔等左少监萧保会议多方设法于彼区画务使人不搔扰粮饷充足庶副重托

○敕谕云南木邦宣慰使罕盖法等曰比者麓川反寇思任发发拒朝命尔知顺天道发兵攻之朝廷已赐褒赏之命今贡物谢恩并献所获贼首家属忠诚可嘉特赐尔等彩币表里以旌尔劳尔尚意立忠勤奖率部属剿捕贼首角□羊京用宁边境尚有荣命以俟尔其勉之

○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言狭西各府州县比年所输税粮多而仓廒不足或至露积请令增置从之

○丙午荆王瞻堈至京 上命百官明日朝王于奉天门东廊

○命故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阿匝丁侄赛夫袭为指挥同知

○调南京留守后卫带俸都指挥佥事胡宽于边镇宽守把石城门以贪贿被逮都察院拟宽徒罪如方面官例送调大理寺言宽系带俸官宜赎都御史王文以为宽虽未任都司终系方面职事请京卫带俸管操都指挥有犯徒以上者俱合如宽例从之

○拨饶州府近城长港一叚赐淮王府捕鱼食用鱼课除豁从王请也

○户部右侍郎焦宏奏浙江缘海卫所地方广阔海道崎岖先因备倭都指挥不分守地方遇警互相推托以致误事臣今会官议得自乍浦至昌国后千户所一十九处令署都指挥佥事金玉领之自健跳至蒲门千户所一十七处令署都指挥佥事萧华领之其昌国卫当南北之中令总督备倭都指挥使李信居中驻劄往来提督庶责任有归边境无患从之

○云南总督军务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等奏贵州地方诸种蛮夷所居各卫所官军欺其愚蠢占种田地侵夺妻女遂至不能聊生往往聚啸为盗如安庄卫所镇抚卢聪及普安卫镇抚何鉴等肆为暴横有芦里虎何净街之号上司不能控制上谕吏部臣曰为民除害不可缓也尔即选官往彼巡察各卫所官员就将卢聪何鉴鞫问明白并妻子械发云南金齿充军但逃处死不宥于是尚书王直等举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丁璇上赐敕遣之

○南京兵部右侍郎李郁考满到京自陈年老乞致仕 上以其精神未衰仍命还职

○户部右侍郎李暹奏通州至京城崇文门外道不坦夷行者勿便州民陈经言近河有古道请自食官夫四五十人修筑之事下工部议宜从所言 上曰可

○丁未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郑通奏臣祖坟在湖广荆州府乞以该支南京俸米移彼关支以供祭扫之费从之

○戊申朝鲜国王李祹遣使贡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命度南北二京及各布政司诸观道童二千八百九十五人各布政司及西番诸寺行童一万四千三百人

○己酉太常寺寺丞戴庆祖王一居典簿许俊李希安擅于本寺后掘坑取土拆砖阶开门户事闻 上怒曰朝廷盖造文武衙门壮观京都庆祖等敢尔妄作锦衣卫擒系之令悉复旧<矢见>都察院仍出榜于各衙门禁约既而锦衣卫以事完复命 上贷庆祖等罪住俸一年

○赤斤蒙古等卫指挥把都麻等辞归命赍敕及彩币赐都督同知且旺失加等

○庚戌荆王瞻堈言臣国于建昌僻处山偶时有瘴疠乞迁善地 上命迁抚州已而改命长沙又以长沙卑湿改命蕲州以蕲州卫为王府谕所司为王治之

○命应城伯孙杰督修京仓先是保定伯梁<王卸-卩>理其事至是命<王卸-卩>督练军士故以杰代之

○辛亥晓刻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光明烛地出北斗杓东北行至阁道有五小星随之

○狭西西宁翟昙寺国师喃葛藏卜奏买茶一万五千斤命止买五千斤

○壬子设云南都司金齿军民指挥使司阴阳学置正术一员

○癸丑清明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致书郑王瞻埈曰近闻叔有疾及子女宫眷亦多不安此必水土不相宜也叔往年欲移国怀庆今命有司于怀庆建立王府待其完日奉报移居府中所缺军校已令河南有司佥补叔其善加调摄早遂痊安以副亲亲之心

○升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知县王弼为安州同知弼先以九年满县民保留复任升从六品俸至是州民复告保弼升任本州故有是命○甲寅裁省江西南安府经历司知事照磨所检校各一员以本府南康县知县齐原铭奏事少官多故也

○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瓦剌太师也先各遣使贡马驼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乙卯直隶扬州府通州知州魏复奏洪武中尝颁教民榜文令每乡各里各置木铎选年老或残疾不能生理之人持铎循行直言喻众其言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如此者每月六次此诚化民成俗之良法也近岁以来木铎之教不行民俗之偷日甚乞令天下乡里仍置木铎循行告戒庶人心有所警省风俗日归于厚从之

○江西南昌府民宋子诚李子仪饶州府民叚伯安史景初余忠广信府民黄敬芳徐炯常张守仁卢英斌抚州府民徐利生建昌府民上官廉等陕西巩昌卫人吕暹湖广宁远县民康惟暹魏文昙周广直隶庐州府民王景各出稻麦千石有奇佐官赈济诏遣玺书旌劳复其家

大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司马光
  國語卷第八·韦昭
  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蔡东藩
  卷二十六·唐·蒋一葵
  卷二百四·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佚名
  卷之八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三·佚名
  一二二四 杭州织造额尔登布奏传谕陆费墀赔办并阅看文澜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三十三·鄂尔泰
  奥屯忠孝传·脱脱
  卷一百·阿桂
  卷四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一切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徐一切,生平待考。存词一首,见于《吴礼部诗话》。 ●摸鱼儿 徐一切 对茱萸、一年一度,龙山今在何处? 参军莫道无勋业,消得从容尊俎。 君看取,便破帽飘零,也博名千古。 当年幕府。 知多少时流,等闲收拾,有个客如许! 追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岁次甲寅金太宗晟天会十二年伪齐刘豫阜昌五年春正月辛亥朔上在临安金国元帅府通书官李永寿等入见中兴圣政甲寅进呈临安府勘武翼郎冯师道言语狂悖事上曰师道本画工尝令绘佛像为民祈福已赐缗钱闻輙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纪昀

    载记 【九】 南平○南平 高季兴从诲保融保勖继冲 【附】 孙光宪梁延嗣高季兴 高从诲 高保融 高保勖 高继冲 附 △高季兴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庙讳更名季兴少为汴人李让家僮梁太祖养让为子赐姓名

  •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佚名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查各省送到违碍书籍,业将应毁之本节次开列清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本年复据各省陆续送到重本各书名目,逐一开单,装成五十箱;并内阁

  •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 第二十五·班固

    (卫青,霍去病)【原文】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陽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平陽侯曹寿尚武帝姊陽信长公主。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卫媪长女君孺,次女少

  • 野史无文卷二十本(阙)·郑达

    本朝灾祥(阙)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二太庙五享事宜国初建四亲庙於阙左庙主皆南向东西有夹室有庑三门门设二十四戟缭以周垣略如都宫之制岁时皆特享洪武元年定四孟岁除五享有司请制祭器上曰今之不可为古犹古之不可为今其制如事生之

  • 三年·佚名

    (丁酉)三年清道光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己卯,上親行禫祭及酌獻禮于魂殿。○上詣孝和殿,行酌獻禮。1月2日○庚辰,以朴宗薰爲實錄摠裁官,許棨爲咸鏡南道兵馬節度使,李栻爲慶尙左道兵馬節度使。1月3日○辛巳,給扶安等邑渰戶,恤典。

  • 四代第六十九·戴德

    公曰:“四代之政刑,论其明者,可以为法乎?”子曰:“何哉?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公曰:“以我行之,其可乎?”子曰:“否,不可。臣愿君之立知而以观闻也,四代之政刑,君若用之,则缓急将有所不节;不节,君将约之;约之,卒将弃法;弃法,是无以为国家

  • 卷二十 论语二·黎靖德

      ◎学而篇上   △学而时习之章   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馀自然易晓。〔寿昌〕   学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有朋自远方来",在"时习"之后;"而亲仁",在"入则孝,出则弟"之后;"就有道而正焉",在"食

  • 卷四十·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十   宋 李樗黄櫄 撰桓讲武类禡也桓武志也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李曰宣公十二年左传曰武王克商而作颂其三曰

  •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①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 卷三百三十四·佚名

    △初分善学品第五十三之四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则不行色。亦不行受想行识。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则不行眼处。亦不行耳鼻舌身意处。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则不行色处。亦不行声

  • 得道梯橙锡杖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皆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诸佛执持锡杖。未来诸佛执持锡杖。现在诸佛亦执是杖。如我今日成佛世尊亦执如是应持之杖。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教诸弟子。亦执锡杖。是以我今成佛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师会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文。是皆佛祖之灵蛇夜光赤野丹渊明月亏全者也。第以朱丝金缕贯连成记。有类苍梧之珠丘焉。宋玉峰沙门师会述将释此疏。文二。初题目二。初标疏题。然题目有二种。冠之经首则曰经题。标于

  •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疏·楚圆

    昔风穴和尚谓首山曰。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观此一众。虽敏者多。见性者少。吾虽望子之久。犹恐耽著此经。不能放舍。风穴高提祖印。向千圣顶[寧*頁]上。下者一著。不妨险峻其奈首山言前领旨。格外明宗。直

  • 重订西方公据目次·彭绍升

    卷上  序  发凡  一起教大纲  二净业正因  三净课仪式  四西方境观  五往生功行卷下六莲宗开示  专杂二修说(唐善导和尚)  临终正念诀(同上)  禅净四料简(宋永明禅师)  往生问答(同上)  劝人

  • 瞑庵杂识·朱克敬

    《瞑庵杂识》《瞑庵二识》为朱克敬的笔记体二集,如记录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时,部分奏疏、对湖南厘金的缘起和抽收办法有详细说明。又如衡州民教的纠纷、长沙官绅的倾轧等等。杨坚点校。近代湘人笔记丛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