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楔子

(石守信引王全斌、潘美及二小卒俱戎装上,诗云)亲统貔貅百万兵,兜鍪日日侍承明。朝梁暮晋何时了,定许将军见太平。下官姓石,双名守信,大梁人氏。方今周世宗登基,四方扰攘,干戈不息。为我累建大功,升授马步亲军都指挥使,统领着八十万禁军,得专征伐。近奉圣旨,招募智勇之士,量才授职。这一人乃王全斌,这一人乃潘美,见充帐前统制官,与我八拜兄弟,一同调遣。兄弟,但有知识,当为国引进咱。(王全斌云)哥哥,今有马军副指挥使赵弘殷长男赵匡胤,文武全才,智勇过人,少年游历关东关西,独行千里。若得此人统领军马,荡除草寇,何愁天下不太平也。(石云)兄弟,既有如此贤才,何不早说?可备礼帛鞍马,差人敬征聘者。(王云)差谁去请?(石云)可就差统制官潘美走一遭去。左右,将礼币鞍马过来。(二卒捧段币盔甲上,随定潘美)(石云)疾去早来者。(潘云)得令。(下)(石唱)

 【仙吕】【赏花时】两只手揩磨日月新,一片心扶持天地稳。向千万里展经纶,把狼烟扫尽,直教龙虎会风云!

 (云)潘美去了也,咱也去来。(下)

猜你喜欢
  陆凝之·唐圭璋
  韩驹·唐圭璋
  唐诗三百首卷七七言乐府·蘅塘退士
  卷一·杜文澜
  第二十三出 中计·姚茂良
  第二折·武汉臣
  甲集前编第四·钱谦益
  卷四·王蕴章
  卷五十二·王奕清
  卷307 ·佚名
  古赋辨体巻三·祝尧
  卷五·佚名
  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诗女史叙·田艺蘅
  张说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孙柚

    第三十一齣 文君信诳【祝英台】〔旦上〕盼长天秋欲暮。哀鴈寥寥度。〔贴上〕绝塞云空。书断关山路。〔合〕怎当得玉笛飞声。碧梧零露。是晚庭移步。〔旦〕合欢未已离愁继。相见无多会面难。〔贴〕只有春山消瘦剧。近

  •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脱脱

        任中正周起 程琳 姜遵 范雍赵稹 任布 高若讷 孙沔   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父载,右拾遗。中正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历大理评事、通判邵州,改太府寺丞、通判濮州。以翰林学士钱若水荐,迁秘书省着作佐

  • 绥冦纪畧卷五·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黒水擒当卢象升之移宣云也其与洪承畴同杀贼者又得孙傅庭云傅庭代州振武卫人长身七尺二寸魁塞沉毅多大畧秦抚甘学濶騃不解事贼至不遣兵手记下都虞缚治左右绐以亲往则缓服盛舆

  • ●续吴先贤赞后序·刘凤

    魏学礼 余以端蒙大渊献之岁旅食 王都获交当世君子昔所愿无弗从焉者且得观于 上所建立轨极创制造法顺承天地神祗辨物类之官岂不信哉岂不信哉盛德太业至矣极矣蔑以加矣若神道设教 睿明所笃制作之微虽不能窥而声容礼

  • 民国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六年(1917)三月廿日·胡适

    一、欧阳修《易童子问》--三卷,载于《宋元学案》卷四(十一月六日)此书下卷论《系辞》《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人之言。昔之学《易》者杂取以资其讲说。而说非一家,是以或同或异,或是或

  • 元嵩传·李延寿

    元澄的弟弟元嵩,字道岳,孝文帝时,任步兵校尉、大司马。安定王休去世时,人家还没有哭完,他就出去游玩打猎。皇帝知道以后,大为恼怒,下诏说:“元嵩,大司马刚刚去世,你带着鹰鹞打猎寻乐,应是有如丧父之悲痛,而你却没有像儿子一样的感

  • 卷三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四选举考【臣】等谨案马端临作选举考自举士以至赀选方伎辟举考课等门条分类聚固足见前代之章程矣宋之选举首重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选补至於教官

  • 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吕思勉

    第一节 祠祭之礼古人率笃于教,故其祭祀之礼甚烦。又各地方各有其所奉之神,秦、汉统一以后,逐渐聚集于中央,其烦费遂愈甚。经元、成之厘正,而其弊乃稍除。此亦宗教之一大变,不能不归其功于儒者之持正也。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

  • 建州女真问题·吴晗

    现在讲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建州问题。建州的历史和明朝一样长。在明朝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建州是服从明朝的。从明朝初年起一直到努尔哈赤的时候都是这样,努尔哈赤曾经被明朝封为“龙虎将军”。但是清军入关以后,清

  • 二年·佚名

    (丙子)二年大明景泰七年春正月1月1日○辛未朔,上行望闕禮,仍受百官朝賀,倭、野人五百餘人隨班。○上謁昌德宮,進豐呈。○御含元殿,宗親等侍食。內侍李龍年等執事不謹,命衛卒杖之,囚義禁府。御忠順堂,命內禁衛兼司僕射侯,召承旨李

  • 卷四·邱濬

    ▲广陈言之路 《书益稷》:帝曰:“来,禹。汝亦昌言。”蔡沈曰:“昌言,盛德之言。” 陈栎曰:“舜、禹好善之心无穷,当时昌言满前,舜犹渴闻不倦,方使禹亦如皋陶之昌言,此舜好善无穷之心也。” 臣按:帝舜以皋陶

  • 卷七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一    宋 卫湜 撰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羶狗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鬰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雏尾不盈握弗食舒鴈翠鹄鴞胖舒鳬翠鸡肝鴈肾鸨

  • 卷八·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八安溪 李光坡 撰文王世子弟八坡謂自篇首至武王九十三而終言文武之為世子也成王幼節言周公教成王世子之道道者何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終篇反覆推明不出於此自凡學

  • 外篇&middot;秋水第十七·庄子

    [题解]本篇着重阐述认识相对性的理论,是《逍遥游》、《齐物论》宗旨的充实和展开。全篇的核心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段对话,把其综合起来,就是讲人由于受时空的局限,所见所闻所知是极有限的。河伯以黄河

  • 卷三·佚名

    △大施品第三之二佛复告寂意。善男子,尔时梵志复作是念。若我当来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次当教化大梵天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梵天王即知梵志心之所念。到梵志所。作如是言:欲何所敕。梵志问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 (别录之七)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支流别行录第三六百八十三部八百十二卷支流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类是也。夫法门浩广罕究津涯。典籍纷纶靡穷边际。故有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佚名

    □□释迦牟尼佛因信相菩萨。为一切众生及自己身问诸佛名。佛说十方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大菩萨僧已复欲大师子吼。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说者。明知如来常住不灭。□说众生尽有佛□□魔怖畏外道归伏故□□□□□□□□

  • 医门法律·喻昌

    综合类著作。清喻昌撰。六卷。昌有《尚论篇》 已著录。喻氏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于顺治十五年(1658) 始撰是书。所谓“法”,即辨证论治的法则; 所谓“律”,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提示禁例,故以“法律”为名。全书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