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五十七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七>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七>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七>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七>

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邦節者珍圭牙璋穀圭琬圭琰圭也王有命則别其節之用以授使者輔王命者執以行為信】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玉節之制如玉為之以命數為大小角用犀角其制未聞】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使節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行道所執之信也土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澤多龍以金為節鑄象馬必自以其國所多者於以相別為信明也今漢有銅虎符杜子春云蕩當為帑以函器盛此節或曰英蕩畫函也】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皆有期以反節【門關司門司關也貨賄者主通貨賄之官謂司市也道路者主五涂之官謂鄉遂大夫也凡民遠出至於邦國邦國之民若來入由門者司門為之節由關者司關為之節其商則司市為之節其以徵令及家徒則鄉遂大夫為之節唯時事而行不出關不用節也變司市言貨賄者璽節主以通貨賄非必由市或資於民家焉變鄉遂言道路者容公邑及小都大都之吏皆主治五涂亦有民也符節者如今宫中諸官詔符也璽節者今之印章也旌節今使者所擁節是也將送者執此節以送行者皆以道里日時課如今郵行有程矣以防容姦擅有所通也凡節有法式藏於掌節】凡通逹於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必有節言遠行無有不得節而出者也輔之以傳者節為信耳傳說所齎操及所適也】無節者有幾則不達【圜土内之正義曰角用犀角者案釋獸云犀似豕注云角在鼻上犀角是角中之貴故知不得用玉者當用犀角案小行人都鄙用管節注謂公之子弟及卿大夫之采地之吏也故用管節與此不同彼諸侯采地亦同用管節不異内外也山多虎者謂晉國之類也平地多人者若衛國之類也澤多龍者若鄭國之類也輔之者以函使不損壤也案昭二十九年公在鄆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注龍輔玉名所以輔龍節與此別也太史公本紀漢文帝二年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兵遣使者至郡國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從簡易也鄭引之者欲明漢時銅虎符本出於此也】小行人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為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為之【此謂邦國之節也達之者使之四方亦皆齎法式以齊等之也諸侯使臣行覜聘則以金節授之以為行道之信也虎人龍者自其國象也道路謂鄉遂大夫也都鄙者公之子弟及鄉大夫之采地之吏也凡邦國之民遠出至他邦他邦之民若來入由國門者門人為之節由關者關人為之節其以徵令及家徒鄉遂大夫及采地吏為之節皆使人執節將之以達之亦有期以反節管如今之竹使符也其有商者通之以符節如門關門關者與市聯事節可同也亦所以異於畿内也凡節有天子法式存於國正義曰行人亦是適四方之事言逹天下之六節者據諸侯國而言掌節所云據畿内也虎節人節龍節三者據諸侯使臣出聘所執旌節符節管節三者據在國所用案掌節注變鄉遂言道路者容公邑大夫及小都大都之吏今此旌節中何知不亦容都鄙之吏而以都鄙吏在管節中者彼都鄙用角節文在上當直是都鄙之主此都鄙用管節最在下明都鄙吏在其中若然邦國之中都鄙主及吏同用管節矣云亦所以異於畿内也者畿内貨賄用璽節門關用符節畿外同用符節是異也】調人凡和難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瑞節琰圭也】行人凡其使也必以旌節雖道路有難而不時必達比長若徙于他則為之旌節而行若無授無節惟圜土内之鄉大夫國有大故以旌節輔令則達之大司徒若國有故則制萬民於王門令無節者不行於天下司救凡歲時有天患民病則以節巡國中及郊野以王命施惠布憲正月之吉執旌節以宣布于四方而憲邦之刑禁掌交掌以節與幣巡邦國之諸侯及其萬民之所聚司險若有故則藩塞阻路而止行者惟有節者達之懷方氏達之以節野廬氏凡有爵及有節者至則為之辟周語先王為贄幣瑞節以鎮之敵國賓至關氏以告行理以節逆之

八節

玉節【鄭氏曰玉節之制以玉為之以命數為大小】

角節【鄭氏曰角用犀角其制未聞】

龍節【金為之】

人節【金為之】

虎節【金為之】

符節

管節

旌節

節之為物或以玉或以角或以金或以竹或用以守或用以使或用以民周官掌節之所掌者八玉節也角節也虎節也人節也龍節也符節也璽節也旌節也小行人之所達者六虎節也人節也龍節也旌節也符節也管節也掌節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此用以守者也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為之此用以使者也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皆有期以反節此用於使與民者也【行人凡其使也必以旌節此使者所執也比長若徙于他則為之旌節以逹之此民所執也】析竹為符節全竹為管節小行人有管節而掌節無之者掌節所掌謂之邦節以輔王命則所謂邦國之使節使邦國者所執也【鄭氏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誤也】小行人所達謂之天下之節則所謂龍節人節虎節管節邦國都鄙使者所執非王官所掌也掌節無都鄙之使節以使都鄙者無節特以旌節行之也小行人無璽節以其所掌者使節而貨賄之事不預也然節不特八節六節而已典瑞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軍旅琬圭以治德以結好琰圭以除慝以易行穀圭以和難以聘女鄭氏皆以為王使之瑞節則珍圭牙璋琬圭琰圭穀圭使者為信於所適者也龍節虎節人節符節旌節行人為信於道路者也調人凡和難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此琰圭耳則琰圭不特施於使者民亦與之也書康誥曰越小臣諸節春秋之時宋司馬握節以死司城效節於府人而去司馬牛致其邑與珪而適齊【杜預曰珪守邑之信符】則守節不特於邦國都鄙雖官府小臣亦有之也考工記牙璋穀圭七寸琬圭琰圭九寸漢竹使符竹箭五枚長五寸然則先王之節其長蓋亦不過於此若夫旌節之制又加長焉觀蘇武之杖節則非以寸計之也漢竹使符銅虎各分其半右留京師左付郡守唐符璽郎凡國有大事則出納符節班其右而藏其左先王之節其班藏蓋亦如此然老子曰執左契不責於人則藏其右者非是

英蕩

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鄭氏曰使節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行道所執之節也杜子春蕩當作帑謂以函器盛此節或曰英蕩畫函考之於經禹貢揚州貢篠蕩大射禮蕩在建鼓之間則蕩竹也詩曰二矛重英又曰朱英綠縢則英飾也節之函以竹為之而有飾焉先儒以為畫函其說是也言凡邦國之使節則使邦國者之所執非邦國使者之所執也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則英蕩之輔王命特虎人龍節而已非輔其它也

司關凡所達貨賄者則以節傳出之鄭氏曰商或取貨於民間無璽節者至關關為之璽節及傳出之其有璽節亦為之傳傳如今移所過文書節凡通逹於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鄭氏曰節為信耳傳說所齎操及所適蓋掌節所謂傳者凡通達於天下之節有傳也司關所謂傳者璽節之傳也漢制門關用傳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合之豈古之遺制歟文帝十二年除之景帝四年又復之除之於無虞之時復之於有警之後然先王之於天下先事而事先患而慮不為無虞而輕廢不為有警而後設

周禮掌節貨賄用璽節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媺惡與其數量揭而璽之左氏曰季武子取卞使公冶問襄公璽書追而與之鄭杜皆曰璽印也漢舊儀曰璽皆白玉螭虎細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衛宏漢舊儀曰諸侯玉印黄金槖它鈕文曰璽列侯黄金印龜鈕文曰印丞相將軍黄金印龜鈕文曰章中二千石銀印龜鈕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銅印鼻鈕文曰印唐符寶郎【武后改符璽郎為符寶郎】掌天子八寶及國之符節釋名曰印信也說文曰執政所持信也孫堅得傳國璽方圍四寸上有鈕文盤五龍然則漢天子之璽其方不過四寸諸侯王以下其小又可知也

禮書卷五十七

猜你喜欢
  卷八·佚名
  卷之一·罗汝芳
  卷七十·程公说
  经礼补逸原序·汪克宽
  读诗略记卷三·朱朝瑛
  卷二·程廷祚
  卷七十六·程川
   让王第二十八·刘文典
  卷十七·刘玉汝
  佛藏经往古品第七·佚名
  第一次研究会·太虚
  答赵辰官问(十五则)·太虚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贤劫经卷第二·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八·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 列传五十七·赵尔巽

      郝浴子林 杨素蕴 郭琇   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八年,改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时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降明,为桂王将,据川南为寇,师讨之,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

  • 卷三十七·毕沅

      ◎宋纪三十七 ∷起柔兆摄提格四月,尽屠维大荒落七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四年辽太平六年   夏,四月,安德节度推官李佑,唐庄宗曾孙也,上书求便官以洒扫陵庙,因改授西

  • 卷三十三·连横

    列传五戴潮春列传林文察列传丁曰健列传林奠国列传林占梅列传罗、陈列传沈葆桢列传袁闻柝列传刘铭传列传刘璈列传林平侯列传戴潮春列传戴潮春,字万生,彰化四张犁庄人。籍龙溪。祖神保乐善好义,有名乡党中。生四子,长松江;松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丁卯朔孟冬享 太庙乐设而不作○遣驸马都尉游泰黄镛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遣驸马都尉周景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吏部疏上传升文职官带俸右通政等官任杰等

  • 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八月。庚戌朔。谕内阁、现在领侍卫内大臣差务较繁。所有世铎前免带豹尾枪之差。着载泽替带。现月  ○以捐赈钜款予粤海关监督联捷以副都统记名遇缺题奏。  ○以遵命捐赈。予工部郎中苏清泉为

  • 诸葛忠武书卷四·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连呉时伟按侯隆中语云孙权据有江东已厯三世此可为援而不可图全书特纪连呉其识超矣至若董恢之代答祎恪之相嘲尚可存疑虞俊料张温之败孝起说正方之言直为芟去而周瑜鲁肃之逆顺兄瑾子乔之往复则附入之以备

  • 福建台湾奏摺·沈葆桢

    ●沈文肃公政书序文肃公由翰林擢御史,出守江西九江府;受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不数年,简任封圻。时庚申、辛酉之间,中外鼎沸;予始通籍游京师,闻都人士屈指海内贤豪,谓清贞沈毅能当大任者,惟交口称公也。后十余年,炳奉命抚吴,而公在

  • 九四、匡章考(附:周最)·钱穆

    《齐策》:&ldquo;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齐兵大胜。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谢于齐。&rdquo;高诱注:&ldquo;秦惠王之子武王也。&rdquo;焦循云:&ldquo;章子之事,未必在威王之世。威王未尝与秦交兵。齐、秦之斗在

  • 公输般为楚设机·佚名

    【提要】 墨家在战国政治舞台上也时有露面,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主张人生的辛苦和职责,为当时的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 【原文】 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谓之曰:“吾自宋闻子。吾欲藉子

  • 卷二商约二·冯煦

    租界芜湖当长江之冲,贾贸四集,阗城溢巷。各国轮舟上下,而侨寓通商之地始尚阙如。光绪三年,英领事达文波商请监督芜湖关道刘传祺开办租界。勘定县治西门外沿江宿、太木商滩地,南自陶家沟起,北抵弋矶山脚止,东自普同塔山脚起,西

  • 胡昌鹤·周诒春

    胡昌鹤 字九皋。年三十四岁。生于江西九江。父鼎梅。已婚。女一。初学于九江同文大学。光緖三十年毕业。得学士学位。任该大学教员。又任九江高等小学教员。及九江民立第一学校校长。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中央威斯

  • 卷七 释山第十一·邢昺

    [疏]“释山第十一”。○释曰:案《释名》云:“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释诸山之名,故云释山。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

  • 深叹心不胜习·梁漱溟

    深叹心不胜习,只有悲悯自己以及众生,无可高慢。凡高慢者皆在习中,正可怜悯耳。又悟心不胜习者,正由于心之未得认识,故珍之好之无由,颠来倒去乃无非习矣!可叹!自念我有悲愿是真的。首先对自己习深障重业力缠缚之苦与夫眼见众生

  • 复洪樵舲居士书·太虚

    樵舲开士慧照:获亲手翰,如面故人,过蒙奖饰,无任惭悚,开士以文章气节回向禅那般若,兹更进崇戒行,曷胜钦佩!承询楞严独选耳根,其胜安在?衲于摄论尝专章论之,今再略言:一、观音于此界缘胜故,二、音闻于此方教胜故,三、反闻于禅观境胜故

  • 四分律卷第十九(初分之十九)·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九(并四提舍尼众学法初)◎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跋难陀释子非时入村,与诸居士共樗蒱。比丘胜、诸居士不如,居士以悭嫉故便言:“比丘晨朝入村为乞食故,非时入村为何

  • 佛说法王经·佚名

    于其光□□□□□□□□□菩萨□□□□□□□□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五体投地悲泣流涕而白佛言。天中尊如来欲入涅槃。时欲将至。若灭度后千五百岁。五浊众生多作恶业专行十恶。如此众生福德力薄。于佛所说十

  • 中华民国宪法·佚名

    有两部。其一是北洋军阀时期曹锟1923年制定。他以巨金贿赂议员将他“选”为总统。为给其“总统”披上“合法”外衣,又贿赂议员给他抄制此宪,故俗称“贿选宪法”。13章141条,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确认总统有权统率军

  • 犍陀国王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犍陀王因牛语而悟知不可暴戾残忍,遂舍婆罗门教而归依佛。佛并说牛与王乃宿世拘那含牟尼佛时为兄弟之本生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