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识小録卷二

上元程廷祚撰

春秋职官考略中

三吏

杜曰三吏者三公也曲礼云五官之长曰伯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郑云谓三公也

成二年王命委于三吏

卿士

杜曰卿士王卿之执政者诗皇父卿士史记厉王以荣公为卿士又卿士一曰天子之老见昭十三年 按哀十六年楚白公谓石乞曰王与二卿士二卿士谓子西子期也楚既僭王其执政者亦白卿士

隐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隐八年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隐九年郑伯为王左卿士 按郑伯为左卿士则虢公林父右卿士也郑伯夺政之後盖周公黑肩代之故桓五年伐郑之役虢将右军周将左军

襄十五年王叔犇晋单靖公为卿士以相王室

官师

官师士也疏引礼祭法云官师一庙郑云官师中士下士也

襄十五年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

尉氏

杜曰尉氏讨奸之官正义曰周礼司寇之属无此官盖起于周衰按秦设廷尉本此

襄二十一年将归死于尉氏

杜曰候送迎宾客之官周礼夏官有候人

襄二十一年使候出诸轘辕

左师 右师

宋之六卿左右二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宼也置二师爲卿不知何时之制他国无之

僖九年使公子目夷爲左师以听政

文七年公孙友爲左师公子成爲右师

文十六年华元爲右师

成十五年鱼石爲左师又向戌爲左师

襄九年宋灾使华閲讨右官杜曰时爲右师

昭六年华亥代华合此爲右师

昭二十二年仲几爲左师乐大心爲右师杜曰仲几

代向宁乐大心代华亥

哀十四年向巢爲左师

哀十八年宋杀右师皇瑗复以皇缓爲右师

哀二十六年灵不缓爲左师

乡正

杜曰乡正乡大夫也按周礼地官有乡大夫每乡卿一人

襄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疏云周礼六乡即以卿爲之长此云二师令四乡正则别立乡正非卿典之但其所职掌当天子之乡大夫耳至诸侯应立三乡而宋有四乡者当时所立非正法也

司里

杜曰里宰也按周礼地官有里宰爲遂大夫之属国语宾至司里授馆

襄九年使伯氏司里疏云周礼里宰谓六遂之内二十五家之长也此言司里谓司城内之民若今城内之坊里也按此则司里似非宋之常官

帅甸

杜曰郊甸之帅正义云近国爲郊郊外爲甸周礼载师掌任土之法先近郊次远郊次甸地则帅甸者正甸地之帅也杜言郊甸举类言之耳

文十六年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

攻而杀之

迹人

杜曰主迹禽兽者按周礼有迹人属地官掌邦田之地政

哀十四年迹人来告

门官

杜曰门官守门者师行则在君左右正义以爲盖周礼虎贲氏之类故在国则守门师行则在君左右

僖二十二年泓之败门官殱焉

门尹

周礼司门属地官掌授菅键以啓闭国门国语亦曰门尹

僖二十八年门尹般

哀二十六年门尹得

大尹

杜曰大尹近臣有宠者按此盖亦奄寺之流

哀二十六年六卿因大尹以逹大尹常不告而以其

欲称君命以令

鲁【左宰】

襄二十三年公鉏自季氏出为左宰杜曰自家臣仕

于公也至左宰为何官不可详矣

周人

杜曰周人司周书典籍之官

哀三年桓僖宫灾命周人出御书 春秋後传云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皆东迁之史也古者诸侯无私史有邦国之志则小史掌之而藏周室鲁人所谓周人御书晋人所谓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有董史者也是故费誓系于周书汉汝江沱至于谭大夫下国之诗皆编入于南雅自三史作而国自为史矣其论最核附识于此

虞人

周礼地官之属有山虞泽虞等官 按昭四年申丰论藏氷曰山人取之杜曰山人虞官

哀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

为不祥以赐虞人

贾正

孔颖逹曰如周礼之贾师

昭二十五年臧会奔郈郈鲂假使为贾正焉

圉人

周礼夏官有圉师圉人掌养马者

庄三十二年圉人荦

二守

王制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命于天子者则曰王之守臣其後诸侯之卿皆自命之不闻有守臣矣

僖十二年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

左相

襄二十五年庆封为左相 史记崔杼为右相按相

之名始于此

成十八年齐侯使士华免以戈杀国佐于内宫之朝注华免齐大夫疏曰士者为士官也官掌刑政故使杀国佐然则士盖即士师之官否则御士之属而杜误解以为大夫也

衡鹿 舟鲛 虞候 祈望

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正义曰周礼司徒之属有林衡之官掌廵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以守山林是也舟所以行水鲛大鱼之名泽中有水有鱼故以舟鲛为官名也周礼山泽之官皆名为虞又薮是少水之泽立宫使之候望故以虞候为名海是水之大神有时祈望祭之因以祈望为主海之官也此皆齐自立名故不与周礼尽同 按祈望後世立盐官之始 又襄二十五年有申蒯侍渔者杜曰侍渔监取鱼之官

鋭司徒 辟司徒

杜曰鋭司徒主鋭兵者辟司徒主垒壁者

并见成二年

少正

杜曰少正郑卿官也正义曰十九年传云立子产为卿故知少正为郑卿官也春秋之时官名变改周礼无此名

襄二十二年少正公孙侨

令正

杜曰主作辞令之正

襄二十六年子太叔为令正 按当时列国皆重辞命而郑人独为令正之官则其尤知所重可见矣孔子美之有以夫

执讯

杜曰通讯问之官

文十七年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

马师

襄三十年马师颉公孙鉏

昭七年罕朔

外仆

杜曰外仆掌次舍大夫按周礼掌舍掌次俱属太宰

见襄二十八年

昭十三年子产命外仆速张于除

府人 库人

昭十八年郑火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疏云周官有大府内府外府天府玉府泉府而无掌库之官盖府库通言库亦谓之府也诸侯国异政殊故府库并言也

司墓

按周礼春官之属有墓大夫

昭十二年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杜曰此掌公墓大夫

徒属之家也

门子

杜曰门子卿之适子按周礼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辩亲疎其正室皆谓之门子郑云正室适子将代父当门者也

襄九年同盟于戏郑六卿及其大夫门子皆从郑伯襄十年子孔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大夫诸司门子

弗顺

右宰

隐四年右宰丑

襄二十七年右宰谷

右大夫

成二年右大夫说

襄十一年右大夫詹

庶长

杜曰秦爵

襄十一年庶长鲍庶长武

襄十二年庶长无地

不更

杜曰秦爵

成十三年不更女父 疏引汉书称秦商君之法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其爵名有曰不更有曰左右庶长者但春秋之世已有此名则不尽始于商君矣

执秩

杜曰主爵秩之官

僖二十七年作执秩以正其官

公族大夫

卿之适子为之正义曰公族之官掌教公之子弟孔晁注国语云公族大夫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是卿之适子属公族也

宣二年赵盾请以括为公族

成十六年郤犨将新军且为公族大夫

成十八年荀家荀会栾黶韩无忌为公族大夫襄十六年祁奚韩襄栾盈士鞅为公族大夫

余子

卿适子之母弟为之杜曰亦治余子之政正义曰余子主教卿大夫适妻之次子也下文庶子旣为公行则卿大夫之妾子亦余子之官教之矣

见宣二年

公行

卿之庶子为之亦曰旄车之族正义曰主公车行列谓之公行车皆建旄谓之旄车之族

见宣二年 孔颖逹曰公族余子公行周礼无此三官之名夏官有诸子下大夫掌国子之倅事与公族同也春官有巾车下大夫掌王之五路事与公行同也惟无余子耳

仆大夫

杜曰太仆也周礼有太仆属夏官

成六年韩献子将新中军且为仆大夫

乘马御

杜曰乘车之仆疏曰当周礼齐仆按周礼大司马之属齐仆掌驭金路以宾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国语曰赞仆

成十八年程郑

襄十六年虞邱书

司士

杜曰车右之官按此与周礼司士不同疏谓盖司右之类周礼戎右中大夫司右上士也

成十八年荀宾为右司士属焉

成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羣驺知礼杜曰六驺六闲之驺周礼诸侯有六闲马疏曰郑元注月令七驺云谓趋马主为诸官驾说者周礼夏官趣马掌驾说之颁是驺为主驾之官也

舆帅

杜曰主兵车者

见成二年

七舆大夫

杜曰侯伯七命副车七乘故有七舆大夫之官

僖十年惠公杀七舆大夫七人

襄二十三年七舆大夫与之

复陶

杜曰主衣服之官疏云复陶衣冠之名亦见昭十二年义则未闻

襄三十年使为君复陶

县师

杜曰县师掌地域辨其夫家人民按此官属周礼大司徒

襄三十年以为绦县师

甸人

杜曰主为公田者周礼太宰之属有甸师主耕耨王藉礼文王世子公族有罪致刑于甸人

成十年甸人献麦

兽人

周礼天官有兽人之职

宣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

令尹

庄四年鬭祈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见衰十七年

庄二十八年子元

庄三十年鬬谷於菟

僖二十三年成得臣

僖二十八年蒍得臣

僖三十三年子上

文十二年楚令尹大孙伯卒成嘉为令尹

宣四年鬭般是年子越代之

宣十一年蒍艾猎 传曰蒍敖为宰疏云周礼六卿大宰为重遂以宰为上卿之号楚臣令尹为长故从他国论之谓令尹为宰也

成二年子重

襄五年楚杀令尹子辛子囊为令尹

襄十五年公子午

襄二十二年楚杀令尹子南以蒍子冯为令尹襄二十五年屈建

襄二十九年王子围

昭元年薳罢

昭十三年子旗

昭十七年阳匄

昭二十三年囊瓦

定六年子西

哀十六年白公既死沈诸梁兼二事谓令尹与司马

也後以子国为令尹

莫敖

桓十一年屈瑕

庄四年屈重

襄十五年屈到

襄二十二年屈建

襄二十五年屈荡

昭五年楚子以屈申为贰于吴乃杀之以屈生为莫

左尹

宣十一年子重

昭十八年王子胜

昭二十七年郤宛

右尹

成十六年子辛

哀十五年公子罢戎

襄十九年郑子革奔楚为右尹 按子革自襄十九年奔楚为右尹至昭十二年仍为此官而中间为右尹者又有子干或楚此官不止一人或子革先为右尹去任他职而子干代之及子干出奔而子革仍为右尹皆未可知

襄二十七年以齐人申鲜虞为右尹

昭元年子干 按子重子辛俱以贵介为左右尹出将重兵其後并为令尹则左右尹盖亦楚之尊官襄公以後渐用羁人稍稍降矣

箴尹

宣四年箴尹克黄

昭四年箴尹宜咎

定四年令尹固鍼即箴

沈尹

宣十二年沈尹将中军

成七年使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荡之室

襄二十四年沈尹夀

昭四年沈尹射

昭五年沈尹赤

昭十九年沈尹戍

哀十七年沈尹朱 杜云沈当作寝哀十八年有寝

尹吴由子盖即沈尹也

连尹

宣十二年连尹襄老

襄十五年屈荡

昭二十七年连尹奢 时伍奢已死

清尹

成七年清尹弗忌

宫廏尹

襄十五年养由基

昭元年子晳

昭六年弃疾

扬豚尹

襄十八年扬豚尹宜

嚻尹

昭十二年嚻尹午

陵尹

昭十二年陵尹喜

芋尹

昭七年芋尹无宇

昭十三年芋尹申亥 按陈亦有此官哀十五年芋

尹盖

郊尹

杜曰治郊竟大夫

昭十五年楚子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

莠尹

昭二十七年莠尹然

王尹

服?云王尹主宫内之政疏谓王一作工

昭二十七年王尹麇

中廏尹

昭二十七年阳令终

监马尹

昭三十年大心

蓝尹

定五年蓝尹亹

武城尹

哀十七年公孙朝 按定四年有武城黑盖亦武城

尹也

环列之尹

杜曰宫卫之官列兵而环王宫

文七年穆王使潘崇为大师且掌环列之尹 按楚之官多以尹名者然自箴尹以下往往不得其命名之义阙之可也沈与武城皆地名岂即县邑之长如所谓县尹者与 正义曰楚国名上卿为令尹者释诂曰令善也释言云尹正也言用善人正此官也楚官多以尹为名皆取其正直也 按襄十五年楚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蒍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槖师为右师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屈到为莫敖公子追舒为箴尹屈荡为连尹养由基为宫廏尹此数官皆楚之要职也

右领

昭二十七年右领鄢将师

哀十七年右领差车

司马

昭二十年城父司马奋扬此官盖周礼之都司马也

夏官有都司马掌都之军赋者

正仆

杜曰正仆太子之近官孔颖逹以周礼太仆当之

昭十三年因正仆人杀太子禄

大阍

杜曰若今城门校尉官正义谓亦周礼司门之类

庄十九年鬻拳自刖楚人以为大阍

已上一国自有之官

县邑之官【附】

春秋县邑之长皆大夫也其别有公邑有私邑公邑属于公朝如赵衰之于原狐溱之于温是也私邑则国卿采地如费成郈之于鲁三家是也公邑私邑虽分治于诸大夫而皆以国卿听其成襄三十年赵武问绦县大夫则其属也孔氏谓绦非赵武私邑而武分掌之又昭二十八年魏戊不能断梗阳之狱上之献子是也其时虽无监司守令之名而大概与後世亦复相似县邑之官列国称名不一附载于左

县大夫

僖二十五年晋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昭二十八年晋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各置大夫 按哀四年隂地之命大夫士蔑孔氏正义曰命大夫乃特命大夫总监隂地者以其去国遥远别为置监亦詹嘉处瑕之比

僖二十五年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

昭二十五年晋灭鼓使涉佗守之

襄九年鲁费宰南遗定八年成宰公歛处父定十年郈宰公若 费成郈鲁三卿采邑也宰本家臣之名而亦不专为家臣故哀八年有王犯尝为武城宰论语亦有武城及莒父宰孔颖达谓公邑称大夫私邑称宰按昭二十六年又有成大夫公孙朝是私邑亦称大夫公邑亦称宰也正义之云非通论矣

昭九年周甘人亦称甘大夫

昭二十一年宋厨人濮

文十五年鲁卞人

襄十年鲁郰人纥

成二年卫新筑人仲叔于奚 昭二十六年子犹之

人高齮家臣亦称人也

襄二十五年齐棠公

楚有申公息公白公叶公宣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

寡人

昭二十年楚棠君尚

县尹

庄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权使鬭缗尹之

襄二十六年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

春秋识小録卷二

猜你喜欢
  续孟子卷上·林慎思
  卷十二·高诱
  跋·黄绾
  小学诗礼·陈淳
  附录一:周东封与殷遗民(傅斯年)·胡适
  五经稽疑卷六·朱睦㮮
  卷之二十四·邵经邦
  卷之一·张居正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答字林報西人問(四則)·太虚
  对于中央民训部修订中国佛教会章程草案之商榷·太虚
  摄大乘论初分讲义(注一)·太虚
  卷九十二·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十卷·佚名
   第七十三則 馬祖離四句,絕百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窃发·李渔

    〖步蟾宫〗(副净引众上)行兵自愧无长算,轻失去貔貅一半。仗谋臣、设尽计多般,要把前羞尽浣。俺山大王前次出兵,只为单尚勇力,不用机谋,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如今得了

  • 卷三·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述怀【至德二年作】【彦辅曰此以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晋阮籍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补注【鹤曰公以至德元载陷贼今诗云去年潼关破又云今夏得西走当是

  • 卷二百六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雪坡小藁【一】罗与之字与甫一字北涯螺川人端平间累举不第遂归隠赋诗云古来至宝多横道何事荆山泣卞和亦自写其不平也晚年潜心性命之学尝作谭道衞生

  • 龙云集钞·吴之振

    刘弇赠贾仲武贾侯器宇何轩昂,下视龊龊真秕糠。眉分八字髭根黄,自许忠胆铁石刚。雕弓一挽—石强,锦臂错出虬青苍。匣剑排射星斗光,壮心飞过祁连傍。架鹰钥按血染裳,铁聪骑出辔闹装。健儿前呵檛列行,捷矢齐指云中鸧。岂惟武力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九·徐乾学

    宋纪六十九【起重光赤奋若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六年秋七月壬午朔光禄寺丞知长洲县夏噩坐私贷民钱特勒停噩中制科本路提防刑狱王道古恶其轻傲捃其事而发之 丁亥权御史中

  • 读礼通考卷七十四·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七国恤九皇后丧仪魏明悼毛皇后【黄初中选入东宫明帝即位以为贵嫔太和元年立为皇后景初元年崩然犹加諡葬愍陵】通典明帝时毛皇后崩未葬诏宜称大行尚书孙毓奏武宣皇后崩未葬时称太后文徳皇后崩侍中苏林议皇后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杨士奇

    宣德四年秋七月乙巳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遣道士赍祝币往命所在守臣祭历代帝王陵寝○丙午命行在工部增修 天地坛斋宫后庐舍○四川建昌卫土官指挥使安均遣把事张古剌撒马儿罕回回打剌罕阿都剌等来朝贡马○顺天

  • 卷之七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魏公子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魏公子列传》便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传中详

  • 曹景宗传·姚思廉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父亲名欣之,是宋朝武将,官做到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曹景宗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爱围猎,经常会同几十个少年到大草泽里去追逐獐子野鹿,每当众多骑手驱赶野鹿时,野鹿和人马混杂在一起,曹景宗在众人中放箭

  • 卷一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四乐考乐歌元郊祀乐章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五方帝乐章元史礼乐志曰此与祭社稷先农乐章皆用金旧名降神奏乾宁之曲六成圜锺宫三成黄锺角一成太簇徵一成姑洗羽一成【词并同】惟皇上帝

  • 第三章 纵欲则学业无成·佚名

    如果纵欲就会学业无成周思敏说:“人生在天地之间,要成为圣贤豪杰,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然而必须有十分的精神,才能做成十分的事业。如果不先在年富力强之时,除去欲心,节省欲事,以便保守精神,筑好根基,那么虽然有特大的志愿,想

  • 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之六不执著无忘失法。不执著恒住舍性。不执著一切智。不执著道相智一切相智。不执著预流果。不执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不执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执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

  • 卷第三十四·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十四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挽辞 礼寿昌先和尚塔(四首) 旧年今日礼师颜。今日重来塔已关。谩道藏身无觅处。淡云疎雨满人寰。 百尺凌霄一夜霜。爪瓶犹挂烂藤床。来时古道

  • 宦乡要则·张鉴瀛

    清代张鉴瀛撰,官箴书。

  • 风赋·宋玉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后人或疑为伪托。旧题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撰。见于《文选》卷13。这是一篇巧妙的讽谏性作品,借楚王和宋玉的问答,展开关于“风”的文章。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风,即“大王之雄风”和“庶人

  • 大乘同性经·佚名

    全称《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说经》,亦称《同性经》、《佛十地经》。佛教经典。北周阇那耶舍译。二卷。“同性”,梵文abhisamaya的意译,亦译作“证契”,即契入大乘教理之意。本经论述了众生之实相、众生界之无尽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