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蓑笠,持罾负竹竿上)主人高隐仆清闲,自号神仙第二班。浑迹渔樵无上下,一同濯足看青山。自家非别,慕容老爷的渔童便是。今日这等晴天,忽然起起风浪来,竟像久雨初晴,春涨骤发的光景。或者在浑水里面,罾着几个大鱼,也不可知。(向内 
- (白敏中上,诗云)寂寞琴书冷竹床,砚池春暖墨痕香。男儿未遂风流志,剔尽青灯苦夜长。自从昨日在绿野堂上,见了夫人,不知主何意,将亲事全然不题,则说着“小姐拜哥哥”。被我回言道:“先相国在日,并不曾言兄妹之礼,况兼小子见将着玉 
-   ◎灾异二   洪范曰:“火曰炎上。”火不炎上,则为咎徵。凡恒燠、草异、羽虫之孽、羊祸,其灾火,赤眚、赤祥皆属之于火。   顺治十三年冬,庄浪燠,无雪。十八年冬,龙门无雪。   康熙二十一年冬,西宁无雪。二十七年冬,天 
-   吴畏斋(猎)谢贽启   开禧兵隙将开,忧国者虑其不终。乙丑之元,吴畏斋自鄂召,过京口,以先君湖湘之契,先来访余,亟送出南水门,谢不敏。既而留中为大蓬,未几,遂以秘撰帅荆,复出闸西诉。时北事已章灼,余念数路出师,具有殷鉴,虽上流 
-              南路贼匪,自二十二夜入城之后,百十成群,啸聚仑仔顶及黄梨山,截杀兵役;幸大兵到埤头,又檄属吏驻阿公店扼其要害,贼闻风惊散,道路始通。诚乃万民之幸,郡中人心大安。但闻摄总兵官按兵两日,不出剿贼;窃所不解。众人皆 
- 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县人。年轻时与齐州人何彦先一同师从于学士王义方,义方赞许推重他,曾对他说:“五百年遇一贤人,你可以当这一贤。”于是改名为半千。到义方去世时,半千与彦先都为他服丧,服丧期满才离去。上元(760~762)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三	朱批刘於义奏摺	雍正二年五月初九日山西学政【臣】刘於义谨	奏窃【臣】自本年正月考取遗才二月送文生入场三月初一日即往考代州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九生徒五乡试凡乡试前一年国子监预咨各旗贡监生愿应乡试者取本旗文结并各省督抚转饬州县晓谕贡监生愿赴京乡试者取本籍文结均于乡试年二月本生亲赍到监肄业其闽粤滇黔四川湖南许展限于 
- 【解读】这一章讲述士的孝道。士要移孝作忠,以侍奉父母的爱敬之心侍奉国君、长上,做到事君以忠,事上以顺,尽忠职守,完成自己肩负的重任。【原文】资(1)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 
-                     ▲列屯遣戍之製 《詩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杕杜》以勤歸也。 程頤曰:“毒民而不由其上 
-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六【乙未】襄王二十有六年【在位三十有三年子顷王立在位六年子匡王立】文公名兴僖公子也元年春王正月公卽位世子嗣位终先君之年称子逾年虽未葬称爵盖縁始终之义 
- 嘉兴大藏经 长目电禅师语录叙余乃楚之孝感世宦攻儒业生平专以文学为念贪浮名幻利为乐竟不知鼻祖之门庭单传之要妙余任江南池州府推官一日私游九华探阅藏经细览景德传灯阅至分灯录观吾儒中从上诸大老大护法者不过于裴 
- 一尊者醯摩迦曰: 瞿昙教之前 人人曾语我“有斯应有斯” 自为解说事 此皆受卖说 此皆增思择(妄想) 我已不喜彼(一〇八四)“人人曾语我解说事”[之句中],“事”者,是婆和利婆罗门及其他彼之 
-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僧伽,由王舍城往那烂陀村,同行于大道。一游行者须卑亦与其弟子梵施童子,由王舍城往那烂陀村,同行于大道。途中,游行者须卑,以种种方法诽谤佛陀、诽谤佛法、诽谤僧伽。反之,其弟子 
- 地理总志。北宋乐史(930—1007)撰。二百卷, 目录二卷。史字子正,宜黄(今属江西)人。太平兴国进士。历官秘书郎、主簿、巡抚。著述宏富。约当雍熙三年(986)成此书,凡一百二十余万字。取材以太平兴国八年为限,故名。博 
- 曹操著。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收于《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建安十三年任丞相,遂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因而招 
- 三十六卷。明孙瑴编。瑴字子双。中国古代阴阳数术及谶纬迷信之学流传颇广,自隋禁图谶以后,其书大多不传。宋代只有易纬数种,至明代,所能得见者更是寥寥无几。瑴曾杂采旧文分为四部,统称“微书”。一曰“焚微”,辑秦以前逸书 
-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与《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同,而华梵音声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