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五十五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五>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五>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五>

圭瓚

璋瓚

大璋 【中璋 邊璋】

鬱人凡裸玉濯之陳之以贊裸事詔裸將之儀與其節【裸玉謂圭瓚璋瓚】大喪及葬共其裸器遂埋之【遣奠之彛與瓚也】典瑞裸圭有瓚以肆先王以裸賓客【鄭司農云於圭頭為器可以挹鬯裸祭詩曰瑟彼玉瓚黄流在中國語謂之鬯圭以肆先王裸先王祭也玄謂肆解牲體以祭因以為名爵行曰裸漢禮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玉人裸圭尺有二寸有瓚【裸謂始獻酌奠也瓚如槃其柄用圭有流前注】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黄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衡四寸有繅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馬【射琰出者也鄭司農云鼻謂勺龍頭鼻也衡謂勺柄龍頭也玄謂鼻勺流也凡流皆為龍口也衡古丈横假借字也衡謂勺徑也三璋之勺形如圭瓚天子巡守有事山川則用灌馬於大山川則用大璋加文飾也於中山川用中璋殺文飾也於小山川用邊璋半文飾也】王制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郊特牲周人尚臭灌用鬯鬱合鬯臭隂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明堂位曰灌用玉瓚大圭祭統曰君執圭瓚裸尸大宗執璋瓚亞裸【大宗亞裸容夫人有故攝馬】詩棫樸曰濟濟辟王左右奉璋【箋云璋璋瓚也祭祀之禮王裸以圭瓚諸臣助之】旱麓曰瑟彼玉瓚黄流在中【玉瓚圭瓚也黄金所以飾流鬯也九命然後錫以秬鬯圭瓚箋云瑟潔鮮貌黄流秬鬯也圭瓚之狀以圭為柄黄金為勺青金為外朱中央圭瓚謂之玉瓚黄金所以飾流鬯可知矣】江漢曰釐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卣器也九命錫圭瓚文人文德之人也箋云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使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謂有德美見記也正義曰秬鬯一卣者祭時在彛未祭在卣賜時未祭故卣盛之】書文侯之命曰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又曰用賚爾秬鬯一卣魯語魯饑文侯以鬯圭與玉磬如齊告糴白虎通言九錫之禮曰孝道備者錫以秬鬯圭瓚宗廟之盛禮也玉以象德金以配情芬香條鬯以通神靈玉飾其末君子之性金飾其中君子之道金者和之至也玉者德美之至也鬯者芬香之至也君子有玉瓚秬鬯乎鄭氏釋小宗伯云天子圭瓚諸侯璋瓚既不得鬯則用薰故王度記云天子以鬯諸侯以薰

圭以象陽之生物璋以象陰之成事王之肆先王禮賓客以裸圭后之亞祼與王之巡守以裸璋此王與后陰陽尊卑之分而宗廟賓客山川内外隆殺之辨也裸圭尺有二寸陽以偶成也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陰以奇立也圭璋其柄也瓚其勺也柄則圭璋純玉為之勺則玉多石少者可矣鄭康成許慎所謂瓚四玉一石是也圭瓚璋瓚則玉為之三璋之勺則飾以金焉玉人所謂黄金勺青金外是也三璋射四寸厚寸勺鼻寸衡四寸有繅則鼻寸所以流鬯也衡四寸勺徑也繅藉也圭璋瓚制蓋亦如此先儒謂凡流皆為龍口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然古者有圭瓚璋瓚而無下槃有鼻而無龍口先儒之說蓋漢制歟周之時典瑞掌裸圭之名物鬱人掌祼事之儀節涖玉鬯則大宗伯贊祼將則小宰而内宰贊后之裸獻大宗伯攝后之載裸此王與后祭祀賓客之裸禮也惟天地之神無所用裸故典瑞裸圭止於肆先王玉人裸圭止於祀廟則天地無裸可知禮曰諸侯賜圭瓚然後為鬯故旱麓詩曰瑟彼玉瓚黄流在中江漢詩曰釐爾圭瓚秬鬯一卣而魯晉之國皆用焉以其有功於民者也祭統所謂君執圭瓚裸尸大宗執璋瓚亞裸【鄭曰容夫人有故攝焉】此諸侯用圭瓚之禮也周衰禮廢而臧文仲以鬯圭如齊告糴豈知先王所以康周公之意哉書曰王入大室裸記曰既灌而後迎牲則尸入裸之然後后再裸焉后再裸則大祭祀而已凡小祭祀蓋一裸也内宰大祭祀后裸獻觀周官行人裸侯伯子男一裸則小祭祀一祼可知記言諸侯相朝灌用鬱鬯此亦賜圭瓚者之禮也【未賜圭瓚必資鬯於天子】

宗廟禮神之玉

大宗伯有禮天地四方之玉典瑞玉人有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祀日月星辰山川之玉特於宗廟言裸圭有瓚以肆先王裸圭尺有二寸有瓚以祀廟則裸圭非禮先王之玉也賈公彦釋大宗伯謂天地有神玉無鬱鬯宗廟有鬱鬯神玉裸用圭璋用玉氣也則宗廟之玉裸圭而已然考之大宰祀五帝贊玉幣爵之事祀神示享先王亦如之大宗伯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涖玉鬯鄭氏皆以玉為禮神之玉又書稱周公之禱大王王季文王而植璧秉圭曾子問稱天子諸侯將出以幣帛皮圭告于祖廟反必設奠歛幣玉藏諸兩階之間則宗廟之玉非特圭而已且裸以求神及神之格斯然後可得而禮則裸圭非禮神之物也裸之所不用者天地而已其餘祼以圭璋又禮以玉而賓客之儀猶且祼與造贈異玉况先王乎然則典瑞玉人不言宗廟有禮神之玉者特其文不備耳

穀圭

大璋

典瑞曰穀圭以和難以聘女玉人曰穀圭七寸天子以聘女蓋穀圭以穀為文以善為義故可和難以釋仇聘女以納徵也圭貴於璋璋貴於皮天子納徵以穀圭諸侯以大璋士以儷皮此尊卑之所別也然皆玄纁束帛以將之此尊卑之所同也士婚禮納徵玄纁束帛周禮凡嫁子取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雜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是也蘇秦傳曰錦繡千純犀首傳曰文繡千純裴駰曰純端名則周禮所謂純帛者匹帛也鄭氏改純為緇與士婚禮玄纁之制不類其說非也考之經傳大璋有三爾雅璋大八寸謂之琡玉人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厚寸天子以巡守而諸侯聘女之璋如邊璋制亦謂之大璋則九寸八寸皆可以大璋命之也

琬圭

琰圭

書曰琬琰在西序典瑞曰琬圭以治德以結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玉人曰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易行行人曰時聘以結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國之慝鄭康成謂琬圭王使之瑞節諸侯有德王命賜之及諸侯使大夫來聘既而為壇會之使大夫執以命事焉琰圭亦王使之瑞節除慝亦於諸侯使大夫來覜既而使大夫執而命事於壇調人讎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鄭康成曰瑞節琰圭也說文曰琰璧上起美色也蓋琬圭圜而宛之也琰圭剡而有鋒也圜而宛之仁也故以治德以結好剡而有鋒義也故以易行以除慝琰圭判規則圭上圜而判之與凡圭之琰上寸半者異矣康成謂琰圭琰半以上又半為瑑飾賈公彦曰判半也又云規明半以上琰至首規半以下為瑑飾可知然琬琰之有瑑飾於經無見此不可考

禮書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续孟子原序·林慎思
  卷四·朱熹
  大学衍义卷二·真德秀
  春秋释例卷四·杜预
  卷十六·段昌武
  卷一百二十三·山井鼎
  十九  非攻下·墨子
  卷二·王应电
  乡党篇第十·钱穆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佚名
  太虚大师访问记·太虚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佚名
  卷第一·佚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九出 得信·洪昇

    【仙吕引子&middot;醉落魄】〔生病装,宫女扶上〕相思透骨沉疴久,越添消瘦。蘅芜烧尽魂来否?望断仙音,一片晚云秋。  &ldquo;黯黯愁难释,绵绵病转成。哀蝉将落叶,一种为伤情。&rdquo;寡人梦想妃子,染成一病。因令方士杨通幽

  • 类书与诗·闻一多

    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强制的把&ldquo;江左余风&rdquo;收束了,同时新时代的先驱,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

  • 國語卷第六·韦昭

      齊語   1 桓公自莒反於齊〔一〕,使鮑叔為宰〔二〕,辭曰:「臣,君之庸臣也〔三〕。君加惠於臣,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國家者,則其管夷吾乎〔四〕。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纪昀

    列传宋 【四十三】○宋四十三范仲淹【纯佑 纯礼纯粹】 范纯仁【正平】范仲淹范纯仁△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父墉从钱俶归京师后为武寍军掌书记 【宋史本传 不载仲

  • 王珍传·宋濂

    王珍,字国宝,大名南乐人,世为农家。珍胸怀大志,意气昂扬。金末战乱不安,南乐人杨铁枪聚众保护乡里。太祖遣兵攻破河朔,铁枪举兵响应,行营帅按只任王珍为军前都弹压。铁枪与金军战死,大家推苏椿继续领导。宋将彭义斌率军进攻大

  • 卷之三·努尔哈赤

    经国乙卯六月叶赫将上所聘女许适蒙古,众贝勒大臣闻之,请发兵往征。上谕曰:&ldquo;征讨,国之大事,若以负婚之故,怒而兴师,则未可也。盖此女之生,衅所由启,实非偶然。哈达、辉发、乌喇三国皆因此女兴兵构怨,相继灭亡则此女召衅亡

  •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一经籍考经【礼】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一卷庭椿字寿翁临川人乾道进士官古田令朱彛尊曰俞氏复古编以天官之属兽人献人鼈人兽医司裘染人追师屦人掌皮典丝典枲改入冬官以地官之属鼓人

  • 卷第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二〈起大寶元年正月、盡二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之眞宗豐祖父天皇〈文武天皇 第■二〉大寳元年春正月乙亥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其儀於正門

  • 詩經卷之二  朱熹集傳·朱熹

      邶一之三。邶·鄘·衛、三國名。在禹貢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東南跨河、以及兗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紂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紂城朝歌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以封諸侯。邶·鄘不詳其始封。衛

  • 金人铭 全文·黄帝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家语》无此二句)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家语》作&ldquo;

  • 卷十六·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六    元 程端学 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庶子子赤庶兄襄仲杀嫡而立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戴氏曰鲁之桓宣皆

  •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古吴蕅益道人智旭述【中之一字。名同实异。此书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若随情解之。只是独头意识边事耳。老子不如守中。似约第七识体。后世玄学。局在形躯。又非老子本旨矣。藏教所诠真理。离断离常。亦名中道。通教即

  • 卷十·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吴江陈启源撰南有嘉鱼之什上【正小雅】小雅次什之首至宋儒而两更不数六亡诗而以南有嘉鱼为什首者毛公之旧也苏颍濵嫌其非孔子之旧仍数六诗于什中而更以南陔为什首朱子又据仪礼奏乐之次升南

  • 八  尚贤上·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

  • 阴符发秘·张清夜

    张清夜《阴符发秘》,旧无刻本,且几近湮没失传。我们今天所见者,乃是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于1946年,根据手抄本和罗氏观妙斋聚珍本加以校订而成之《新校张清夜》。蒙文通先生校竟写有清本及《校后记》,并请谢无量为之撰

  • 战斗在滹沱河上·李英儒

    当代长篇小说。李英儒著。作家出版社1954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9年出版第2版时,作者写了《后记》。小说以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对冀中地区的“五一大扫荡”为背景,描写滹沱河岸沿河村的抗日群众,在共产党的

  • 大金刚香陀罗尼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但有一咒,降伏诸天宿曜,无余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