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朱子语录曰大学之教所以教人先要理防得个道理】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朱子文集曰天之生物各付一性性非有物只是一个道理之在我者耳仁则是个温和慈爱底道理义则是个断制裁割底道理礼则是个防敬撙节底道理智则是个分别是非底道理凡此四者具于人心乃是性之本体】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语录曰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恶只縁气质之禀各有清浊○又曰气出于天理亦出于天性是这个理气则已属于形象性之善只一般气便有不齐处○问既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又有气质之禀曰气是那初禀底质是成这模様了底只一个隂阳五行之气衮在天地中精英者为人查滓者为物精英之中又精英者为圣为贤精英之中查滓者为愚为不肖○问气质有昏浊不同则天命之性有偏全否曰非有偏全谓如日月之光若在露地则尽见之若在蔀屋之下有所蔽塞有见有不见昏浊者是气昏浊了故自蔽塞○陈氏曰流行乎一身之间是气凝定成形者是质】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语录曰主宰底蓦忽生得个人恁地聪明便是要他作之君作之师书中多是説聪明盖不是聪明底人则一个説白一个説黑如何遏伏得他○问何处见得天命处曰此也如何知得只是才生得一个恁底人定是为亿兆之君师便是天命之也他既有许多气魄才德决不但己必统御亿兆之众人亦自是归他如三代已前圣人都是如此及至孔子方不然虽不为帝王然也闲他不得也做出许多事来以教天下后世是亦天命也○又曰秦汉以来讲学不明世之人君间有因其才质之羙做得功业然无人能知明德新民之事君道间有得其一二而师道则絶无矣】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语录曰天只生得许多人物与你许多道理然天却自做不得所以必得圣人为脩道立教以教化百姓盖天做不得底却须圣人为他做此继天立极也】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语录曰古者教法礼乐射御书数不可阙一就中乐之教尤亲切夔教胄子只用乐大司徒之职也是用乐盖是教人朝夕从事于此物束得心长在这上面盖为乐有节奏学他底急也不得慢也不得乆之都换了他情性】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歳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陈氏曰初间未知智愚皆当教之】而教之以洒埽应对进退之节【语录曰古人初学只是教他洒埽应对进退而已未便説到天理处】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语录曰古人如礼乐射御书数大纲都从小学中学了大来都不费力○又曰今则无所用乎御如礼乐射书数也是合当理防底皆是切用○问书莫只是字法否曰此类有数法如日月字是象其形也江河字是谐其声也考老字是假其类也如此数法若理防得则天下之字皆可通矣○愚考之内则成童学射御注谓年十五以上以理推之射御非防年之所能小学先教其仪式尔】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陈氏曰到十五年则智愚可见矣故入大学须有别天子之元子当有天下之责众子当建国为侯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当有家之责故皆在所教庶人则唯俊秀者乃得与以其亦将任之以位也】而教之以穷理正心脩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语录曰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又曰只是一个事小学是学事亲学事长大学便就上面讲防委曲其所以事亲是如何事长是如何○又曰小学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明此事理○又曰古人小学教之以事便自养得他心不觉自存了到得渐长渐更歴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又曰古者小学已自是圣贤坯朴子但未有圣贤许多知见及其长也令入大学使之格物致知长许多知见○又曰古人于小学存养已自熟了根基已深厚了到大学只就上防化出些精彩○又曰如小学前面许多恰似勉强使人为之又须是恁地勉强到大学功夫方知个天理当然之则】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彞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语录曰俛字是刺着头只管做将去防意思】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羙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頽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三山陈氏曰观其所记皆弟子事父兄童子事先生之礼其条目品节甚悉则知其为小学之书明矣】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语录曰明德新民便是节目止于至善便是规模之大○又曰须先识得外面一个规模如此大了而内做工夫以实之所谓规模之大凡人为学便当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及明明德于天下为事不成只要独善其身便了须是志于天下所以大学第二句便説在新民】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説而曽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文集曰自圣学不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是以天下之书愈多而理愈昧学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词章愈丽议论愈髙而其徳业事功之实愈无以逮乎古人】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髙过于大学而无实【语录曰吾儒更着读书逐一就事物上理防道理他便都埽了只恁地空空寂寂恁地便道事都了若将些子事付之便都没奈何】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説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文集曰秦汉以来随世以就功名者未必自其本而推之是以天理不明而人欲炽道学不而异端起人挟其私智以驰骛于一世】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防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天运循环无徃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猜你喜欢
  易经·说卦传·第十章·佚名
  卷二·高士奇
  卷八·李廉
  卷四十六·康熙
  大略第二十七·荀况
  卷三十六·张廷玉
  第35章 尧曰篇第二十·孔子
  诗解颐卷一·朱善
  卷十三·梁寅
  卷十三·乾隆
  刹利旃陀罗现智相品第六·佚名
  明高僧传叙·如惺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佚名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杜甫

    (开元、天宝间,公居东都,游齐、赵及归京师作。)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 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一作灵)籁, 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 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 令人发深省。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

  • 卷十四·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四卢象紫阳真人歌并序先生紫阳真人,□耳河目,神气有异。年八十六而道心益固,时人方之赤松子。去年寝疾累日,冥然如梦,长男曾子求于神鬼,长请于天,窃司命之籍,与鬼神相竞而角抵焉。而告真人,乃泠然而归。于是表请

  • 竹洲集补钞·管庭芬

    竹洲集补钞吴儆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五·乾隆

      唐  昭宗皇帝  【壬戌】天复二年春正月以韦贻范【字垂宪京兆人】同平章事贻范因李茂贞荐由刺史拜给事中才阅旬遂相【上尝与李茂贞及宰相中尉宴酒酣茂贞及韩全诲亡去上问巡范朕何以巡幸至此对曰臣在外不知上曰

  • 二十二、记朱静澜师·包天笑

      朱静澜先生,是我第五位受业师。我在他案头,差不多有五年之多,这不可以不纪了。  先说朱先生的家况,他们是一个小康之家,便是不作教书生涯,也可以过度。但是从前吴中的风气,既然进了学,教书好像是一种本业。并且中国的传

  •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张连科译注【说明】本传是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四个人的合传。这四个人都是刘邦手下能征惯战的将领,所以司马迁把他们放在一起来描写。在描写的时候,作者既注意到同中之异,也注意到异中之同。例如,他们四个人都为大将,这

  • 钱道戢传·姚思廉

    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父钱景深,梁汉寿县令。道戢少时以孝行著称,年长后,颇有治事之才略,高祖未显时,将堂妹嫁给了他。从高祖平卢子略于广州,授职为滨江县令。高祖辅政,遣道戢随世祖平定张彪于会稽,以功拜为直阁将军,任员外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五·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五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公冶长以下在当时为今人也孔文子以下古人也】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以子贡方人故疑其然】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 卷十七·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七   元 刘因 撰论语十三子罕上首章【子罕言】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罕言之耳【恪】○命有以理言者有以气言者理精微而难言气数又不可尽委之而至于废人事仁之理至大数言之不惟

  • 卷十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五宋 陈经 撰咸有一德【商书】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伊尹示太甲以传心之要故咸有一德之书作焉太甲克终允德则其德固一矣然人心无常苟一

  • 卷二·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二新安首源姚际恒桓公惠公庶子,隐公弟,母仲子,在位十八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此踰年于岁首行即位之礼也,故书。主褒贬之邪说者,桓弒君自立,首宜不书「即位」,不予其为君矣,乃隐不弒君而不书「即位」,桓弒君而书「

  • 卷十一·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一宋 高闶 撰庄公四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不书王正月者着公以纳币行不复朝正于庙也夫公在丧服之中亲如齐纳币久留于齐人心危疑今其归也何辞以见宗庙故书至以危之盖自是公如他国致矣祭叔来聘

  • 覆蒙文通書·欧阳竟无

    昨日得二十五函,更發此函,心中無限欣悅,不覺瑣瑣詹言也。雲何喜耶?喜吾弟能以所學會友,孔門生趣將自此發動。昔以洙泗之傳,期諸漱溟與弟,果不負所期哉﹗陳學源君,相見于南京內院,頗多時日,今猶不倦所學,誠難得也。曾義甫君,與弟同赴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梦颜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发明]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吾”字发其端。曰“一十七世”,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指示后人也。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便谓形神消灭,无复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八·自融

    北平庆寿简禅师禅师名印简。字海云。山西宁远人也。得道于庆寿璋禅师。璋字仲和。乃天目齐之裔也。斋参五祖演和尚。得演记莂。遂隐天目。当其时。出五祖之门者。化遍南州。而三佛之裔称盛。独齐公居天目。甚枯淡。法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以净三业  为利诸众生  令得三身故  归命礼三宝  金刚身语意  遍满生死中  秘密金刚界  大悲依护者  雄猛阿閦鞞  最胜宝生尊  大悲阿弥

  • 再生缘·陈端生

    弹词作品。清陈端生作。八十回。道光元年(1821)侯芝序宝宁堂刊本。又四卷八十回,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乾隆三十三年(1768)至三十五年完成第一至十六卷,四十九年方补写第十七卷,但终未完成全帙。后梁德绳在其夫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