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35章 尧曰篇第二十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尧说:“唉!舜呀!帝位的兴替已经轮到了你身上,你要忠诚地遵守中正之道。如果天下的百姓陷入穷困,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地终止了。”舜也把这话告诉了禹。商汤说:“我履谨用黑色的牡牛作牺牲来祭祀,我可以明白地告诉尊贵的上帝:有罪的人我不敢赦免。上帝的臣子有罪我也不能庇护,这些都记在你上帝的心里。我如果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有罪,罪责都在我一人身上。”周朝大赏诸侯,善人因此富了起来。“虽有至亲,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身上。”严格地检验和审定度量衡,修整废弃了的官职,使天下的政令通行起来。复兴被灭亡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后代,荐举隐逸的贤才,天下的民心就会归服了。要重视的是:百姓、衣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勤勉就能取得功绩,公平就会使民众心悦诚服。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治众之道,在于遏恶扬善而已。”

朱熹注:“君有罪非民所致,民有罪实君所为,见其厚于责己薄于责人之意。此其告诸侯之辞也。”

20·2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哀公立庙子张问孔子说:“怎么样做可以从政管理国事呢?”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行,就可以从政管理国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君子为别人施以恩惠而不耗费财物;让百姓劳作却没有怨言;有所追求而不贪婪;安然处事而不骄恣;威严而不凶猛。”子张又问:“什么叫惠而不费呢?”孔子说:“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使他们得到利益,这不是给人民以恩惠而又无所耗费吗?选择可以劳作的叫他们去做,又有谁能有怨言呢?需要仁德就得到了仁德,还贪求什么呢?君子处事不论人多少,无论势力大小,不怠慢他们,这不是安然处事而不骄恣吗?君子使自己衣帽整齐,目不斜视,庄重威严使人望而生畏,这不是威而不猛吗?”子张又问:“什么叫四种恶行?”孔子说:“对犯罪的人不进行教育就杀头叫做虐;事前不进行训诫而责令其成绩叫做暴;懈怠延迟政令下达,下达后限定时间让人完成,这就是残害人民。同样是赏赐于人,出手吝啬,这叫小气。”

名家注解朱熹注:“均之以物与人,而于其出纳之际,乃或吝而不果。则是有司之事,而非为政之体。所与虽多,人亦不怀其惠矣。项羽使人,有功当封,刻印刓,忍弗能予,卒以取败,亦其验也。”

张居正注:“这五件施之于民,则为善政;修之于身,则为令德,所谓五美之当尊者如此!”又曰:“《论语》一书,孔子告问政者多矣,而美恶并陈,法戒具备,未如此章之明切者。故记者列此以继帝王之治,见圣人修身立政之道,一而已矣。”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懂礼义,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就不能了解别人。”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张居正注:“《大学》一书,首先致知,《中庸》一书,要在明善,而《论语》一书则以三知终焉。诚以天下之理必知之明,而后能行之至,尧、舜、禹相授受,其大旨亦不过日惟精惟一而已。有志于圣道者,可不以讲学明理为急务哉?”

猜你喜欢
  卷二 天地篇·王通
  《泉翁大全·樵语》序·湛若水
  平书订卷七 制田第五上·李塨
  程氏经説卷五·佚名
  第十四章 23·辜鸿铭
  第四章 8·辜鸿铭
  卷八十二·卫湜
  春秋集传详説卷二十·家铉翁
  卷十五·山井鼎
  卷九·康熙
  卷五十四(玄奘译)·佚名
  纪念佛诞的意义·太虚
  佛说护净经·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一·佚名
  明因果之事·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793_1 【北禅院避暑联句】皮日休   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皮日休   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皮日休   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到此失烦襟,萧然揖禅伯。--陆龟蒙   藤悬

  • 玄思·闻一多

    在黄昏的沉默里,从我这荒凉的脑子里,常迸出些古怪的思想,不伦不类的思想;仿佛从一座古寺前的尘封雨渍的钟楼里,飞出一阵猜怯的蝙蝠,非禽非兽的小怪物。同野心的蝙蝠一样,我的思想不肯只爬在地上,却老在天空里兜圈子,圆的,扁的,种

  • 一九二一年元旦·刘半农

    (在大穷大病中)彻夜的醒着; 彻夜的痛着; 从凄冷的雨声中, 看着个灰白色的黎明 渐渐的露面了, 知道这已是换了一年了。

  • 卷五·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五明 钱子正 撰緑苔轩集五五言古诗旅寓旧闻塼桥名今熟塼桥路平生拙衣食浪迹走亲故辗转田野中豺虎正驰骛年荒粟粒贵鲜饱非敢慕时无鲁朱家孰肯延季布长叹寄食难彷徨嵗云暮拟歌哀王孙一拜漂母墓自

  • 志第十九 符瑞下·沈约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 汉宣帝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 汉章帝元和中,嘉禾生郡国。 汉安帝延光二年六月,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汉桓帝建

  • 序·程俱

    进麒台故事申省原状 朝奉大夫守秘书少监程俱奏:「窃见车驾移跸以来,百司文书,例从省记,按以从事,蠹敝或生。日者朝廷复置秘书省,稽参旧章,稍储俊造,而臣滥膺盛选,待罪省贰。窃以谓典籍之府,宪章所由,当有记述,以存一司之守。辄采

  • 第一百十九回 日公使保留众罪犯 靳总理会叙两亲翁·蔡东藩

      却说徐总统迭下命令,黜免段系,至通缉罪魁以后,已与段系不留情面,遂又陆续下令,罢免湖南督军,兼长江上游总司令吴光新职,并将长江上游总司令一缺,饬令裁撤,所有吴光新旧辖军队,由王占元妥为收束,借节军费。同日,又褫夺吴炳湘

  • 卷之一·佚名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号其里为朱家巷高祖德祖曾祖懿祖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雍正实录卷之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五月。乙亥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户部奏、筹议云南矿务。请饬即时开采一摺。云南素产五金。乃天地自然之利。铜政关系钱法。运京鼓铸

  • 焦德裕传·宋濂

    焦德裕,字宽父,远祖焦赞曾随宋丞相富弼镇戍瓦桥关,从此成为雄州人。父名焦用,在金朝为官,由束鹿县令升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兵至,州人开南门投降,焦用仍拼命抵抗,终被生擒。太祖见他忠义,释而不杀,恢复其原来官职。焦用奉命进军

  • 卷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八圣治三康熙四十七年戊子闰三月甲午上谕大学士等曰前命直隶各省督抚将钦件部案限内完结及未完结之处逐季奏报是以迩来盗案按限具题者

  • 卽位年·佚名

    秋七月7月3日○丙辰,上卽位于勤政殿。是日成服後,百官備禮以請,上牢讓不出喪次。大臣懇請,王妃亦堅請,乃出次,猶不敢上御床。大臣以下再三勸進,乃上座,受百官賀,尊王妃爲王大妃,大赦殊死以下。王大妃始垂簾,同聽政。上旣卽位,動遵

  • 阿毗昙心论卷第四·佚名

        尊者法胜造    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  契经品第八  已说定品契经品今当说。  一切智所说  契经微妙义  此吾今当说  宜应善心听  虽有一切阿毗昙契经义。然诸契经应具分别今当

  • 象田即念禪師語錄卷四·佚名

    門人本致輯山居詩煙水倦南尋,茆菴搆北林,道同山並見,靜與竹俱深。逐日寧辭影,安心在息陰,夕陽棲鳥定,課罷磬聲沉。空山誰作伴?身與影為雙,積雪留深壑,孤煙度遠江。機忘獰虎善,念息毒龍降,一種平懷久,真成寂滅幢。幻寄千峰裏,隨緣度

  • 卷第二·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德昊编录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师于康熙壬寅春受请至上元后六日当道绅衿送入方丈旧主人登新丈室重来新整旧生涯不向言中分玉石肯从棒下验龙蛇顾左右云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