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或问巻三十一

宋 朱子 撰

孟子

或问大丈夫之説其详可得闻乎曰廓然大公心不狭隘则所居者真天下之广居矣履绳蹈矩身不苟安则所立者必天下之正位矣秉彝循理事不苟从则所行者皆天下之大道矣得志与民由之则出而推此于人也不得志独行其道则退而乐此于已也如是则富贵岂能诱而淫其心贫贱岂能挠而移其志威武岂能胁而屈其节哉此其下视仪衍之以睢盱侧媚得志于一时真可谓妾妇之为而所谓大丈夫者其不在彼而在此也决矣然此数言者皆以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为主而此三言者又以广居为主也今资治通鉴之书此语乃削去广居之云而尹氏之于此解亦不觉其有遗吾皆不能识其何説必不得已而去则若程子所谓居广居而行大道者其于本末体用之间庶乎其包举而无遗也

或问君子之必仕何也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况君子学先王之道必得君而事之然后有以行其道而及于人使其君为尧舜之君其民为尧舜之民是君子之所愿欲也退而穷处葢不得已而然耳

或问孟子之论食志食功之别何也曰食志而不食功则正士日逺而苟贱不廉之人至食功而不审其大小之分则梓匠轮舆得以加诸为仁义者上矣

或问汤为童子复讐而四海之内皆知其非富天下何也曰圣人之心廓然大公表里洞达故一有所为则天下信之如雨寒暑之无不感而无不通也然书所谓葛伯仇饷者非孟子之言则人孰知其曲折之如此哉阳货归豚亦类此

或问孟子之欲息邪説距诐行放淫辞而必以正人心为先者何也曰此探本之言也以圣道之不明是以人心不正而邪説得以乗间入之也曰然则亦明圣道以正人心而已矣又何必为此之纷纷而涉于好辩之嫌乎曰邪説既入则人心益以不正圣道益以不明矣此又其末之不可不理者也故孟子之道性善称尧舜必使天下晓然知仁义之所在者此其所以正人心而为息邪距诐之本也排为我斥兼爱必使天下晓然知邪诐之不可由也此其所以息邪距诐而为正人心之用也葢其体用不偏首尾相应如此然后足以拨乱世而反之正此其所以虽得其本而不免于多言也然岂其心之所好哉亦畏天命悲人穷故不得已而然耳昔汤伐桀而誓其众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伐纣而誓其众曰予弗顺天厥罪惟钧夫岂好战也哉孟子之心亦若此而已矣岂得以好辩之小嫌而遂辍不言哉曰其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何也曰吾亦既言之矣然反其言而推之则知不讨乱贼而谓人勿讨者凶逆之党也不距杨墨而谓人勿距者禽兽之徒也圣贤立法之严至于如此可不畏哉可不畏哉曰诸説如何曰程子论杨墨之源流考之有未精者吾已辨之于论语之篇矣克己复礼之説分而为之亦所未晓岂其记录之差欤若曰佛氏之害甚于杨墨儒者潜心正道不容有差云者则皆至论矣

或问司马公曰仲子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葢谓其不以其道事君而得之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葢谓其不以其道取于人而成之也君子之责人当探其情仲子之避兄离母岂所愿耶若仲子者诚非中行亦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过之何甚与其説奈何曰仲子齐之世家则其禄与室非其兄不义而得之矣设其果以不义得之而非有悖逆作乱之大故则夫母子兄弟之间岂可以是而遂灭天性之恩哉饰小行以妨大伦是乃欺世乱俗之尤先王之所必诛而不以听者也所谓狷者则亦言行之间小过乎中而已夫岂出于伦理之外若是其甚哉

四书或问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十 万章章句下·朱熹
  春秋稗疏卷二·王夫之
  自警编卷八·赵善璙
  卷二十六-卷三十【阙】·段昌武
  卷十·陈启源
  卷七十·秦蕙田
  外篇·胠箧第十·庄子
  卷六十二·王与之
  卷六·苏辙
  诗解颐卷三·朱善
  宣公·宣公十五年·左丘明
  文公·文公五年·左丘明
  洞山守初禅师·惠洪
  中国禅学之发展·胡适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元量·唐圭璋

      元量,“全”已见。   瑞鹧鸪   内家雨宿日辉辉。夹遥桃花张锦机。黄纛软舆抬圣母,红罗凉伞罩贤妃。   龙舟缥缈摇红影,羯鼓喧哗撼绿漪。阿监柳亭排燕处,美人門把玉箫吹。   汉宫春   春苑赏牡丹   玉砌雕

  • 汪晫·唐圭璋

      晫字处微,绩溪人。生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开禧中,尝一至阙下,不就举试而归。栖隐山中,结庐曰环谷。嘉熙元年(1237)卒,年七十六。著有环谷存稿。里人私谥曰康范先生。   贺新郎   次韵初夏小集   田舍炉头语。便如

  • 卷三·何汶

      六代上  《诗评》云:“汉、魏后,凌迟衰微,讫于有晋。太康中,二张、二陆、两潘、一左,勃然复兴,踵武前王,流风末派,亦有文章之中兴也。永嘉时,贵黄老而尚虚玄,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然寡欲。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谌、

  • 卷二百七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 岑安卿 古意 亭亭千岁松起自一寸植苟无斤斧患夀可比金石青青园中草一雨回青色清霜忽飘零雕瘁在顷刻 又 宝刀不断水綫溜可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十有二月己亥朔检校少保镇宁镇信等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州制置使岳飞迁招讨使 带御器械神武中军都统制权殿前司公事提举宿卫亲兵杨沂中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并中军隶殿前司沂

  • 第四十七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蔡东藩

      却说顺帝时代的名吏,却也不少,除张纲抚定广陵外,尚有洛阳令任峻,冀州刺史苏章,胶东相吴祐。峻能选用人才,各尽所长,发奸如神,爱民如子,洛阳大治。章为冀州刺史,有故人为清河太守,贪赃不法,俟章行巡至郡,当然迎谒,章置酒与宴,畅

  • 卷二十六·唐·蒋一葵

    【王维】 〔字摩诘,善琵琶。岐王使为伶人,引至公主第,独奏新曲,号《郁轮袍》,因献怀中诗,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为之乎!”因命更衣,升之客右,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作解头登第。后官尚书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一)·陈寅恪

    此章所欲论证者较前诸章尤为困难,盖关于河东君之行事自以牧斋之著作为主要资料,但牧斋诗文于此期内多所避忌,故往往缺略,不易稽考。牧斋外集贰伍&ldquo;题为黄子羽书诗册&rdquo;(寅恪案:黄子羽名翼圣,太仓人,事迹见有学集叁柒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九月丙辰朔礼部进祀册因请明年季秋大享期诏定于九月十一日○淮安府海洲地震有声如雷○丁巳升江西道御史刘仑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戊午 大享 上帝于 玄极宝殿先期请 皇考配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 四二○ 闽浙总督钟音奏遵旨查办应留应还书籍折·佚名

    四二○ 闽浙总督钟音奏遵旨查办应留应还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臣钟音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一日,臣于闱中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晋省所进书籍云

  • 何泽传·欧阳修

    何泽,广州人。父鼎,唐末为容管经略使。泽少好学,善长诗歌。考中进士,当洛阳县令。唐庄宗喜欢打猎,多次踏坏农民庄稼,泽就躲在田间等待庄宗,挡住马劝告说“:陛下还没能够统一中国以停止战争,却暴敛疲惫民众以供军粮。现在庄稼快

  • 练子宁传·张廷玉

    练子宁,名安,以字行世,新淦人。父亲练伯尚,工于诗词。洪武年初,练子宁负责起居注,因直言相陈而被贬出外任职,最后为镇安通判。练子宁英才超群,十八年(1385)以贡生身份参加廷试对策,极力申言:“天下人才有限,陛下怎么忍心因区区小

  • 求学与不老·梁漱溟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

  •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陈雄曰】色身者。三十二相也。具足者。无一而亏欠也。备三十二行而具足是相。三十二行。法身中有之。欲见法身如来。识自本心

  • 指月录卷之十·瞿汝稷

    六祖下第四世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

  • 乾隆江南通志·黄之隽

    地方合志。清赵弘恩等修,黄之隽等纂。二百卷,首四卷,序目一卷。弘恩,满洲镶红旗人。贡生。雍正间官两江总督、兵部尚书。之隽,字石牧,号唐堂。安徽休宁人。康熙进士。官编修。著有《痦堂集》和《香屑集》。是书乃雍正七年(1

  • 周易口义·胡瑗

    易学著作。宋倪天隐据胡瑗讲解记录撰成,因而以“口义”命名,又称《易解》。全书十二卷。选取《周易》“易”之“变易”一义立说,重在讲述人生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以教人修身治国之方。其卷首《发题》云:“盖

  • 宣室志·张读

    志怪小说集。唐张读著。十卷,《补遗》一卷。书名取义于汉文帝召贾谊问鬼神于宣室。其内容杂记仙佛休咎、神鬼妖精,为唐人志怪小说之集大成者。如写人鬼、人狐相爱事,有《郑德茂》、《许贞》篇,后者实为后来《聊斋志异》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