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陈雄曰】色身者。三十二相也。具足者。无一而亏欠也。备三十二行而具足是相。三十二行。法身中有之。欲见法身如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足矣。岂应见于具足色身也哉。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陈雄曰】坛经云。皮肉是色身。华严经云。色身非是佛。观此则知肉身无如来。殊不知有生如来存焉。知色身非法身。殊不知有妙色身存焉。华严经又云。清净妙色身。神力故显现。曰妙色身。则现一切色身三昧。便是法身如来。即非具足色身可知。以非具足色身。而名为具足色身者。盖得其所以具足色身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陈雄曰】楞伽经云。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此言诸相者。种种变现。神通之相也。又不止于三十二相而已。如来离色离相。以净行则具足三十二。以智慧则具足八万四千。具足三明。六神通。八解脱。(法华经三卷云。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皆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此之具足。即非诸相之所谓具足也。然此之具足。乃其实也。而诸相具足。特其华耳。充其实则其华必副之。是以有诸相具足之名。
【颜丙曰】佛。觉也。觉性如虚空。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唯见性人。方知即非色身。如夫子母我。颜子坐忘是也。自性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性尚不可得。又何有诸相。故以即非之说为扫除之。
【王日休曰】此分与第五分第十三分之意同。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也。(傅本十三分王本十六分。)
【李文会曰】心既空寂。湛然清净。岂有色身诸相可得。凡夫既不著有。即著于空。有此断常二见。谓观空莫非见色。观色莫不皆空。即是具足色身。具足诸相。非具足也。空色一如。有无不异。方可能观。无身而见一切身。无相而见一切相。是名色身具足。诸相具足也。
【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么。州云。狗子无佛性。进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州云。为他有业识在。夫有业识之人。种种著于有。起诸妄想者。此名颠倒知见。种种落于空。都无所悟者。此名断灭知见。宿有善根之人。无此颠倒断灭二病。而能洞晓空趣。此名正真知见。若悟此理。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四祖谓牛头融禅师云】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一切空门。一切慧门。一切行门。悉皆具足。神通妙用。只在侈心。业障烦恼。本来空寂。一切果报。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无欠无余。与佛无殊。更无别法。但只令心自在。莫怀妄想。亦莫欢欣。莫起贪嗔。莫生忧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众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皆是佛之妙用。
【祖印明禅师云】养就家栏水牯牛。自归自去有来由。如今稳坐深云里。秦不管兮汉不收。
【傅大士颂曰】八十随形好。相分三十二。(般若经第十卷。言八十种好。文繁不录。)应物万般形。理中非一异。人法两俱遣。色心齐一弃。所以证菩提。实由诸相离。(去声)
【川禅师云】官不容针。私通车马。颂曰。请君仰面看虚空。廓落无边不见踪。若解转身些子力。头头物物总相逢。
猜你喜欢 五事毗婆沙论卷下·佚名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末)·窥基 卷八十九(月婆首那译)·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一(第四分之二)·佚名 诸法最上王经·佚名 第八卷·知礼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一·佚名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一卷·佚名 般若共利言等译·佚名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下卷·道宣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佚名 卷九十七·佚名 第二十七卷·佚名 卷二十八·赞宁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一·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