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易口义

易学著作。宋倪天隐据胡瑗讲解记录撰成,因而以“口义”命名,又称《易解》。全书十二卷。选取《周易》“易”之“变易”一义立说,重在讲述人生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以教人修身治国之方。其卷首《发题》云:“盖变易之道,天人之理也。其书以义理为宗,程颐《易传》多引胡瑗之说,数次言及“予闻之胡先生曰”;朱熹《语类》称:“胡安定(学者称胡瑗为安定先生)《易》分晓正当。”可见其书在宋代已为以义理说《易》之宗。

《周易口义》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伤寒大白·秦之桢
  遵生八笺·高濂
  脉诀乳海·王邦傅
  六壬翠雨歌·佚名
  田家五行·娄元礼
  大丹篇·佚名
  全真清规·陆道和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佚名
  洞玄灵宝三师记·杜光庭
  易原·多隆阿
  保生铭·孙思邈
  内科摘要·薛己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佚名
  悟真篇注疏·佚名
  易璇玑·吴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西楼记目录·袁于令

    第一齣 标目第二齣 觅缘第三齣 砥志第四齣 检课第五齣 倦游第六齣 私契第七齣 衔恚第八齣 病晤第九齣 庭谮第十齣 阍忤第十一齣 鸇逐第十二齣 缄误第十三齣 疑谜第十四齣 空泊第十五齣 计赚第十六齣 

  • 三集卷五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二古今体九十七首【乙酉十】八月朔日作秋仲每於此朔朝兹复临一天霁景朗万壑晓岚沈荷朶红将褪树隂翠尚森山田观銍艾勒马畅予心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伊犂河北旧有庙曰固尔扎都纲三层缭垣

  • 一个失路归来的小孩·刘半农

    (这是小蕙的事)太阳蒸红了她的脸; 灰沙染黑了她的汗; 她的头发也吹乱了; 她呆呆的立在门口,出了神了。 她呆呆的立在门口, 叫了一声“爹”; 她举起两只墨黑的手, 说“我跌了一交筋头。” “爹!妈!” 她忍住了眼泪, 却忍不住周身的

  • 招魂·屈原

    【原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陽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

  • 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脱脱

        边肃 梅询 马元方 薛田 寇瑊 杨日严 李行简 章频 陈琰 李宥张秉 张择行 郑向 郭稹 赵贺 高觌 袁抗 徐起 张旨 齐廓 郑骧   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人。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累迁太常博士。三

  • 卷二二六 唐紀四十二·司马光

      起屠維協洽(己未)八月,盡重光作噩(辛酉)五月,凡一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曆十四年(己未,七七九年)   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馬楊炎爲門下侍郎,懷州刺史喬琳爲御史大夫,並同平章事。上方勵精求治,不次用人,卜相於崔祐甫,祐

  •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陈邦瞻

    天书封祀眞宗景徳三年二月罢冦凖平章事出知陜州凖为相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他日除官同列目吏持例簿以进凖曰宰相所以进贤退木肖若用例一吏职耳自澶渊还颇矜其功帝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凖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

  • 平定两金川方略巻一百三·阿桂

    八月庚寅阿桂丰升额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臣】查逊克尔宗官寨在山腿下峯峦复起之处而自色淜普山腿相连逊克尔宗中间一道峯脊上贼人又竪立大木栅四座大石碉四座木栅石碉之后又有寨落相连极为稠密而逊克尔宗髙磡之下两旁

  • 焦礼传·张廷玉

    焦礼,字尚节,蒙古人。父亲把思台,洪武年间归附,任通州卫指挥佥事。儿子胜承袭,传到义荣,他没有儿子,便以胜的弟弟谦承袭,积功升到都指挥同知。谦去世后,儿子管失奴年幼,他的弟弟焦礼借袭他的职位,备御辽东。宣德初年,焦礼应当还职

  • ●皇朝通典卷七十·佚名

    兵三 ○兵三 駐防兵制 △駐防兵制 盛京 吉林 黑龍江 直隸 山東 山西 河南 江南 浙江 福建 廣東 湖廣 四川 陜西 甘肅 伊犁各處駐防 西北各處駐防 ·盛京 盛京將軍一人

  • 卷二百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象纬考天变【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历代天变详载其占讫於宋宁宗开禧元年略无渗漏顾悬象着明感召固由人事而占验易涉矫诬前史五行志每多傅会未

  • 光緒十年·曾纪泽

    光绪十年甲申元日晴。已初起,茶食后,更衣,率僚属向阙行礼,叩贺元旦令节。发笔后,阅视饭厅等处,预备接客。午正,内人、女儿来,至正厅祀祖后,家人相庆。饭后,督仆役安排款客之酒果茶食。申初,新旧府守送匾来,即去年九月十三之颂词也

  •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吕柟

    礼部北所语献荩问谕解州略载君亲师固四拜矣伯叔外父母母舅亦然者何先生曰伯叔父所同出母舅母所同出外父母妻所自出故四拜二拜则同于常人矣曰服何以不同也曰服虽不同拜不必拘古者父母亦再拜又问安再拜后人一齐拜了故四

  • 卷八十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六>大夫餕禮【天子諸侯餕禮見於經尤畧今圖大夫士餕禮于後】士餕禮特牲禮尸謖佐食徹尸俎俎出于廟門徹庶羞設于西序下【為

  • 四书通凡例·胡炳文

    四书通凡例一语录凡朱子未定之説与门人传录差误及重意者不复出门人姓氏依纂疏例亦不复纪一集注谓集诸家之注而为之也或融其意或举其辞字字称停不可増减今集成复举朱子以前诸议论是朱子当时犹有遗者也今并不复出或张氏

  • 雪關和尚語錄卷四·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偈之餘五言示禪人此道最幽玄,莫生別欣厭,但辦一心求,莫計程途遠;一要意真誠,二要絕貪戀,不被境緣牽,直下如射箭。佛祖眾機緣,一一皆方便,透得一樁去,拈來都成片;切忌亂商量,狐疑起邪見,非真明眼人,莫遭胡指點。抖擻復抖擻

  • 南诏德化碑·佚名

    叙述南诏国叛唐投靠吐蕃政权缘由之碑。碑高390厘米,宽240厘米,楷书,碑阴阳两面现存830字。唐朝初年,中央政府曾对南诏六部进行积极经营。建置州郡,任命当地首领为刺史、县令等职。但由于吐蕃的侵扰,只有蒙舍诏始终归

  • 无心论·佚名

    中国人假托菩提达磨所撰经典。全一卷。撰者、刊行年代均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以十一项问答,阐论无心之旨;以为能悟‘无心’者,即了脱一切烦恼、了悟生死涅槃。本论之敦煌古写本,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史坦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