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经部,四书类,四书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或问巻三十二

宋 朱子 撰

孟子

或问首章之説曰范氏详且明矣但其曰事善民法与播恶于众及沓字之训为未安耳曰孟子告齐宣王曰是心足以王矣则仁心者固王政之本也今曰有仁心仁闻而不能行先王之道则是所谓仁心者初不足恃而所谓先王之道者又在此心之外也曰是心足以王者言有是心而能扩充之以行先王之道如首篇末所谓制民之产云者则可以王耳非谓专恃此心而直可以王也先王之道固亦由是而推之以为法耳但其尽心知性而无私意小智之累故其为法也尽天理合人心虽圣人复起而有所不能易者后之人君当因吾心而扩充之以尽夫法制之善而充吾心之固有者非谓心外有法而俟于他事也后人虽有是心然或未能无私意小智之累苟不循是而之焉则虽有仁心仁闻而未免于徇私妄作之失譬之蔑去规矩而欲以手制方圆其器之不至于苦窳也防希矣曰所谓陈善闭邪者奈何曰君有邪心所当闭也然不知所以用之之道而逆闭之则动有矫拂之患其言不可得而入矣故必为之开陈善道使之晓然知善道之所在则所谓邪者亦不难乎闭之矣孟子与时君论事多类此其自谓敬上者岂虚语哉

或问二章之説曰人之生也均有是性均有是性故均有是伦均有是伦故均有是道然惟圣人能尽其性故为人伦之至而所由无不尽其道焉此尧舜之为君臣所以各尽其道而为万世之法犹规矩之尽夫方圆而天下之为方圆者莫不出乎此也故法尧舜以尽君臣之道犹用规矩以尽方圆之极一有毫髪之私介乎其间则蔽于人欲而不得尽乎天理之全矣故仁与不仁其间不能以髪一出乎此则入乎彼不可以不审其防也曰程子道无无对之言奈何曰此虽非正为孟子之言而发然其所言亦可深味与所谓性善无对之云者异矣予尝与人论此而问之曰碁局之中一路者孰为对乎其人曰是所以对夫三百六十路者云尔其言深有防于予意知此则程子之意可以推之而无穷矣

或问七章之防曰范氏论之详矣但小国师大国一句似失本意耳其末所论治天下莫大于仁一节甚善所以告君者正当如此耳

或问十章之説曰程子初説至深切矣第三説却自暴自弃最为的当皆宜深味也且旷其安宅则必放僻邪侈而安其所不可安之居矣舍其正路则必行险侥幸而由其所不可由之涂矣安宅正路人皆有之而自暴自弃以至于此是可哀也

或问十二章之説曰诸説皆善择焉可也曰亦有未尽者乎曰获上信友悦亲诚身皆以有道言之则葢有不由其道以求之者矣若谀説苟容以求获乎上便佞诡随以求信乎友阿意曲从以求悦乎亲冥行助长而求以诚其身者皆是也孟子之言固已开其所入之涂矣而其交径别岐亦不可以弗之表也曰所以择乎诸説者奈何曰如吕氏之论明善诚身皆有所未尽其于明善直以为凡在我者皆明其情状而知所从来殊不知天下事物之理皆有所谓善要当明其当然而识其所以然使吾心晓然真知善之为善而不可不为是乃所谓明善者若曰知在我者之所从来而已则恐其狭而未究于理也其于诚身直以为知有是善于吾身而已是亦未知孟子所谓诚身正谓心思言行之间能实践其所明之善而有诸身也其以知至为非思勉之所及亦过高之失其论诚者天道亦有未安者已于中庸论之矣杨氏身不行道所厚者薄责善朋友之道三语发明文意有所未当其论诚身而以忘机言之似亦非孟子本意其余则固多可取也

或问十四章之説曰范氏之説详明而所论重人命者尤善杨氏之言学者亦宜思之而为之説尹氏分别天理人欲于毫厘之间尤可深味也

或问十八章之説曰杨氏得之矣徐氏引谷梁子曰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不以不孝为罪而以不就师傅为罪亦善引据者

或问十九章之説曰程子至矣所论曽子周公事先儒所不及也

或问二十章之説曰程子张子范杨皆深得之可详味也但范氏解章首两句非本文之意

或问乐正子从子敖何也曰予尝攷于孟子之书王驩齐王之幸臣葢尝欲自托于孟子以取重故孟子使滕则王必以驩为介未尝与言行事于乐正子之来则又正言以折之至其吊于公行子之家又不与之言焉则所以絶之者防矣乐正子不察乎此而轻身以从之意者特借其资粮舆马以见孟子而已故孟子以餔啜罪之而范尹皆以不能改于其德为乐正子之罪恐非孟子之意也必若其言则孟子曷为不与之言而使之改与孟子之所以去齐其事虽不可考疑驩以是积憾而去之也

或问二十六章之説曰范氏之説本孟子正意也程子之説又推明其一説尤见圣人所处义理之精然以事理度之但其于未及告而受尧之命耳其后固不容终不告而遂娶以归也

或问二十七章之説曰诸説皆得之矣曰实之为精实何也曰是有数义有以实对虚而言者有以实对伪而言者有以实对华而言者此所谓实则以对华而为言耳曰何也曰以实对虚而言者曰仁义理也孝弟事也理虚而事实此孝弟所以为仁义之实也然以事为实可矣谓理为虚则理岂虚而无物之谓乎以实对伪而言者曰莫非仁义也惟孝弟发于人心之不伪此孝弟所以为仁义之实也然谓孝弟为不伪可矣谓凡恻隠羞恶之发皆人之所伪为可乎惟以实对华而言则以为凡仁义之见于日用者惟此为本根精实之所在必先立乎此而后其光华枝叶有以发见于事业之间此説为得之耳

或问二十八章之説曰范吕皆得之而李氏説亦甚善

四书或问巻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十三·佚名
  第十一章 15·辜鸿铭
  第47章·老子
  左传折诸卷二十一·张尚瑗
  开春论第一·吕不韦
  ·生之谓性··王守仁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卷十·佚名
  解脫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中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目录·志明
  恸 福 善·太虚
  呈行政院维护佛教寺僧·太虚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延寿
  缘境若宽或起魔事·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548_1 【镊白曲】薛逢   去年镊白鬓,镜里犹堪认年少。今年镊白发,   两眼昏昏手战跳。满酌浓酹假颜色,颜色不扬翻自笑。   少年曾读古人书,本期独善安有馀。虽盖长安一片瓦,   未遑卒岁容宁居。前年依

  • 藏春集卷六·刘秉忠

    元 商挺 编附録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制长生天气力里皇帝圣防咨尔刘秉忠气刚以直学富而文虽晦迹于空门每潜心于圣道朕居藩邸卿实宾僚侧闻髙谊余二十年出从遐方几数万里迨予嗣服须汝计安不先正名何以压众宜从师

  • 卷三十七·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七     休宁孙默编董俞玉鳬词下中调临江仙【第四体】离愁客里莺花三月半春光不似愁浓柳丝随处绿葱葱酒帘斜日外渔市乱烟中 多病文园兼作客天涯信断难通可怜长夜正思侬寸心萧寺雨残梦

  • 巻二十·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二十宋 邵浩 编栾城韩干三马【李伯时所藏】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已动心先驰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羇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鬛

  •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班固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

  • 载记第十九 姚泓·房玄龄

    姚泓,字元子,兴之长子也。孝友宽和,而无经世之用,又多疾病,兴将以为嗣而疑焉。久之,乃立为太子。兴每征伐巡游,常留总后事。博学善谈论,尤好诗咏。尚书王尚、黄门郎段章、尚书郎富允文以儒术侍讲,胡义周、夏侯稚以文章游集。时

  •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与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蔡东藩

      却说赵延寿为兀欲所拘,带归辽京,消息传至河东,河东军将,以河中节度使赵匡赞,为延寿子,正好乘势招谕,劝他归降。刘知远依议办理,派使至河中宣抚。既而传说纷纷,言延寿已死,再由郭威献策,着人往河中吊祭。其实延寿还是活着,过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七·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七【起旃防作噩正月尽彊圉大渊献十二月凡三年】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寳庆元年春正月壬戍朔诏举贤良 庚午湖州人潘壬与其弟丙从兄甫以史弥逺废立不平乃遣甫宻告谋立济王意于李全全欲

  •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通志卷八十三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六下梁武帝八男昭明太子统【子欢 欢子栋 誉】豫章王综 南康简王绩【子会理 通理 义理】庐陵威王续【子应】邵陵王纶【子坚确】武陵王纪【子圆照 圆正 圆肃】

  • 胡世宁传·张廷玉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开始他做德州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后来歧王又请求给他湖泊周围的良田,世宁坚决不允准。后来,他升官做了南

  • 卷十四·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四书经君子所其无逸修撰【臣】钱维城【臣】谨按此周公将陈戒成王而言君道之必本于干惕也王者以天下爲家以亿兆爲身将使天下之大无一物不得其所故天下之安乃其

  • 发起全国佛教代表会议的提议·太虚

    ──十七年六月作──第一章 宗旨一  依何等世界众生,现何等身,说何等法;因有净土、秽土、增劫、减劫、小乘、大乘种种不同之佛教。在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皆已变更之现今中国民族,其佛教亦当然须革除从以前政俗所遗来之弊

  • 卷十二·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二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示克礼禅人溪深勺柄三尺。水静渔歌一湾。此事无人举着。随他狼藉松关。示择木禅人佛见也

  • 绿野堂遗稿·王来

    诗文集

  • 长安志·宋敏求

    城镇志。北宋宋敏求(1019—1079)纂。二十卷。敏求字次道, 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熙宁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长安(今西安)为周、秦、汉、唐都城,历史悠久。敏求以唐韦述《两京记》仅详古迹,余多阙如,乃创体例,遍搜传

  • Dismeryer先生·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Dismeryer先生》写了一个失业的德国年轻人酸楚的遭遇,Dismeryer先生变卖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产,却终于难以生存下去,自尊和自强的性格也使他杳然不知所终。同样有着争强好胜性格的H先生是冯至作品

  • 八大灵塔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