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公·文公五年

【经】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伯来会葬。夏,公孙敖如晋。秦人入鄀。秋,楚人灭六。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传】五年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賵,召昭公来会葬,礼也。

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

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宁嬴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以刚。《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

晋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


译文


五年春季,周襄王派遣荣叔前来致送含在死者口中的玉和丧仪,召昭公来参加葬礼,这是符合礼仪的。

当初,鄀国背叛楚国亲近秦国,后来又倾向楚国。夏季,秦国进入鄀国。六国人背叛楚国亲近东夷。秋季,楚国的成大心、仲归带兵灭亡了六国。

冬季,楚国的公子燮灭亡蓼国。臧文仲听到六国和蓼国灭亡,说:“皋陶、庭坚没有人祭祀了。德行不建立,百姓没有人救援,可悲啊!”

晋国的阳处父到卫国聘问,回国时路过甯地,甯嬴愿意跟着他。甯嬴到达温地又回来了,他妻子问他,甯嬴说:“太刚强了。《商书》说:‘深沉的人要用刚强来克服,爽朗的人要用柔弱来克服。’那个人只具备其中之一,恐怕不得善终吧!上天纯阳,属于刚强的德行,尚且不触犯寒暑四时运行的次序,何况人呢?而且华而不实,就会聚集怨恨。触犯别人而聚集怨恨,不能够安定自身。我是害怕不能得到利益反而遭到祸害,因此才离开他。”

晋国的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都已经去世了。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三卦 既济 水火既济 坎上离下·佚名
  卷六(桓三年,尽六年)·孔颖达
  榕村语录卷二十九·李光地
  卷六十七·陈祥道
  季氏第十六·孔子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林语堂
  第十七章 12·辜鸿铭
  卷五·顾栋高
  卷十六 觐礼第十·李如圭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吉州禾山殷禅师·惠洪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唐慧琳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宗喀巴
  提供谈文化建设者几条佛学·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三(之下)·智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驿裏相逢·王世贞

    【玩仙灯】〔生扮杨上〕铁面鱼头。骨鲠志难酬。叹神龙暂居涸薮。万里孤臣似风飘柳。〔看指介〕只恐这手足皆疲。股肱非旧。一封朝奏九重城。夕贬宜山万里程。折指不忘匡济手。丹心还是股肱臣。睁怒目。切朱唇。尝怀

  • 第三折·佚名

    (刘唐上,云)我把李孔目盆吊死了,如今拖他出去。丢在死人坑里。(做背尸出,放下科,云)把李孔目尸首丢在这坑里。呀,兀的不下雨了。我回去罢。(下)(正末做醒科)(唱) 【双调】【新水令】一灵真性离子躯腔,又被雨和风半空飘荡。

  • 第一折·郑光祖

    (白敏中上,诗云)寂寞琴书冷竹床,砚池春暖墨痕香。男儿未遂风流志,剔尽青灯苦夜长。自从昨日在绿野堂上,见了夫人,不知主何意,将亲事全然不题,则说着“小姐拜哥哥”。被我回言道:“先相国在日,并不曾言兄妹之礼,况兼小子见将着玉

  • 侯正卿·隋树森

    侯正卿,名克中,号艮斋先生, 真写(今河北正定县)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元太宗三年至九年之间,年九十余卒。曾居汴梁,至元中徙浙中。比白林小数岁,二人为总角交。幼年丧明,听人诵书,即能悉记。稍大,习词章,

  • 卷一百三十九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起仁宗慶曆三年正月盡是年二月   春正月庚午朔,御大慶殿受朝。   封皇第三子為鄂王、武昌節度使、同平章事,仍賜名曦,生甫三歲。病既革,詔學士蘇紳就宰相第草制,未及宣也。辛未,曦薨,贈太師、中書令,諡悼懿。   丙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一·焦竑

      都察院八(廵撫二)   ◆廵撫二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韓文傳(實錄)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沂傳(實錄)   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公源墓志銘(王鏊)   廵撫湖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韓鎬傳(實錄)   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

  • 卷之十五 粤纪(续)·计六奇

      永历至梧州  庚寅正月朔(乙卯),永历在广东肇庆府,群臣朝贺。  前除夕夜(甲寅),大清兵过梅岭。初三日(丁巳),克南雄府;而宝丰伯罗成耀弃韶州。初七日(辛酉)报至,永历震恐,戒舟西上。戎政〔刘〕远生奏自请行清道;给事中金堡特奏

  • ●卷三·刘一清

    ○赵信庵 信庵赵葵,南仲忠肃公幼子,意气豪迈。停濠梁日,有婢与客私,公知之, 伺婢夜出,袖剑出帐中,一挥断之,人头弃之城沟。辛卯,李全送死,维阳奏功, 自三京之役,家居数年。至淳癸卯,优诏起复,畀以重任,为参预时,有《奏 对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正德元年六月己酉朔 孝肃太皇太后终禫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裕陵○太监陈宽传旨令御用监太监刘云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刘璟镇守浙江麦秀南京内织染局管事御马监太监岑章镇守辽东○宽又传旨调神机营中军三司司

  • 卷之二十一·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十一月。甲午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安。至癸亥皆如之。内记注  ○遣官祭先医之神。外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崇实等奏、请拨东三省来年俸饷

  • 卷下·江休复

    崔赵公尝问径山曰:“弟子出得家否?”径山曰:“出家是丈夫事,非将相所为也。”冀州城南张耳墓,在送客亭边。戎使林迓者,由翰林学士问,知州王仲平告之,不知张耳何代人也,大使耶律防谢曰:“契丹家翰林学

  •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起武成三年尽同光四年春】(宋)勾延 庆撰三年大梁遣使通聘书曰夫唐虞致治遵禅让之明文汤武开基允神人之至愿必有神器是膺皇图况古今迭代之期英豪兴隆之数莫不上开天命下顺人心启王覇之宏机为子孙之大计咸遵轨辙并载简

  • 高聪传·李延寿

    高聪,字僧智,原本是渤海人。他的曾祖父高轨随慕容德迁至青州,因而在北海剧县定居。  高聪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祖母王氏将他抚养。魏军攻克东阳,高聪迁至平城,与蒋少游同为云中的兵户,因贫苦穷困,什么事情都干过。本族的祖父

  • 卷之八十四  懸笥瑣探(明)劉昌 撰·邓士龙

    (懸笥瑣探,一卷,明劉昌撰。昌,吳縣人,字欽謨。正統十年進士。歷官河南提學副使、廣東參政等職。事詳姑蘇名賢小紀。該文另有二卷本傳世,內容相合。) 龍卵 菊有黃華 姚太守重士 大臣有容德 陣法 東南五才子 况太守 楊

  • 谴非第六·桓谭

    王者初兴,皆先建根本,广立藩屏,以自树党,而强固国基焉。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舆而封黄帝、尧、舜、夏、殷之后,及同姓亲属、功臣、德行,以为羽翼,佐助鸿业,永垂流于后嗣。乃者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任一身,子弟无所封,孤弱无与,是以

  • 卷五·毛奇龄

    <经部,五经总义类,经问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五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胡绍安【平湖人康熙庚辰科进士】问春秋记孔子生日与他书不同明儒宋景濂作辨云公羊传云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氏之説其年与日同于公羊

  • 卷五·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广听録卷五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多士继洛诰之后先营洛而后迁殷也古事如是经文亦如是也蔡氏又谓先迁殷而后营洛此何所据耶多士文云予惟时其迁居西尔尔小子乃兴从尔迁何解耶无逸叙殷贤王于高宗之后次及祖

  • 西方合论·袁宏道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