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尚书集传或问二卷宋陈大猷撰大猷东阳人登绍定二年进士官至六部架阁宋史无传艺文志亦不载其名自序称既集书传复因同志问难记其去取曲折以成此编则此编本因集传而作然集传惟叶氏菉竹堂书目载之后不复见则明季已佚矣存者独此二卷耳其书采摭羣言反复辨驳虽朱蔡二家之说亦无所迁就可谓卓然自立者至其过执已见掊击前人如谓尧典非虞书之殊嫌臆説而生当南宋之季西北山川皆所未睹塞垣以外尤属影响传闻故禹贡河源之踈舛亦多然不以一眚废也同时又有都昌陈大猷著书传防通其人乃陈澔之父受学于双峰饶鲁者世或误称为一人非也乾隆三十九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卷一下·吴澄
  第四章 纵欲则子孙不蕃·佚名
  卷一百八十六·秦蕙田
  卷三十五·李光地
  卷九·黄镇成
  洞山聪禅师·惠洪
  殖善根品第十一·佚名
  卷一·佚名
  广说品第二十四·佚名
  庄严净土分第十·朱棣
  第二十二卷·佚名
  念佛三昧不易得·印光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卷上·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一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施枢·唐圭璋

      枢字知言,号芸隐,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寓居湖州。嘉熙时,尝为浙东转运事幕属,又为越州府僚。淳祐三年(1243),从事郎知溧阳。   摸鱼儿   柳蒙耳、暗凌波路。烟飞惨淡平楚。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芳景暮。鸳甃悄、

  • 巻七·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七(明)童轩 撰○五言絶句春日卧病柬高仲显一首红桃始破颜緑杨已堪把想应城南道日日多车马庚寅中秋对月【在滇南作】去岁中秋夕维舟楚水濵可怜今夜月犹照异乡人回至余干望家极目天涯路孤帆千里

  • 列传第六十八·刘昫

    ○元载 王昂 李少良 郇谟附 王缙 杨炎 黎干 刘忠翼附庾准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父景昇,任员外官,不理产业,常居岐州。载母携载适景昇,冒姓元氏。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家贫,徒步随乡赋,累上

  • 第二十五回 烟沈黑幕空具弹章 变起白狼构成巨祸·蔡东藩

      却说河南地方,是袁总统的珂里,袁为项城县人氏,项城县隶河南省,从前鄂军起义,各省响应,独河南巡抚宝棻,是个满洲人,始终效顺清廷,不肯独立,学界中有几个志士,如张钟瑞、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周维屏、张得成、冯广才、徐

  •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戊辰朔太监韦泰传奉 圣旨尚宝司司丞黄大经升太常寺少卿锦衣卫百户宋福卢福得升副千户镇抚王靠升百户文思院大使彭性升营缮所副副使田顺等七人俱大使御用监工匠吴信等十七人俱升所镇抚冠带官宋辂升工

  • 尚史卷四十·李锴

    列传十八晋诸臣传士蒍  士防【范武子】 士燮【文子】 士鲂【彘恭子士裘附】  士匄【范宣子】 士鞅【范献子】士吉射【范昭子】士蒍者字子舆刘累之后杜伯之孙隰叔之子也周杀杜伯隰叔违周难于晋遂居晋生蒍蒍初

  • 卷三十三·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三    宋 萧常 撰吴载记十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本名议世为江东大族祖纡敏而好学仕至城门校尉父骏九江都尉逊少孤从祖康为庐江太守往依焉袁术攻康康遣逊及亲戚

  • 文帝纪·令狐德棻

    (上)太祖文皇帝姓宇文,名泰,字黑獭,是代州武川人。他的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被黄帝灭掉,子孙移居北方原野。有一个叫葛乌菟的,雄杰英武而多有谋略,鲜卑人仰慕他,推举他为领袖,统率十二个部落,世代担任部落首领。他的后人叫普回,因

  • 顺宗本纪·欧阳修

    顺宗,名诵,德宗的长子。母亲是昭德皇后王氏。最初封为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六月,晋封为宣王。十二月十九日,被立为皇太子。顺宗为人宽厚仁爱,好学技艺,擅长隶书,对师傅重礼,见到师傅就先叩拜。随从德宗赴奉天,常常手执弓箭

  • 卷六十八·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元成宗时郑介夫上奏曰窃谓释道之教与夫子之道并立为三不知释道之所谓教者何事背弃君亲毁灭纲常舍本逐末以此教人可乎明知其非而趋从愈广盖辟之者不针其病彼得以

  • 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沈括

    二月二十六日,奏乞宣谕馆伴等俱晓分水岭本末事云:臣等窃闻昨夜萧禧在驿,与馆伴将元执到白劄子商量王吉地、义儿铺、黄嵬大山、石长城、瓦窑坞等处已定,只是尚执分水岭未肯了当。臣等今有所见,虽不知是否,或恐有助对答折难之

  • 卷三 释言第二·邢昺

    [疏]释曰:《说文》曰:“直言曰言。”仲尼曰:“言以足志。”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然则言者发于志而形于声,所以文章于身者也。《论语》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左传》赵简子称子太叔“遗我以九言”,皆以

  • 卷十二·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十二   宋 袁燮 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读尚书须当考究他节目次第分明且如此一篇书所谓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是洛邑既成之后方迁殷民于此也而召诰

  • 卷十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十二檀弓下第四之一君之适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适长殇车一乘【适丁历反长竹丈反殇式羊反乘绳证反】正义郑氏康成曰皆下成人也自上而下降

  • 卷十二·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二     宋 易祓 撰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神位者别而言之则天神独谓之神合而言之则人鬼地示皆神也何谓建国之神位雉门

  • 说无垢称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香台佛品第十  时舍利子作是思惟。食时将至。此摩诃萨说法未起。我等声闻及诸菩萨。当于何食。时无垢称知彼思惟便告之曰。大德。如来为诸声闻说八解脱。仁者已住。勿以财食染污其心而闻正法

  • 浮石禪師語錄卷七·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入室師問:「孤卓!汝字孤卓,是誰證明?若有證明,難以言孤;若無證明,誰知孤卓?」卓云:「瞞和尚一點不得。」師云:「既瞞老僧不得,墮在難以言孤。」卓云:「早被和尚道破了也。」師云:「又墮在難以言卓。」卓云:「試為行

  • 中日兵事本末·罗惇曧

    清罗惇曧撰。记叙清同治元年(1862)后中日关系及日本侵略朝鲜,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过程。并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斥责清政府腐败昏庸及其将帅的贪鄙无能;认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