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

——百姓也可以为国君上课

【原文】

祁师旷侍于晋侯①。晋侯曰:“卫人出其君②,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之祀③,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④,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⑤,使师保之(6),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7),诸侯有卿(8),卿置侧室(9),大夫有贰宗(10),士有朋友(11),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眼昵(12),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13),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14)。自王以下各有父子兄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15),瞽为诗(16),工诵箴谏(17),大夫规诲(18)。士传言(19),庶人谤(20),商旅于市(21),百工献艺(22)。故《夏书》曰(23):‘遒人以木铎徇于路(24),官师相规(25),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26),于是乎有之(27),谏失常也(28)。大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29),以从其淫而天地之性(30)?必不休矣。”

【注释】

①师旷:晋国乐师。晋候;指晋悼公。②出:驱逐。③匮:缺乏、(4)司牧:统治,治理。(5)贰:辅佐大臣.(6)师保:本指教育和辅导天子的师傅,这里的意思是教导保护。(7)公;仅次于天子的经高爵位.(8)卿:诸侯的执政人臣、(9)侧室:庶子.这里指测室之官。(10)大夫:比卿低一等的爵位。贰宗:官名。由大夫的宗室之弟担任。(11)士:大夫以下、庶民以上的人。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12)皂、隶;都是奴隶中的一个等级。牧:养牛人。圉:养马的人。(13)赏:赞杨。(14)革:改。(15)史:太史。为书;记录国君的言行。(16)瞽:古时用盲人作乐师。为诗;作诗讽谏(17)工:乐工。诵:唱或诵读。箴谏;用来规劝讽谏的文辞。(18)规诲:规劝开导。(19)传言:传话。(20)谤:公开议论。(21)商旅:商人。于市;指在市场上议论。(22)百工:各种工匠,手艺人。(23)《夏书》:已失传。以下两句话见于《古文尚书·胤征》。(24)尊人;行令官,连宣令官。木铎:木舌的铃。徇:巡行宣令。(25)官师:官员。(26)孟春:初春。(27)有之:指有遵人宣令。(28)失常:丢掉常规。(29)肆:放肆,放纵(30)从:同”纵”,放纵。

【译文】

师旷岁侍在晋悼公苦怕人身边。晋悼公说;“卫国人驱逐了他们的国君,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师旷回答说:“也许是他们的国君确实太过分了。贤明的国君要奖赏好人而惩罚,抚育百姓像抚育儿女一样;容纳他们像大地一样;民众侍奉他们的国君,热爱他像热爱父母一样,敬仰他如对日月一样;崇敬他如对神明一样,畏惧他如对雷霆一样,难道能把他驱逐出去吗?国君是神明的主祭人,是民众的希望。如果使民众的生计困乏,神明失去祭祀者,老百姓绝望,国家失去主人,哪里还用得著他?不驱逐他干什么?上天生下百姓并为他们立了国君,让国君治理他们,不让他们丧失天性。有了国君又替他设置了辅佐的人,让他们教导保护他,不让他越过法度。所以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平民、工匠、商人、奴仆、养牛人和养马人都有亲近的人,以便互相帮助。善良的就赞扬,有过错则纠正、有患难就救援,有过失就改正。从天子以下,人们各自有父兄子弟来观察和补救他们行事的得失。太史记录国君的言行,乐师写作讽谏的歌诗,乐工吟诵规谏的文辞,大夫规劝开导。士向大夫传话,平民公开议政,商人在市场上议论.各种工匠呈献技艺。所以《夏书》说:‘宣令官摇著木舌铃沿路亘告,官员们进行规劝,工匠呈献技艺当作劝谏。”正月初春,这时就有了宣令官沿路宣令,这是同为劝谏失去了常观。上天十分爱护百姓,难道会让一个人在百姓头上任意妄为、放纵淫乱而背弃天地的本性吗?一定不是这样的。”’

【读解】

师旷的这番议论,是针对卫国百姓驱逐了暴虐无道的卫献公而发的。卫国百姓驱逐卫献公,可以说是“水可以覆舟”的一个事例,如果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就可以说是真正的“犯上作乱”了。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乱世之中的一线光明呢?

儒家思想从来都认为国君、君子比百姓高贵,人生而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实№上为少数人在多数人头上作成威作福提共了依据.师旷所提出的“民贵君轻”,似乎把传统的观念颠倒过来了,强调以民为本。要为民众著想。

国君从来都被塑造成教师爷的形象,仿佛他就是真理和神明的代表,化身;只有他给百姓上课的份儿,百姓则是愚不可及的一群人。卫国同君被逐。说明百姓同样可以给国君上课,教他如何行使权力。法度不应当只对百姓才有效,同样也应当对国君及其臣僚有效。只讲国君的高贵,只讲他们才有上课的权力,实№上就是把他们划出了法度之外,让他们有超越法度的特权,这就失去了社会公正的基本前提。

能像师旷那样,在君权神圣、各国君主忙于扩大自己的实力的时代,敢于当著国君的面主张民贵君轻,的确属于难能可贵。我们不可能要求他在那个时代提出民主思想,毕竟中国古代的社会、法律、政治、宗法制度,都不可能成为民主思想的土壤,而只能产生出专制。个人无法超越时代,正如一个人不可能提著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因此,民贵君轻的思想在春秋,乃至整个传统的封建社会之中,已算是达到了当时思想的顶峰。在那种特定的氛围中,敢于为民众说话,既要有思想的高度,也要有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可以想象,或许当时具有民本思想的人并不少,而能够载入史册者,并不太多。他们或者缺少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或者是缺乏发言的权力和机会,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在文字记载的历史背后,有太多被遗漏了的东西。这好比在无边的大海中打鱼,被渔网打起来的不过如同沧海一粟,更大量的就都成了漏网之鱼。

意见的权力和机会。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要进入历史,要被更多的人所听见,必须借助权力和机会。就师旷而言,身为宫廷乐师,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机会接近君王、大史及其他官僚,也就拥有了其他有类似的思想而没有权力的人所不具有的发言的机会。历史本来就是如此。它不可能让人人都进入其中,有些人完全可能凭偶然闯了进来。

猜你喜欢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朱熹
  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晏婴
  法言序·扬雄
  太极通书·周敦颐
  卷三 集峭·陈继儒
  提要·刘宗周
  卷十·崔子方
  卷三十七·李明复
  第七章 避嫌疑·佚名
  卷二百十·秦蕙田
  开塞第七·商鞅
  卷二十九·佚名
  一切如来大三昧曼罗仪轨分第二十二·佚名
  贤愚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摩达国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仁荣·唐圭璋

      仁荣号坚叟,邵武人。曾守水嘉。绍兴、隆兴间,两为两浙路转运副使,两守监安。   木兰花   监郡风流欢洽。

  • 九辩译文·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悲哉,这秋天的萧飒之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凄凉草木都枯萎而凋零。憭栗兮,若在远行。冷落啊好像一人独自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归程。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天气清朗啊空旷又

  • 卷三十六·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十六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重送刘十弟判官【大历四年秋作】补注【鹤曰诗云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当是大历四年秋在潭州作故诗又云别浦鴈宾秋】分源豕韦????【洙曰韦贤传诗曰肃肃我祖

  • 卷八·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八左赞善赵执信撰红叶山楼集夏日移居山庄四首长日生清兴幽栖向远山去人惟恐近无事更图闲白石知心素黄鹂约往还悠然顾城市便觉不相关香緑袭衣裾逍遥恣所如田家麦秋至村落枣花初旧蜡登山屐新钞种树

  •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四·宗室二·脱脱

        ◎宗室二   ○汉王元佐 昭成太子元僖 商王元份 越王元杰 镇王元偓 楚王元侢周王元俨 悼献太子 濮王允让   太宗九子:长楚王元佐,次昭成太子元僖,次真宗,次商恭靖王元份,次越文惠王元杰,次镇恭懿王元偓,次

  • 卷第二百四十九·胡三省

    唐纪六十五〔起上章敦牂(庚午),尽屠维单阏(己卯),凡十年。〕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八五〇)〕1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2二月,以秦州隶凤翔。〔秦州本属陇右节度,是时新复,以属凤翔。〕3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年八月丙辰朔○丁巳○祭先师孔子 命吏部尚书李默行礼○戊午祭 太社 太稷遣英国公张溶代○己未祭 帝社 帝稷遣成国公朱希忠代公张溶徐延德侯仇鸾驸马邬景和谢诏大学士严嵩李本尚书徐阶李默孙承恩侍郎程文德孙

  • 一一三四 陕西巡抚永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一三四 陕西巡抚永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十二日陕西巡抚臣永保跪奏,为奏闻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

  • 十国春秋卷七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六列传张佶蒋勋姚彦章张佶长安人初为宣州幕僚恶观察使秦彦为人弃官去过蔡州秦宗权留为行军司马佶谓忠武军将刘建锋曰秦公刚鸷而猜忌亡无日矣吾属何以自免建锋方自危遂深相结纳佶后在孙儒军为指挥使儒败

  • 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415)·司马光

    晋纪三十九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 [1]春,正月,丙辰,魏主嗣还平城。 [1]春季,正月,丙辰(初二),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2]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发兵击之。诏加裕黄钺,领荆州刺史。庚午,大赦。 [

  • 阴阳·胡宏

      胡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一则有三,自三而无穷矣。老氏谓“一生二,二生三”,非知太极之蕴者也。  小道任术,先其得,后其利,智己而愚民者也。圣人由道而行,其施也博,其报也厚,其散也广,其聚也多,贪欲不生而天下通

  • 卷二十七·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尔时佛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无佛有法无法有僧无僧。有苦无苦有无集有灭无灭有道无道。有实无实有我无我有乐无乐有净无净有常无常。有乘无乘有性无有众生无众生。有有无有有真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四破行阴三。一尽未尽相二。一明区宇二。一想尽益相。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 想阴若存。寤即想像。寐即成梦。今想阴尽。即无有梦。以想阴是梦之元故。寤

  •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湛然

    唐国清沙门湛然撰夫礼忏法世虽同效。事仪运想多不周旋。或粗读忏文半不通利。或推力前拒理观。一无效精进之风。阙入门之绪。故言勤修苦行非涅槃因。但礼念轨仪文非不委。以散情昏重想运难成。予因天台再有详补。撮览

  • 小儿痘疹方论·陈文中

    儿科著作。一卷。宋·陈文中约撰于13世纪中期。书中首论痘疹的病原,认为五脏六腑秽液或皮膜筋之秽液皆为发痘疹之毒。次论辨证和治法,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表里俱实者,身壮热、大便黄稠,其疮必

  •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全唐诗》收集了48 900余首诗,流传众口的名篇也不下千首。清代文学家孙洙从中选择了三百余首,分体编排,名为《唐诗三百首》,署名蘅塘退士印行。据考证,孙洙编选此书

  • 张煌言传略·佚名

    明之亡也,死义者连镳接衽;若播迁穷海而之死靡他、称一代硕果者,则有宋文丞相而后,推明之张司马煌言云。煌言字玄箸,号苍水;鄞县人。远祖当元时逃入高丽,以家世仕宋故。至明初,始归籍甬东,称高丽张氏。高祖伯祥,起家孝廉为令,列“

  • 官弈经·张居正

    《官弈经》是明朝重臣张居正的作品,由于张居正的特殊地位和显赫政绩,《官弈经》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张居正是中古代唯一的顺风顺水改革家,他的成功秘要在《官弈经》中有多重展现。清代名臣曾国藩对《官弈经》研悟颇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