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九

子华子卷之九

晋人程本着

北官意问

北宫意问曰:上古之世,天不爱其宝,是以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晷而不失其次,凤凰至,着龟兆,甘露下,竹实满,流黄出,朱草生。敢问何所修为而至於是也?子华子曰:异乎吾所闻。夫桢祥瑞应之物,有之足以备其数,无之不缺於治也。圣王不识也,君子不道也,治世所无有也。上古之世,居有以虚,宰多以少,所以同於人者,用舍也,所以异於人者,神明也。神明之运,其由也甚微,其效也甚径,与变相荡迁,与化相推移,阴阳不能更,四序不能亏,洞'於纤微之域,通於恍惚之庭,挹之而不冲,注之而不满。彼其视凤凰麒麟也,豢牢之养尔;彼其视澧液甘露也,甽潧之写尔;彼其视芝房竹实、凡草木之异者,畦圃之毓尔;彼其视玉石环怪、凡种种之族者,箧袭之藏尔。故曰:圣王不识也,君子不道也,治世所无有也。昔者有虞氏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诗,而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周公之佐成王也,希膳不彻於前,钟鼓不解於悬,而歌雍咏勺,六服承德。凡祯祥瑞应之物,有之足以备其数,无之不缺於治。圣王已没,天下大乱,父子质#1性,君臣失纪,未有甚於今日也;然且日月星辰衡陈於上,与治世同焉而已矣。故曰:天道远,人道迩。待蓍龟而袭吉,福之末也。颠蹶望拜而谒焉,其待则薄矣。故圣王不识也,君子不道也,治世所无有也。吾恐後世之人主,方且睢睢盱盱,唯此之事;而为人臣者,巧诈诞谲以容悦於其君,舍其所当治而责成於天。借或气然而数缪也,忽有锺其变者,色泽状貌非耳目之所属也,於是奉以为祥,君臣动色,士庶革听,以至作为声歌而荐之於郊庙,错釆绩画而以夸诸其臣民,奄然以为後世莫我之如也。彼其却数於上世,其所谓豢牢之养也,甽潧之写也,畦圃之毓也,箧袭之藏也,章章焉如日星之在上也,乃始矜跂而以为希有之事,夷世而不可以幸冀者也。甚矣,其亦弗该於帝王之量者矣。

子华子居於苓,北官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於医。子华子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药者,沦也。沦者养也。腑藏之伏也,血气之留也,空窾之塞也,关一鬲之碍也,意其所未然也,意其所将然也。察於四然者,而谨训於理,夫是之谓医。以其所有余也而养其所乏也,以其所益多也而养其所损也;反其所养则益者弥损矣,反其所养则有余者弥乏矣。察於二反者,而加疏沦焉,夫是之谓药。故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药者,沦也。沦者,养也。北宫意曰:正惟是,世俗之医所不能为也。虽然,意闻之也:有所资於意,不知无意之为愈也;有所待於养,不如无待#2之为愈也。敢问人有精神也,其升降上下,与昼夜相通也,与天地相灌注也,其为种凡有几?子华子曰:意,善哉,而之问也。触类以演之,进乎此则与知道者谋矣。吾次其所以学也而择取之矣。夫天降一气,则五#3气随之,寄备於阴阳,合气而成体。故有太阳,有少阳,有太阴,有少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故阳中之阳者,火是也;阴中之阴者,水是也;阳中之阴者,木是也;阴中之阳者,金是也;土居二气之中间,以治四维,在阴而阴,在阳而阳,故物非土不成,人非土不生。北方阴极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东方阳动以散而生风,风生木;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是故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於五。人亦如之,血气和合,荣卫流畅,五藏成就,神气舍心,魂气毕具,然後成人。是故五藏六腑各有神主。精禀於金、火,气谐於水、木。精气之合,是生十物,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是也。生之所自谓之精,两精相薄谓之神,随神往反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所以格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志之所造谓之思,思而有所顾慕谓之虑,虑而有所决释谓之智。夫於智,十累之上也,至於智则知所以持矣,知所以持则知所以养矣。荣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阳#4,故能久长而不弊。流水之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是以精上则滞,神惛则伏,魂拘则沉,魄散则耗,心技则惑;志郁则陷,意营则罔,思涩则殆,虑殚则蒙,智碍则愚。故所谓持者,持此者也。所谓养者,养此者也。意,善哉,而知问也。触类以演之,进乎此则与之道者谋矣。公仲子曰:夫子之言也,而之问也,承也得所未之尝闻,如发蔀焉。愿夫子益其说,而稽徵其所以解也。子华子曰:然。言固不可以一而足也。夫心也,五脏#5之主也,精神之舍也。心之精为火,其气为离,其色赤,其状如覆莲,其神为朱乌,其窍上通於舌;肝之精为木,其气为震,其色青,其状如悬瓢,其神为苍龙,其窍上通於目;肺之精为金,其气为兑,其色白,其状如悬磬,其神为伏虎,其窍上通於鼻;肾之精为水,其气为坎,其色黑,其状如介石,其神为玄龟,其窍上通於耳;脾之精为土,其气为戊己,其色黄,其状如覆缶,其神为凤凰,其窍上通於口。是故脾、肾、心、肝、肺,五官之司;口、舌、鼻、耳、目,五官之候。脾之藏意,肾之藏精,心之藏神,肝之藏魂,肺之藏魄。金、木、水、火、土,五精之总也;寒、热、风、燥、湿,五气之聚也。水以润之,火以熯之,土以溽之,木以敷之,金以敛之,此以其性言也。水之冽也,火之炎也,土之蒸也,木之温也,金之清也,此以其气言也。水在下,火在上,土在中,木在左,金在右,此以其位言也。水之平也,火之锐也,土之园也,木之曲直也,金之方也,此以其形言也。水则因,火则革,土则化,木则变,金则从革,此以其材言也。水井洫也,火爨冷也#6,木、金器械也,土爰稼穑也,此以其事言也。夫盈於天地之间而充物者,惟此五物也。凡五物之有,不可无也;其所无,不可有也。微者养之使章,弱者养之使强,损者养之使益,不足者养之使有余。无物不养也,无物不备也,夫是之谓和。喜怒哀恐,思不能汩也;视听言貌,思不能夺也,夫是之谓大和之国,无待於意而为医。大和之俗,无得#7於养而为药,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中无载则道集於虚矣,心无累则道载於平矣。安平恬愉,吐故纳新,静与阴同闭,动与阳俱开。若是者,由人而之天,合於太初之三气矣。以之正心修身治国家天下,无以易於此术也。吾#8之说尽於此矣。二子拱而退,书以识之。

子华子卷之九竟

#1『质』,《四库》本作『失』。百子本作『贸』是,乱也。

#2『无待』,《四库》本作『无养』。

#3『五』,《四库》本作『吾』。

#4此二句《四库》本作『六腑化杀,津液布汤』。

#5『脏』,《道藏》本原作『六J,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6此二句《四库》本作『水并洫也,火文焚治也』。

#7『得』,《四库》本作『待』。

#8『吾』,《四库》本作『五』。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八·郑玄
  劝学篇第一·荀况
  述赦 第十六·王符
  卷十五·沈棐
  第十三章 14·辜鸿铭
  卷二十七·卫湜
  卷三十四下·真德秀
  卷四十三·沈廷芳
  卷十六·鄂尔泰
  指物论·公孙龙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二·唐慧琳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李叔同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六·宗喀巴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一·佚名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丁绍仪

    ○顾奎光双溪诗词集祖孙父子兄弟掇嵬科膺无仕者,代不乏人。其均善时文者已少,均工词者尤少。独余外曾祖双溪顾公家词学相传,世罕其匹。公讳奎光,由进士宰湖南之桑植,未中寿殁,著有双溪诗词集。虞美人云:“朝来春色浓

  • 卷三百四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高峯别集廖刚字用中南劒州顺昌人崇宁五年进士绍兴中歴官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卒有高峰集代祖父次韵酬罗君寳见寄【公祖名

  • 卷八 晚唐二·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八 晚唐二李郢赠刘郎中东南秀气动文星,天子应教扫内庭。湘渚雪晴孤鹤唳,锦江云尽一峰青。仁含楚树花先发,爽照宾筵□□□。□□定宜端剑佩,上仙风骨紫兰馨。题水精钗脉脉两条秋水色,农夫贱卖古城旁。何年偶

  • 孟浩然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镇荆州

  • 杂传第三十四·欧阳修

    ○赵在礼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也。少事刘仁恭为军校,仁恭遣佐其子守文袭取沧州,其后守文为其弟守光所杀,在礼乃奔于晋。庄宗时,为效节指挥使,将魏兵戍瓦桥关。还至贝州,军士皇甫晖作乱,推其将杨仁晟为首,仁晟不从,杀之;又推一小校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五·佚名

    熹宗实录泰昌元年(十二月)天启元年(四月、十一月)天启二年(三月、五月、十二月)天启三年(正月、二月、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十月)天启四年(正月、十月)天启五年(四月、五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天启六年(四月、五月、七月、九

  • 第十六章 赤壁賦·林语堂

    蘇東坡現在過得是神仙般生活。黃州也許是瞅隘骯髒的小鎮,但是無限的閒暇、美好的風景、詩人敏感的想像、對月夜的傾心、對美酒的迷戀——這些合而為一,便強而有力,是以使詩人的日子美滿舒服了。在莊稼已然種上,無金錢財務

  • 七、自刘家浜至桃花坞·包天笑

      我家自刘家浜迁移至桃花坞,在我幼年时期是一转变。  这一年,我是七岁吧,我们自己没有置屋,都是租屋居住的。但刘家浜的房子大,对面是一个大庭院,花木扶疏。我记得有一棵山茶花树,还有两棵木犀,春来沿壁还有蔷薇花。草花

  • 十国春秋卷四十一·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七列传郑顼 潘岏 李纮郑顼延陵人高祖建节西川以顼为节度押牙言论风采倾动一时景福元年朱全忠时为宣义节帅高祖命顼使于全忠全忠问劒阁道路险易顼极言其危峻全忠曰贤主人何以过得顼曰若不上闻恐误令

  • 胡长孺传·宋濂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其先祖在唐代末期从天台迁居婺州。宋朝南渡后,其家族中以进士出身的达十人之多。祖父胡岩就是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进士,授福州闽县知县。其父胡居仁为宋理宗淳..七年(1247)进士,授台州军知事。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一·佚名

    甲、记(上)平台纪略碑记(康熙二十四年)施将军庙碑记(康熙二十四年左右)靖海将军侯施公功德碑记(康熙三十二年)重修台湾府学文庙新建明伦堂记(康熙四十一年)新建朱文公祠记(康熙五十一年)请建朱文公专祠碑(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台湾孔庙

  • 卷二百七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崇儒东汉章帝元和二年春帝东廵还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命儒者讲论兰台令史孔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於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

  • 卷五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乐记第十九之一正义孔氏頴达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於别録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有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有宾牟贾师

  • 卷九·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正释卷九    明 季本 撰魏朱子曰魏国名本舜禹故都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渉汾水其地陿隘而民贫俗俭盖有圣贤之遗风焉周初以封同姓后为献公所灭而取其地今河中府觧州即其地

  • 大般若經第二分方便般若方便般若二十品·欧阳竟无

      方便般若.以十要提義.以四門讀文。十要提義者.一諸法一切非有非無.不可說言   法皆是無.不可執學一定實相。二法界不離諸法.一切皆依俗諦建立。三勝義不動.   而爲有情不知依俗設教.舉足下足皆爲有情。四菩薩始由發心

  • 卷八十八·佚名

    释六喻品第七十七【经】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云何无相、不可分别、自相空诸法中,具足修六波罗蜜,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世尊,云何无异法中而分别说异相?云

  • 后序·佚名

      河西王从弟优婆塞大沮渠安阳侯。于于填国。衢摩帝大寺。金刚阿练若住处。天竺比丘。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其人天才特拔。国中独步。口诵半亿偈。兼明禅法。内外综博。无籍不练。故世人咸曰。人中师子。沮渠亲面禀受

  • 哭庵传·易顺鼎

    这篇自传用的是第三人称,备述一生简历,人奇文亦奇。语气表面上诙谐自谑,实际却十分自负,恃才傲物,睥睨一切。运用排比句式,更增强了奔放不羁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