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大学之道章

此个学字即夫子学而时习之学字合千古帝王贤圣做此一件生活不尽所以为大道在合德与民而归于至善之地盖德即身也格致诚正乃所以明之也民即天下也齐治均平乃所以新之也德无一念之不明民无一人之不新身方底于粹精之域所谓止至善也通篇总括于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句功夫全在知止不知止则毫芒疑似之界最难剖析凡事必先见其大体之所极而后可以深求其精微之所至定静安虑皆知止中歴阅实功也有本末自有终始先非遗末而末卽在本中如明德也须在民上明不能振民育德而谓之明德乎修身也须在家国天下上修不能亲九族安百姓而谓之修身乎天下无离本之末岂有遗末之本哉总之身处天下国家之中与物相感应物者失其理便是身不修而正心诚意之功俱属惘然第使物无不妥所谓知之明处之当也此之谓格物此之谓诚正修而齐治均平一通在内 格物无传此大学最精微处盖物不可指名自诚意后康诰盘铭邦畿以及身修正心至平天下章无遄非物无遄非格朱子所谓穷至事物之理衆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盖通大学数章而言也 陈几亭曰虽曰修身为本要当随处各有工夫但由本及末不大费力 或曰春秋时霸图兴诸子出学统乱于方术此处特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一句仰企古人穆然唐虞三代之想上三节説大学已尽此独举知先大人立个榜様使人知工夫下手处 顾泾阳曰河图洛书是为造化传神的八卦九畴是为河图洛书传神的大学首篇是就人生以后説起的中庸首篇是就人生以上説起的西铭是就旣有天地説起的太极图説是就未有天地説起的分看来不相依倣不相假借各开一局合看来实互相助发恰好完却天地间一个公共的大事件也

康诰曰克章

三个圣人皆明明德于天下者而曰皆自明非论心而不论事论已而不论民盖毕世经纶无一事一民不在洗涤之中非为天下总是为己人人有自而自不求明是自絶也 三书克明顾諟等俱就日用感应实际处言非尸居静摄时如此

汤之盘铭章

新者天地育物之生机人心进进不息之生气也第患无所以作之则其气已朽而蛊有所生圣人之新天下也常以道与天下相厉而不令其有蓄蛊焉三个圣人工夫都在已上著落都在民上书以疾敬德为诚和小民之本以诚小民为祈天永命之本原是一套事无所不用其极模写歴来君子平治苦心曲尽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随举其一而足不必拘拘从已説至民从民説至命亦不必説全法三王必全法三王似三王各自有缺陷在

邦畿千里章

缉熙敬止是文王之德之纯与于穆同一不已仁敬孝慈信各就所当止深于其端而精之不以相杂所谓至善也故以文王作榜様而缉熙敬止是亦以精益精密益密作工夫者盛德至善民不能忘正为切磋琢磨都在治民上做遂把家国天下皆涵濡于此明德中没世不忘正申民不能忘之实贤贤而亲亲治之大者也乐乐而利利安之大者也事以有效为美效多而美至 饶双峯曰有斐是説做成君子之人所以斐然有文者其初自切磋琢磨中来 按盛德则兼言民不能忘前王则推本亲贤乐利明德新民浑为一事

听讼犹人章

天地间任举一物而本与末具焉从其本而图之不劳而事理得所先也从其末而图之徒劳而罔功迷于后也聴讼一事自矜其才能卽得情亦末耳何如无情者不得尽民各畏其志而自使之无讼乎大畏民志全在平日治民时曲尽此心明威出于明德所谓知本也 王泰州曰此谓知本犹言此知本之説也贴在为民上者身上説

所谓诚意章

诚意是作圣第一闗头经文所谓先致其知者即毋自欺也自欺自慊人不及知故君子必慎其独慎独是诚意工夫非是两事小人自欺而卒不容欺益以见独之当慎慎是独中兢业之念所以致知而诚意也独不特閒居燕处即纷纭应接中此心有独觉处小人之见君子而厌然如见其肺肝然此亦纷纭中独知也但不能返照慎思从此一改图耳十目十手有味乎曾子之戒心于独也惟慎始见其严非知严而始慎也两个必慎其独一个必诚其意发明推究首尾迴环煞有力量 朱子曰许多病痛都在诚意章一齐説了下面有些小病痛亦轻可见此章最紧切若透过此一闗功夫便易 胡云峰曰诚意独作一傅然诚意者自修之首已兼正心修身而言矣章末曰润身曰心广提出身与心二字意己可见

所谓修身章

心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忿懥恐惧等情虽不能无然非有所一有所则已私横处于中而心灵遂失其位一不正卽不在矣心一不在则身无所主视谁视聴谁聴而饮食又谁为饮食也躯窍虽是神明全非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正修工夫总在诚意中此特举身心相闗处痛切言之盖心之所有身不能无也心之所无身不能有也身心异用非理之所许 张氏曰正修之功卒无一语及之者盖已具于诚意章故也

所谓齐家章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家道之所以正也辟则有所好恶安得中节故美中有恶都以其好之辟而掩之恶中有美都以其恶之辟而掩之这様好恶则家之心志自纷耳目自乱如何得齐修身言好恶者盖家国夭下之通闗处也总之一如恶恶臭好好色之诚而贯于齐治均平之中其功力全在致知上所谓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任举一节通体融彻纔是善读书 问如何修身专指待人言朱子曰修身以后大槩説向接物待人去又与只説心处不同要之根本之理则一但一节説濶一节去

所谓治国章

虽释齐家治国然必归重人主之身乃穷源之论不出家而成教言只修身以教家而自然成教于国孝者三句正是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柱子心诚求之直推本诚意乃联属家以及国之真血脉也一人仁让贪戾如形之于影尧舜之民仁桀纣之民暴皆一人为帅而天下从之所谓一人者正归本于君身也有诸己无诸已到底只以身教絶无求人非人之念藏身之恕即尧舜之帅天下以仁隠然含下絜矩意歴数三诗只于夫妇兄弟父子求宜其实归结有国者身上去宜之者身也足法者身也故曰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传者以忠恕明一贯所以称守约者乎 齐治合传言身则家在其中言家则皆根身説来总见修身为本意

所谓平天章

上老老上长长上恤孤总是修身以立教于天下苐天下大于国须以心拟心人之心本无间于已是以有絜矩之道已之心能不间于人此之谓絜矩之道好恶能絜矩则为民父母辟则好恶任意民心必失衆之得失而国係焉岂容不慎慎德君子是从独知处慊好恶之原而矩之所从出者矩之絜于财用最为喫紧盖民之所欲在财所恶在夺其财民散而财焉可留民聚而财将焉往慎德君子于本末内外悖入悖出之际卽欲不慎不可得也矩之絜于用人以理财者更为喫紧与贤者共理则财下注仁义孝弟慈之行生于世矣与小人共理则财上注暴乱刼夺之俗盛于时矣慎德君子于所谓举而先退而远好人好而恶人恶者卽欲不慎不可得也人主不能论相则一人用舍之误足以自祸其子孙宰相不能好贤则一念爱恶之偏足以空人之家国是以平天下之君子必以其矩而絜之于用人不能絜矩媢嫉之人也于财用不能絜矩聚敛之臣也是道也必忠信方得盖忠信是真实心矩之体也即所谓诚意也仁者便是忠信不仁者便是骄泰仁者以财发身以义为利也不仁者以身发财以利为利也此章只总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一句括尽 朱子曰絜矩不是外面别有个道理只便是前面正心脩身底推而措之 陈嘉善曰曾子传一贯不言一贯而言絜矩其义一也在道则言一贯在天下则言絜矩此矩卽从心所欲不踰之矩圣人不必言絜言絜则是忠恕其于学者最可把捉汤武反之亦是絜矩 胡云峰曰义利之辩大学之书以此终孟子之书以此始道学之传有自来矣(一经十传只修身为本一句尽之合格致诚正而始为身之修总齐治均平而始满修之量此学之所以为大也然其指趣旣已无穷而工夫自不容有间故夫子曰学而时习之)

猜你喜欢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佚名
  乐论篇第二十·荀况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四·黄晖
  卷二十一·刘因
  论语集注通证卷上·张存中
  第六章 1·辜鸿铭
  卷四·方苞
  覆陳伯嚴書·欧阳竟无
  僖公·僖公二十一年·左丘明
  守行品第二十三·佚名
  沤和品第七十·佚名
  梵摩渝经全文·佚名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一·佚名
  十住断结经卷第五·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六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颜博文·唐圭璋

      博文字持约,德州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靖康初,官著作佐郎、中书舍人。金人立伪楚时,充事务官,草劝进表。南渡初,责授果州别驾、永不收叙,澧州安置,移贺州。   西江月   广师席上   草草书传锦字,厌厌梦绕梅花。海

  • ◆钱教谕良右(江村先生集)·顾嗣立

    钱教谕良右 【一作佑。】 良右,字翼之,平江人。言谈举止,济济有儒者意。吴兴赵孟俯、巴西邓文原遇之尤厚,数引拔之,良右殊无仕进意。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已代去,辄不复出。闲居三十年,一室萧然,坐客常满,咏歌酣嬉无虚日。聊

  • 卷76 ·佚名

    范成大 冬至晚起,枕上有怀晋陵杨使君 新衣儿女闹灯前,梦里庄周正栩然。 骑马十年听晓鼓,人生元有日高眠。 多稼亭边有所思,冬来捻却几行髭。 也应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 范成大 冬至夜發峽州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张说

    灉湖佳可游,既近复能幽。 林里栖精舍,山间转去舟。 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 不是迷乡客,寻奇处处留。

  • 卷一·毕沅

      ◎宋纪一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高祖朓,唐幽都令;曾祖珽,唐御史中丞;祖敬,涿州刺史;考弘殷,周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赠太尉;母杜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壬戌朔大学士方从哲题庶吉士刘钟英拟授翰林院官职留中○癸亥大学士方从哲以吏部尚书郑继之有乞休一<锍-釒>未下因言继之才品兼隆为 皇上所特简今年虽逾八而精神矫徤铨政聿修人心允服真大臣之不

  • 第四章 阶级·吕思勉

    古代部族之间,互相争斗;胜者把败者作为俘虏,使之从事于劳役,是为奴隶;其但收取其赋税的,则为农奴;已见上章。古代奴婢之数,似乎并不甚多,见下。最严重的问题,倒在征服者和农奴之间。国人和野人,这两个名词,我们在古书上遇见时,似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二·阿桂

    六月戊戌上谕军机大臣曰春寜特成额着带荷包奶饼往温福阿桂军营分赏并查看打仗情形即回具奏己亥丰升额舒常奏言【臣】丰升额察看达尔图一带山梁虽系碉卡排列互相应援其最要紧者惟与官兵相距之大碉木栅得此要隘其余自必

  • 陈元康传·李百药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位上。元康贵盛,赠冀州刺史,谥号贞。元康广涉文史,机敏有才气。魏正光五年(524),跟随尚书令李崇北伐,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普泰中,除主书,加威烈将军。天

  • 宣华夫人陈氏传·李延寿

    宣华夫人陈氏,是陈宣帝的女儿。她生性聪明而又长得秀丽无双。当陈国被灭以后,被送往宫妃居住的掖廷,后又选入宫中当嫔妃。当时独孤皇后性情嫉妒,后宫中罕有人被皇帝亲近,惟独陈氏受到宠幸。隋炀帝还是藩王时,便阴谋想篡夺继

  • 161.李泌归山·林汉达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bì)就派

  • 卷六 性理三·黎靖德

      ◎仁义礼智等名义   道者,兼体、用,该隐、费而言也。〔节〕(以下道理。)   道是统名,理是细目。〔可学〕   道训路,大概说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条理界瓣。因举康节云:"夫道也者,道也。道无形,行之则见於事矣。如'道

  • 三传辨疑卷六·程端学

      庄公  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夏单伯防伐宋左氏曰齐请师于周夏单伯防之  刘氏曰单伯者鲁之孤也左氏见周有单子遂误以单伯亦为周大夫凡王人出防诸侯无不序公侯之上者宰周公刘子之类是也既序公侯之上则是主

  • 第二十四卦:《复卦》·佚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白话】《复卦》象征复归:亨通顺利。阳气从下面产生而逐渐向上行进没有阻碍,朋友前来也没有灾难危害。返回复归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经过七天就会前

  • 侈靡第三十五·管仲

    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与?政其诛。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入也。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八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善覺品第一百八十三   出覺者.心樂遠離.若離五欲及色無色界.樂此遠離故名出覺。此遠離樂無諸苦故.隨   

  • 卷第五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十二如是已辩诸惑对治。修能对治胜进位中。所断诸惑为再断不。所得离系有重得耶。颂曰。诸惑无再断  离系有重得谓治生得果  练根六时中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陈师文

    十卷。附指南总论三卷。宋陈师文 (生卒年不详)等撰。陈师文,北宋末临安 (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曾任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大观中(1107—1110)奉敕与裴宗元等人校订官药局所藏医方,辑成 《和剂局方》五卷。南宋绍兴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