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虞书·尧典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

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像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佥曰:「于!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父顽,母嚣,像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慎微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凪可绩,三载。汝陟 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译文


查考往事,帝尧名叫放勋,他恭敬节俭,明察四方,善理天下,道德纯备,温和宽容。他忠实不懈,又能让贤,光辉普照四方,思虑至于天地。他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众民因此也就相递变化友好和睦起来。

(他)于是命令羲氏与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敬慎地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分别命令羲仲,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测定太阳东升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南方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春时节。这时,人们分散在田野,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又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辨别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向南回来。白昼时间最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火星黄昏时出现在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夏时节。这时,人们住在高处,鸟兽的羽毛稀疏。又命令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地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西落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换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往北运行的情况。白昼时间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冬时节。这时,人们住在室内,鸟兽长出了柔软的细毛。尧说:“啊!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闰月的办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而成一岁。由此规定百官的事务,许多事情就都兴办起来。”

尧帝说:“善治四时之职的是谁啊?我要提升任用他。”

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

尧帝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可以吗?”

尧帝说:“善于处理我们政务的是谁呢?”

驩兜说:“啊!共工防救水灾已具有成效啊。”

尧帝说:“唉!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谨,而气焰很高。”

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滔滔的洪水普遍危害人们,水势奔腾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浩浩荡荡,弥漫接天。臣民百姓都在叹息,有能使洪水得到治理的吗?”

人们都说:“啊!鲧吧。”

尧帝说:“唉!他违背人意,不服从命令,危害族人。”

四方诸侯之长说:“起用吧!试试可以,就用他。”

尧帝说:“去吧,鲧!要谨慎啊!”过了九年,成效不好。

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我在位七十年,你们能用我之命,升任我的帝位吧!”

四方诸侯之长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升任帝位。”

尧帝说:“可以明察贵戚,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人。”

众人提议说:“在下面有一个穷困的人,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呢?”

四方诸侯之长回答说:“他是乐官瞽叟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后母说话不诚,弟弟象傲慢不友好,而舜能同他们和谐相处。因他的孝心醇厚,治理国务不至于坏吧!”

尧帝说:“我试试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观察舜的德行。”于是命令两个女儿下到妫水湾,嫁给虞舜。

尧帝说:“敬慎地处理政务吧!”

舜慎重地赞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常法,人们都能顺从。舜总理百官,百官都能承顺。舜在明堂四门迎接四方宾客,四方宾客都肃然起敬。舜担任守山林的官,在暴风雷雨的恶劣天气也不迷误。

尧帝说:“来吧!舜啊。我同你谋划政事,又考察你的言论,你提的建议一定可以成功,已经三年了,你登上帝位吧!”舜要让给有德的人,不肯继承。

猜你喜欢
  卷十·班固
  巫列 第二十六·王符
  卷一四二·邱濬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孔子
  卷二十一·李明复
  卷十二·高攀龙
  卷四十五·李光地
  卷二十七上·王天与
  卷三·何楷
  礼记要义卷第十一·魏了翁
  顿渐品第八·释法海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佚名
  卷十四·僧祐
  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囚鸾·李渔

    〖一剪梅〗(生上)好事磨人直恁奇,既得便宜,又失便宜。身心两处受羁縻,此既难离,彼又难遗。〔忆秦娥〕眉蹙蹙,温柔乡小愁拘束。愁拘束,红丝系紧,反同刖足。东家虽住黄金屋,西家更有人如玉。人如玉,一般情意,忍教孤独。小生误就良缘

  • ◆周左丞伯琦(近光集 扈从诗)·顾嗣立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宁

  • 卷八十三·毕沅

      ◎宋纪八十三 ∷起昭阳作噩八月,尽阏逢阉茂七月,凡一年。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元祐八年辽大安九年   八月,辛酉,太皇太后不豫,帝不视事。   壬戌,遣使按视京东、西、河南、北、淮

  • 卷三百四十三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二月庚午朔,河北轉運使、措置河北糴便吴雍言:「見管人糧、馬料總千一百七十六萬石,奇贏相補,可支六年。河北十七州,邊防大計,倉廩充實,雖因藉豐年,實亦吏能幹職。同措置王子淵在職

  • 后汉孝和皇帝纪上卷第十三·袁宏

      永元元年〔一〕(己丑、八九)〔一〕 原误作“二年”。   夏六月,窦宪、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一〕,斩首大获,铭燕然山而还。即拜宪为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耿秉为〔美〕(算)阳侯〔二〕。宪让不受,还京师

  • 明神宗宝训·叶向高

      宗庙上文缺社稷所系非轻焉忍坐视不言居正等回奏古语云树德务滋除恶务尽如司礼监太监孙德秀温泰兵仗局周海罪状亦不在海用二人下宜一体降黜其各监等官俱令自陈老成廉慎者存之谄佞放恣者汰之以光圣德疏入上特奏圣母

  • 卷之二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耶律察割传·脱脱

    察割,字欧辛,明王安端之子。擅长骑射。貌似恭顺而内心狡猾,人们以为他懦弱。太祖说:“这是凶暴愚顽之人,并非懦夫。”其父安端曾经让他奏事,太祖对近侍说:“此子似日行千里的骆驼,面目露出反相。朕如果一个人居处,不要让他进宫

  • 赵锦传·张廷玉

    赵锦,字元朴,余姚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江阴知县,征授南京御史。当时在江海处出现敌情,朝议在镇江设立总兵官。赵锦说:“小寇剽掠,用不着烦置重兵。”皇帝于是罢去这项提议。之后,赵锦上疏说:“淮、兖数百里,百姓多

  • 卷八十五·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五宋 宋敏求 编政事恩宥三大历七年大赦大历八年大赦大历九年大赦宥京城禁囚勅赦京城囚徒制元和十三年大赦长庆四年正月一日德音恩宥三大历七年大

  • 卷十·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觧卷十宋 段昌武 撰唐风【阙】毛诗集解卷十

  • 目录·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集释目録    礼二【仪礼之属】卷一士冠礼第一卷二士昬礼第二卷三士相见礼第三卷四乡饮酒礼第四卷五乡射礼第五之一卷六乡射礼第五之二卷七燕礼第六之一卷八燕礼第六之二卷九大射

  • 卷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一宋 黄干 撰防服一 防礼一【郑目録曰天子以下死而相防衣服年月亲疎隆杀之礼不忍言死而言防防者弃亡之辞若全存居于彼焉已亡之耳 

  • 卷九·张尔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郑注句读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九济阳张尔岐撰公食大夫礼第九【郑自録云王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五小戴第子六别录第九○疏云篇中荐豆六黍稷六簋庶羞十六豆此等皆

  • 宣公·宣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秋,取根牟。八月,滕子卒。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宋人围滕。楚子伐郑

  • 相刺第二十·桓宽

    【题解】这篇是大夫和文学对面互相讽刺的记录。大夫指责儒生&ldquo;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rdquo;,&ldquo;授之以政则不达&rdquo;,&ldquo;此亦当世之所患也&rdquo;。文学则反唇相讥,认为&ldquo;今之执政亦未能称盛德&

  • 叙古千文·胡寅

    一卷。宋胡寅 (1098—1156)撰。黄灏 (生卒年不详) 注。胡寅字明仲,崇安 (今属福建)人。胡安国弟之子,宣和三年(1121)进士,授校书郎,受学于杨时。金人南侵,上书高宗,建议兴师北向,反对遣使讲和。著作有《论语详说》、

  • 无常三启经·佚名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