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川击壤集卷之四

天津新居成谢府尹王君贶尚书  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邵子52岁)

嘉佑壬寅岁,新巢始僝功。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

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窗虚响瀍涧,台迥璨伊嵩。

好景尤难得,昌辰岂易逢?无才济天下,有分乐年丰。

水竹腹心里,莺花渊薮中。老莱欢不已,静节与何穷③?

啸傲陪真侣,经营贺府公。丹诚徒自写,匪报是恩隆。

新春吟

多病筋骸五十二,新春犹得共衔杯。践形有说常希孟,乐内无功可比回。

燕去燕来徒自苦,花开花谢漫相催。此心不为人休戚,二十年来已若灰。

有客吟

伊嵩有客欲无言,进退由来尽俟天。好静未能忘水石,乐闲非为学神仙。

休嗟紫陌难为客,且喜清风不用钱。枉尺直寻何必较,此心都大不求全。

小圃逢春

随分亭栏亦弄艳,不妨闲傍酒垆边。夜簷静透花间月,昼户寒生竹外烟④。

事到悟来全偶尔,天教闲去岂徒然?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

暮春吟

春来小圃弄群芳,谁为贫居富贵乡?门外柳阴浮翠润,阶前花影溜红光。

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著行。自问心源何所有,答云疏懒味偏长。

惜芳菲

细算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罇前尚可攀。

答人见寄

鬓毛不患渐成霜,有托琴书子一双。既乏长才康盛世,无如高枕卧南窗。

明知筋力难为强,犹说云山未树降。多谢故人相爱甚,辙鱼幸免困西江。

弄笔

年行五十二,老去复何忧?事贵照至底,话难言到头。

上有明天子,下有贤诸侯。饱食高眠外,自余无所求。

问人丐酒

百病筋骸一老身,白头今日愧因循。虽无紫诏还朝速,却有清山入梦频。

风月满天谁是主,林泉遍地岂无人?市沽酒味难醇美,长负襟怀一片春。

答客

人间相识几无数,相识虽多未必知。望我实多全为道,知予浅处却因诗。

升沉休问百年事,今古都归一局棋。乘马须求似骐骥,奈何骐骥未来时。

悟人一言

百虑谋犹拙,一言迷自开。世间无大事,天下有雄才。

惟恐人难得,宁忧道未恢。忌心都去尽,何复病尘埃?

谢人惠笔

爱重寄文房,殷勤谢远将。兔毫刚且健,筠管直而长。

静录新诗稿,闲抄旧药方。自余无所用,足以养锋芒。

书事吟

天地有常理,日月无遁形。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

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双头莲

汉室婵娟双姊妹,天台缥缈两神仙。当时尽有风流过,谪向人间作瑞莲。

答人书意

仲尼言正性,子舆言践形。二者能自得,殆不为虚生。

所交若以道,所感而以诚。虽三军在前,而莫得之凌。

答人书言

无位立事难,逢时建功易。求全自有毁,举大须略细。

去恶虑伤恩,存恶忧害义。徒有仁者心,殊无仁者意。

答人言

卿相一岁俸,寒儒一生费。人爵固不同,天爵何尝匮?

不有霜与雪,安知松与桂?虽无官自高,岂无道自贵?

与人话旧

耳目所闻见,且言三十春。才更十次闰,已换一番人。

圮族绮纨故,朱门车马新。从来皆偶尔,何者谓功勋?

闲吟

忽忽闲拈笔,时时乐性灵。何尝无对景,未始便忘情。

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天机难状处,一点自分明。

闲坐吟

当年计过之,今日事难随。天命不我佑,云山聊自怡。

无何缘淡薄,遂得造希夷,却欲嗤真宰,劳劳应不知。

天津闲步

天子旧神州,葱葱气象浮。园林闲近水,殿阁远横秋。

浪雪暑犹在,桥虹晴不收。人间无事日,此地好淹留。

天津幽居

予客洛城里,况复在天津。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

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

天津水声

洛水近吾庐,潺湲到枕虚。湍惊九秋后,波急五更初。

细为轻风背,毫因骤雨余。幽人有兹乐,何必待笙竽。

不寝

闲坐更已深,就寝夜尚永。辗转不成寐,却把前事省。

奠枕时昏昏,拥矜还耿耿。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

天宫小阁

夏日到天宫,凭栏望莫穷。古人用心远,天子建都雄。

楼观深云里,山川暮靄中。行人漫来往,此意有谁同?

听琴

琴宜人夜听,别起一般情①。才觉哀猿绝,还闻离凤鸣。

青山无限好,白发不须惊。会取坐忘意,方知太古心②。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疏洛水秋。独步独吟人莫会,时时鸥鹭下汀洲。

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请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

凤楼深处锁云烟,一锁云烟又百年。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忙忙负乘两何殊,往复由来出此途。争似不才闲坐处,平时云水绕衣裾。

人言垂钓辨浮沉,辨著浮沉用意深。吾耻不为知害性,等闲轻动望鱼心。

自古别都多隙地,参天乔木乱昏鸦。荒垣坏堵人耕处,半是前朝卿相家。

凤凰楼观冷横秋,桥下长波入海流。千百年来旧朝市,几番人向此经由?

轮蹄交错未尝停,去若相追来若争。料得中心无别事,苟非干利即干名。

烟树尽归秋色里,人家常在水声中。数行旅雁斜飞去,一簇楼台峭倚空。

渌水悠悠际碧天,平芜更与远山连。白头老叟心无事,闲凭栏杆看洛川。

去年桥上凭栏人,今岁桥边骑马身。桥上桥边不知数,于今但记十三春。

堤边草色长芊芊,,陌上行人自往还。渌水欲净不得净,春风未放柳条闲。 

水流任急境(一作景)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似世人忙里老,生平未始得开颜。 

溪边闲坐眼慵开,波射长堤势欲摧。多少水禽文彩好,几番飞去又飞来。

名利从来本任才,行人不用苦相猜。壶中日月长多少,闲步天津看往来。

地势东南一概倾,水流何日得安平?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

三千里外名荒服,一百年来号太平。争似洛川无事客,何须列土始为荣?

绕堤杨柳轻风里,隔水楼台细雨中。酒放半醺重九后,此时情味更无穷。

著身静处观人事,放意闲中炼物情。去尽风波存止水,世间何事不能平?

隋唐而下贵公卿,近世风波走利名。借问天津桥下水,当时湍激作何声?

前朝无限贵公卿,后世徒能记姓名。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

云无一缕干明月,桥有千寻卧渌波。料得人间无此景,中秋对月兴如何?

郏鄏城中同德友,凤凰楼下会中秋。芳罇倒尽人归去,月色波光战未休。

了生始可言常事,知性方能议大猷。只此长川无昼夜,为谁驱逼向东流?

诚明吟

孔子生知非假习,孟轲先觉亦须修。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绳水吟

有水善平难善直,唯绳能直不能平。如将绳水合为一,世上何忧事不明?

心酸吟

心酸既不为中味,商徵如何是正音?举世未能分曲直,使谁为主主心平?

言默吟

当默用言言是垢,当言任默默为尘。当言当默都无任,尘垢何由得到身。

闲居述事

一点天真都不耗,千钟人禄是难来。太平自庆无他事,有酒时时三五杯。

竹雨侵人气自凉,南窗睡起望潇湘。茅簷滴沥无休歇,却忆当初宿夜航。

初晴月向松间出,盛暑风从水面来。已比他人多数倍,况能时复举罇垒?

堂上慈亲八十余,阶前儿女笑相呼。旨甘取随岂丰俭,此乐人间更有无。

清欢少有虚三日,剧饮未尝过五分。相见心中无别事,不评兴废只论文。

花木四时分景致,经书千卷号生涯。有人若问闲居处,道德坊中第一家。

天宫小阁纳凉

小阁凭虚看洛城,满川云物拱神京。风从万岁山头至,多少烟岚并此清。

小阁于吾有大功,清凉冠绝洛城中。自惭虚薄诚多幸,襟袖长涵万里风。

小阁清风岂易当,一般情味若羲皇。洛阳有客不知姓,二十年来享此凉。

天宫幽居即事

人苦天津远,来须特特来。闲余知道泰,静久觉神开。

悟易观棋局,谈诗捻酒杯。世情千万状,都不与装怀。 

游龙门

江天无少异,幽鸟下晴沙。路去山形断①,川回渡口斜。

龛岩千万空②,店舍两三家。清景四时好,都城况不赊。

重游洛川

买石尚饶云,买山当从水。云可致无心,水能为鉴止。

性以无心明,情由鉴止已。二者不可失,出彼而入此。

川上观鱼

天气冷涵秋,川长鱼正游。谁知能避网,犹恐误吞钩。

已绝登门望,曾无点额忧。因思濠上乐,旷远是庄周。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四库全书》本作“靖节与何穷”。

④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昼户晴生竹外烟”。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别起一般清”。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方知太古情”。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洛去山形断”。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龛岩千万穴”。

猜你喜欢
  卷六百五十九·彭定求
  黄机·唐圭璋
  卷五十·阮阅
  ●慶芝堂詩集卷十二·戴亨
  一块晦色的路碑·徐志摩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巻三·吴正子
  七言巻三十六·洪迈
  卷十四·冯惟讷
  卷十四·佚名
  卷五·乾隆
  卷四十一·方回
  卷四百二十八·陈廷敬
  忠义集巻二·赵景良
  10、退婚·蒲松龄
  第十一回 贪官拿问·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九预宴八十八人诗九十九首【佐领】邵源浩【年六十六】皇握寳枢均七政日开筵洽欢庆月纪堦蓂茁六英万年仁夀悬金镜木公排夀人三千似水朝宗星丽躔共仰垂裳瞻藻火讴歌率土齐争

  • 卷五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十八搜狩子虚赋          【汉】司马相如楚使子虚使于齐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诧乌有先生而亡是公存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

  • 卷一百八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五乐律类五言古钧天曲         【齐】谢 朓高宴颢天台置酒迎风观笙镛礼百神钟石动云汉瑶堂琴瑟惊绮席舞衣散威凤来参差?鹤起凌乱已庆明庭乐讵慙南风弹观乐应诏 

  • 卷一百四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五弹类五言古南林弹         【晋】桓 ?防带蹑良驷挥弹出长林归翮赴旧栖乔木转翔禽落羽防絶响屡中转应心七言古挟弹图         【明】陈绍先连钱骢马雕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讌应制待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言陪柏梁宴新下【一作自】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敎杨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六·佚名

      康熙二十年月正丁巳,大将军贝子彰泰等亲帅师剿贼。彰泰等疏言:提督桑额等报伪留守将军及三伪将至普安,率其众三千人欲据盘江。臣随遣安顺府驻防署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等率每佐领兵三名有奇,令固守铁索桥诸处。上谕:广

  • 一四九四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九四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河南巡抚臣穆和蔺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钦奉上谕: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司马迁

    徐世英 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张良的传记。文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

  • 鹿·魏收

    鹿胒,字永吉,济陰人。父鹿生,在《良吏传》。胒喜欢兵书、陰陽、释氏之学。太师、彭城王元勰召他为馆客。他曾经到徐州,马病了,搭船而到大梁。夜晚睡觉,跟从的人上岸偷来四捆禾草喂养其马。船行数里,鹿胒发觉此事,追问从哪里弄

  • 五年·佚名

    (庚午)五年大明正德五年春正月1月1日○戊午朔,臺諫啓曰:「臣等以言官,累日論事,上猶不從,不可就職。義當辭去,然此事大關,故敢啓。今日乃元朝也,無臺諫受賀,甚妨事體。」大司憲洪淑獨啓曰:「永文不合判書,朝廷所知,鄭光世、邊脩等事

  • 務本第十五·徐干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於詳於小事而略於大道,察於(原作"其",據《治要》改)近物而闇於遠圖(《治要》作"數")。故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亂也。未有如此而不亡也。夫詳於小事而察於近物者,謂耳聽乎(《治要》作"於")絲竹歌謡之和,目視

  • 卷十三·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三     宋 卫湜 撰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郑氏曰臣某侯某啬夫承命告天子辞也其为州牧则曰天子之老臣某侯某奉珪请觐自称曰寡人谦也於臣亦然孔氏曰自此至寡君之老一节

  • 卷九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九襄公二十九年考异足利本注今楚欲遣使之比遣上有依字永怀堂同 郏敖康王子熊麋也麋作麇宋板正嘉同谨按作麇为是 义取寄寓之微陋劝公归也

  •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rdquo;佛言:&ldquo;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dquo;【译文】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无上

  • 北户录·段公路

    地理杂志。唐段公路纂,崔龟图注。三卷。公路仕历不见史传。约咸通十二年(871)从茂名归南海。其先仕南粤,后官万年县尉,是书为作者亲自南游五岭间采撷民间风土、习俗、歌谣、哀乐等而作。以《史记·秦本纪》 “南尽北户”

  • 明真破妄章颂·张继先

    题“虚靖张真君著”。虚靖即第三十代天师北宋张继先。“玄”字不避讳,疑为元人依托。七言绝句43首。述雷法。以心为玄关,述先天祖炁和真阴阳,批评其它雷法皆为妄。

  • 东厨司命灯仪·佚名

    东厨司命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燃灯供奉东厨司命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及灶君夫人等灶神。内称灶君为一家之主,在天为七元之使者,上承帝命,下察人伦,言

  • 竹叶亭杂记·姚元之

    史料笔记。八卷。清姚元之撰。初刊行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姚元之,字伯昂,号廌青,又号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于咸丰二年(1852年),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