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读解】

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或者如孔子在《子罕》篇里所说:“譬如为山,械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进这成败都靠自己。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在《国际歌》里面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另一方面,这里的“求”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也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五上》)不怪靶子不正也罢,不怪比自己射手导好的人也罢,总之都是要求从自身找原因。俗话说得好:“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四川方言对那种不会怪自己而只会怪别人的行为更有生动的讽刺,叫做:“人穷怪屋基,屙屎不出怪茅厕(si)。”话虽然过于俚俗,但却合于圣人的雅意,那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猜你喜欢
  言毒篇第六十六·王充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第二十六·晏婴
  容遁·方以智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女色的魅力有多大?·孔子
  卷三·俞皋
  礼记析疑卷二·方苞
  变动篇第四三·王充
  卷十·佚名
  相轮品第五·佚名
  八吉祥经正文·佚名
  卷第十一·道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一·圆仁
  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太虚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记上·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不忽木·隋树森

    不忽木(一二五五——一三○○),或作不忽麻、不忽卜,一名时用,字用臣,号静得。康里部人。其父名燕真,从元世祖征战有功,未及大用而卒。因父功为给事东宫。曾师事太子赞善王恂,就学于祭酒许衡。至元十五年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一王昌龄咏史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犇自慙菲薄才误蒙国士恩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後知

  • 卷四十·本纪第四十·脱脱

        宁宗四   十年春正月癸巳,雨土。乙未,大风。庚子,遣钱抚贺金主生辰。   二月庚申,地震。   夏四月丁未朔,金人犯光州中渡镇,执榷场官盛允升杀之,遂分兵犯樊城。戊申,鄂州、江陵府副都统王守中引兵拒之,金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八·杨仲良

      神宗皇帝   青苗法上   熙宁二年九月,制置三司条例司请以常平广惠仓见在斛斗,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其可以计会转运司用苗钱及钱斛,就便转易者,亦许兑换,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例取。民情愿豫给,令随税纳斛

  • 原序·徐一夔

    明集礼原序大明集礼一书我皇祖高皇帝之所制也所谓吉凶军宾嘉五礼也吉礼者首之以祀典以及朝会等类凶礼也丧葬之类军也宾也嘉也各寓以戎事朝聘婚姻等类莫不详备允为万世之法程子孙之所世守而遵行推衍之也昨岁礼部请刻布

  •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蒋廷黻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在南京所订的《中英条约》不过是战后新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纲。次年的《虎门条约》才规定细则。我们知道战后的整个局面应该把两个条约合并起来研究。我们应该注意的有下列几点:第一,赔款二千

  • 自道·张载

    某学来三十年,自来作文字说义理无限,其有是者皆只是亿则屡中。譬之穿窬之盗,将窃取室中之物而未知物之所藏处,或探知于外人,或隔墙听人之言,终不能自到,说得皆未是实。观古人之书,如探知于外人,闻朋友之论,如闻隔墙之言,皆未

  • 孟子纂笺卷一·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梁惠王上凡七章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魏侯防【于耕反】也都大梁【按魏初都安邑在汉河东郡安邑县至惠王徙大梁在汉陈留郡浚仪县魏地有少梁故以大梁别之】僣称王諡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以招贤者而孟

  • 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上·毛晋

    吴 陆玑 撰释鸟明 毛晋 广要关闗雎鸠雎鸠大小如鸠【一作鸱误】深目目上骨露出幽州人谓之鹫禽经云王雎雎鸠鱼鹰也亦曰白鹥亦曰白鷢张华注云毛诗曰王雎挚而有别多子江表人呼以为鱼鹰雌雄相爱不同居处诗之国风始闗雎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佚名

    於是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云何行檀波罗蜜而摄尸波罗蜜。佛言:菩萨布施求萨云然者,身口意常以三事净施众生。是为菩萨布施摄取尸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云何布施摄羼波罗蜜。佛言:菩萨布施时受者逆骂詈轻易粗言加之。亦无恚

  • 附:临终舟楫·印光

     佛制亡僧焚化, 原为令其离分段之假形, 而证真常之法身也。故自佛立制以来, 僧众奉为常规。奈法道陵夷, 延久弊生。如今释子, 率以焚化了事, 不依制度。每有以病者临脱气时, 遽为穿衣搬动, 及入龛一二日,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八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八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时彼城中所有人民。皆悉聚集而作誓言。今者不听沙门释种弟子入城。尔时彼中。复有于佛教中信行之者。有净心者。作如是言。佛出世难。但令沙门释种弟子入城。还共

  • 宋文宪公护法录序·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宋文宪公护法录序谦益恭读高皇帝御制文集稽首飏言曰天命我祖统合三教大哉蔑以加矣已读故翰林学士承旨文宪宋公集则又叹曰嗟乎夫宪章圣祖者舍文宪何适矣圣祖称佛氏之教幽赞王纲开国以来凡所以裁成辅

  • 北游录·谈迁

    清谈迁著。九卷。为作者于顺治十年 (1653) 至十三年间由江南至北京期间之见闻录。其中“纪闻下”载录有满族风俗、史事以及八旗制度诸条。依次为“纪程”一卷,“纪邮”上、下各一卷,“后纪程”一卷,“纪咏”上、下各一卷

  • 皇朝经世文编·贺长龄

    120卷论文集,1826年编成刊刻。收清初至道光5年论学论治文献两千多篇,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八个方面,63个专题。其中学术6卷,对立志、立节、立言、立功、原性、原道、原天、原人、原命、天道、人为

  • 北窗琐语·余永麟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余永麟撰。此书《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小说家类,无卷数。今存《砚云甲乙编》本、 《申报馆丛书续集》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均一卷。全书记述杂事琐闻共五十余则,有些

  • 张公艺九世同居·佚名

    简名《九世同居》。杂 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史载张公 艺九世同居,唐高宗封泰山,曾亲临其宅,问睦 族之道,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剧据此而增 饰。写寿张县张公艺一家自北齐至隋唐,九世 同居。张使二子、三子赴

  •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摩登迦经之异译,说二十八宿之吉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