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①,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①敬:严肃认真,如“敬业”,指对工作严肃认真。

【译文】

孔子说:“作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麽来观察这种人呢?”

【读解】

没有什麽值得观察的,当然也就是被否定的对象了。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题。在另外的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阳货》、《尧曰》)宽容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个方面内容之一。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麽,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人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时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宋太宗宽容酒醉的功臣孔守正和王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人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郑玄
  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李宗吾
  卷四十五【起昭公九年尽十二年】·杜预
  平书订卷九 武备第六·李塨
  卷十九·沈棐
  卷一百三十·卫湜
  卷六·杨复
  卷三·王植
  第17章 少仪·戴圣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十四、南泉斩猫·慧开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代序三: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 叶圣陶·李叔同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延寿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十五地理华山赋【有序        唐】杨敬之臣有意讽赋乆不得发偶出东门三百里抵华岳宿于趾下明日试望其形容则缩然惧纷然乐蹙然忧歊然嬉快然欲追云将浴于天河浩然毁衣裳晞发而悲歌怯

  • 提要·贡性之

    (臣)等谨案南湖集二巻元贡性之撰性之字友初归田诗话作有初未详孰是也宣城人尚书师泰之族子元季以胄子除簿尉后补闽省理官洪武初征録师泰后或以性之荐性之避居山阴更名恱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徃躬耕自给以终其

  • 志第一 礼仪一·刘昫

    《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欲无限极,祸乱生焉。圣人惧其邪放,于是作乐以和其性 ,制礼以检其情,俾俯仰有容,周旋中矩。故肆觐之礼立,则朝廷尊;郊庙之礼立,则人情肃;冠婚之礼立,则长幼序;丧祭之礼立,则孝慈着;

  • 第五卷晋(三)·缪荃孙

    孝武帝宁康元年正月己卯朔,大赦改元。二月,大司马温来朝。辛巳,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新亭。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盛陈兵卫,延见朝士。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谢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纪昀

    元纪 【三】世祖 【二】○世祖二至元八年春正月己卯以同签河南等路行中书省事阿尔哈雅参知尚书省事壬辰敕诸路鳏寡孤独疾病不能自存者官给庐舍薪米 高丽国王王禃遣使奉表为世子愖请昏诏禁边将受赂放军及科敛赈北京益

  • 九五五 户部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事致稽查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九五五 户部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事致稽查房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户部为再行酌定等事。湖广司案呈,内阁抄出永<瑢>奏前事一折,【真按:所引之原书只作永字,此瑢乃按例补是也.】除行文外,相应抄录原奏移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杜祁公衍墓志铭欧阳修故太子太师致仕祁国公赠司徒兼侍中杜公讳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也其先本出于尧之后厯三代常为诸侯后徙其封于杜而子孙散适他国者以杜为氏自杜赫为秦将军后三世御史大夫周及其子建平侯延

  • 隋纪·张居正

    文帝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弘农华阴人,是周之国舅,初封隋公。周天元暴虐,传位于太子阐,坚因乘其孤危,篡而取之,国号隋。在位二十四年。原文十年。上性猜忌,不悦学,既任智以获大位,因以文法自矜,明察临下,常令左右觇视内外,有过失则加

  • ●皇朝通典卷三十五·佚名

    職官十三 ○職官十三 學政 鹽政 關稅各差 △學政【府學教授 州學學正 縣學教諭 府州縣學訓導】 提督學政順天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一人陝西甘肅一人 【 以侍郎京堂翰林

  • 提要·公孙龙

    欽定四庫全書公孫龍子 鬼谷子公孫龍子提要〈臣〉等謹案公孫龍子一卷周公孫龍撰按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辯漢書萟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秉即龍也據此則

  • 卷六十一·陈祥道

    士昏贄鴈帛有衣被之仁皮有炳蔚之文故孤執之羔有跪乳之禮有羣而不黨之義故卿執之進必以時行必以序鴈也故大夫執之交有時别有倫被文以相質死分而不變者雉也故士執之可畜而不散遷者鶩也故庶人執之可畜而不違時者鷄也故工

  • 卷五·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五   宋 郑伯谦 撰宾祭【论六官祭礼宾客】太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及执事眡涤濯及纳烹赞王牲事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赞玉

  • 第十五节 论毅力·梁启超

    曾子曰:&ldquo;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rdquo;圣哉斯言!圣哉斯言!欲学为&ldquo;人&rdquo;者,苟非于此义笃信死守,身体而力行之,虽有高志,虽有奇气,虽有异才,终无所成。人治者,常与天行相

  • 悼玉慧观居士并勉正信会员·太虚

    应勤勇精进佛教之新事业,以继续慧观居士之愿行,证法身无量寿,当处净土。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一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清净品第八之二论曰。复次应知说悔过行。如金光明经偈云十方住世  两足之尊  以悲慜心当证知我  若我先造  

  • 卷之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五 第十三世祖 迦毗摩罗尊者。华氏国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於马鸣尊者得法。造无我论一百偈。此论至处。无魔不摧。 显王乙未四十三年。 第十三世祖迦毗摩罗尊者嗣宗统(五十八年)。 丙

  • 第八 龙相应·佚名

    [一]第一 品类一~二[尔时,世尊]舍卫城&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三&ldquo;诸比丘!龙之生有四种。以何者为四耶?卵生龙、胎生龙、湿生龙、化生龙是。诸比丘!如是龙之生有四种。&rdquo;[二]第二 妙胜一~三[尔时,世尊]舍卫

  • 呐喊·鲁迅

    短篇小说集。鲁迅著。北京新潮社1923年8月出版。收1918至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十四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