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①,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①敬:严肃认真,如“敬业”,指对工作严肃认真。
【译文】
孔子说:“作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麽来观察这种人呢?”
【读解】
没有什麽值得观察的,当然也就是被否定的对象了。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题。在另外的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阳货》、《尧曰》)宽容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个方面内容之一。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麽,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人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时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宋太宗宽容酒醉的功臣孔守正和王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人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郑玄 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李宗吾 卷四十五【起昭公九年尽十二年】·杜预 平书订卷九 武备第六·李塨 卷十九·沈棐 卷一百三十·卫湜 卷六·杨复 卷三·王植 第17章 少仪·戴圣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十四、南泉斩猫·慧开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代序三: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 叶圣陶·李叔同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延寿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