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节 论毅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圣哉斯言!圣哉斯言!欲学为“人”者,苟非于此义笃信死守,身体而力行之,虽有高志,虽有奇气,虽有异才,终无所成。

人治者,常与天行相搏,为不断之竞争者也。天行之为物,往往与人类所期望相背。故其反抗力至大且剧,而人类向上进步之美性,又必非可以现在之地位而自安也,于是乎人之一生,如以数十年行舟于逆水中,无一日而可以息。又不徒一人为然也,大而至于一民族,更大而至于全世界,皆循兹轨道而日孜孜者也。其希望愈远,其志事愈大者,其所遭拂戾之境遇必愈众。譬犹泛涧沚者与行江河者与航洋海者之比例,其艰难之程度,恒与其所历境界之广狭相应,事理固然,无足怪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客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迎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容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人不可无希望,然希望常与失望相倚,至于失望,而心盖死矣。养其希望勿使失者,厥惟毅力,故志不足恃,气不足恃,才不足恃,惟毅力者足恃。昔摩西古代之第一伟人也,彼悯犹太人受轭于埃及也,是其志之过人也。然其携之以出埃及也,始焉犹太人不欲,经十余年乃能动焉。既动矣,而埃及人尼之截之,经十余战乃能出焉。既出矣,而所欲至之目的不得达,彷徨沙漠中者又四十年焉。使摩西毅力稍不足,或于其初也,见犹太人之顽锢难动,而灰其心焉;于其中也,见埃及人之强悍难敌而灰其心焉;于其终也,见迦南乐土之艰险不易达,而灰其心焉。苟有一者,则摩西必为失败之人,无可疑也。昔哥仑布,新世界之开辟者也,彼信海西之必有大陆,是其识之过人也。然其早年,丧其爱妻,丧其爱子,丧其资财,穷饿无聊,行乞于市。既而游说于豪贵,豪贵笑之,建白于葡萄牙政府,政府斥之,及其承西班牙王之命初航海也,舟西指,六十余日不见寸土,同行之人失望思归,从而尼之挠之者不下十数次,乃至共谋杀其身饮其血。使哥仑布毅力稍不足,则初焉以穷困而阻,继焉以不遇知己而阻,继焉以艰难而阻,终焉以险祸而阻,苟有一者,则哥仑布必为失败之人无可疑也。昔巴律西,法兰西著名之美术家也,尝悯法国瓷器之粗拙,欲改良之,筑灶以试验者数年,家资尽罄,再筑灶而益以薪,又复失败,已无复三度筑灶之资,犹复集土器三百余,附窑以试验之,历一日夜不交睫,曾无尺寸功,如是者殆十年。卒为第四度最后之大试验,乃作灶于家,砖石筑造皆躬自任,阅七八月,灶始成,乃抟土制器,涂药入灶,火热一昼夜间,坐其旁以其待旦,其妻持朝食供之,终不忍离,至第二日,质终未融,日沉西,又不去,待之,于是蓬首垢面,憔悴无人形。如是者越三日、四日、五日、六日,相续至七日,未一假寐,而功遂不就。自兹以往,调新质而捣炼之,坐守十余日、二十日以为常,最后一度,质既备,火既焚,热既炽,功将成矣,薪忽告竭,而火又不能减也。巴律西爽然自失,伤其功之将堕,乃拔园篱之本以代之,犹不足,碎其桌及椅投诸火,犹不足,碎其架,犹不足,碎其榻,犹不足,碎其门,妻子以为狂,号于室而奔告其邻,未几所烧之质遂融,色光泽,俨然良器矣。于是巴律西送其至困极苦之生涯于此器者,已十八年。使巴律西毅力稍不足者,则必为失败之人,无可疑也。昔维尔德,创设海底电线之人也,彼其拥巨万之赀,倾心以创此业,欲自美至英,超海以通电信,请助于英政府,几经哀求,始见许。而美国议院为激烈之反对,其赞助仅以一票之之多数得通过。亦既困难极矣,及其始敷设也,第一次至五百里而失败;第二次至二百里,以电流不通而失败;第三次将告成矣,而所乘之军舰又以倾射不能转运,线亦中断;第四次以两军舰,一向爱尔兰,一向尼科德兰,相距三里,线仍断;第五次再试,则两舰距离八十里,电流始通,又突失败。监督诸员皆绝望,资本家亦有悔志;第六次至海上七百里地名利鞠者,电信始通,谓已成矣,既而电流忽突然停止,又复失败;第七次更别购良线,建设至距尼科兰六百里处,将近结果,线又断。此大业遂阅一年有奇,而维尔德之家资已耗尽矣。犹复哓音瘏口,劳魂瘁形,游说英美之有力者,别设一新公司而功乃始就,至今全地球食其利。使维尔德毅力稍不足者,则虽历一次、二次乃至三、四、五、六、七、八次,其终为失败之人无可疑也。此其最著者也。乃若的士黎礼,四度争议员选举不第,而卒为英名相。加里波的,五度起革命军不成,而卒建新意大利。士提反孙之作行动机器也,十五年始成;瓦德之作蒸气机器也,三十年始成;孟德斯鸠之《万法精理》,二十五年始成;斯密·亚丹之《原富》,十年始成;达尔文之《种源论》,十六年成;吉朋之《罗马衰亡史》,二十年始成;倭斯达之《大辞典》,三十六年始成;马达加斯加之传教师,十年始得一信徒;吉德林之传教于缅甸,拿利林之传教于中国,一则五年,一则七年,乃得一信徒。由此观之,世无论古今,业无论大小,其卓然能成就以显于世而传于后者,岂有一不自坚忍沉毅而来哉!又不徒西国为然也,请征诸我先民。句践之在会稽也,田单之在即墨也,汉高之荥阳、成皋也,皆其败也,即其所以成也,使三子者毅力稍不足,则为失败之人也。张骞之使西域也,濒于死者屡,往往不食数日及至十数日,前后历十三年,而卒宣汉威于域外,使骞毅力稍不足,则为失败之人也。刘备初用徐州而蹶,次用豫州而又蹶,次用荆州而又蹶,年将垂暮,始得益州以定大业,使备毅力稍不足,则为失败之人也。玄奘以唐国师之尊,横葱岭,适印度,猛兽困之,瘴疠困之,饥渴困之,语言之不通困之,卒经十七年,尽学其正法外道,归而弘布于祖国,使玄奘毅力稍不足,则为失败之人也。且勿征诸远,即最近数十年来,威德巍巍照耀寰宇,若曾文正其人者,其初起时之困心衡虑,宁复可思议,饷需则罗掘不足(《与李小泉书》云:“仆在衡,极力劝捐,总无起色,所入皆钱,尚不满万。各邑绅士来衡殷殷相助,奈乡间自乏此物,莫可如何。欲放手一办,辄复以此阻败,只恼人耳。”又《复骆中丞书》云“捐输一事,所托之友所发之书,盖已不少;据称待至岁暮,某处一千,某处五百,俱可按籍而索;事虽同乎水中之月,犹冀得乎十分之五,一经摇动,则全局皆空”云云。盖当时以乡绅办团,只恃捐输不仰帑藏故也),兵勇则调和两难(文正在衡初办团时,标兵疾之至,闯入公所与之为难,文正仅以身免。其文集中书札卷二《与王璞山书》《上吴甑甫制军书》各篇,苦情如诉,词多不录),将裨则驾驭匪易(《覆骆中丞书》云“王璞山,本侍所器倚之人,今年于各处表暴其贤,盖亦口疲于赞扬手倦于书写,而璞山不谅我心,颇生猜嫌。侍所与之札,饬言撤勇事者,概不回答。既无公牍,又无私书,曾未同涉风波之险,已有不受节制之意。同舟而树敌,国肝胆而变楚越”云云,当时用人之难可见一斑矣。类此者犹夥)。衡州水师经营积年,甫出即败于靖港,愤欲自沉,覆思乃止。直至咸丰十年,任江督,驻祁门,而苏、常新陷,徽州继之,圜左右八百里皆贼地,或劝移营江西以保饷源,或劝迁麾江干以通粮路,文正乃曰:“吾去此寸步无死所。”及同治元年,合围金陵之际,疾疲忽行,上自芜湖,下迄上海,无营不病。杨(岳斌)、曾(国荃)、鲍(超)诸统将,皆呻吟床蓐,堞无守望之兵,厨无炊烟之卒,而苦守力战,阅四十六日,乃得拔。事后自言此数月中,心胆俱碎。观其《与邵位西书》云:“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弟处无权无势之位,常冒争权争势之嫌,年年依人,顽钝寡效。”《与刘霞仙书》云:“虹贯荆卿之心,而见者以为淫氛,碧化苌宏之血,而览者以为顽石。古今同概,我岂伊殊,屈累所以一沉而万世不复者,良有以也。”又《复郭筠仙书》云:“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闻世事,然造端过大,以不顾生死自命。宁当更问毁誉,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盖当时所处之困难,如此其甚也,功成业定之后,论者以为乘时际会,天独厚之,而岂知其停辛伫苦、铢积寸累、百折不回而始有今日也。使曾文正毅力稍不足者,则其为失败之人,无可疑也。呜呼!综观此中西十数君子,则我辈所以求自立于天地间者,可以思矣,可以兴矣。拿破仑曰:“兵家胜败,在最后之十五分钟而已。盖我困之时,人亦困之时也;我疲之时,人亦疲之时也。际人之困疲,而我一鼓勇气以继之,则胜利固不得不在我。”此言乎成功之术之非难也。古语曰:“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乎成功之道非易也。难耶易耶,惟志士自择之。

抑成败云者,又非可以庸耳俗目而论定者也。凡人所志所事愈大,则其结果愈大,而成就亦愈迟。如彼志救一国者,而一国之进步,往往数十百年乃始得达;志救天下者,而天下之进步,往往数百千年乃始得达。而此眇眇七尺之躯壳,虽豪杰,虽圣贤,曾不能保留使逾数十寒暑以外。然则事事而欲亲睹其成,宁复有大事之可任耶?是故当知马丁·路得固成也,而拉的马、列多黎、格兰玛(三人皆为宗教革命而死者,格兰玛缚于柱而焚杀)亦不可谓不成,哥仑布固成也,而伋顿曲(伋顿曲在夏威夷为土人所杀)亦不可谓不成,狄渥固成也,而噶苏士亦不可谓不成,加富尔固成也,而玛志尼亦不可谓不成,大久保木户固成也,而吉田松阴、藤田东湖亦不可谓不成,曾国藩固成也,而江忠源、罗泽南、李续宾亦不可谓不成。成败云者,惟其精神,不惟其形式也。不然,若孔子干七十二君无所用,伐檀削迹,老于道路。若耶稣受磔十字架,其亦可谓之败耶?其亦可谓之败耶!故真有毅力者,惟怀久远之希望,而不计目前之成败,非不求成,知其成非在旦夕,故不求也。成且不求,而宁复有可败之道乎?浅见者流,睹其躯壳之或窜或锢或杀,而妄拟议之曰:是实败焉。而岂知天下事固往往败于今而成于后,败于我而成于人,有既造之因,必有终结之果。天下惟不办事者,立于全败之地,而真办事者固必立于不败之地也。故吾尝谓毅力有二种:一曰兢惕于成败,而竭全力以赴之,鼓余勇以继之者,刚毅之谓也;二曰解脱于成败,而尽天职以任之,献生命以殉之者,沉毅之谓也。

若是者,岂唯一私人为然耳,即一民族亦有然。伟大之民族,其举动常有一远大之目的,汲汲焉向之以进行,历数十年数百年如一日。不观英国乎,自克林威尔以来,以通商殖民为国是,尔后数百年不一退转,驯至世界大地图中,五大洋深绿色里,斑斑作朱点者,皆北端眇眇三岛之附从奴仆也。十字角之旗,翩翻五大陆万岛屿之上,乃至不与日同出入,而至今犹歉然若不足,殖民大臣漫游全世界,汲汲更讲涨进之法。不见俄国乎,自彼得大帝以来,以东向侵略为国是,尔后数百年不一退转,其于近东也,欧亚诸国合力沮之,其于远东也,乃至欧亚美诸国全力沮之,而锐气不稍挫。近日确然益树实力于满洲,而达达尼尔事件(此最近之国际问题。俄国蔑视《柏林条约》,以兵船渡土耳其之达达尼尔海峡,以出黑海也)又见告矣。计全球数十国中,其有朝气方鼎盛者,不过十数,揆厥所由,未有不自彼国民之有毅力来者也,岂无一二仗客气趁风潮,随雄国以学邯郸步者。然昙花一瞥,颓落依然,今南美洲诸国是其前车也。孟子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天之降鉴下民,岂有所私耶?呜呼!国民国民,可以鉴矣。

吾观我祖国民性之缺点,不下十百,其最可痛者,则未有若无毅力焉者也。其老辈者,有权力者,众目之曰守旧,夫守旧则何害?英国保守党之名誉历史,岂不赫赫在人耳目耶!(现内阁亦保守党)然守则守矣,既守之则当以身殉之,顾何以戊戌新政一颁,而举国无守旧党者竟三阅月也,义和团之起也,吾党虽怜其愚,而犹惊其勇,以为排外义愤,有足多焉,而何以数月之力,不能下一区区使馆也?而何以联军一至,其在下者惟有顺民旗,不复有一义和团?其在上者惟有二毛子,不复有一义和团也?各省闹教之案,固野蛮之行也。虽然,吾闻日本三十年前,固常有民间暴动滥戕外人之事。及交涉起,其首事者则自戕于外国官吏之前,不以义愤贻君父忧。而吾国民之为此者,何以一呼而蜂蚁集,一哄而鸟兽散,不顾大局,而徒以累国家也。若夫所谓新进者,稍知外事者,翘然楬櫫一维新之徽章于额角,夫维新则岂非善事,然既新矣,则亦当以身殉之。顾何以见声色而新者去其十之三四,语金钱而新者去其十之五六,睹宦达而新者且去其十之八九也?或曰:此盖其心术败坏使然,彼其在初固未尝确有见于旧之宜守,确有见于新之不可以已也。不过伺朝廷之眼波以为显官计,博时髦之虚名以为啖饭地耳。吾谓此等人固自不少,而吾终不敢以此阴险黠诈之恶名,尽概天下士也。要之其志力薄弱,知及而仁不能守,有初而鲜克有终者,比比然尔。彼守旧者不足道矣,至如号称维新者流,论者或谓但有此辈,亦慰情胜无。呜呼!吾窃以为误矣,天下事不知焉者尚有可望,知而不行者则无可望,知而不行尚有可望,行而不能力不能终者,最无可望。故得聪明而软弱者亿万,不如得朴诚而沉毅者一二。今天下志士亦纷纷矣,其大多数者,果属于此,抑属于彼,吾每一念及,不能不为我国前途疑且惧也。嗟乎!一国中朝野上下,人人皆有假日偷乐之心,有遑恤我后之想,翩翩年少,弱不禁风,皤皤老成,尸居余气,无三年能持续之国的,无百人能固结之法团。呜呼!有国如此,不亡何待哉?不亡何待哉!

守旧者吾无责焉,伪维新者吾无责焉,吾请正告吾党之真有志于天下事者曰:公等勿恃客气也,勿徒悚动于一时之高论,以为吾知此吾言此而吾事毕也。西哲有恒言:“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吾侪不认此责任则已耳,苟既认之,则当如妇人之于所夫,终身不二,矢死靡他。吾侪初知责任之日,即此身初嫁与国民之日也。自顶至踵,夫岂复我所得私?于此而欲不亹亹焉,夫亦安得避也,然天下事顺逆之常相倚也又如彼。吾党乎吾党乎,当知古今天下无有无阻力之事。苟其畏阻力也,则勿如勿办,竟放弃其责任以与齐民伍,而不然者,则种种烦恼,皆为我练心之助,种种危险,皆为我练胆之助,种种艰大,皆为我练智练力之助。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我何畏焉,我何怨焉,我何馁焉。我愿无尽,我学无尽,我知无尽,我行无尽。孔子曰:“望其圹,睪如也,臬如也。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毅之至也,圣之至也。

猜你喜欢
  卷十八·陈士元
  提要·江永
  卷八·吕祖谦
  卷二·史浩
  卷二十四·高闶
  卷八·吕祖谦
  御盗第二十一 (原文佚)·商鞅
  襄公·襄公九年·左丘明
  教观纲宗释义·智旭
  汉藏互派僧侣游学与何键电请提倡纲常·太虚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太虚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二)·太虚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二·澄观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168_1 【赠孟浩然】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卷168_2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

  • 中兴间气集巻下·高仲武

    (唐)髙仲武 编○郎士元【十二首】员外河岳英竒人伦秀异自家形国遂拥大名右丞以往与钱更长自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两君体调大抵欲同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如荒城背流水逺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逺帆生暮

  • ◎奉军侵略东南之失败·刘以芬

    奉军之乘胜入关也,其气锐甚,大有目空余子之概,不特京津一带绝不容他人染指(故对国民军着着进逼),即东南各省亦皆视为囊中物可以予取予求者。奉系将领本分新旧两派,旧派主巩固原有地盘,不必急图发展,新派主向外扩张势力,不宜困守

  • 第二八四供词(堂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八·佚名

    难妇及其生母口供据黄江氏供:年四十一岁,丈夫镇平县人,在台生长,名叫长义,已故多年,并无兄弟,儿子只有单生这个女儿黄富凉,现住猫里街挑柴度活。因本年四月初六,小妇人这女儿富凉,被怜(注一)人蒋阿四夫妻拐骗

  • 第二三四申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一一五○九--二四·佚名

    新竹县对臬道顾、及台北知府龙,申报县内教堂及教士补用同知、本任台北府宜兰县、调署新竹县,为造报事。案蒙宪札,饬即查明所辖,各国建设教堂几处,系何国,何教士几人,是何姓名人氏,堂内有无育婴、施药等事

  • 三四五 江苏巡抚杨魁为解送违碍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附清单一)·佚名

    三四五 江苏巡抚杨魁为解送违碍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四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总理粮储 提督军务 巡抚江宁等处地方杨<魁>,为咨送事。切照钦奉谕旨,收缴伪妄书籍,经萨<载>前院五次将缴

  • 两汉笔记卷十·钱时

    宋 钱时 撰章帝建初元年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饥民【去年京师及三州大旱】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寃者过半又诸徒者

  • 吕复传·张廷玉

    吕复,字元膺,浙江鄞县人。自幼失去父亲,家境贫寒,求师读经。后来因母病求医,遇名医衢州人郑礼之,恭敬地侍奉他,因而从郑医生那里得到在古代已被禁止的药方及关于气色、经脉、药论诸书,每次试用有效。于是他尽量购买古今医书,日

  • 吴百朋传·张廷玉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职为永丰知县。他受征召,就任御史,历任淮、扬、湖广的按察使。晋升为大理寺丞、右少卿。嘉靖四十二年(1563)夏天,他升任右佥都御史、郧阳巡抚。改任提督,负责军务,巡视南

  • 卞福孙·周诒春

    卞福孙 字仲茀。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扬州。本籍住址。江苏扬州左卫街。已婚。子二。女三。叔綍昌。兄寿孙。初学于上海圣约翰书院。及北京法部律学馆。任京师地方审判厅推事。及崇文门丰台商税分局税务委员。民国二

  • 卷三十·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三十宋 真德秀 撰子思孟子传授孟子曰曽子子思同道又曰曽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全文见中道篇韩子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

  • 卷九·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九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小雅大小雅之分,或主政事,或主道德,或主声音。唯严氏主辞体者近之。曰:「二雅之别,先儒皆未有至当之论。窃谓雅之大、小特以其体之不同耳。盖优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风之体也。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

  •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祇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萬二千人  及欲色界天淨居天子.爾時世尊與諸無量百千大衆恭敬圍遶而演說法.時有天子 名寂調伏音來在會座.是時寂調伏音天子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 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胡兰成

    第八十一則藥山看箭舉:僧問澧州藥山惟儼禪師:平田淺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藥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藥山云: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藥山云:弄泥團漢,有什麼限?雪竇拈云:三步雖活,五步須死。禪宗有其獨自的修行方式,就是應機

  • 卷第十五·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五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记 请方册藏经记 诸佛慧命。非文字也。然托之文字以传。故善读者。化文字为慧命。不善读者。化慧命为文字。虽曰化慧命为文字。而文字之存。即慧命之存。如春在花。花未

  • 繁辞集·王统照

    现代散文集。容庐(王统照)著。上海世界书局1939年7月初版。列为郑振铎、王任叔等主编的“大时代文艺丛书”之一。收1938年间在上海《文汇报·世纪风》上连载的《炼狱中的火花》、《繁辞》两组哲理小品54则。卷首的《

  • 柰女耆婆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捺女耆域因缘经同本,其文少略。

  • 方等三昧行法·智顗

    全一卷。智顗所说,门人灌顶笔受。为行方等三昧之仪轨作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又称大方等行法、方等三昧仪、方等忏仪、方等行法等。方等三昧与法华三昧同属摩诃止观四种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乃基于大方等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