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古乐书二卷

国朝应撝谦撰防谦字嗣寅仁和人是书上卷论律吕本原大防本蔡氏新书而叅以注疏及朱子之説下卷论乐器制度则本陈祥道礼书及李之藻頖宫礼乐疏者为多议论醇正考订简核颇得要领其间立説之未合者如六十声图以宫为最浊之音谓十二律旋宫自黄钟而下林钟均则太姑二律为陵宫南吕均则太姑防三律为陵宫其意盖以太姑二律长于林钟之六寸太姑防三律长于南吕之五寸余故应钟为最短之律应钟均则徴商羽角四律皆为陵宫也不知旋宫之法本于十二律之相生不以长短为相生之次至长生短为下生短生长为上生不过以上下为别非谓徴必短于宫商必短于徴也其失总由于宫为最浊之一言而不知宫为中声故致此误防谦又谓古人既云黄钟九寸则其制度必加一寸而为尺谓黄钟九寸竟作一尺者固非谓黄钟九寸止得八寸一分者亦非云云夫黄钟九寸为本造律度十分之九而新九寸为一尺则横黍之度约九寸为八寸一分则纵黍之度是云九寸与云一尺云八寸一分者非有异也防谦强加分析尤属未合然其他精审处亦往往足资考证如考工记鳬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铣间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十分其铣以其二为之钲以其钲为之铣间去二分以为鼔间以其鼓间为之舞修去二分以为舞广记文不言钲间及鼓径之度郑注云钲间亦当六故又云钲六鼓六舞四此钟口十者其长十六然钲间鼓既同方六而记又云大钟十分其鼓间以其一为之厚小钟十分其钲间以其一为之厚则鼓间钲间不得同度防谦云钲间与舞广同为四校之郑注颇为可通又铣间谓之于先儒皆无明训防谦作正体侧体二图则鼓间下段两角之下垂者即铣间盖古钟制如铃而不圆两角相距之中径为十分其自两角至鼓间之长体为八分至两角相距之外体独缺故郑注钟长十六不算铣间而又以于鼓钲舞四名为皆钟体则铣间自有体长之度可知防谦此二图固最为明晰也乾隆四十五年八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第六章 独工与公工之比·梁启超
  原叙·李邦献
  提要·朱朝瑛
  卷一百十七·山井鼎
  卷一百七十一·秦蕙田
  曾子寝疾(1)·戴圣
  葛蕉·佚名
  卷四十一·王与之
  《中庸》傳·欧阳竟无
  卷之五十一·邵经邦
  卷一百一十一·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八·欧阳竟无
  评印顺共不共研究·太虚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璮·唐圭璋

      璮小字松寿,潍州(今山东潍县)人。李全之子。仕元,为益都行省江淮大都督。景定三年(1262)降宋,拜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等路军马、齐郡王。旋为元兵所获,杀之。齐东野语卷九云:璮乃徐希稷之子,与李全为后。   水

  • 《词综》(卷三)·朱彝尊

    五代十国词七十六首河传 顾夐燕飏晴景,小窗屏暖,鸳鸯交颈。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海棠帘外影。 绣帏香断金磖磗,无消息,心事空相忆。倚东风,春正浓,愁红,泪痕衣上重。又 顾夐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

  • 鸿庆集补钞·吴之振

    孙觌栖霞洞飞仙巢三山,弱水环四溟。谁知黄茅岭,自有白玉京。独曳一枝筇,梯空上青冥。蟾飞堕八桂,石陨化七星。幽幽炬火然,异状不可名。垂天紫云盖,插地翠羽屏。已无俗士驾,尚有迁客经。敢言居夷陋,妙绝冠平生。题洞庭山观音院

  • 卷四百四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四十五布谷类【报谷郭公同】长短句禽言          【明】冯惟敏报谷报谷透犁好雨夜来足不愁田中恶草多但?年年风雨和夜来雨急风声恶闻道邨南一尺雹老翁归来语老妻邨中

  • 卷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七瑞气类五言排律望禁苑祥光       【唐】蒋 防佳气生天苑葱茏几効祥树揺三殿侧日映九城旁山雾宁同色卿云未可方眺汾疑鼎气临渭想荣光当竝舂陵发应开圣厯长微臣时一望短羽

  • 第四十六回 两军门复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乱闹皇城·蔡东藩

      却说嘉庆帝连得阿林保密疏,也未免疑惑起来,只因前时阮元等人,都极力保荐李长庚,且海上战功,亦惟长庚居多,半信半疑,暂且留中不发,密令浙抚清安泰查复。清安泰虽不及阮元,恰不是阿林保的糊涂,但看他复奏一本的文词,已略见一

  • ○戴名世之狱·佚名

    桐城方孝标尝以科第起官至学士,后以族人方猷丁酉主江南试,与之有私,并去官遣戍。遇赦,归入滇,受吴逆伪翰林承旨。吴逆败,孝标先迎降得免死。因著《钝斋文集》、《滇黔纪闻》,极多悖逆语,戴名世见而喜之。所著《南山集》多采录

  • 稽古録卷二·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陶唐氏帝尧祁姓曰放勲帝喾之子初封于陶后改封唐故曰陶唐氏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都平阳【今晋州】尧钦明文思【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道徳纯备谓之思】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 十国春秋卷九十四·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闽五列传秦国太夫人董氏太祖后任氏龙啓太后黄氏嗣王夫人崔氏恵宗后刘氏继后金氏后陈氏陈宗元妃李氏 后李氏景宗后李氏贤妃尚氏天德皇后张氏太夫人董氏太祖之母也王绪入闽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违者斩惟太

  • 卷二百十七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三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山西巡抚【臣】石麟谨 奏为 圣德光 天云日献瑞事雍正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据布政使蒋泂详

  • 卷七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九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学校下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苏 轼臣伏以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皁隶未尝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因今日之法臣

  • 二年·佚名

    (己巳)二年大明隆慶三年春正月1月16日○庚申,上御夕講于夜對廳,〈依召對例。〉講《近思錄》。奇大升進啓曰:「自古人主,始初淸明,將大有爲之志,不久而始勤終怠,陷於他岐,鮮克有終者,滔滔皆是。蓋人心操舍無常,易致差謬,聖帝明王以

  • 卷五·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五     宋 刘敞 撰文公元年公即位杜氏曰先君未葬而公即位不可旷年无君然则称公者固以年为限不以葬为限审矣何独至於他国则云以葬为限乎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杜氏云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命圭合

  • 提要·钱时

    《融堂四书管见》十二卷,宋钱时撰。时有《融堂书解》,已著录。此编凡《论语》十卷、《孝经》一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即嘉熙二年乔行简奏下严州取时所著书之一也。俱先列《经》文,略加音训,而诠释其大旨于后。《

  •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普为利益一切众生。说此陀罗尼曰。那谟(引)没驮(引)喃(引一句)摩帝(引)多(引)那(引)誐多钵啰(二合)怛逾(二合)怛半(二合)那(引)喃(引二)那谟(引)阿

  • 金粟費大師語錄序·费隐通容

    佛祖之道,待其人而後行,將以光先覺、啟後昆,建正摧邪、扶衰拯溺,此不唯其言而已也。二十年來,濟宗大盛,踞曲盝床唱無生曲者列剎相望,而溯厥亨衢實自天童老人闢之。老人以堅剛之骨荷擔斯道,重以德業純備,故龍象闐駢得人為最。出

  • 乾隆甘肃通志·佚名

    又名《敕修甘肃通志》。甘肃巡抚许容监修。李迪、张能第、甄汝翼、郑铎、樊初荀、田吕叶、曹最编纂。清雍正六年(1728)奉敕纂修,乾隆元年(1736)成书。吏部尚书署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刘於义刊行。全志五十卷、三十六册

  •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兀庵普宁

    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初刊。内容收录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语录、法语、佛祖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