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

皇言定声录八卷

国朝毛奇龄撰其书皆阐论乐律凡一百余条为图者十六自称推本

圣祖仁皇帝论乐之明训而抒其所见故以名书其所龂龂致辨者乃九声七调之説合五声及宫清商清角清征清为九声合五声及变宫变征为七调谓曲声不用二变而器色以七调之色字应之故九声为声七调为调因又辨昔人以变宫在宫前变征在征前为非而移二变于二正后葢熟于吹箫笛者翻宫换调以宫逐羽声则羽为宫而宫当商商当角角当征征当羽皆差一位故变宫本在羽后

宫前者变而居宫后商前矣变征本在角后征前者变而居征后羽前矣此今管色字所常用并非奇龄以独创得之者也其余自行已意往往攻驳古人辞气亦不免太过以其议论颇见辨博姑存之以备参考焉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乡党篇·孔子
  微子第十八·朱熹
  玉杯第二·苏舆
  管子补注卷十七·刘绩
  卷上 儒门宗旨·周梦颜
  律吕阐微卷一·江永
  待轩诗记卷一·张次仲
  五经稽疑卷一·朱睦㮮
  卷一·崔子方
  士丧礼第十二·佚名
  双峰钦禅师·惠洪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念常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太虚
  佛教与护国·太虚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北郭集原序·许恕

    诗为吟咏性情作也例以删后无诗可乎今人之诗与古人之诗异诗人之诗与文人之诗异然诗而不以文为法则又戾于古也邈矣世之名公钜儒骚人墨客伤时感懐物情景态吟咏之间一唱三叹而不足自非胷中有文者畴克尔耶北郭许君如心其质

  • 雁门集卷一·萨都剌

    (元)萨都拉 撰过池阳有怀唐李翰林我思李太白有如云中龙垂光紫皇案御笔生青红羣臣不敢视射目目尽盲脱靴手污蔑蹴踏将军雄沉香走白兔玉环失颜容春风不成雨殿阁悬妖虹长啸拂紫髯手捻青芙蓉挂席千万里遨游江之东濯足五湖水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张廷玉

        李贤 吕原 岳正 彭时 商辂 刘定之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奉命察蝗灾于河津,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   正统初,言:“塞外降人居京师者盈万,指挥使月俸三十五石,实

  • 名山藏卷之六十·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永乐臣一)◆臣林记(永乐臣一)张玉朱能王真丘福姚广孝金忠杨荣金幼孜胡广解缙张玉朱能王真丘福姚广孝金忠○张玉张玉字世美仕元枢密知院元亡从遁沙漠久之自抜归高帝以裨较从征捕鱼海子喇哈有功授济南卫

  • 卷之一百六·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十二月。乙卯。钦奉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前据肃亲王隆勤、御前大臣伯彦讷谟祜、御史李璠等、蒋镇嵩、所奏各摺。暨翰林院等衙门代递检讨周冠等、员外郎

  • 一八一 先母事略·周作人

    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这年在我是一个灾祸很重的年头,因为在那年里我的母亲故去了。我当时写了一篇《先母事略》,同讣闻一起印发了,日前偶然找着底稿,想就把它拿来抄在这里,可是无论怎么也找不到了,所以只好起头来写,可能与原

  • 序·梁启超

      大同書者,先師康南海先生本不忍之心,究天人之際,原春秋三世之說,演禮運天下為公之義,為眾生除苦惱,為萬世開太平、致極樂之作也。夫先生仁人也,是書仁者之言也。人之生也,與憂俱來,其營營擾擾者,曰惟求樂而已;聖贤豪杰仁人

  • 卷十二·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二宋 段昌武 撰陈郑曰陈者太皥虙牺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妫满于陈【孔曰左传史赵云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则胡公姓妫武王所赐也】都

  • 书传卷十八·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毕命第二十六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毕公弼亮四世盖甞相文王也至是耄矣而犹勤小物亦可谓盛德也哉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毕公盖甞相文王

  • 佛教两大要素·太虚

    ──六年九月在台湾灵泉寺讲──集东西南北之人,成法喜禅悦之会,有大因缘,良非等闲!而不佞由海天万里,云水百城,今得与诸君晤谈一室,庆幸何如!法华经云:‘诸佛如来皆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夫此一大事因缘,物物具足,诚能究尽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十三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中分别业品之四由分别安立业道。此中是义应说。几种业道故意。与彼相应俱起。偈曰。故意俱乃至。与八恶业道。释曰。有时故意。与一恶业道俱起。离余业道。若贪欲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四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 师于顺治戊子夏就本山首座寮受请闰四月初八入佛殿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今日又特地作甚么金镞惯调宜百战冤家偏撞对头人。 伽蓝

  • 四 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正果法师

    禅宗正传旁传的关系,犹如中国封建时代一家之嫡庶关系,虽然嫡庶有别,但其血脉系统则是一。得其传法,直下相承,则为正传,显其尊贵。旁传者虽得其同一之法,则称为支派,表示其有别于正传,不如正传尊贵。在印度第二祖阿难尊者,就旁传

  • 屺山二隐禅师语录序·本谧

    嘉兴大藏经 二隐谧禅师语录屺山二隐禅师语录序余自甲寅岁奉命分驻荆南,承佛诞日向水月禅林谨热栴檀,顶礼迦文宝相,上祝圣躬无疆福寿,下祈率土物阜民安。遇禅宗芝岩和尚常供讲参,遂尔默契。喜其眉宇轩爽,道履敦素,非滥时之比

  •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书玉

    嘉兴大藏经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礼佛发愿文略释述意盖谓勤求佛道要须立愿为先。广度众生。必以发心为首。心发。则众生可度。愿立。则佛道堪成。二者兼之。尽善尽美。故从上佛祖。一切圣贤。未有不发誓愿。勤修行业。

  • 白孔六帖·白居易

    又称《唐宋白孔六帖》、《白氏六帖》或简称《六帖》。类书。唐白居易编,宋孔传续编。一百卷。一千三百九十九子目。居易有《白氏长庆集》已著录。孔传初名若古,字世文,孔子四十七代孙,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居

  • 灵宝六丁秘法·佚名

    述祭醮及存思六丁、服六丁符印以占卜、隐遁法。

  • 伤寒寻源·吕震名

    三卷。清吕震名(1798—1852)撰。吕震名字建勋,号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湖北荆门州州同等职。后去官归隐,侨居苏州,研读医书。吕氏致力于《素问》、《灵枢》及仲景之书的研究,为人治病多尊古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