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与护国

──二十二年五月在上海永生无线电台播音演讲──

常人闻以佛教救国,多怀怪异。余今将世人误会之处,略为解释。其一、世人多以佛教为迷信鬼神,不切人生实际,不知佛教宗旨,正以解除众生苦难为唯一责任!佛教说一切众生,人为最要,故在人生之中表现最高之人格。故佛虽普度众生而尤注意于人生,且令人生达到最高尚圆满之地位。其二、世人之以佛教为厌世的,为空想的,为非伦理的,此亦误也。佛教遍为一切众生而施设,使其为最高之向上发达,自非平常之伦理所可范围。然佛教主义仍以人类伦理为修行之起点:如言忠、言孝、言友、言信、皆人类道德出发之基础,佛教亦谆谆言之。可知佛教并不背于人类伦理,亦非厌世与空想也。

此外或有其他种种误会者:或以为在今日国事危急重重困难之中,佛教殊与救国无关;或谓佛生于印度,而印度亡国。此种见解,皆是误会。吾人考之历史,佛生之时,为印度最光荣繁盛之时期。嗣后佛教向外发展,而印度佛教渐衰;及婆罗门教代佛教而兴,而印度遂益衰矣。在中国元朝时,印度国势已极衰微,后来卒亡其国,可见佛教衰而印度亡,非印度亡于佛教也。现在奉佛教之国家,如暹罗亦独立矣,如日本则极强盛矣。可知佛教不但不能亡国,且足以振兴国家,强盛国民。

今再言佛教护国之意义:佛教经典多言报恩,报恩者,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报四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因为国家对于吾人有保护教育恩,故吾人当献身国家而报之。人类固由父母为发生增上之因,然亦由社会互助而得存立,但是在社会矛盾紊乱之中,则吾人不能生存,故必有国家之组织,庶众生有所保障,社会得有秩序,而吾人始能于安宁中过生活。此无论信佛与否,皆与国家有密切之关系,故吾人当有爱国之思想,而不容自外也。又佛经亦言护国,如佛说仁王护国般若经,即专说护国之方法也。惟护国有广义狭义二种:自狭义言,即平常人之所谓救国,在规定的土地之内,倘有人类以外而来之灾难,或人类之中有外来之侵略,或本国之内发生变乱而有灾难之时,吾人当尽种种救护之力量,为种种救国之工作。此佛教言护国,与平常人所谓救国,初无二致也。

自广义言,释迦佛所教化之国为娑婆世界,阿弥陀佛所化之国为极乐国土。故护国即护世界一切众生。因一切众生皆有灾难,吾人力量稍高者,便当尽其救护之责任。其已有大福德者,有大智慧者,尤应尽种种之救济。然众生皆具本有之力量,若各起大慈大悲之心,便有救苦救难之力量。此种发心,即为发菩萨心;此种修行,即为修菩萨行。由此普遍悲悯慈爱之心,则互相残杀互相贼害之机皆息,而一切灾难,亦全消灭矣。是故吾人苟依佛法而为合理的护国,由大慈大悲救世救民之心而护国,则全世界众生皆在安乐之中;而吾国人民之安乐亦不待言矣。

然则吾人以何者为护国之根本耶?曰:依佛法当以般若为护国之根本。盖般若即智慧,有智慧则能明澈事理,无痴迷颠倒,其所行皆合理的。故恶的与不合理之行为皆不生,而一切灾难痛苦,自亦无从而生矣。何者?一切法皆因缘所生,若减少一分恶的因缘,便生出一分好的结果。常人因无般若智慧,故有种种迷痴颠倒,其行为上便发生种种恶业,于是种种灾难,皆由此而起。吾人苟欲解脱种种灾难,必须明理正行,人人为合理的正当的行为,自然发生幸福之结果。但以前所造之业,今已成为灾难痛苦者,吾人当生忏悔心以挽救之。世间一切之灾难痛苦,莫非众生自业共业之所造成,各人皆有关系。故吾人不须怨天,不须尤人,惟当各自痛切忏悔,然后能将种种恶业,种种痛苦,减少消灭;全国人民,自获安乐,此为根本之护国也。(何子培记)(见香海佛化刊第五期)

  


猜你喜欢
  请佛品第十·佚名
  第九卷·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四十四·道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并序上)·宗密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
  阴符经称性直解序·太虚
  卷第五·李通玄
  佛说佛十力经·佚名
  与正信会诸居士书(十二通)·太虚
  华严隆禅师·惠洪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五·佚名
  三论游意义·硕法师
  第四十三章 真言称起源辨略·多罗那他
  爱欲品法句经第三十二(三十有二章)·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381_1 【吊国殇】孟郊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卷381_2 【吊比干墓】孟郊   殷辛帝天

  • 卷三十三·阮阅

      ●卷三十三·乐府门  政和元年,尚书蔡嶷为知〔贡〕举,尤严挟书。是时有街市词曰《侍香金童》方盛行,举人因以其词只(加)改十五字作《怀挟词》云:“喜叶叶地,手把怀儿摸。甚恰限(恨),出题厮撞着。内臣过得不住

  • 第三十六出 邹孙准奏·王世贞

    【点绛唇前】〔生上〕紫陌鸡鸣。未央钟动天旋斗。朝衣抖搜。步急环声骤。郞官下应列星辰。铁面铜肝石作心。从今抽出除奸手。一扫尘污海宇淸。下官监察御史邹应龙是也。巡视边卫。复命还朝。可耐严嵩父子浊乱朝政。

  • ●卷五·陈廷焯

    ○洪稚存词稍胜于诗洪稚存经术湛深,而诗多魔道。词稍胜于诗,然亦不成气候。○孙子潇袁兰屯阝词不讲气格孙子潇、袁兰屯阝辈为词,全不讲究气格,只求敷衍门面而已。并有门面亦敷衍不来处。○蒋鹿潭水云楼词蒋鹿淋水云楼词二

  • 列传第二十六 萧瑀·欧阳修

    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九岁,封新安王。国除,以女兄为隋晋王妃,故入长安。瑀爱经术,善属文。性鲠急,鄙远浮华。尝以刘孝标《辩命论》诡悖不经,乃着论非之,以为:“人禀天地而生而谓之命,至吉凶祸福则系诸人。今一于命,非先王所

  •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脱脱

        完颜合达 移剌蒲阿   完颜合达,名瞻,字景山。少长兵间,习弓马,能得人死力。贞祐初,以亲卫军送岐国公主,充护卫。三年,授临潢府推官,权元帅右监军。时临潢避迁,与全、庆两州之民共壁平州。合达隶其经略使乌林

  • 卷三百十五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八月盡其月   八月乙卯朔,以西上閤門使、提舉永興、秦鳳等路義勇保甲兼提點刑獄狄詠權環慶路副總管,東上閤門使、英州刺史、秦鳳路副總管姚麟權涇原路副總管,遇出界,狄詠、高遵裕、姚麟與劉昌祚俱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万历十年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升山东副使王庭诗河南副使王藻福建副使徐汝翼各左右参政庭诗浙江藻山东汝翼广东○准巡按广西御史敖选养病○以原任蓟镇协守李汝槚为宁夏游击河南都司雷以诚狭西都司孟孝臣各右参将以诚太

  • 卷之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七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八十一·李锴

    系一孔子系孔子孔子之先宋之后也成王命微子唘国于宋微子卒其弟曰仲思名衍嗣微子后号微仲生宋公稽宋公生丁公申申生湣公共及襄公熙熙生弗父何及厉公方祀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甫考甫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

  • ◎风雨话金陵·李定夷

    秦淮妓女,当年繁盛时,至多不满三百人,近来已有五百七八十人。从前多属扬妓,间有苏帮。近来则大多数为本地人,下关妓女最多时百数十人,近来亦满四百人。其情形与秦淮同向来妓女以歌曲擅长,近则以曾在女校肄业稍有程度者为占优

  • ◎关外王势压李大少·宣南吏隐

    关外王勒索军饷之举,书不胜记,为己犹可说也,近年好代人硬出头。张宗昌之苏军,自在赣遣散后,部中对于该军欠饷,自然搁置不理。张宗昌既与胡帅认为本家,力求设法。去岁入京之际,宗昌又提此事,时长财者为济宁李馨航(复),固以圆滑着名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纪昀

    七音略 【四】通释○通释(臣)等谨按等韵之书人各异说以学有华梵之异而师法多门又各据所传以为之说也自唐以后始立三十六母及四声等子而司 马光刘鉴韩道昭真空因之门法日以加详然唐以前若沈约之纽字图神珙之四声五音九弄

  • 读四书丛说卷四·许谦

    元 许谦 撰读孟子丛说下滕文公上问为国章文公问为国孟子告以教养其民有养然后可教故先言分田制禄而后及学校也自民事不可缓至虽周亦助也养之事设为庠序至小民亲于下教之事下至新子之国总言之答文公者止此下答毕战却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二章 相对论·林语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语译天下人都

  • 卷三·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三皇极经世书 【案邵子传先天之学者也然伏羲卦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为八卦之象而邵子以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为八卦之象盖自为一家之学非谓伏羲之本象如此也○邵子以八者为天地之体推而至於

  •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佚名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即《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