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护国
──二十二年五月在上海永生无线电台播音演讲──
常人闻以佛教救国,多怀怪异。余今将世人误会之处,略为解释。其一、世人多以佛教为迷信鬼神,不切人生实际,不知佛教宗旨,正以解除众生苦难为唯一责任!佛教说一切众生,人为最要,故在人生之中表现最高之人格。故佛虽普度众生而尤注意于人生,且令人生达到最高尚圆满之地位。其二、世人之以佛教为厌世的,为空想的,为非伦理的,此亦误也。佛教遍为一切众生而施设,使其为最高之向上发达,自非平常之伦理所可范围。然佛教主义仍以人类伦理为修行之起点:如言忠、言孝、言友、言信、皆人类道德出发之基础,佛教亦谆谆言之。可知佛教并不背于人类伦理,亦非厌世与空想也。
此外或有其他种种误会者:或以为在今日国事危急重重困难之中,佛教殊与救国无关;或谓佛生于印度,而印度亡国。此种见解,皆是误会。吾人考之历史,佛生之时,为印度最光荣繁盛之时期。嗣后佛教向外发展,而印度佛教渐衰;及婆罗门教代佛教而兴,而印度遂益衰矣。在中国元朝时,印度国势已极衰微,后来卒亡其国,可见佛教衰而印度亡,非印度亡于佛教也。现在奉佛教之国家,如暹罗亦独立矣,如日本则极强盛矣。可知佛教不但不能亡国,且足以振兴国家,强盛国民。
今再言佛教护国之意义:佛教经典多言报恩,报恩者,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报四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因为国家对于吾人有保护教育恩,故吾人当献身国家而报之。人类固由父母为发生增上之因,然亦由社会互助而得存立,但是在社会矛盾紊乱之中,则吾人不能生存,故必有国家之组织,庶众生有所保障,社会得有秩序,而吾人始能于安宁中过生活。此无论信佛与否,皆与国家有密切之关系,故吾人当有爱国之思想,而不容自外也。又佛经亦言护国,如佛说仁王护国般若经,即专说护国之方法也。惟护国有广义狭义二种:自狭义言,即平常人之所谓救国,在规定的土地之内,倘有人类以外而来之灾难,或人类之中有外来之侵略,或本国之内发生变乱而有灾难之时,吾人当尽种种救护之力量,为种种救国之工作。此佛教言护国,与平常人所谓救国,初无二致也。
自广义言,释迦佛所教化之国为娑婆世界,阿弥陀佛所化之国为极乐国土。故护国即护世界一切众生。因一切众生皆有灾难,吾人力量稍高者,便当尽其救护之责任。其已有大福德者,有大智慧者,尤应尽种种之救济。然众生皆具本有之力量,若各起大慈大悲之心,便有救苦救难之力量。此种发心,即为发菩萨心;此种修行,即为修菩萨行。由此普遍悲悯慈爱之心,则互相残杀互相贼害之机皆息,而一切灾难,亦全消灭矣。是故吾人苟依佛法而为合理的护国,由大慈大悲救世救民之心而护国,则全世界众生皆在安乐之中;而吾国人民之安乐亦不待言矣。
然则吾人以何者为护国之根本耶?曰:依佛法当以般若为护国之根本。盖般若即智慧,有智慧则能明澈事理,无痴迷颠倒,其所行皆合理的。故恶的与不合理之行为皆不生,而一切灾难痛苦,自亦无从而生矣。何者?一切法皆因缘所生,若减少一分恶的因缘,便生出一分好的结果。常人因无般若智慧,故有种种迷痴颠倒,其行为上便发生种种恶业,于是种种灾难,皆由此而起。吾人苟欲解脱种种灾难,必须明理正行,人人为合理的正当的行为,自然发生幸福之结果。但以前所造之业,今已成为灾难痛苦者,吾人当生忏悔心以挽救之。世间一切之灾难痛苦,莫非众生自业共业之所造成,各人皆有关系。故吾人不须怨天,不须尤人,惟当各自痛切忏悔,然后能将种种恶业,种种痛苦,减少消灭;全国人民,自获安乐,此为根本之护国也。(何子培记)(见香海佛化刊第五期)
猜你喜欢 请佛品第十·佚名 第九卷·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四十四·道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并序上)·宗密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 阴符经称性直解序·太虚 卷第五·李通玄 佛说佛十力经·佚名 与正信会诸居士书(十二通)·太虚 华严隆禅师·惠洪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五·佚名 三论游意义·硕法师 第四十三章 真言称起源辨略·多罗那他 爱欲品法句经第三十二(三十有二章)·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