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钟子钟山,为教授之江大学。三年纂《中国哲学史》竟,督余为之序。钟山富于理性,纯于学,其为书立例谨严,忾乎独肩砥柱东流之责,可谓忧世之深矣!且夫古今能为学者,不出高明、沉潜之两途。沉潜者务涵泳,高明者喜创辟。涵泳久而理积,理积而后体用备,内之足以养吾心,外之足以理天下国家,充实光辉,儒术乃以见尊于世;创辟者之于学焉,不务蓄德而以求知,求知者必求胜于人,求胜于人之心不已,将溪刻以求古人之失。或先立章制,而以古人之言行就我。夫以古人之迹之传于今,窎远而莫见,钮锫而不相合,固矣,其不可强同也,因而疑之,信与疑不相害也。以疑古为求学之方,师师相承,而其术益密,乃近于名法家之所为。是故今之学者,移治经之心力以治子,往往自昵于名法而敝屣儒术。儒术之中有荀卿焉,阳儒而阴法,崇名而绌性,其书倍谲不同,往往出于其徒李斯辈之所窜易。学者顾轩之跻之于孔、曾、思、孟之左。最近学风扇播,总其略,墨名而荀性为世大宗,贤圣微矣!抑不知夫圣之所以为圣,贤之所以为贤,首出群伦,包三才,育万物,廓然性分之天者,其视诸子犹鲲鹏之于蠛蠓焉。呜呼!章制密而儒道衰,考据精而名法胜,因不与果期,而卒与之相赴。一孔之士,南面撝呵,硁然独订贤圣之得失,而高下其名位。盖三十年来,学术思想既不得保其统绪,雅颂政教且随之以倾。然而倡此者,家自以为哲学,人自以为真理。理不必真,而横流滋蔓,夫岂非高明者之过与?钟山之择术焉醇,其观古焉涵泳反复,久而得其通儒者经世之体也。世之为学者,大都握今之辔以驭古之迹,是以毁辕折筴而其道大窒。窒则愚,通则哲。呜呼!钟子其几于哲矣!戊辰三月吴江金天翮

猜你喜欢
  闵公·孔子
  量知篇第三十五·王充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第十七·晏婴
  船山经义 全文·王夫之
  不要溺爱,不要愚忠·孔子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四·家铉翁
  第二十部分·毛公
  卷十一·胡广
  祭意篇第七七·王充
  第27章·老子
  晋献公之丧(1)·戴圣
  卷七·佚名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荷泽大师显宗记·神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潘德舆

    苏氏轼曰:“太史公论诗:‘《国风》好色而不氵㸒,《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予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先王之泽衰,然後变风作,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乎礼义,以为贤於无所止者而已矣。若夫

  • 第三折·王仲文

    (孤同令史、李万上)(孤诗云)我做官人只爱钞,再不问他原被告。上司若还刷卷来,庭上打的狗也叫。小官夜来劝农回家,那一起人告状的,都与我拿将过来。外郎都凭你,我则不言语。(令史云)相公,那个婆子再三不肯认这尸首,我务要问成

  • 甲集第十八·钱谦益

    唐应奉肃九首【送陶元庸】有酒浇赵州,无酒酹鹦鹉。不逢平原君,何须识黄祖。杀姬谢躄士,兹事付尘土。谁能爱文章,甘受嫚骂侮。丈夫气盖世,身为知己许。苍茫风尘际,因子慨今古。临岐舞铜剑,霜隼陵平楚。去

  • 卷321 ·佚名

    舒岳祥 送俞宜民归马耳峰 晴雪集林薄,朝阳熙陇苗。 青天堪数雁,白路自通樵。 愁我未归客,别君还过桥。 何时烧短烛,软语更终宵。 舒岳祥 宿龟石寺 朼来谁主我,野寺得闲行。 借屋安书庋,就岩

  • 提要·杭淮

    【臣】等谨案双溪集八巻明杭淮撰淮字东卿宜兴人治己未进士官至南京总督粮储右副都御史淮与兄济并负诗名与李梦阳徐祯卿王守仁陆深诸人相唱和其诗格清体徤严整而婉约在治正徳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此

  • 名山藏卷之八十三·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关柝)◆臣林记(关柝)卢熙青文胜冯坚周公辅陈雅张昭徐珪叶录卢熙青文胜冯坚周公辅陈雅张昭徐珪叶录○卢熙卢熙昆山人洪武四年以人材被荐为睢州同知时天下初定户口雕耗岁复洊饥熙到

  • 卷之二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五十三上·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三上 乐 俗乐 縂序 俗乐之名古未尝有至齐宣王始有今乐古乐之辨汉高祖定天下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作大风之歌令沛中童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武帝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郎

  • 哀公卷二十七(起元年,尽十年)·何休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随,微国。称侯者,本爵俱侯,土地见侵削,故微尔。许男者,戍也。前许男斯见灭以归,今戍复见者,自复。斯不死位,自复无恶文者,从灭以归可知。○复见,扶又反;下贤遍反。)[疏]注“随微

  • 卷二十六·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六礼器此明礼之不可无犹器之不可阙也器有二义一是学礼者成德器之美一是行礼者明用器之制张子曰礼运语其逹礼器语其成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

  • 答郑贤宗函·太虚

    半年多不见足下,去年过上海时不能得相会,后来信息也沉沉了!惟足下志行精切,知见端敏,谅必深入经藏,体解大觉。前者两次来问,皆想于晤面时谈之,故未答覆;今恐面谈不易,将来信录在海潮音通信中,略附数语于此。印光法师的阅经法,就是

  • 卷第二十四·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四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长庆四年。杭州永福寺刊石壁法华经成。相国元稹为之记。其辞曰。按沙门释慧皎自状其事云。永福寺一名孤山寺。在杭州钱塘湖心孤山上。石壁法华经在寺之中。

  • 秉烛后谈·周作人

    散文集。周作人著。列为“艺文丛书”之六。新民印书馆1944年9月初版。收散文23篇。大多为读书志,如《南堂诗钞》、《东来博议》等;也有漫谈,如《谈劝酒》、《谈宴会》、《谈娱乐》、《谈文字狱》等。《关于阿Q》一文,颇

  •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长筌子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即《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长筌子注。两书俱有序,文字相同。经、注文稍有出入。论内丹术。

  •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佚名

    三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文献通考》。其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完全一致,分为二十六考,有“田赋考”十二卷,“钱币考”六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五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六卷,“土贡

  • 诗经通义·朱鹤龄

    十二卷。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儒,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专心着述。其为人耿介,极重操守,时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合称“海内四大布衣”。鹤龄颖敏好学,初专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一行

    简称《大日经疏》、《大疏》等。佛典注疏。唐一行撰。二十卷。是汉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的注释书。有再治本,题为《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略称《大日经义释》、《义释》,十四卷。两

  • 盂兰盆经赞述·佚名

    又名《盂兰盆经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注进法相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等谓唐慧沼、慧净曾各撰《盂兰盆经赞述》一卷,故疑此《赞述》即其中一人所作。此推断如成立,则此卷是现存关于《盂兰盆经》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