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藻尝谓践履之学,见于日用,其本在于正心诚意。其效小用之,以齐家,大用之,以治国平天下,乃圣贤相授受之心法也。河内李公太中先生着《省心杂言》一编以贻训子孙,始终不离乎孝弟忠信仁义道德之说,践履至到,发而为言,简而有法,与大学篇相表里,先生不以藻为愚,暇日出所藏,以相付授。窃怪子房跪而进履,老人夜半授以兵书,未免教以杀人。虽富贵可猎取,非藻所愿学焉。是书也,实圣贤心法,所寓如老子之言道德,圣人将有取焉。乃刋而集之,以公其传吁今之学者,文有余而实不足,涸源蹙本,能践其言者,鲜矣!微此书,何以见圣贤之心法也。夫门生右奉议郎、权通判兴元军府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赐绯鱼袋马藻跋。

人有过,己必知之。己有过,岂不自知。喜是非者,检人。畏忧患者,检身。善哉言乎!此省心之要法也。李公生于太平之世,富贵之家,老于南迁之后,故其所自得者如此。嘉泰甲子二月戊午,江陵项安世谨书。

君子之学,必尽其心而后能知其性,然心难尽也。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可畏也哉。今李氏之学省察之功,见于日用者如此,其殆庻几乎!嘉定壬申岁重阳节日,荆江乐章书。

先大父敷文平居自号省心杂言一编,皆箴规训戒之辞。耆冈儿童时尚及见,其手藁板行于蜀,名公巨卿书其前后者,非一士大夫爱重之,以其本刋于池阳,于新安,皆以为大父之文也嘉定。戊辰耆冈调官都城,见书坊有刋小本鬻于市,以为林和靖之作,按和靖处士隐于西湖,以诗名,坡谷淮海,皆称道之。设有此书,诸公乐善好贤,岂不揄扬而赞美之。而和靖畧无一字自叙,一以为品题者,不知妄人俗子何所据而云。然甚可怪也。耆冈通守邵阳敬以旧本摹写,锓木以广其传,可以破流俗之惑。使来世鹖冠晏子春秋之疑,尚于是乎。可考嘉定壬申仲秋,孙奉议郎通判邵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赐绯鱼袋、权州事耆冈拜。手谨识景。初四世祖提刑敷文,乃丞相文和公之介弟,生长太平中,更忧患,禀赋厚,而神气正识见逺,而界限明抱负伟,而发舒竒。经渉多,而酬应定人不知,其为贵人也。是以仕建绍间,歴事三朝,险夷一节,迭被玉音,襃宠曰:朕知卿所至,有爱民之誉。又曰卿平素爱民。一时缙绅歆羡,年踰耳顺,力上挂冠之请。人以比汉二疏,优游林下,寿踰八袠,人以比洛中诸老。晚年书所见于坐右,凡数十条,以训子孙,名曰《省心杂言》。明白洞逹,沉着痛快,杂之语録中莫辨。刋行已久,景初王父通守古邵,亦尝锓梓。不自意万里流落之余,徃蹇来连,连山水郡。唐韩昌黎、刘宾客我,宋濓溪周元公、南轩张宣公,或宦游,或客寄,辙迹犹香,膏馥沾匄,士皆希古。则是编,又且锓梓。昔五峯胡先生论通书之指,人见其书之约,而不知其道之大,见其文之质,而不知其义之精,见其言之澹,而不知其味之长。杂言以之东坡苏先生,作《王氏三槐堂记》。嘉其四世孙巩,好德而文,以世其家,景初愧焉。敷文公名与,字及出处大槩见诸太史氏书,墓今并刻之省心,乃其道号。文和公名邦彦,擢进士第一,实政和宰相云。景定三年,太岁壬戌良月朔旦,四世孙朝散郎知连州军州事、节制屯戍军马提举民兵、借紫李景初拜手谨跋

杂言共二百二十八条,小子曾■〈山上乃下〉复之熟之,旦夕筮仕,苍梧在舆,则见其倚于衡,犹以六经佐三尺法。下元日,景初又识。

猜你喜欢
  节用上第二十·墨子
  卷之三 天文训·高诱
  论语觧卷五·张栻
  附录二:毛西河论三年之丧为殷制·胡适
  九经辨字渎蒙卷六·沈炳震
  卷十三·吴澄
  卷三十九·山井鼎
  诘术篇第七四·王充
  卷二·黄度
  八关斋经正文·佚名
  卷三·佚名
  药师法会愿文衍义叙·太虚
  评监督寺庙条例·太虚
  佛说希有较量功德经·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299_1 【送人游塞】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卷299_2 【塞上逢故人】王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何时得乡信

  • 宋自道·唐圭璋

      自道字吉甫,号兰室。金华人,徙居新建。弟兄六人:自適、自道、自逢、自迪、自述、自逊,皆世其父学。   点绛唇   山雨初晴,馀寒犹在东风软。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难消遣。流莺声啭。坐看芭蕉

  • 常建诗卷三·常建

    唐 常 建 撰五言律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一作朗】髙林竹迳通【一作遇】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闻】钟磬音送李大都防单于虽不战都防事邉深君执幕中秘能

  • 卷三百十四 列传一百一·赵尔巽

      策楞子特通额 特清额 特成额 玉保 达尔党阿 哈达哈子哈宁阿 永常 觉罗雅尔哈善 富德 萨赖尔   策楞,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尹德长子。乾隆初,为御前侍卫。二年秋,永定河决,上出帑命策楞如卢沟桥赈灾民。累迁为广州将

  • ●自序·周密

      余世为齐人,居历山下,或居华不注之阳。五世祖同州府君而上,种学绩文,代有闻人。曾大父扈跸南来,受高皇帝特知,遍历三院,径跻中司。泰、禧之间,大父从属车,外大父掌帝制。朝野之故,耳闻目接,岁编日纪,可信不诬。我先君博极群书

  • 卷七十九·国朝·蒋一葵

    【刘三吾】 〔名如利、,三吾,其字也,别号坦坦斋,以字行,系出宋楚国公之裔。世为茶陵人。元末,为永平教谕。洪武初,以文学应辟。〕 刘井孙,三吾伯兄也。元至顺,历建、徽、瑞三路推官,转宁国路,贼攻宁国,

  • 第四十二回 洪杨起据金陵南北构兵·黄士衡

    诗曰: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却说嘉庆帝为太上皇开千秋寿筵,正在高兴之际,忽外面递来湖北督抚奏折,称白莲教徒由枝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四月。壬寅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刘树堂、前因豫东边境。土匪滋事

  • 世祖太武帝纪·魏收

    世祖太武皇帝,讳称焘,太宗明元皇帝的长子,母亲叫杜贵嫔。太祖天赐五年(408)在东宫出生,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太祖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完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泰常七年(422)四月,被封为泰平王,五月,监理国家。太宗

  • 卷一百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田制後魏文成帝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主客给事中李安世上疏曰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

  • 卷一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六金石略【二】石【一】内府【臣】等谨按列圣奎章皇上宸翰其奉颁发模勒太学镌刻名胜祠宇以及通行直省翠墨流播焕若日星薄海内外罔不仰瞻效法珍藏世守至於内廷秘刻非奉赏赉不能寓目尤艺林

  • 职官二五·徐松

    鸿胪寺【宋会要】《两朝国史志》:鸿胪寺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四夷朝贡、宴享、送迎之事,分隶于往来国信所、都亭、怀远驿、礼宾院。本寺但掌祭祀、朝会前资致仕、蕃客进奉官、僧道耆寿陪位,享拜周六庙三陵,公主妃主

  • 諡法卷三·苏洵

    宋 苏洵 撰英【一】出类抜萃曰英新改旧法曰徳正应和曰英又曰道徳应物曰英左传有徳正应和曰莫英莫字相类盖误耳道徳应物盖后人因误所为之也诗曰彼其之子美如英毛彦云万人为英行英者有大过之词也故取孟子论孔子出乎其

  • 指与月·佚名

    僧问:&ldquo;指即不问,如何是月?&rdquo;师云:&ldquo;阿哪个是汝不问底指?&rdquo;又僧问:&ldquo;月即不问,如何是指?&rdquo;答:&ldquo;月。&rdquo;云:&ldquo;学人问指,和尚如何对月?&rdquo;答:&ldquo;为汝问指。&rdquo

  • 四分律卷第十六·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六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闻世尊制戒,听比丘有时因缘二宿、三宿军中住,彼在军中住,观军阵斗战,观诸方人象马。时六群比丘中有一人,以看军阵故为箭所射,时同

  • 卷六十一·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一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夹山示众。百艹头上荐取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 云门偃云。虾蟇钻你鼻孔。毒蛇穿你眼睛。且向葛藤里会取。 云峰悦云。云门与么道。大似和泥脱墼。若无后语。疑杀天下人。

  • 类证治裁·林佩琴

    综合性医书。8卷。附卷1卷。清·林佩琴撰于1839年。作者将内科杂病、妇科、外科等病证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详予辨析,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对各种病证提出具体治法及应用方剂。其中有不少病证,附述了个人治案,

  • 明月台·徐震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十二回。题“烟水散人著”。作者翁桂,字凝香,号烟水散人,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成书于清咸丰六年(1856)。本书从神话说起,写两个人的经历故事,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其用心如书中自序所言:“从忠孝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