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 天文训

天文训上

文者,象也。皆谓以谴告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一人,故曰天文。因以题篇。

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冯翼洞灟,无形之貌。洞读挺桐之桐,灟读以铁头斫地之镯也。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宇,四方上下也。宙,往古来今也。将成天地之貌也。汉垠,重安之貌也。清阳者薄靡而为天,薄靡者,若埃飞扬之貌。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一作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袭,合也。精,气也。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氵㸒为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共工,官名,伯於处羲神农之问。其后子孙任智刑以强,故与颛顼、黄帝之孙争位。不周山在西北也。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倾,高也。原道言:地东南倾。倾,下也。此先言倾西北,明其高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

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天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薄,迫也。感,动也。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散,雾散也。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於阳。介鳞者,蛰伏之类也,故属於阴。日者,阳之主也,是故春夏则群兽除,除,冬毛微堕也。日至而麋鹿解。日冬至麋角解。日夏至鹿角解。月者,阴之宗也,是以月虚而鱼脑减,月死而蠃硥膲。宗,本也。减,少也。膲肉不满,言应阴气也。膲读若物醮妙之醮也。火上专,水下流,故鸟飞而高,鱼动而下。物类相动,本标相应。荨读葛覃之覃。标读刀末之末。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方诸,阴遂,大蛤也。熟磨拭令热,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先师说然也。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虎,土物也。风,木风也。木生於土,故虎啸而谷风至。龙,水也。云生水,故龙举而景云属。属,会也。麒麟斗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琊丝而商弦绝,蚕老丝成,自中彻外,然视之如金精琊,表裹见,故曰琊丝。一曰弄丝於口,商音清,弦细而急,故先绝也。贲星坠而勃海决。贲星,客星也。又作孛星。坠,陨也。勃,大也。决,溢也。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则多飘风,暴,虐也。飘风,迅也。枉法令则多虫螟,食心曰螟,谷之灾也。杀不辜则国赤地,赤地,旱也。令不收则多氵㸒雨。干时之令不收纳,则久雨为灾。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期,会也。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雄为虹,雌为蜺也。虹者,杂色也。忌,禁也。

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九野,九天之野也。一野千一百一十一隅也。五星,八风,二十八宿,五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也。八风,八卦之风也。二十八宿:东方角、亢、氏、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也。五官,六府,五官,五行之官。六府,加以谷。紫宫、太微、轩辕、咸池、四守、天阿。皆星名,下自解。

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氏。韩、郑之分野也。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阳气始作,万物萌芽,故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尾、箕,一名折木,燕之分野。斗,吴之分野。牵牛,一名星纪,越分野。北方曰玄天,其星须女、虚、危、营室。虚、危,一名玄枵。齐之分野。西北方曰幽天,幽,阴也。西方季秋将即於阴,故曰幽天也。其星东璧、奎、娄。营室、东璧、一名承委,卫之分野。奎娄,一名降娄,鲁之分野。西方曰皓天,皓,白也。西方金,色白,故曰皓天。或作吴。其星胃、昴、毕。昴、毕,一名大梁,赵之分野。西南方曰朱天,朱,阳也。西南为少阳,故曰朱天。其星觜巂、参、东井。觜巂、参,一名实沈,晋之分野。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柳、七星、张,周之分野。一名鹑火。东南方曰阳天,东南纯乾用事,故曰阳天。其星张、翼、轸。翼、轸,一名鹑尾,楚之分野。

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太皞,伏羲氏有天下号也,死托祀於东方之帝也。其佐句芒,执圭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木色苍,苍龙顺其色也。角,木也。甲、乙皆木也。南方火也,其帝炎帝,炎帝,少典之子也。以火德王天下,号曰神农,死托祀於南方之帝。其佐朱明,旧说云祝融。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兽朱鸟,荧惑,五星之一也。朱鸟,朱雀也。其音征,其日丙丁。征,火也。丙、丁皆火也。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少典之子也。以土德王天下,号曰轩辕氏、死托祀於中央之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土色黄也。其音宫,其日戊己。宫,土。戊、己,土也。西方金也,其帝少吴,少吴,黄帝之子青阳也,以金德王,号曰金天氏,死托祀於西方之帝。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商,金也。庚、辛皆金也。北方水也,其帝颛顼,颛顼,黄帝之孙,以水德王天下,号曰高阳氏,死托祀於北方之帝也。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羽,水也。壬、癸皆水也。

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太阴在四钩,则岁星行二宿。丑钩辰,申钩已,寅钩亥,未钩戌,谓太阴在四角。二八十六,三四十二,故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日(月)#1行十二分度之一,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岁而周。周,徧。

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之国,为乱为贼,为疾为丧,为饥为兵,出入无常,辩变其色,时见时匿。此皆所以谴告人君。

镇星以甲寅元始建斗,岁镇行一宿,当居而弗居,其国亡土。未当居而居之,其国益地,岁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岁行十三度百一十二分度之五,十八岁而周。镇星一偏。

太白元始以正月甲寅,与荧惑晨出东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百二十日而夕出西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三十五日而复出东方。出以辰戌,入以丑未。当出而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偃兵。当入而不入,当出而不出,天下兴兵。

辰星正四时,常以二月春分效奎、娄,以五月夏至效东井、舆鬼,以八月秋分效角、亢,以十一月冬至效斗、牵牛,效,见。出以辰戌,入以丑未,出二旬而入。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谷不熟为饥也。

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艮卦之风,一名融。为笙也。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震卦之风也,为管也。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巽卦之风也,为祝也。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离卦之风也,为弦也。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坤卦之风也,为埙也。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兑卦之风也,为锺也。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乾卦之风也,为磬也。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坎卦之风也,为鼓也。条风至则出轻系,去稽留。立春,故出轻系。明庶风至则正封疆,修田畴。春分播谷,故正封疆,治田畴也。清明风至则出币帛,使诸侯。立夏长,善布恩惠,故币帛聘问诸侯也。景风至则爵有位,赏有功。夏至阴气在下,阳盛於上,象阳布施,故赏有功封建侯也。凉风至则报地德,祀四郊。立秋节,农乃登谷常祭,故报地德,祀四方神也。阊阖风至则收县垂,琴瑟不张。秋分杀气,国君憯怆,故去钟磬县垂之乐也。不周风至则修宫室,缮边城。立冬节,土工其始,故治宫室,缮修边城,备寇难也。广莫风至则闭关梁,决刑罚。象冬闭岁,不通关梁也。罚刑疑者,於是顺时而决之。

何谓五官?东方为田,南方为司马,西方为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田主农,司马主兵,理主狱,司空主土,都为四方最也。

何谓六府?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是也。

太微者,太一之庭也。太微,星名也。太一,天神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轩辕者,帝妃之舍也。咸池者,水鱼之囿也。咸池,星名。水鱼,天神。天阿者,群神之阙也。阙犹门也。四宫者,所以为司赏罚。四官,紫宫、轩辕、咸池、天阿。太微者主朱鸟,主犹典也。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於天。日冬至峻狼之山,南极之山。日移一度,月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山。牛首,北极之山。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岁。天一元始,正月建寅,日月俱入营室五度,天一以始建七十六岁,日月复以正月入营室五度,无余分,名曰一纪。凡二十纪,一千五百二十岁大终。日月星辰复始甲寅元,日行一度,而岁有奇四分度之一,故四岁而积千四百六十一日而复合故舍,八十岁而复故(曰)「日」#2。

子午、卯酉为二绳,绳,直。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东北为报德之维也,报,复也。阴气极於北方,阳气发於东方,自阴复阳,故曰报德之维。四角为维也。西南为背阳之维,西南已过,阳将复阴,故曰背阳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常羊,不进不退之貌,东南纯阳用事,不盛不衰,常如此,故曰常羊之维。西北为□通之维。西北纯阴,阳气闭结,阳气将萌,踱始通之,故曰□通之维。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德,始生也。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刑,始杀也。阴气极,则下至黄泉,北至北极,故不可以凿地穿井。万物闭藏,蛰虫首穴,故曰德在室。阳气极,则南至南极,上至朱天,故不可以夷丘上屋。万物蕃息,五谷兆长,故曰德在野。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火正,火王也,故水渗漏。一说火星正中,地漏湿也。十一月水正而阴胜。水正,水王也,故阴胜也。一说营室正中於南方。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日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冬变度始巢。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流黄,土之精也,阴气作於下,故流泽面出也。石精,五色之精也。蝉始鸣,半夏生,半夏,药草。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五月微阴在下,(未成)#3驹犊、黄口肌血跪弱未成,故蚊,鸷鸟应阴,不食不搏也。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

阴阳刑德有七舍。何谓七舍?室、堂、庭、门、巷、术、野。十二月德居室三十日,先日至十五日,后日至十五日而徙。所居各三十日。德在室则刑在野,德在堂则刑在术,德在庭则刑在巷。阴阳相德,则刑德合门。八月、二月,阴阳气均,日夜分平,故曰刑德合门。德南则生,刑南则杀。故曰二月会而万物生,八月会而草木死。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也。自东北至东南为两维,匝四维三百六十五度,一度者,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锺,黄锺,十一月也。锺者,聚也,阳气聚於黄泉之下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锺。应锺,十月也。言阴应於阳,转成其功,万物应时聚藏,故曰应锺。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无射,九月也。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随阳而藏,无有射出见也,故曰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南吕,八月也。南,任也,言阳气内藏,阴吕於阳,任成其功,故曰南吕也。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夷则,七月也。夷,伤。则,法也。言阳衰阴发,万物雕伤,应法成性,故曰夷则也。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锺。林锺,六月也。林,众。中,聚也。阳极阴生,万物众聚而盛,故曰林锺。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蕤宾,五月也。阴气萎蕤在下,似主人。阳在上,似宾客。故曰蕤宾也。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仲吕,四月也。阳在外,阴在中,所以吕申於阳,助成功也。故曰仲吕也。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音比姑洗。姑洗,三月也。姑,故也。洗,新也。阳气养生,去故就新,故曰姑洗也。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济,止。音比夹锺。夹锺,二月也。夹,夹也。万物去阴,夹阳地而生,故曰夹锺也。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小满,四月也。音比太蔟。太蔟,正月律也。蔟,蔟也。言阴衰阳发,万物蔟地而生,故曰太蔟。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音比大吕。大吕,十二月律也。吕,侣也。万物萌动於下,未能达见,故曰大吕。所以配黄钟,助阳宣功也。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黄锺。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簇。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音比夹锺。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酉中绳。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乡,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锺。加十五日指戌则霜降,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毕死,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锺。加十五日指子。故曰阳生於子,阴生於午。阳生於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锺首。阴生於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冬生草木必死。斗杓为小岁,斗第一星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也。正月建寅,月从在行十二辰。咸池为太岁,二月建卯,月从右行四伸,终而复始。太岁迎者辱,背者强;左者衰,右者昌。小岁东南则生,西北则杀;不可迎也,而可背也;不可左也,而可右也?其此之谓也。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天维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徙,一岁(不)〔而〕#4移,十二岁而大周天,终而复始。

淮南鸿烈解卷之五竟

#1『月』字衍,据集解本删。

#2『日』误为『曰』,据集解本改。

#3『未成』二字衍,据集解本删。

#4『不』,『而』字之误,据集解本改。

天文训下

淮南元年冬,太一在丙子,冬至甲午,立春丙子。淮南王作书之元年也。一曰淮南王长,孝文皇帝异母弟也,僭号自称东帝,以徒严道,道死於雍,其四子皆为列侯。时人歌之曰: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文帝闻之曰:以我为利其土邪?皆召四侯而王之。是则淮南王安即位之元年。以纪时也。二阴一阳成气二,二阳一阴成气三。阴粗粗,故得气少,阳精微,故得气多。一说上得二,下得三,合为五,故曰合气而为音,音数五也。合气而为音,合阴而为阳,合阳而为律,故曰五音六律。音自倍而为日,律自倍而为辰,故日十而辰十二。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六或作八。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为月,而以十二月为岁。岁有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岁而七闰。

日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冬至加三日,则夏至之日也。冬至后三日,则明年夏至之日。岁迁六日,终而复始。迁六日,今年以子冬至,后年以午冬至也。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木色青也,东方。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火色赤也,南方。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土中央,其色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西方金,其色白。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北方水,其色黑。七十二日而岁终,庚子受制,岁迁六日,以数推之,七十岁而复至甲子。

甲子受制,则行柔惠,挺群禁,开阖扇,通障塞,毋伐木。甲,木也,木王东方,故施柔惠,蛰伏之类出由户,故开阖扇,通障塞,春木王,故毋伐木也。丙子受制,则举贤良,赏有功,立封侯,出货财。火用事,象阳明,识功劳,故封建侯,出货财。戊子受制,则养老鳏寡,行粰鬻,施恩泽。土用事,象土长养,故施恩泽也。庚子受制,则缮墙垣,修城郭,审群禁,饰兵甲,儆百官,诛不法。金用事,象金断割,故诛不如法度也。壬子受制,则闭门闾,大搜客,禁搜客,出新客。断罚刑,杀当罪,息关梁,禁外徙。水用事,象冬闭固,故禁外徙也。甲子气燥浊,丙子气燥阳,戊子气湿浊,庚子气燥寒,壬子气清寒。

丙子干甲子,蛰虫早出,木气温,故早出。故雷早行。戊子干甲子,胎夭卵毈,鸟虫多伤。庚子干甲子,有兵。壬子干甲子,春有霜。戊子干丙子,霆。庚子干丙子,夷。夷,伤也。夷或[为]#1电。壬子干丙子,雹。甲子干丙子,地动。庚子干戊子,五谷有殃。壬子干戊子,夏寒雨霜。甲子干戊子,介虫不为。不成为介虫也。丙子干戊子,大旱,蓏封熯。蓏,蒋草也。生水(土)〔上〕#2,相连持大如薄者也。名日封。旱燥,故熯也。壬子干庚子,大刚,鱼不为。不成为鱼。甲子干庚子,草木再死再生。丙子干庚子,草木复荣。今八月、九月时,李奈复荣,生实是也。戊子干庚子,岁或存或亡。甲子干壬子,冬乃不藏。不藏,地气发也。丙子干壬子,星坠。坠,陨。戊子干壬子,蛰虫冬出其乡。庚子干壬子,冬雷其乡。

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丰隆,雷也。至秋三月,季秋之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杀气。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青女,天神青玉女,主霜雷也。行十二时之气,以至于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收敛其所藏而闭之。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孟夏之月,以熟谷禾,雄鸠长鸣,为帝侯岁。雄鸠,盖布谷也。是故天不发其阴,则万物不生;地不发其阳,则万物不成。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日为德,月为刑,月归而万物死,日至而万物生。远山则山气藏,远水则水虫蛰,远木则木叶槁。日五日不见,失其位也,圣人不与也。与犹说也。

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拂,犹过。一日至。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朏明,将明也。朏读若朏诺皋之朏也。至于曲阿,是谓旦明。平旦。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昆吾丘在南方。至于鸟次,是谓小还。鸟次,西南之山名也,鸟所宿止。至于悲谷,是谓餔时。悲谷,西南方之大壑。言其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曰悲谷也。至于女纪,是谓大还。女纪,西北阴地。至于渊虞,是谓高舂。渊虞,地名。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至于连石,是谓下

舂。连石,西北。山名也。言将欲冥,下象悉舂,故曰下春。连,读腐烂之烂也。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蒙谷,北方之山名也。卢敖所见若上之所也。日入于虞渊之汜,曙於蒙谷之浦,曙,明。浦,涯。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自旸谷至虞渊,凡十六所,为九州、七舍也。禹以为朝、昼、昏、夜。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运,旋也。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指寅则万物螾,螾,动生貌。律受太蔙,太蔙者,蔙而未出也。指卯,卯则茂茂然,律受夹锺,夹锺者,种始荚也。指辰,辰则振之也,律受姑洗,姑洗者,陈去而新来也。指巳,巳则生已定也,律受仲吕,仲吕者,中充大也。指午,午者忤也,律受蕤,蕤宾者,安而服也。指未,未,昧也,律受林锺,林锺者,引而止也。指申,申者,呻之也,律受夷则,夷则者,易其则也,德以去矣。指酉,酉者饱也,律受南吕,南吕者,任包大也。指戌,戌者,灭也,律受无射,无射入无厌也。指亥,亥者,阂也,律受应锺,应锺者,应其锺也。指子,子者,兹也,律受黄锺,黄锺者,锺已黄也。指丑,丑者,纽也,律受大吕,大吕者,旅旅而去也。其加卯酉,则阴阳分,日夜平矣。故曰规生矩杀,衡长权藏,绳居中央,为四时根。

道曰规,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兵重三罕以为制。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锺之律,九寸而宫音调,调,和也。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锺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锺者,气之所种也。日冬至德气为土,土色黄,故曰黄锺。律之数六,分为雌雄,故曰十二锺以副十二月。十二各以三成,故置一而十一,三之为积,分七十万七千一百四十七,黄锺大数立焉。凡十二律。黄锺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锺为征,南吕为羽。物以三成,音以五立。三与五如八,故卵生者八窍。律之初生也,写凤之音,故音以八生。黄锺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锺位子,其数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锺。林锺之数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簇之数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南吕之数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数六十四,主三月,下生应锺。应钟之数四十二,主十月,上生蕤宾。蕤宾之数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数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则。夷则之数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夹锺。夹锺之数六十八,主二月,下生无射。无射之数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仲吕之数六十,主四月,极不生。征生宫,宫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姑洗,姑洗生应锺,比於正音,故为和。应锺,十月也,与正音比,故为和。和,从声也,一曰和也。应锺生蕤宾,不比正音,故为缪。日冬至,音比林锺,浸以浊。日夏至,音比黄锺,浸以清。以十二律应二十四时之变,甲子,仲吕之征也;丙子,夹锺之羽也;戊子,黄锺之宫也;庚子,无射之商也;壬子,夷则之角也。

古之为度量轻重,生乎天道。黄锺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广二尺七寸。古者幅比皆然也。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寻自倍,故八尺而为寻。有形则有声,音之数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为制。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蔈,禾穗、粟孚甲之芒也。定者,成也,故禾熟。〔药]#3读如诗有猫有虎之猫,古文作秒也。律之数十二,故十(三)「二」#4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律以当辰,音以当日。日之数十,十,从甲至癸日。故十寸而为尺,十尺而为丈。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分,言其轻重分铢也。十二分而当一铢,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天有四时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两而为一斤。三月而为一时,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斤为一钧。四时而为一岁,故四钧为一石。其以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当一岁之日。故律历之数,天地之道也。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锺律上下相生,诱不敏也。

太阴元始,建于甲寅,一终而建甲戌,二终而建甲午,三终而复得甲寅之元。岁徙一辰,立春之后,得其辰而迁其所顺。前三后五,百事可举。前后,太阴之前后也。太阴所建,蛰虫首穴而处,鹊巢乡而为户。太阴在寅,朱鸟在卯,勾陈在子,玄武在戌,白虎在酉,苍龙在辰。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太阴〕#5在寅,岁名曰摄提格。其雄为岁星,舍斗、牵牛,以十一月与之晨出东方,东井、舆鬼为对。太阴在卯,岁名曰单阏,单,读明杨之明。岁星舍须女、虚、危,以十二月与之晨出东方,柳、七星、张为对。太阴在辰,岁名曰执徐。岁星舍营室、东壁,以正月与之晨出东方,翼、轸为对。太阴在巳,岁名日大荒落。岁星舍奎、娄,以二月与之晨出东方,角、亢为对。太阴在午,岁名曰敦牂。岁星舍胃、昴、毕,以三月与之晨出东方,氏、房、心为对。太阴在未,岁名曰协洽。岁星舍觜巂、参,以四月与之晨出东方,尾、箕为对。太阴在申,岁名曰涒滩。岁星舍东井、舆鬼,以五月与之晨出东方,斗、牵牛为对。太阴在酉,岁名曰作鄂。作,读昨。岁星舍柳、七星、张,以六月与之晨出东方,须女、虚、危为对。太阴在戌,岁名曰阉茂。岁星舍翼、轸,以七月与之晨出东方,营室、东壁为对。太阴在亥,岁名曰大渊献。岁星舍角、亢,以八月与之晨出东方,奎、娄为对。太阴在子,岁名困敦。困,读群。岁星舍氏、房、心,以九月与之晨出东方,胃、昴、毕为对。太阴在丑,岁名曰赤奋若。岁星舍尾、箕,以十月与之晨出东方,觜巂、参为对。

太阴在甲子,刑德合东方宫,常徙所不胜,合四岁而离,离十六岁而复合。所以离者,刑不得入中宫,而徙於木。太阴所居曰德,辰为刑。德,纲曰自倍因,柔曰徙所不胜。刑,水辰之木,木辰之水,金、火立其处。凡徙诸神,朱鸟在太阴前一,钩陈在后三,玄武在前五,白虎在后六,虚星乘钩陈,而天地袭矣。袭,和也。凡日,甲刚乙柔,丙刚丁柔,以至於癸。木生於亥,壮於卯,死於未,三辰皆木也。火生於寅,壮於午,死於戌,三辰皆火也。土生於午,壮於戌,死於寅,三辰皆土也。金生於巳,壮於酉,死於丑,三辰皆金也。水生於申,壮於子,死於辰,三辰皆水也。故五胜生一,壮五,终九,五九四十五,故神四十五日而一徙,以三应五,八徙而岁终。

凡用太阴,左前刑,右背德,击钩陈之冲辰,以战必胜,以攻必克。欲知天道,以日为主。六月当心,左周而行,分而为十二月,与日相当,天地重袭,后必无殃。

星,正月建营室,二月建奎娄,三月建胃,星宜言日。明堂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仲春之月在奎、娄,季春之月在胃,此言星正月建营室,字之误也。四月建毕,五月建东井,六月建张,七月建翼,八月建亢,九月建房,十月建尾,十一月建牵牛,十二月建虚。

星分度:角十二,亢九,氏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四分一,斗二十六,牵牛八,须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六,东壁九,奎十六,娄十二,胃十四,昂十一,毕十六,觜巂二,参九,东井三十,舆鬼四,柳十五,(七星)「星七」#6,张、翼各十八,轸十七,凡二十八宿也。

星部地名。角、亢:郑。氏、房、心:宋。尾、箕:燕。斗、牵牛:越。须女:吴。虚、危:齐。营室、东壁:卫。奎、娄:鲁。胃、昴、毕:魏。觜巂、参:赵。东井、舆鬼:秦。柳、七星、张:周。翼、轸:楚。岁星之所居,五谷丰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当居而不居,越而之他处,主死国亡。

太阴治春,则欲行柔惠,温凉。木德仁也,故柔凉也。太阴治夏,则欲布施宣明。火德阳也,故布施偏明也。太阴治秋,则欲修备缮兵,金德断割,故修兵也。太阴治冬,则欲猛毅刚强。纯阴闭固,水泽(水)[冰〕#7冻,故刚强也。三岁而改节,六岁而易常,故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衰,十二岁一康。康,盛也。

甲齐,乙东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巳韩,庚秦,辛西夷,壬卫,癸越,子周,丑翟,寅楚,卯郑;辰晋,巳卫,午秦,未宋,申齐,酉鲁,戌赵,亥燕。

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水生木,木生火,(毋)〔火〕#8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曰义,母生子曰保,子母相得曰专。母胜子曰制,子胜母曰困。以胜击杀,胜而无报。以专从事而有功。以义行理,名立而不堕。以保畜养,万物蕃昌。以困举事,破减死亡。

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子,月从一辰。州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册,十一月合子谋德。太阴所居辰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故为奇辰。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所合之处为合。十日十二辰,周六十日,凡八合。合於岁前则死亡,合於岁后则无殃。甲戌,燕也。乙酉,齐也。丙午,越也。丁巳,楚也。庚申,秦也。辛卯,戎也。壬子,代也。癸亥,胡也。戊戌、己亥,韩也。己酉、己卯,魏也。戊午、戊子,八合天下也。太阴、小岁、星、日、辰,五神皆合,其日有云气风雨,国君当之。天神之贵者,莫贵於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乡。北斗所击,不可与敌。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於阴,阴生於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成。蚑行喙息孔窍肢体皆通於天。天(地)〔有〕#9九重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四肢,者也六莫贵於人,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以日冬至数来岁正月朔日民食足。不满五十日,日一斗。有余日,日益一升。有其岁司也:

摄提格之岁,格,起。言万物承阳而起也。岁早水晚旱,稻疾,蚕不登,登,成也。菽麦昌,民食四升。寅,在甲曰阏蓬。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阏蓬也。

单阏之岁,单,尽。阏,止也。言阳气推万物而起,阴气尽止也。岁和,稻菽麦蚕昌,民食五升。卯,在乙曰旗蒙。在乙,言蒙物遏

蒙甲而出,故曰旃蒙也。

执徐之岁,执,蛰。徐,舒也。言伏蛰之物皆散舒而出也。岁早旱晚水,小饥,蚕闭,麦熟,民食三升。辰,在丙曰柔兆。在丙,万物皆生枝布叶,故曰柔兆也。

大荒落之岁,荒,大也。方万物炽盛而大出,霍然落落大布散。岁有小兵,蚕小登,麦昌,菽疾,民食二升。巳,在丁曰强圉。在丁,言万物刚盛,故曰强圉也。

敦牂之岁,言万物皆盛壮也。敦牂,敦,盛,牂,壮也。岁大旱,蚕登,稻疾,菽麦昌,禾不为,民食二升。午,在戊曰着雍。在戊,言位在中央,万物繁养四方,故曰着雍也。

协洽之岁,协,和。洽,合也。言阴欲化万物和合。岁有小兵,蚕登,稻昌,菽麦不为,民食三升。未,在巳曰屠维。在巳,言万物各成其性,故曰屠维。屠,别。维,离也。

涒滩之岁,涒,大。滩,修也。言万物皆修其精气也。岁和,小雨行,蚕登,菽麦昌,民食三升。申,在庚曰上章。在庚,言阴气上升,万物毕生,故曰上章也。

作鄂之岁,作鄂,零落也。万物皆陊落。岁有大兵,民疾,蚕不登,菽麦不为,禾虫,民食五升。酉,在辛曰重光。在辛,言万物就成熟。其煌煌,故曰重光也。

掩茂之岁,掩,蔽。茂,胃。闷万物皆蔽冒。岁小饥,有兵,蚕不登,麦不为昌,民食七升。戌,在壬曰玄黓。在壬,言岁终包任万物,故曰玄黓也。

大渊献之岁,渊,藏。献,迎也。言万物终於亥,大小深藏窟伏以迎阳。岁有大兵,大饥,蚕开,菽麦不为,禾虫,民食三升。

困敦之岁,困,混。敦,沌也。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孽也。岁大雾起,大水出,蚕稻菽麦昌,民食三斗。子,在癸曰昭阳。在癸,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

赤奋若之岁,奋,起也。若,顺也。言阳奋物而起之,无不顺其性也。赤,阳色。岁有小兵,早水,蚕不出,稻疾,菽不为,麦昌,民食一升。

正朝一作月。夕,先树一表东方,操一表却去前表十步,以参望日始出北廉。日直入,又树一表於东方,因西方之表以参望日,入北廉则定东方。两表之中,与西方之表,则东西之正也。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

欲知东西南北广袤之数者,立四表以为方一里距,先春分若秋分十余日,从距北表参望日始出及旦,以候相应,相应则此与日直也。辄以南表参望之,以入前表数为法,除举广,除立表袤,以知从此东西之数也。假使视日出,入前表中一寸,是寸得一里也。一里积万八千寸,得从此东万八千里。视日(万)〔方〕#11入,入前表半寸,则半寸得一里。半寸而除一里积寸,得三万六千里,除则从此西里数也。并之东西里数也,则极径也。

未春分而直,已秋分而不直,此处南也。未秋分而直,已春分而不直,此处北也。分、至而直,此处南北中也。从中处欲知中南也,未秋分而不直,此处南北中也。从中处欲知南北极远近,从西南表参望日,日夏至始出与北表参,则是东与东北表等也,正东万八千里,(则从中北亦万八千里)#12则从中北亦万八千里也。倍之,南北之里数也。其不从中之数也,以出入前表之数益损之,表入一寸,寸减日近一里,表出一寸,寸益远一里。

欲知天之高,树表高一丈,正南北相去千里,同日度其阴,北表二尺,南表尺九寸,是南千里阴短寸,南二万里则无景,是直日下也。阴二尺而得高一丈者,南一而高五也,则置从此南至日下里数,因而五之,为十万里,则天高也。若使景与表等,则高与远等也。

#1『为』字脱,据集解本补。

#2集解本『土』作『上』。

#3『蔈』字脱,据集解本补。

#4吴本、名家评本『三』作『二』。

#5『太阴』二字脱,据吴本、名家评本补。

#6『七星』当作『星七』。据吴本、名家评本改。

#7『水』,当作『冰』。据集解本改。

#8『毋』当作『火』。据吴本、名家评本改。

#9『天地九重』,吴本、名家评本作『天有九重』。

#10『壁』字脱,据集解本补。

#11『万』,当作『方』。据集解本改。

#12『则从中北亦万八千里』,衍文,据集解本删。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一(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孔颖达
  劝学篇第一·荀况
  大学衍义卷三·真德秀
  卷二·李光坡
  卷六·叶梦得
  卷四十二·程川
  卷四·张大亨
  御制读邶风匏有苦叶第二章·孔颖达
  凡例·乾隆
  周书·洛诰·佚名
  僖公·僖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卷三十一·佚名
  卷一百七十·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二·宗喀巴
  佛说报恩奉盆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汉杰·唐圭璋

      汉为号吟所,吉水人。淳祐十年(1250)进士。有青原樵唱,不传。   卖花声   春雨   湿逗晚香残。春浅春寒,洒窗填户著幽兰。惨惨凄凄仍滴滴,做出多般。   和霰撒珠盘。枕上更阑。芭蕉怨曲带愁弹。绿遍阶前苔一片,晓

  • ●卷三·魏元旷

    侍郎宝廷(竹坡)典闽试回,中途纳江山船女。既覆命,即自劾罢。或谑之曰:“宗室八旗名士草,江山九姓美人麻。”江山船惟桐、严九姓,自明隶乐籍。侍郎负才,在宗室中与祭酒盛昱齐名。侍郎尤慷慨言事,尝上疏痛陈时局之艰,云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徐元

    第二十一齣 周坚替死【风马儿】〔生上〕嫩竹摇竿雨初霁。葵榴吐半开红蕊。〔旦〕对景欢娱。一双两美。〔贴〕怎知道日来如是。〔生〕似水如鱼不暂离。人生莫负少年时。〔旦〕暮乐朝欢随所欲。乐极谁知有怨悲。驸马。

  • 卷四(起六月,尽七月)·韩愈

      六月己亥[110],贬宣州巡官羊士谔为汀州宁化县尉。士谔性倾躁,时以公事至京,遇叔文用事,朋党相煽,颇不能平,公言其非。叔文闻之,怒,欲下诏斩之,执谊不可[111],则令杖杀之,执谊又以为不可,遂贬焉。由是叔文始大恶执谊,往来二人门下者皆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七·杨士奇

    洪熙元年八月丁卯朔鲁王肇煇遣长史王业进瑞粟有一茎十穗或十五穗二十穗者行在礼部尚书吕震以为豊稔之应请上表贺上曰近日畿内州县屡奏水潦卿不闻乎朕方夙夜忧民艰食若以此为瑞则山东一隅之民可当之如他处何其止勿贺王

  • 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甲申战事记·池仲祐

    我国自有汽轮、军舰以来,从未有与外邦交仗者;有之,自清光绪甲申与法人战于马江始。先是,法觊越南。越南地分南、北圻,与中国滇、粤接壤。南圻六省,久为法据。同治十二年,法人突攻北圻河内等省,越招广西人刘永福率众败之,议和罢

  • 卷二十五·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郑执政表世尝谓郑庄公链事而黠宋襄公喜事而狂然此二者两国遂成为风俗宋之狂非始于襄公也殇公受其兄之让而旋仇其子至十年十一战卒召华督之

  • 魏王问张旄·佚名

    【提要】 说服他人,尤其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有权势者,必须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为他们一般有心理优势,不会轻易采纳他人的建议。如果讲究说话策略,通过诱导,最后让对方自己说出我们想说的话,那么这就是向他人建议的较高境

  • 卷第四·佚名

    帝统四尊号批答下去尊号中睿圣文武字求言诏明道二年七月戊子朕膺昊天之眷命。嗣烈圣之鸿图。惧帝监之下临。荷神器之至重。何尝不夙宵兢畏。旰昃忧勤。务专稽古之钦明。靡敢暂时而暇佚。自文考在宥之旦。洎冲人储两之

  • 卷第六·朱熹

    二先生语六此卷间有不可晓处,今悉存之,不敢删去。质夫沛然。择之茫然,未知所得。季明安。兄〔一〕厚临终过西郊,(一作洛。)却相疑,平生不相疑。叔〔二〕不排释、老。惟善变通,便是圣人。圣人于天下事,自不合与,只顺得一作佗。天

  • 卷三·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三吴江陈启源撰邶鄘卫谓康叔初封即兼有邶鄘衞此汉书地里志之说而服防从之者也【汉书云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邶鄘衞是也谓之三监三监叛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康叔号曰孟侯】谓康叔止有衞子孙并

  • 卷六·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六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程子曰诗亡谓雅亡盖以风则黍离十篇犹作于东迁之后朱子本此以注孟子是也然雅亡之故实有不可晓者若谓东迁无陈善纳谏之辞则富辰苌王孙满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论初标立。疏虽得无念等者。谓得觉无念之始觉也。本无起者。即四相本无念故。待何等者。以因不觉有始觉。今不觉既无始觉亦绝也。二释。成论四相俱时有者以转彼静心。一念所成。一念本无念。四相无自性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憨予暹禅师语录憨予暹禅师语录卷第六嗣法门人 法云 广学 同编行实师在汾阳狮子禅院忽一晚性明监院忻然维那隐素副寺本觉知客领众怀香入室请师述行由师云四大非有五蕴本空有何行迹可状哉进云后学规模乞

  •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冯玉兰》。旦本。撰人姓名不详。剧写太守冯鸾携家赴泉州上任,乘船夜泊黄芦荡,遇巡江官屠世雄杀冯鸾,抢走其妻,仅其女冯玉兰藏在舵底幸免于难,随空舟飘荡。时都御史金圭巡抚江南,听见哭泣声,将冯玉兰接到自

  • 东观集·魏野

    诗别集。十卷。宋魏野撰。《宋史》魏观本传记其撰《草堂集》十卷。据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薛田所撰序云“野先有《草堂集》行在人间”,是知魏野在去世(1019年)以前已有《草堂集》流传,作十卷,此为魏集旧本。野去世后,其子

  • 文殊师利发愿经·佚名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普贤行愿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颂也。